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术
石药集团的恩必普是一类新药的第一梯队产品。发展到今天,成为首个10亿元“重磅”新药,足足用了十年。研发投入了4.5亿元的恩必普前十年销售并不理想,石药人也意识到了营销存在的短板,2010年恩必普上市注射新剂型后,这成为一个营销转折点。
用其董事长蔡东晨的话说,“被逼到角落里的恩必普研发人员不得不一改传统的销售模式,亲自上阵,赶赴销售一线去卖药。实践证明,相比夹杂着灰色利益的传统销售业务员模式,研发人员通过学术交流和专业证明向医生推荐的销售方式更有效。”
2011年,在持续亏损后,恩必普利润增长近百倍。这个过程,恩必普的创新发展和市场推广投入并未停止,在加强软胶囊Ⅳ期临床观察的同时,恩必普注射液、左旋恩必普等品种陆续研发成功,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开始认可恩必普。
性能+价格
浙江贝达药业正在冲刺IPO,其2011年上市的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是最新一批上市新药的“明星”,仅仅3年时间,产品销售达到4.8亿。
凯美纳在国内市场两个强劲的对手,分别是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和罗氏的厄洛替尼,外资的捷足先登对贝达是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凯美纳的疗效与两个产品相当,但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且定价约为进口药的2/3。
凭借着以上的产品性能特点和定价策略,该产品得到跨越式的发展。贝达药业以重金打造的“学术推广”营销模式,在严打医药贿赂的风头下,依托学术推广的营销模式也遇到挑战。
总之,随着新药陆续上市,“一类新药怎么卖不出重磅炸弹呢?”这是中国药企共同的苦恼:按国际经验,新药研发耗时10年,花费数亿。产品出来后,短期内难见成效,新药在注册、医保、招标、定价等方面受到很多壁垒性限制,但更多的需要营销思维创新。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www.yaoqun.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