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泊替尼在携带PDGFRA D842V突变的中国GIST患者中展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 阿泊替尼在中国GIST患者人群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与全球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熊本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确定了一种新型lncRNA,即Caren(心肌细胞丰富的非编码转录物),它在心肌细胞中大量表达,激活心肌细胞中的Caren有望开发新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
心力衰竭是指心肌泵血功能(收缩和扩张)降低,无法向身体泵出足够的血液,它也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疾病。目前,全世界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正在增多,因此,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新治疗策略。
熊本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在小鼠心肌细胞中大量表达的新型lncRNA,并将其命名为Caren。他们还发现,小鼠心肌细胞中Caren RNA的数量因压力而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对Caren在小鼠心脏中的功能进一步分析显示,它抑制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研究人员认为,老化和压力减少Caren RNA的数量,从而降低其作用,促进线粒体功能紊乱和DNA损伤的激活。随后,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了一种非致病性腺相关病毒,以选择XG染心肌细胞并表达Caren。他们将病毒感染心力衰竭模型小鼠与对照组的小鼠相比,心肌细胞中Caren RNA的数量增加,线粒体数量增加,DNA损伤反应的激活受到抑制,从而抑制小鼠心力衰竭的进展。
研究人员还发现Caren RNA存在于人类心肌细胞中,其数量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组织中标记基因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在Caren RNA水平较低的心脏组织中,心力衰竭标记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此外,他们还发现减少由人类诱导性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生成的心肌细胞中Caren RNA的数量会降低线粒体的能量生产能力,增加损伤反应,进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恶化。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下一步将验证人体Caren是否具有相同的效果,这将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它利用在体外经过基因改造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来寻找和摧毁恶性肿瘤。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NK细胞能够区别癌细胞和健康细胞,虽然肿瘤内和肿瘤周围通常混杂着健康细胞,但是它们仅破坏癌细胞,即便在携带类似标志物的健康细胞存在下,也是如此。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xpanded human NK cells armed with CAR uncouple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from off-tumor toxicity against solid tumors”。
这种实验性疗法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CAR-T)的替代物,后者于2017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在CAR-T细胞疗法中,在体外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对一些血源性癌症非常有效,但不能有效区分癌细胞和非癌细胞,因此尽管它们提供了重要的好处,但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癌症。在实体瘤患者中,这些T细胞可能导致破坏性的,甚至是致命的副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这些作者希望有一种具有与CAR-T同样力量但可以安全地用于治疗实体瘤的治疗方法。他们首先对从乳腺癌患者血液中提取的NK细胞进行增殖。NK细胞的功能与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相似。他们随后对NK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它们在细胞表面上表达识别肿瘤抗原HER2的特定CAR受体,从而获得表达CAR的NK细胞(下称HER2 CAR-NK),并在实验室中针对来自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成功测试了HER2 CAR-NK细胞。
论文第一作者、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系博士生Ana Portillo说,“我们希望能够攻击这些对其他治疗方法具有极强抵抗力的恶性肿瘤。我们在实验室中观察到的HER2 CAR-NK细胞的疗效是非常有希望的,看到这项技术是可行的是非常重要的。如今,我们对实体瘤有了更好、更安全的选择。”
论文通讯作者、Portillo的导师、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教授Ali A. Ashkar说,“这些HER2 CAR-NK细胞在某种程度上有点聪明,因为它们只杀死坏细胞,而不是碰巧有相同标志物的好细胞。这些细胞清醒地再三考虑,即:‘我认识这个靶标,但这个靶标是健康细胞的一部分还是癌细胞的一部分?它们能够不打扰健康细胞,仅杀死癌细胞。’”
论文共同作者、麦克马斯特大学肿瘤学副教授SukhbinderDhesy-Thind说,“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结果,因为到目前为止,免疫疗法对乳腺癌的益处一直落后于其他恶性肿瘤。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CAR-NK细胞是朝着在这一大群患者中拥有一个可行的免疫疗法选择迈出的重要一步。”
Ashkar说,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该技术对与肺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相关的实体瘤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将该疗法推向临床使用的下一步是进行人体试验,这些作者目前正在安排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
Ana L. Portillo et al. Expanded human NK cells armed with CAR uncouple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from off-tumor toxicity against solid tumors.iScience, 2021, doi:10.1016/j.isci.2021.102619.
在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中,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Tom Powles教授及其团队发现一种能够检测微量循环癌症DNA的血液测试方法可能能够识别癌症复发的风险并指导膀胱癌术后的精确治疗。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手术后癌症护理的理解。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tDNA guiding adjuvant immunotherapy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这项研究发现,尿路上皮癌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如果血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癌症DNA标志物,那么癌症复发的可能性更高。这些患者能够从随后的称为阿特朱单抗(atezolizumab)的免疫疗法中受益。
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约有573000例膀胱癌患者,212000人死于膀胱癌。对于已经生长到膀胱壁肌肉层的晚期膀胱癌(肌肉浸润性),外科手术通常是首批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后的复发率很高,因为当肿瘤被切除时,一些癌细胞可能被留下。这些残留的癌细胞被称为分子残留病(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MRD),增加了患者癌症复发的机会,因为这些癌细胞可以扩散并在身体其他地方建立肿瘤。
这项研究评估了一个患者亚组(包括581人)的治疗结果,这些患者参加了一项随机III期试验(IMvigor010)和一项II期试验(ABACUS),研究药物阿特朱单抗是否能减少高风险肌肉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癌症复发。
为了识别手术后MRD可能性增加的患者,使用了一种血液测试方法来检测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的存在与否---源自肿瘤的遗传物质片段可以逃逸到血液中,被认为是MRD的迹象。这些作者发现,手术后血液中ctDNA呈阳性的患者比ctDNA呈阴性的患者有更高的癌症复发风险。
在整个IMvigor010研究人群中,使用阿特朱单抗治疗并没有明显改善无病生存期(DFS;治疗后没有发现癌症迹象的时间长度)和总生存期(OS);然而,在这项研究评估的ctDNA阳性患者亚组中,使用阿特朱单抗治疗与单独观察相比明显改善了无病生存期(5.9个月对4.4个月)和总生存期(25.8个月对15.8个月)。ctDNA阴性患者无论是否接受阿特朱单抗治疗,其结果似乎都没有差别。
Powles教授说,“这些新发现表明ctDNA是残留病和阿特朱单抗反应性的标志物。我们还发现ctDNA测量在识别疾病复发方面比传统放射学更准确。这些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手术后癌症护理的理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以及在各种肿瘤类型中得到验证,它们也可能改变临床实践。”
很难确定哪些患者携带MRD,哪些患者在手术后被治愈。因此,许多通过手术治愈的患者不必要地暴露在额外治疗的毒性中,而且在疾病进展可以通过成像检测出来之前,其他有残留病的患者可能没有得到潜在的有益治疗。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手术后不久检测ctDNA可能会克服这些临床限制,因为它能够较早地识别携带MRD的患者。
根据对MRD的识别启动个性化治疗,而不是治疗未经选择的患者或等待癌症复发,将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大变化。现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和拓展这种方法的临床效用,并确定ctDNA测量是否能帮助指导哪些需要手术后治疗的患者。
参考资料:
Thomas Powles et al. ctDNA guiding adjuvant immunotherapy in urothelial carcinoma. Nature, 2021, doi:10.1038/s41586-021-03642-9.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据估计,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的细菌数目高达100万亿,因此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不断成熟,为现代生命科技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基因测序的助力下,肠道菌群的研究开始进入“井喷期”,越来越多的科学试验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不仅对机体消化道具有核心指导作用,还与糖尿病、肥胖、帕金森病,甚至抑郁症、自闭症相关。
然而,科研人员对肠道菌群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此。近日,维尔茨堡大学和马尔堡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的证明,微生物代谢物能够增加某些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对肿瘤治疗的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研究以“Microbial short-chain fatty acids modulate CD8+ T cell resp**es and improve adoptive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杂志。
事实上,肠道菌群能直接影响特定的肿瘤免疫疗法早已被证实,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 (ICI)疗法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CD8+T”介导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TIL-ACT)与肠道菌群关系尤为密切。但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癌症免疫疗法的积极作用却知之甚少。
众所周知,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代谢产物,当肠道远端细菌代谢大量营养素时,就会促进代谢产物生成,截至目前,已经确定了300多种常见的菌群宿主代谢物,包括胆汁酸、短链脂肪酸(SCFA)、吲哚衍生物以及多胺类等。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员“盯上了”最常被研究的一类小分子代谢物短链脂肪酸 (SCFA) 戊酸盐和丁酸盐,为了证明它们能够增加CD8+T的细胞毒活性,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试验。
研究人员将B16OVA 黑色素瘤细胞接种到CD45.2 +小鼠中,发现经戊酸盐和丁酸盐代谢和表观遗传重新编程 CD8+T 细胞后,小鼠体内的促炎和细胞毒性分子量增加,且抗原特异性CTL 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显着改善。
戊酸增强抗原特异性 CTL 的抗肿瘤活性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嵌合抗原受体(CAR-T )细胞也能在SCFA中受益。通常情况下,正常的T细胞经常会“无视”癌细胞,但作为免疫疗法的明星产品之一的“CAR-T疗法”却有着火眼金睛,目前该疗法已在血液癌症中展现出巨大的实力。然而,对于实体瘤CAR-T疗法却鲜有成效。
经多年的探索,科研人员终于找到了攻破CAR-T疗法缺陷的良方,他们发现经戊酸或其他短链脂肪酸处理后的CAR-T 细胞恰好能解决这一难题。经戊酸和丁酸处理后的 CTL 和 CAR-T 细胞可提升 mTOR 作为中央细胞代谢传感器的性能,并抑制I类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
戊酸盐治疗增强了胰腺癌模型中 CAR T 细胞的抗肿瘤效力
与此同时,这种重编程会导致 CD25、IFN-γ 和 TNF-α 等效应分子产量增加,并显着增强同源小鼠黑色素瘤和胰腺癌模型中抗原特异性 CTL 和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的 CAR-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戊酸增强了CAR T 细胞的功能状态
注:原文有删减
参考资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4331-1#Sec2
[2]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7-anti-tumor-agent-intestine.html
7月13日,CDE官网公示,拟将华兰生物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用于6个月至3岁以下人群预防相关型别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XG冒。
来源:CDE 官网
中国国家药监局最新公示,阿斯利康(AstraZeneca)重磅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商品名:英飞凡,Imfinzi)的新适应症申请已在中国获批。据悉,度伐利尤单抗本次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此前,该药已在中国获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截图来源:NMPA官网
2021年7月8日,Vor Biopharma公司宣布与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Janssen Biotech达成一项合作协议。将联合Vor专有的工程化造血干细胞(eHSC)技术平台,与杨森正在开发的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开发治疗AML的创新组合。
在细胞疗法中,Vor开发的eHSC平台拥有创新的作用方式,往往与其他**的靶向疗法联合使用。有些情况下,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表面都会表达药物设计攻击的靶标。因此,在执行“杀敌”任务时,这些靶向疗法虽然正确地与靶标结合,但是也可能“误伤”健康细胞(on-target off tumor effect),造成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抗癌靶向疗法可能会误伤健康细胞(图片来源:Vor公司官网)
而在eHSC平台上,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干细胞进行改造,敲除编码靶点蛋白的基因。当这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干细胞被输回患者体内后,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细胞,这些健康的新细胞都不再表达靶向疗法的靶点蛋白。因此,健康细胞就好像穿上了“隐身衣”,不会被药物误伤。靶向疗法也可以就此放开手脚,专心对付肿瘤细胞。
▲eHSC平台的工作机理(图片来源:Vor公司官网)
以Vor研发管线中的在研疗法VOR33为例,在AML患者体内,肿瘤细胞表面会大量表达CD33蛋白。而过去一些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表明,不少血细胞在不表达CD33时也可以健康存活。因此通过体外敲除造血干细胞的CD33基因,再回输患者体内,减少表达CD33的健康细胞,就能让靶向CD33的疗法在提高特异性的同时,降低其潜在的副作用。
注:原文有删减
参考资料:
[1] Vor Biopharma Announces Collaboration with Janssen to Develop Engineer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 Combined With a Bi-Specific Antibody Therapy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Retrieved July 8, 2021, from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 ... eloid-Leukemia.html
Jardiance(中文商品名:欧唐静,通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与礼来(Eli Lilly)近日联合宣布,评估SGLT2抑制剂用名:empagliflozin,恩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3期EMPEROR-Preserved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
根据该结果,Jardiance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显著降低HFpEF患者(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复合风险的疗法。加上EMPEROR-Reduced试验的结果,这些发现证实了Jardiance对所有类型心力衰竭的疗效,无论射血分数如何。EMPEROR-Preserved试验中,Jardiance的安全性与该药已知的安全性基本一致。
EMPEROR-Preserved试验研究了10mg剂量Jardiance与安慰剂的比较,全部结果定于8月27日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公布。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计划在2021年提交Jardiance治疗HFpEF的监管申请文件。
EMPEROR-Preserved试验的结果,补充了先前3期EMPEROR-Reduced试验的结果,后一项试验的结果显示: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Jardiance将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相对风险显著降低了25%。总之,这些研究证明了Jardiance对整个心力衰竭疾病谱谱(包括HFrEF和HFpEF)患者的益处。
勃林格殷格翰临床开发与医疗事务副总裁Mohamed Eid表示:“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经批准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HFpEF患者的预后,使得这种已经普遍存在且越来越常见的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EMPEROR-Preserved试验的数据标志着心力衰竭可能翻开新的篇章,支持了Jardiance成为第一个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或降低的心力衰竭**群体的SGLT2抑制剂的潜力。”
礼来产品开发副总裁Jeff Emmick表示:“Jardiance是第一个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的SGLT2抑制剂,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次是心力衰竭。EMPEROR-Preserved试验的结果提供了治疗一种类型心力衰竭(HFpEF)的潜力,该病的有效治疗直到现在一直非常具有挑战性。EMPEROR心衰研究是我们EMPOWER临床试验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探索Jardiance对一系列心肾代谢疾病的影响,以显著改善这些影响许多人生活的高度流行疾病的预后。”
今年6月,Jardiance在欧盟获批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HFrEF,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无论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目前,Jardiance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也正在接受美国FDA的审查:作为一种潜在的新疗法,用于HFrEF**患者,包括伴和不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风险,并延缓肾功能下降。
2020年10月,勃林格殷格翰-礼来宣布向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递交了Jardiance治疗伴或不伴糖尿病的HFrEF**患者的注册申请。这是Jardiance在中国申请的第二个适应症,该适应症实现了与美国和欧盟同步递交注册申请,递交仅晚于美国6天,这在行业内也是走在前列。此前,Jardiance于2017年9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可单药、联合二甲双胍或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Jardiance治疗HFrEF新适应症批准,基于3期EMPEROR-Reduced试验(NCT03057977)的结果。该试验在HFrEF**患者(伴或不伴糖尿病)中开展,数据显示,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当联合标准护理治疗时,与安慰剂相比,Jardiance 10mg将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的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了25%。主要终点的结果在有和无2型糖尿病(T2D)的患者亚组中是一致的。关键次要终点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相比,Jardiance将因心力衰竭而首次和再次住院的相对分析降低了30%,并显著减缓肾功能下降。该试验中,Jardiance的安全性与该药已知的安全性相似。
EMPEROR-Reduced主要终点和心衰住院结果
心力衰竭(HF)影响全球超过6000万人,治疗方面仍存在着显著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因为大约一半的确诊者预计将在5年内死亡。HF是65岁以上老年人住院治疗的首要原因。HF是心脏病发作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在心脏不能向身体其他部位泵入足够的血液时。HF患者经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和疲劳,这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HF患者通常也有肾功能受损,这可能对预后产生显著负面影响。HF患者的死亡风险随着每次入院而上升。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发生在心肌不能有效收缩的情况下,与正常运转的心脏相比,从心脏泵入身体的血液更少。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生在心肌能正常收缩但心室中没有足够血液的情况下,与正常运转的心脏相比,进入心脏的血液更少。
EMPOWER临床项目是所有SGLT2抑制剂中最广泛和最全面的一个,正在探索Jardiance对心肾代谢疾病患者生活的影响。
Jardiance(欧唐静,恩格列净)是一种口服、每日一次、高选择性SGLT-2抑制剂。新兴的SGLT-2抑制剂类药物已被证实能够阻断肾脏中葡萄糖的再吸收作用,将过多的葡萄糖排泄到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效果,而且该降糖效果不依赖于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除具有明确的降糖效果外,该药还能带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降低尿酸的额外获益。Jardiance安全性良好,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是全球首个经研究证实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2型糖尿病药物。
Jardiance于2014年8月获批上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2016年底,Jardiance再获批准,用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近年来,礼来-勃林格殷格翰联盟一直致力于开发这种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病。
2021年7月6日,默沙东(MSD)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抗PD-1抗体疗法Keytruda扩大适应症,单药治疗手术或放疗无法治愈的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患者。这一批准是基于名为KEYNOTE-629的2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Keytruda获得50%的客观缓解率(ORR,n=54)。
Keytruda是默沙东开发的人源化抗PD-1单抗疗法。它通过阻断PD-1受体与PD-L1和PD-L2的结合,提高身体免疫系统发现和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自2014年首度获批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以来,已经获批治疗肺癌、头颈癌、胃癌、肝细胞癌等多项适应症。在2020年6月,它曾经获得批准治疗不能通过手术或放疗治愈的复发/转移性cSCC患者。
KEYNOTE-629是一项多中心、多队列、非随机、开放标签试验,入组了复发性或转移性cSCC或局部晚期cSCC患者。在局部晚期cSCC患者队列中,Keytruda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0%(95% CI,36-64),完全缓解率为17%,部分缓解率为33%。在27例获得缓解的患者中,81%的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个月或更长,37%的DOR为12个月或更长。
注:原文有删减
参考资料:
[1] FDA Approves Expanded Indication for Merck’s KEYTRUDA® (pembrolizumab) in Locally Advanced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 Retrieved July 6, 2021, from https://www.merck.com/news/fda-a ... ell-carcinoma-cscc/
7月7日,基石药业宣布,靶向PD-L1x4-1BBxHSA的多特异性抗体CS2006/NM21-1480在中国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据悉,CS2006/NM21-1480是一种针对PD-L1、4-1BB和人血清蛋白(HSA)的单价三特异性抗体片断分子,其独特的分子设计和创新的作用机制赋予其多种有利的特性,除了有效阻断PD-L1介导的免疫抑制,又可将潜在的T细胞共刺激反应限制在PD-L1表达阳性的癌细胞上,进而产生专门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7月6日,恒瑞医药发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关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经审查,2021年 4 月 25 日受理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同意开展用于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癌治疗的临床试验,具体为:卡瑞利珠单抗(SHR-1210)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序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或胃食管交界处癌(GEJ)的随机、开放性、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
7月6日,恒瑞医药发公告称,子公司盛迪医药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关于注射用HR20013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注射用HR20013拟用于预防化疗后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同类产品获批上市,亦无相关销售数据。
截至目前,HR20013 相关研发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 1,519 万元。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Ponvory(ponesimod),该药是一种每日一次、口服、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存在临床或影像学特征定义的活动性疾病的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患者。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复杂疾病,不同个体的表现非常不同,会给患者及其亲人带来沉重负担。此次批准,将为欧洲的RMS**患者群体带来一种新的口服治疗选择。
在美国,Ponvory于2021年3月获得批准,用于治疗RMS**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CIS)、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S)、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SPMS)。用药方面,对于大多数患者,Ponvory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或首个剂量心脏监护。但由于启动Ponvory治疗会导致心率下降,建议对有特定心脏病史的患者进行首个剂量监测。
来自III期OPTIMUM研究的数据显示,与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线口服标准护理药物Aubagio(中文商品名:奥巴捷,通用名:teriflunomide,特立氟胺)相比,Ponvory在降低年复发率方面显示出优越疗效(年复发率降低30.5%,p<0.001),而且已有超过10年的累积临床研究数据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Aubagio是赛诺菲的一款口服药物,分别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该药是一款行业领先的口服MS药物,已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在中国,Aubagio(奥巴捷)于2018年7月获批上市,是国内批准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首个口服疾病修正治疗药物。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脱髓鞘和轴突丢失,导致神经损伤和严重残疾。尽管近年来已取得了进展,但该领域仍然存在着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与市面上的疗法相比,Ponvory显示出卓越疗效,特别是在减少新的炎症病变和残疾积累方面。Ponvory上市后,将会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患者群体提供一个重要的新口服药物。
此次欧盟批准,基于头对头III期OPTIMUM研究(NCT02425644)的结果。该研究在RMS**患者中开展,比较了ponesimod与Aubagio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值得一提的是,OPTIMUM研究是首个在RMS中对2种口服疾病修正疗法(DMT)进行头对头比较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研究的主要终点和多个次要终点方面,ponesimod(20mg,每日一次)与Aubagio(14mg,每日一次)相比均显示出优越性。
具体数据为:(1)主要终点方面,从基线至治疗第108周,与Aubagio治疗组相比,ponesimod治疗组年复发率(ARR)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30.5%(ARR:0.202 vs 0.290,p=0.0003)。(2)关键次要终点方面,根据第108周疲劳症状和影响问卷-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FSIQ-RMS)评分结果,与Aubagio治疗组相比,ponesimod治疗组疲劳症状在统计学上显著减少(平均差异:-3.57,p=0.0019)。(3)其他次要终点方面,与Aubagio治疗组相比,ponesimod治疗组大脑中的合并孤立活动病灶(CUAL)数量显著减少56%(p<0.0001)。(4)该研究中观察到的ponesimod的安全性与先前研究以及已知的其他S1P受体调节剂的安全性一致,ponesimod治疗组最常见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鼻咽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
多发性硬化症(MS,图片来源:medgadget.com)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影响全球230万人,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该病特征是脱髓鞘和轴突丢失,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和严重致残。MS的复发类型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CIS)、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S,占所有MS病例的85%)、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SPMS)。MS是年轻人和中年人神经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尽管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各不相同,但在欧洲和北美发病率最高。
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的症状因人而异,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波动。除了许多常见的可见症状外,还有一些隐形症状,MS患者可能难以表达,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整体情绪和社会福利,如疼痛、疲劳或麻木。复发被定义为新的、恶化的或复发的神经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无发热或感染。复发可能在数天或数周内得到完全缓解,或导致持续的残缺和残疾的累积。
Ponvory的活性药物成分为ponesimod,这是一种新型、口服、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可功能性抑制S1P蛋白的活性,并将淋巴细胞束缚在淋巴结内,从而减少可穿过血脑屏障的循环淋巴细胞的数量。在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中,淋巴细胞进入大脑损害髓鞘(myelin)。髓鞘是一种保护性鞘,能隔离神经细胞。髓鞘损伤可减缓或终止神经传导、产生多发性硬化症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目前,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已成为MS领域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靶点。2019年3月,诺华口服S1P受体调节剂Mayzent(siponimod)获美国FDA批准,用于RMS**患者的治疗。2020年3月,来自新基(已被百时美施贵宝收购)的口服S1P受体调节剂Zeposia(ozanimod)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RMS**患者。
Ponvory上市后,将与Mayzent和Zeposia展开直接竞争。此外,Ponvory还面临着其他多款口服药物的竞争,例如诺华的Gilenya、赛诺菲的Aubagio、渤健的Tecfidera和Vumerity、默克的Mavenclad,以及罗氏的每年仅需输注2次的抗体药物Ocrevus。
原文出处:European Commission approves PONVORYTM (ponesimod), a Once Daily, Or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Relapsing Forms of Multiple Sclerosis with Active Disease Defined by Clinical or Imaging Features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近**准强生(JNJ)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Rybrevant(amivan**ab-vmjw),用于治疗在接受含铂化疗失败后病情进展、EGFR基因外显子20插入突变阳性(EGFRex20ins+)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Rybrevant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之前还获得了突破性药物资格(BTD)。
值得一提的是,Rybrevant是第一个获监管批准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阳性NSCLC的靶向疗法。在同一天,FDA还批准Guardant360(Guardant Health公司)作为Rybrevant的伴随诊断产品。
FDA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肿瘤疾病办公室代理副主任、FDA肿瘤卓越中心肿瘤科主任Julia Beaver医学博士表示:“精准肿瘤学的进步正继续促进药物开发,允许像肺癌这样的疾病成为适合于靶向疗法的生物标记物所定义人群的子集。随着今天的批准,使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次有了一种靶向治疗选择。”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大约2%-3%的NSCLC患者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这是EGFR上的一组可导致细胞快速生长的突变,可帮助癌症扩散。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是第三种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
Rybrevant的活性药物成分为amivan**ab,这是一种全人EGFR-间质表皮转化因子(MET)双特异性抗体,具有免疫细胞导向活性,靶向携带激活和耐药EGFR及MET突变及扩增的肿瘤。amivan**ab的生产和开发遵循了杨森生物科技公司与Genmab签订的使用DuoBody技术平台的许可协议。
amivan**ab作用机制(图片来源于文献——doi:10.1158/2159-8290.CD-20-0116)
Rybrevant的疗效,在81例接受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病情进展、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NSCLC**患者中进行了评估。主要观察指标是总缓解率(ORR,即肿瘤被药物破坏或缩小的患者比例)。结果显示,在接受Rybrevant治疗的患者中,ORR为4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1.1个月。在病情缓解的患者中,有63%缓解持续时间≥6个月。
Rybrevant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输液相关反应、指甲或脚趾甲周围的皮肤感染、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短促、恶心、疲劳、小腿或手或脸肿胀、口腔溃疡、咳嗽、便秘、呕吐和某些血液检查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病症状,应停止Rybrevant治疗,如果确诊间质性肺病,则应永久停止使用Rybrevant。接受Rybrevant治疗的患者应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2个月内限制阳光照射。Rybrevant可能引起视力问题。Rybrevant也可能在孕妇中使用时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确认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患者的妊娠状况。
原文出处:FDA approves First Targeted Therapy for Subse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www.yaoqu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