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标题: 药品用法用量与潜在市场价值的关系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xiao    时间: 2014-12-19 09:19 AM
标题: 药品用法用量与潜在市场价值的关系探讨
药品用法用量与潜在市场价值的关系探讨
2014-12-18 [url=]新康界[/url]

如果一个产品有多家企业生产,如何评估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而不至于错过好品种?本文作者给出了一个思路:用法用量这个小点上竟然也暗藏玄机。

无论是医药企业间的并购,还是药品经销商代理产品的获取,符合市场运作规则的好产品一直是各家争夺的对象,也是近年来医药企业行业并购及行业发展的主要态势之一。在药品评审速度极慢,新品研发周期超长、投入高且风险大的背景下,针对已有批准文号的品种(或企业)进行收购或总代理权获取已经成为企业丰富自身产品线、整合行业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于非处方药有其特殊的销售模式且总体市场份额较小,这里只探讨医药市场的主流品类处方药品种。好的处方药品种必须要具有“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能力,即必须具备有进医院机会和能力(有投标资格,有中标机会,还要能拿到一品双规的进医院指标),进了医院还要有竞争得到处方权的能力,最好还要是医保。好品种有很多的考量因素,临床治疗价值有多大,是否独家品种,价格体系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所在细分治疗领域中还有没有潜在机会等等;在竞争处方权时,竞品之间的产品价格体系竞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产品的最大日金额经常可以侧面评估竞品之间的竞争态势,甚至有时候会是产品的核心考量点。

在评估企业投资标的产品价值时,我们经常会努力想弄清楚标的企业现有核心产品及潜力产品。假设以陕西东泰这个有99个文号的公司为例,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不再需要很痛苦地为了这99个文号的相关数据在国家局网站上一个个数据去费数天的时间来下载汇总,可以很方便地利用一些有自动批量导出和排序功能工具(规格家数、剂型家数等)的数据库软件如咸达数据很容易就找出这个企业有那些独家(品种,独家剂型,独家规格)和类独家品种(比如少于一定数量3家),然后一般大家都会对这些独家和类独家品种逐一进行价值评估,因为企业厂家众多的品种一般价值非常有限。

利用咸达数据独家规格排序后可以导出的对陕西东泰产品信息汇总页面之一如下图1。因为独家产品或剂型品种评价相对简单也不会有太大异议,今天在这里我不讨论独家品种的问题。

为了尽量确保在评价企业或品种标的时别错过了有潜在价值的多企业品种,今天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多企业品种之间的市场价值差异问题,更确切的说是部分用法用量是可变范围的多企业中药产品的市场价值差异问题,重点探讨厂家相对不多(如少于5家)且可能有细分市场机会的品种,比如下图1中的有四家企业生产的产品"百癣夏塔热胶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癣夏塔热胶囊,临床主要用于“清除异常粘液质,胆液质及败血,消肿止痒,用于治疗手癣、体癣、足癣、花斑癣、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带状疱疹、痤疮”等。这个产品的医保情况(国家或省)和皮肤适应症领域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焦点,我们想阐述的是各企业该产品之间用法用量差异结合价格(如近期吉林最新一轮招标)角度,带给大家可能平时很少注意到的中药用法用量差异造成产品竞争力差异所带来的潜在投资价值的话题。化药产品一般折算到药用成分日剂量基本是固定一致的;而中药产品因为种种原因折算到生药有时候日用剂量会存在不一致,造成这种差异成因很复杂,跟中药产品制法和历史上的药政审批环境都有关系,但这一类用法用量差异品种有一批绝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银杏叶胶囊、银杏酮酯滴丸等等,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研究,事实上也有极个别化药品种也有这种用法用量范围。

最后日剂量不一致的,具体也不展开了。利用咸达数据库我们很容易查到,百癣夏塔热胶囊是一个有4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及其简要相关信息(当需要批量下载药品信息时,对比国家药监局那个每次让人崩溃的数据呈现界面,咸达数据这个数据表格呈现及导出功能实在很赞),见下图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相信很多同行会通过网络百度来查药品说明书,这里提醒大家这些网站展示的说明书有很多真的很不准以后尽量不要参考引用,具体见下文。

通过汇总网络百度健康之类网站上百癣夏塔热胶囊的说明书信息,容易发现在百度健康药品馆里除了生产企业、批准文号、规格信息不同为,其他包含用法用量和功能主治都是完全一样的,具体见下表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真的是百度健康药品馆里的显示的用法用量信息,那今天我们这个话题就没任何意义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去查证,我们会发现各个厂家的真实用法用量其实是不一样的,青海君吒和贵阳济仁堂规格不一样但用法用量一致,山西东泰和重庆三峡云海规格不一样、用法用量也不一样,而重庆三峡云海和贵阳济仁堂虽然规格一样但用法用量不一样,即这4家企业产品一共有3种不同的规格、3种不同的用法用量,具体见下表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陕西东泰用法用量出处丁香园用药助手及公司网站,青海君吒用法用量来源百度图片里药盒图片,贵阳济仁堂用法用量来源七乐康网站里药盒图片。


上述信息也跟今年吉林招标公告里的日服用量信息吻合,因为吉林对可变用量产品按平均用量计日服用量(其他省市或发改委出文件如低价药计算一般均如此)详见表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评价产品价值的时候,一般我们会计算产品最大日金额,常规来说,较高的最大日金额对产品销售相对有利(这里或许有人会说,马上医保控费了,模式要变化了)。暂不说品种各省医保支付标准会怎么定还真不好说,同品种最低价、均价或品种差别支付标准三种模式,当以省为单位制定时,最低价估计会是最先被排除掉的,而品种差别支付标准可能会是高概率的事情,因为这种模式最能平稳和谐下去,如果计算均价社保部门可能需要成立专门机构来确定均价,尤其是中药产品工作量着实不少。当差别支付标准或以均值为支付标准时,价格体系维护良好的独家或类独家将进一步具备竞争优势位置,二次议价对这类品种的影响相对有限会是高概率;而对于多企业品种,如果不能抱团取暖,价格雪崩甚至从市场上被动消失是高概率。

啰嗦了几句医保支付标准和二次议价这类未来尚不确定的事,我们按现有市场运行的规律继续讨论我们的可变用法用量引起的最大日金额差异现象。我们发现如果按最大使用量来计算日金额,几个企业该产品的日金额差异幅度会变得更大。以吉林最终中标的陕西东泰与三峡云海产品对比看,当以均值日使用量计算日金额对比是东泰(11.80元)对比云海(10.28元)价格差异幅度为14.78%,而当按最大使用量计算时东泰(15.73元)对比云海(12.33元)价格差异幅度达到 27.6%。

显然东泰这个产品和云海这个同品种多企业产品的潜在市场价值是有较大差异的,这个差异或者再加上现在招标经常涉及企业规模差异可以带来一定的市场机会和价值,相信现有模式下市场营销一线的同行会非常有感触。当然,有更高的日用金额并不代表就一定能销售好,还跟许多相关销售政策有关,具体就不展开了。详见下表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明年,如果发改委真的彻底放弃药品最高零售价管制,新模式下的医保支付标准会怎么样确定,真不好说,这里就想不探讨了,但是对于可变用法用量的厂家又不多的品种来说,变化一定很多,中间或许就会有新的机会出现。

比如说:三明模式目前试行的都是化学药,基本都是按每片金额定的支付标准,锁定定了每片因为每天用量固定直接锁定日金额,而对这类可变用法用量的中药产品,很难单纯按这个单个制剂单位来确定医保支付标准,若按均值定日支付标准,则最小日用量的品种又可能会有机会。 产品潜在市场价值的评估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只是试着从某个较少关注的点来探讨,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转自医药投资并购俱乐部,作者julend。





作者: mario    时间: 2014-12-19 10:21 AM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一花一世界    时间: 2014-12-19 03:38 PM
谢谢分享  
作者: xiaojun86    时间: 2014-12-20 10:04 PM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www.yaoq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