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韩国新药研发动物实验三年致超千只食蟹猴死亡 发布日期:2014-10-15 来源:韩国《中央日报》
韩国过去三年间,为了研发新药而进行的动物实验等已经导致超过1000只食蟹猴(又称长尾猕猴)死亡。
食蟹猴受到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lora and Fauna)的保护。虽然食蟹猴没有濒临灭绝,但在国际交易时仍受到保护。国会环境劳动委员会议员杨昌英(音译)新国家党14日对地方环境厅的国政监督检查中指出,2011年至2013年这三年间引进的1万7465个国际濒危动植物个体中有2769个个体死亡。死亡的动植物中食蟹猴以近1286只的数量占据了一半。平均每年有429只死亡。死亡的食蟹猴中大部分被位于大田广域市儒城区的韩国化学研究院附属研究所—安全性评价研究所用于试验有毒实验。 食蟹猴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主要用于神经科学和疾病等有关医学实验。由于食蟹猴和人类在生理学上十分相似,所以常会感染相同的疾病。另外,根据调查显示,270只中华鲟、210只淡水热带鱼—巨骨舌鱼、107只牡丹鹦鹉等也在引进后死亡。 地方环境局分别在管辖大田地区的锦江流域环境厅死亡的濒危物种有1303个个体,占到总体的47%。荣山江流域环境厅有645个个体(23.3%),汉江流域环境厅有401个个体(14.5%)等。
杨议员指出,(除动物实验外)通关过程中也会有濒临动植物死亡,中华鲟和巨骨舌鱼(大型淡水鱼)等由于水族馆供氧不足等管理不良而死亡的情况也不少。 他强调,韩国作为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成员国,有义务保护野生濒危动植物,阻止不法流通,并且需要加强对动植物管理企业持续性的教育和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