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SFDA南方所独家解析生物医药大格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8-20 06:5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SFDA南方所独家解析生物医药大格局2014-08-19 mrclub 医药代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医保资金紧张只是部分区域的问题,绝大多数地方还是较宽裕

整个医疗体系不能看点,要看整体。医保资金结余率较欧美国家高很多,医保资金紧张只是局部问题。5000亿的城镇医保资金每年可以结余1000多亿,这个是不合理的,欧美一般结余10%,而我们最高达到过30%。

从99年上海医保试点开始,到现在整个中国居民职工全覆盖,这么多年结余了5000-6000亿,同时有声音:中国医保不够用,这是以偏概全,可能局部账上不够,例如北京、上海。全国的老龄化(65岁以上)有1亿四千多万,大概占到全国人口的10%,缴纳的工资的7%,是有结余,但是就上海而言这个医保费用是不够的,因为上海的老龄化是19%左右,北京也是如此,所以这些省市医保是紧张的,但是有些省份例如江苏就不紧张,所以我们不能用个别省份说明全国医保紧张,例如上海从报销上限20万调整到了30万,所以还是有钱的,这就是说整个医疗体系不能看点。

2、看整体:医保全覆盖、老龄化将继续推动行业的黄金十年

医药行业整体情况较简单:从09年启动的新医改,医保的全覆盖将医药行业带入了黄金十年。例如上海从1999年开始的城镇职工医保,两亿多上班的人有医保,拉动了过去十年药品从1000多亿增长到1万亿。09年新医保过后中国政府强基层保民生,新农合覆盖7-8亿农民,同时一老一小政策将城镇居民的2亿多人带入城镇居民医保。09年国家从10万亿拿出3--5千亿,把8亿农民和2亿城镇居民的医保全部覆盖了,但是这两个人群覆盖不同于城镇职工的医保覆盖,因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26200元,按7%的医保扣除后,乘以2亿5千万人,可以得到筹措5000亿的资金,这部分钱是从我们的城镇职工的工资中扣除的。

老龄化推动医药的将来的10甚至30年的黄金机会。去年是9千多亿元的终端药品消费,9千多亿元中60%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推动的,而65岁以上的人口现在大概占全国人口10%,也就是1亿4千万左右,十年后是2亿1千万人,40年后是4亿多人,达到了总人口的30%,进入真正的老龄化,这就说明医药行业是稳定的,因为没办法改变刚性需求。

急症、重症人数的增加带动行业的稳定发展的另一个要素。例如2万家医院,其中两类人是刚性需求:急症的和重症的病人,今年卫生部统计25.4亿人看过急症,其中重症住院12比11年增长18.9%,门诊12年比11年增长12.3%,近5年增速都是百分之十几。3亿多人慢性病,其中1亿多糖尿病和2亿多高血压、还有2、3亿的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每年新发上百万的肿瘤病人,死亡2百多万,而且十年后,新发肿瘤病人会从3百万增发到4百多万,死亡会从2百多万增发到360多万,疾病的严峻形势和老龄化,带来的对医药行业的需求是稳定的。

3、未来医药行业的增长要素

老龄化。整个1万亿左右的药品,2万多家医院消费了6千多亿,所以未来十年,主要驱动力就是持续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老龄化带来的急症和重症的增长。

医保筹资水平还较低。医保人数从2亿多人增加到13亿人,当然新增的2亿多人居民和8亿多的农民医保缴费还是比较少,例如:农民医保每年290元,其中农民自己缴纳50元,中央120元,地方120元,乘以8亿人,也就是2300多亿,要解决8亿农民,是严重不足的,这样就造成不希望分优质优价单独定价,只要过GMP就可以,农民的医保总费用2千多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只在5千多亿城镇职工才分质量层次,这方面国家对新农合2000多亿的医药费用层次称之为是低水平广覆盖,所以这就是基药为什么控制价格而且不分层次,否则不能覆盖8亿农民。

随国际化进程,原研药物价格会拉到合理的价格,国内过FDA药品有望逐步受益。各种政策的目的是规范市场,中国的国家战略里面,通过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国家战略从不会生产药到会生产药,会生产指的是会仿制,中国通过引进跨国公司,学会了仿制,这就是为什么外国企业的药品过了专利期还会给予价格保护,原因就是要向外国企业学习,随着十二五的规划,中国计划将有制剂200个品种,200家企业通过FDA,未来三十年将完成国际化,那么原研药将会把外企的药品拉到合理的水品,了解国家基本医疗政策后,鼓励国家企业进行仿创,鼓励研发。如果是通用名的药物的厂家,鼓励品质上过FDA,鼓励工艺的改进,虽然现在招标没有考虑这么多,但是在未来会越来越考虑是否通过FDA,是否可以出口,那么整个药品状况会发生变化。

4、进医保还是药品增长放量和核心

贵的回扣多,就会卖的好,这个观点也是不对的,医院卖三种东西:一种是每盒、每瓶、每支药在一千元以上的,一种是每盒、每瓶、每支药在几百元以上的,每盒、每瓶、每支药在几十元钱的,例如最贵的一支2万多元,罗氏的乳腺癌,也就是1000多人在用,也就5—6亿的销售额,所以很多药都希望进地方医保,进而进国家医保,所以最贵的药不一定销量最好。第二种就是几百元的,使用的人群大概在几万人,再乘以5万的费用,也就是25亿左右,例如:奥沙利铂(恒瑞),为什么会卖的比较好是因为进入了医保体系。第三种:卖的最好的,也就是几十元钱的,例如血塞通,每年销售2亿支乘以33元,销售额可以达到60—70亿,再如复方丹参滴丸。所以要有创新能力,保持独家,接下来就是要有销售渠道和医生的沟通能力,企业对政府的影响力(市场准入、医保招标、降价等),例如恒瑞有1500个研发人员,有5个研发国际中心,可以对政府造成影响。

第一个市场:6000千多亿的火车头,大医院的市场;第二个市场:OTC还有自我药疗市场,这个市场带来的是品牌企业的产品,占到2000千多亿。第三个市场是1700亿的基层市场,基层市场包括基药700亿和非基药1000多亿,例如乡镇卫生院不止拉动基药,也会拉动非基药,主要是40亿次的门诊的推动型,带来的市场是100万的左右的医疗机构,点多面广集中度高,五六十万销售人员服务基层医生230万的处方医生,这些销售人员卖基药目录,也卖非基药,在这方面未来也会以15—20%的增速。

5、行业未来还将继续保持15-18%的增长

一个侧面:从09年到现在有中央100多项文件,很多人分析这些政策会不会影响药品出现负增长,但是增长并没有变化多少,主要原因是没有顺势而为,拘泥于局部。

例如09年的4、5千亿到13年的1万亿,每年增长16--17%左右,其中数量的增速大概是12%--13%。而金额的增长是3%--4%左右,前些年的金额增速主要就是单位门诊药品,单位住院药品增速可能在8—10%以上,中央为控制单价增长太快,发改委从2000年实行医保药品后到13年对化学药品进行了3轮28次的降价,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发改委在2000年有了医保概念后,就对17000多个品种中的2500多种药品纳入医保之中,并控制价格即防高限涨,但是销量却从几万盒增长到几亿盒,所以未来十年药品还会以15%--18%的速度增长,其中数量占到12—13%,金额控制在CPI的3%以内,在这其中不包括40%左右的自费药品即在2万多亿的卫生总费用里面42-43%是自费。

中央希望在2020年自费药品占到30%左右,而自费药品各个医院是不统计在内的,即使医保费用控制在零增长,自费药物也会以5--8%增长,再加上实际的数量增长。

未来中国医药市场会从前几年的20%回归到15%左右。根据每年对行业进行预测,发现对药品增长的规律和GDP的增长是比较吻合的,在过去5年GDP的增长速度大概是10%-11%,而医药行业大概是其两倍,也就是22%--23%左右,现在经济转型GDP大概是7%-8%,医药行业大概就是15%-16%,三十年的研究总结起来也就是这个规律,主要的驱动力就是老龄化带来的数量刚性的医疗的需求,这个需求也带动了很多企业在挤1600百家三级医院,因为1万家县医院,1万家民营医院,和区级医院远不如三级医院。还有就是未来十几二十年,有特点的医疗需求和有特点的医疗养老需求也是旺盛的,因为现在的供给也是很薄弱的。(医药代表微信号:mrclub)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作者系SFDA南方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步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8-20 07:37:02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下,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10 08:38 PM , Processed in 0.099146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