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标题: 【药群论坛原创】老外进口到国内的儿童用药招惹了谁 [打印本页]

作者: houfangjie1984    时间: 2015-1-21 03:00 PM
标题: 【药群论坛原创】老外进口到国内的儿童用药招惹了谁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 于 2016-8-3 08:00 PM 编辑 . Y& r) T/ E! C8 Y5 Y& t* [
         【药群论坛原创】老外进口到国内的儿童用药招惹了谁
3 E) F) ^$ s9 I9 F: M+ ?* s' O
+ p0 n" K/ ]4 ~. g

- X) o9 _3 p0 b3 B说明:文章作者为群内的蘑菇大神,个人认为分析的不错,共享下。转载需要注明出处和作者!

; J; G9 }8 `' T8 @$ ]. v; f& O8 Y  ]2 l# f$ Z. z
[attach]2831[/attach]* q2 `( n( n0 `$ {* x* \
4 e% a% I7 {4 k" _( a

1 N# g0 Q/ V$ T/ t
这一段时间不断看到国内儿童用药出现副作用、死亡、聋哑等新闻,在悲愤之余,难道不应该反思么?
% e; b# R0 f: ~/ p4 u$ w
- B" g3 Y5 \6 D8 ?4 r7 u7 j

0 s) ?2 {: L' I4 j, n
; b( `0 z0 [% Y0 C* f
尼美舒利在国外用的很好,为什么一到国内就成了儿童杀手?
3 Y/ J8 S' a. t5 ?$ k  d4 t5 e

: x4 g2 ^- I& j( j0 s( n
原因1:国内说明书随意扩大该药物适用年龄范围,欧盟说明书规定12岁以下儿童禁用本品,12-18无需调整剂量;国内说明书的【儿童用药】项为仅用于1岁以上儿童,国内医生竟然按体重把成年人的药物换算给儿童服用,试问1岁和12岁的生理特征和代谢能力能比么,好比你让十二个1岁的孩子和一个12岁的孩子打拳击,你说哪一方会赢?

% f/ ], H7 ~; _% {3 U
; e( L' s! k/ T2 a4 c2 m

$ _' I* Z9 H$ D8 W
- ?% K, s# y/ ~, w- c- M. ^9 C$ {
原因2:国内说明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和使用情况描述详细,而国内就轻避重,一味追求市场和广告效果。还是那句话:没有利益就没有伤害。
! i% w" }* ^8 @/ A

5 s# O9 m0 i/ w+ q3 q) N
  R1 ~2 I! P' Y. X% T
3 Z# g) G, Y" Q8 m9 d9 [  I
原因3:国家局批准药物,允许用于儿童的退烧药。对尼美舒利的安全性监测显示,该药使用的收益是大于风险的。而欧盟对其进行两次评价,结论是尼美舒利只是在治疗关节炎和疼痛收益大于风险,连适应症都不一样。这和不负责任父母相似,他们只负责生孩子,不负责养和教育孩子。
4 `" {) z' @9 t0 F+ X/ m) @* b
, T1 y- W* t/ r. H9 I) j5 @1 u

5 K. {! E1 r7 H

0 q: b2 x8 }0 X( m# X& z
原因4:隐瞒不良反应,武田制药曾经因为隐瞒艾可拓致癌反应被美国联邦法院陪审团罚款60亿美元,而推广合作方礼来也被罚款30亿美元,可见美国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重视程度,康芝药业能提供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竟然未发现不良反应,而事实是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3 e, E2 o5 C; `$ t1 x, _

2 j$ F- H: l* W" o+ N
8 i$ z) X8 j, M. Y) k
3 |% P: V: ]! K# E+ u8 A
原因5:为什么尼美舒利在国内变成退烧药,近几年电视广告宣传药品越来越多,任意的夸大药物的作用,不过那些专家的演技真是不错,一个个慷慨激昂啊,感觉就是来派来拯救受苦受难的人。归根结底,这么做是为了把药物的市场做起来,一个品种如果在临床和适用性、性价比上找不到优势,(举个例子,阿司匹林这个老药物性价比就高,既好用又不贵,比如有高血压或者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恢复期服用,就挺好啊,副作用不大适合我们普通老百姓),那就只能炒作,宣传不是不可以,但要行得正、做的直。

  X; [/ g, [1 x% K# X
4 j% q$ {6 l0 }
2 F9 }7 r+ f# _  z# w5 S
' \$ K$ b! L" e! u/ ?4 Y0 A% @: ~
儿童用药紧缺,开发在国内也困难,也不外几个原因

# m; G3 J$ b) h* P3 w

5 }, k3 \8 k5 U2 |# |
1:临床试验难度高,风险也高,毕竟小孩子抵抗力差,出现副作用,可能会很危险。

2 h3 ]) i2 [4 Q; H! H4 ^# ^
3 {! C( p: z( N; C% e" B( r
2:国内儿童医药临床机构的条件不像日本、美国那么好,毕竟日本对这方面投入很高,所以家长难免担心自己的孩子去做临床,有危险,毕竟生孩子不像买白菜。

0 T3 b1 X" s* u/ R5 i' }: B8 J
, `/ B4 i6 S% A
3:医患信任危机,家长可能是对医生不是完全信任,毕竟医生不是自己家人,知情同意这一块不好做,医生不应该隐瞒实情,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告知一切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安全措施应该像家长交代清楚,不要以入组病例为目的。
) Y8 w+ h6 `" d) E
% P' @) b4 A3 f
4:开发难度大,用于使用范围小,可能市场容量不会太大(和成人比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研发新药确实要考虑太多,企业的压力大啊

. q5 F- W, A- X( m4 ^
- g. v8 z* b5 [2 }) J; J
5:募集病例困难,国内有资质的、且对儿科药物临床试验感兴趣的研究者少。在较高的科学水平和伦理标准下开展儿科临床试验,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5 g  F" a; R9 p: a$ u. m
* B' @; n. B1 n& a7 X
6:国内的政策支持及优惠没有体现出来,不知以后会怎么样?但如果国家扶持政策好,临床结构更加规范,从财力上减轻研发公司压力。专业技术底子好的儿童用药公司以后发展应该会好,其他适应症市场容量大的竞争激烈,国内儿童用药少的可怜,把握好机会还是有很大利润空间,但需要时间。

3 Z/ r2 X2 ]8 D- P; l0 k) t

; ?. [& w8 ]+ @% s9 ?9 y0 [! E9 u" O3 z, n
& s, {/ [9 x+ e. t
( Y5 `* ^% i% Y- q

1 i3 `9 }' \, w3 n( q+ q

7 v8 F7 L" `: }. q- ]! z/ |
作者: 静悄悄    时间: 2015-1-21 08:11 PM
好资料,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药群论坛 (http://www.yaoqu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