药群论坛

标题: 【延时】重大专项申报增多 优先审评也得排队!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xiao    时间: 2015-5-21 06:40 AM
标题: 【延时】重大专项申报增多 优先审评也得排队!
原创 2015-05-20 胡睿  


[attach]4061[/attach]


近日,《医药经济报》记者在2015中国新药研发战略高峰会议上获悉,随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品种数量的增加,重大专项品种的审评工作不如预想中迅速,特别是在药审中心人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重大专项品种审评的实际时限可能会有所延长。
审评时限可能延长
  2015开年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示了两批重大新药优先审评名单,第一次是在1月中旬,拟推荐法米替尼等18个重大专项支持的药物品种进入优先审评;第二次是本月初,拟推荐开郁宁等21个重大专项支持的药品品种进入优先审评通道。
  药审中心不愿具名的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审评中心作为CFDA的药品注册技术审评机构,主要负责对药品注册申请进行技术审评。公示无异议的药品注册申请将纳入优先审评通道,但仍然会根据申报时间、临床急需程度等因素依次排序。
  采访中,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会长颜宁指出,国内这种优先审评的做法有利有弊。优先评选可能带来参评和研发单位有失竞争公平的问题;并且随着时限的缩短,临床使用时间也将缩短,用药安全性更要重点把控。利好则在于,可减少排队时间,缩短创新药品的评审时限,对创新药尽快市场化有助推作用。同时对市场急需的重大品种开设绿色通道也有积极作用。再者,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增加了新药品种的可选择余地,也有利于调动药企投入研发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随着重大专项品种数量的增多,药品审评中心的审评压力也与日俱增。从《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中可知,目前重大专项中抗肿瘤药居多,其次为疫苗领域、内分泌系统用药、眼科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以及生殖系统用药等。
  据悉,为缓解重大专项审评压力,药品审评中心制定了一系列流程。2013年发布《生物制品特殊审批程序品种界定说明》,明确部分如国内首家研发申报、尚未在国内外上市等的生物制品可以纳入特殊审批程序的种类。2014年起草了《临床急需仿制药优先审评工作程序》,以建立临床急需仿制药遴选原则和优先审评工作机制。特别是对已批准上市的品种和待审评的品种,以及重复申报的药品注册申请进行了梳理。
新药创制范围拓宽
  记者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已知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费用约为120亿元。截至2014年12月底,已登记在册的花费共计85亿元。目前仍有30多亿元的资金结余。
  咸达医药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9月,我国在新药重大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共有59个品种获得94个新药证书(包括“十一五”取得的33个品种和44个证书),39个新药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66%。
  新药专项实施总体成效显著,创新药品质提升明显,在部分领域填补空白,大品种的技术改造也进一步满足了临床用药的需求。而重大专项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大国,综合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前6位,医药产业进入前3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随着“十二五”重大科研项目的结题和“十三五”的谋划,重大新药创制的范围也不断延伸。2015年,仅中国中医科学院就新增了25项国际重大科技项目(包括重大新药创制项目3项)。
  从重大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2015年新增课题公示的结果来看,“新药研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集中在肿瘤靶向、心脑血管、代谢系统疾病、针对神经精神系统的疾病、免疫治疗等方面。”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孙毅表示,我国药物研发和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品仅占已上市品种不到3%的份额。随着国家政策层面正能量的不断传出,未来创新研发型药企的受益程度一定会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
■编辑 刘莉


医药经济报


作者: 北京-丹丹    时间: 2015-5-21 07:09 AM
上网慢了一步帖子就没有办法发了,同样的文章,英雄所见略同
作者: gongcl    时间: 2015-5-21 09:24 AM
谢谢分享            
作者: 黑龙    时间: 2015-5-21 12:46 PM
辛苦了,谢谢!
作者: aiyao    时间: 2015-5-21 09:11 PM
谢谢分享,支持
作者: zhangknme    时间: 2015-5-23 11:19 PM
国家政策尚且如此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www.yaoq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