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m8 T3 r5 F' B; n- p ②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 6 I* [( T- [! U! i: z& l& Q$ \7 s ~
③最小有效量:应用药物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 3 w# O+ `) s Y 1 R+ K t0 x4 y# N ④极量:指治疗量的最大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超过极量就有可能发生中毒。* m5 A+ E3 T4 P- t
2 Y0 \/ N, ~4 F2 j; g! | T o ⑥致死量:超过中毒量,导致死亡的剂量。 ( D. M1 S& [% i9 b$ p3 n7 \, e+ \+ a B' j2 h/ d# Q, `
⑦治疗指数:治疗指数为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即LD??50?/ED??50?,常用它来表示药物的安全范围。 + ]# _! |: z' Y
. j# r$ U- O s8 E, S; M4 p* O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 X4 E! i; L! K' s/ J. |' o 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在具体的MTD测定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密切观察和分析受试动物在MTD下出现的异常反应和病理过程,并综合起来分析和评价药物的急性毒性情况. ) D1 m$ V+ T8 n7 j' F% B9 g/ z& H* p& O8 n4 }6 N6 C
! d2 \7 l. H* T# E3 n8 f药品的最大日剂量在哪里可以查到1 S5 F# l& B& |6 F; l: p3 L
4 |" y1 O. e; G一般说明书上都有,只要你认真的阅读就会知道 3 e, h, J; @( P- F* u! i" o4 ? 3 X8 w4 N) t) E }' H0 ^' H) I查找原研药说明书。上面很清楚也很明确。 0 X: ~/ S% I) W( n! z" I. k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er/drugsatfda/index.cfm 可以试一下FDA网站查询label % j3 r ]! X, j: s% p4 F8 t ! {& i# F& d: v, L: q
% r' X$ m' D, Y+ t) d药物最大日剂量是怎么确定的?5 q% N: o Y& X0 ^" p9 @
根据动物实验的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比值,得出药物的治疗指数。 3 I( g5 Z% q$ j5 k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药物的最低有效浓度,最低有毒浓度,最小致死量,然后划分区间。2 j' |! d" Y' ?" }: _4 A M8 ]: A/ i- P
上述两种数据相结合,便可得出药物的安全范围,其上限就是最大浓度。 0 r& C* V, x% w! J3 e( {" F然后根据该药物的窑洞学特点,根据其不同的半衰期(监控血药浓度,药物在体内代谢、吸收、排泄等确定出来),既可推算出药物在体内的一天内的有效浓度。% T3 s, D- w+ j/ l: P' e: h, S
$ ^+ a1 X1 R: ~& w6 I9 n" r
一天内的有效浓度不得高于其安全范围的上限。+ V0 Q; v: L" D4 |/ t( S
就是这个样子,药物最大日剂量便可以确定了。 & p6 F! ?: w3 l- }! b 1 U" B, h/ g7 r0 j7 o9 X0 E R9 S ) a% W' d# f1 P! p6 V" z
1982-2013年之间药物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的变化+ z, v f" @# ?* F
; Z' ]! c9 M" V" o& l- ^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并给其下定义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i/ \3 m4 I% U* t
DDD的优势及特点! l F: {) M2 l5 X9 i9 ^3 I
以DDD作为测量单位,较以往单纯的药品金额和消耗量更合理,不会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以及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响,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药物的使用频度。 由于各国用药情况不同,部分DDD值允许参阅药典或权威性药学书目中规定的治疗药物剂量。必须指出的是,DDD本身不是一种用药剂量,而是一种技术性测量单位,不能反映推荐日剂量或处方日剂量,由于个体差异(例如年龄和体重)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不同,药物日剂量通常是有差别的。DDD只是药物利用研究的技术单位,不能反映不同药物治疗上的等效剂量,因此DDD不能反映同一类药物产生相似治疗效果的日剂量。DDD 是一个比值,同类药物和不同类药物的DDD可以进行数值上的比较。《中国药典》(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不受治疗分类、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 ' E4 `' n+ T3 \附件中列出了1982到2013年间DDD发生变化的药物。/ T( B) F. i) u6 N; W4 o6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