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标题: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时间点选择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xiao
时间:
2015-1-20 05:13 PM
标题: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时间点选择探讨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时间点选择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 _) |$ X1 d( D& v% {
《无菌附录》第四十七条主要内容如下:
- ~$ n) ~( G2 u
1、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包括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 `( }5 W2 r3 G5 t1 x
2、应根据产品的剂型以及培养基的选择性、澄清度、浓度和灭菌的适用性选择微生物培养基。
@& P, D$ z! {0 e6 V
3、应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包括所有对产品的无菌特性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
- V* T2 B4 `/ Y& I8 W! j3 r
4、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连续进行3次合格的试验。
7 V) e# U& g$ n7 d8 [& i9 M- [' Z
5、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 d6 I7 z' Q2 D; t9 C
6、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按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
! P( B: w; W- w7 a' M& r
7、培养基模拟灌装容器的数量规定。
/ l4 B' l9 A/ k5 _; |6 J a, [/ Y1 V
对于无菌生产工艺来说,无菌工艺验证(微生物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仅能证明无菌工艺系统(人机料法测环)的无菌保证能力在某一个时间点(或者微生物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这一个时间段)的表现,并不能保证在不同时间段会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无菌保证水平。
1 {! f. Z2 ~$ U% L+ M
换句话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仅能证明本次验证阶段的无菌保证水平,间接反映了现阶段无菌工艺系统的无菌保证能力。
# }7 a" Y8 m0 F" t7 {# |" F. h; F
即使所有与无菌产品的无菌性有关的厂房设施、设备部件、器具容器、原辅材料都经过了有效的灭菌处理,但是当把这些所有要素(人机料法测环)按照一定的工艺规程排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仍有可能会出现无菌条件得不到保证甚至产品被污染的可能。
# Z0 n, B8 _3 I0 \# X
所以,无菌工艺验证(微生物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是对整个无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无菌保证水平的验证。
; P& J$ M% H+ w$ m4 _
首先,应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也就是尽可能按照常规的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8 k3 }$ R9 `8 @) E
其次,应包括所有对产品的无菌特性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
. k) `6 t/ Y @! C7 Z0 e
什么是“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的“最差条件”?
' W% a/ E) S( J% }) h, d0 [
1、人,经过良好的培训和资质确认的高素质的人员,要耐受常规无菌生产工艺的生产过程时间、生产环境条件,尤其是夜班、倒班、加班、拖班……等生产过程容易出现的可能。并增加灌装人员的数量超过正常灌装生产所需的人员数量,包括人员操作最有可能出现的误操作的干扰模拟状况。
" o% ~9 x3 [# w
2、机,设备、器具、组件……清洁、消毒、灭菌后在无菌工艺区域保存时间(最好是使用时间)超出控制要求或者接近控制要求的时限。模拟设备故障、设备维修、部件调整、拆卸、替换。模拟设备工艺参数的较苛刻运行条件(低速、高速、包装容器的极限规格)。
* g. E9 u7 m% O- a# C: f
3、料,使用促生长培养基,无菌物料、药液实际灌装前在储罐中保存放置的最长时间,无菌物料需要除菌的时间间隔,无菌过滤到灌封加塞完成所需要的最大可能时间,灌装后的储存时间。
1 V2 ?9 r+ x5 e5 w
4、法,严格执行所有的工艺规程、检验方法、操作规程,并且选取SOP范围内的苛刻条件,证明“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的最差条件的无菌保证水平。
) v' F2 G7 s0 F' k) T, T
5、测,检验检测条件无须赘述,主要是环境监测、无菌检验……
# W9 g+ u- {6 u" I
6、环,无菌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后的最长放置时间(最好是动态生产的最长使用时间),环境保护设施设备的故障、异常操作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开关门等。初效、中效、高效的衰减对于送风量影响的最差条件。最大人员数量对于环境的影响。
2 I; I9 ]/ h+ D }5 n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新项目建成后、重大偏差变更后、重大维修后、长时间停产后的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或再验证),与正常连续生产的每半年周期的再验证分开描述。
6 V5 a- k% L2 K. F" ^
1、对于新项目建成后、重大偏差变更后、重大维修更换后、长时间停产后的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如果等同于首次验证,法规要求“每班次应连续进行3次合格的试验”,我觉得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新项目建成后、重大偏差变更后、重大维修更换后、长时间停产后”“再次投入生产运行(或工艺验证)之前”“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连续生产三个批次”的模拟灌装试验,当然,根据“偏差变更重要性、维修更换关键性、停产时间长短”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完全可以规定“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1、2、3次都可以接受。
; U9 s/ A1 v! U* J
2、那么对于法规规定“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按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应该理解成如果没有“重大偏差变更、重大维修、长时间停产”现象,应当“按生产工艺每个生产工艺每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而且尽可能在“正常生产产品的批次之间”进行“最差条件”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 b$ |/ k' _/ m
3、周期性“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最差条件,仍然要满足前面说的各种条件!
* l+ o; t0 y5 n& s! q
那么,以下条件,可以不认为是“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的“最差条件”:
% `: U* x# m; h* x4 _7 C0 \
1、设备、器具、组件……刚刚做完清洁、消毒、灭菌(SIP),即开始微生物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这不是最差条件,这是最优条件。
: _3 r. J8 k4 ^$ @. E% M+ T, v
2、无菌物料、药液实际灌装前在储罐中保存没有达到最长时间,或者模拟灌装过程没有涵盖最长保存时限。
0 O' g% ^3 O" C! d4 f- \
3、无菌环境刚刚进行完清洁、消毒、灭菌,即开始
微生物培养基
模拟灌装试验。这不是最差条件,这是最优条件。
$ @1 {7 f* Q P# f
4、还有,HVAC系统刚刚更换过滤器、设备刚刚进行日常的维护维修,理论上都不算“最差条件”,因为这些情况都属于“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 p2 o- T# |/ d [. `) H3 G
但是很多时候微生物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时间点的选择,大家还是没有考虑这么多,也不可能同时兼顾各种最差情况的同时出现。
# G7 y1 n1 N4 h4 Q1 d' Z/ t9 ^9 E
我们通常见到的是,为了保证无菌工艺验证(微生物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的成功,大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创造“最最优化”的无菌生产条件(根本不是最差条件),根本不去考虑可能存在的“最差条件”!
! }" J. t" Z6 @/ _3 _9 v2 O
6 L5 w0 A* h: P% q
% R4 k; |2 Y& _5 N
作者:
xiaoxiao
时间:
2015-1-20 05:14 PM
再分享点自己下载的资料
: `6 @+ R7 R# V) [$ t: b
作者:
黑龙
时间:
2015-1-20 07:15 PM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作者:
北京-丹丹
时间:
2015-1-20 08:04 PM
我有个奇怪的问题,为啥我感觉在朋友圈分享不久就在这边见到了呢?是关注的都是一个微信吗?
作者:
静悄悄
时间:
2015-1-21 09:48 AM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HQ-N6CKyYlr6FoqNlQ_
,这个才是资料的来源
作者:
北京-丹丹
时间:
2015-1-21 06:59 PM
是因为连续看到我在朋友圈发的几个分析文章都被楼主同时发了,有些奇怪而已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www.yaoq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