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2015年12月15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xiaoxiao 发表于 2015-12-15 21:1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5年12月15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今日头条】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继续做好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12-15

各有关药品注册申请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启动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以来,注册申请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及合同研究组织陆续开展了自查,同时,省级食药监部门进行了回顾性审查、抽查。  近期,国家总局对部分项目进行了现场核查,发现24个临床试验项目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真实、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为此,国家总局决定不予批准,并对承接研究任务的8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立案调查。相关的注册申请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2015年12月4日,国家总局组织召开全国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根据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做好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现就我市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工作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造假严重危及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严重影响药品质量提高和创新。各药品注册申请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应高度重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的自查工作,严格落实各方责任。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所报申请资料及相关试验数据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临床试验项目承担者(研究者)对所有临床数据承担直接责任;临床试验机构负责人负有管理责任,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根据双方合同约定确认其法律责任。
  二、药品注册申请人及其合同研究组织自查工作要求
  各药品注册申请人及其合同研究组织要求应认真按照国家总局《关于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的公告》(2015年第228号)发布的核查要点,对117号公告的1622个品种中,尚未主动撤回、国家总局未明确不予批准及免于临床试验的项目重新开展自查,于12月25日前将自查结果汇总表(见附件1)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局)药品注册处;对117号公告以外的已申报生产尚未批准的项目进行逐项自查,于2016年1月22日前将自查结果汇总表(见附件2)报北京局药品注册处。
  各药品注册申请人发现已申报项目临床试验数据存在不真实、不符合技术审评要求等问题的,应主动向北京局药品注册处提出撤回申请。国家总局已明确,凡是主动撤回的,免于行政处罚,原临床试验批件继续有效,申请人可按照国家总局有关要求重新组织开展临床试验后再次申报。国家总局核查通知发出后将不再接受撤回申请。
  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自查工作要求
  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严格按照核查要点,参考国家总局公告中药品注册申请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所承担的117号公告品种,以及117号公告以外2014、2015年完成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进行自查,并于2016年1月4日前将自查结果汇总表(见附件3)报送北京局药品注册处。在研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组织实施。自查中发现存在数据不真实、不完整问题的,应督促申请人主动撤回注册申请。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发现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不完整的,应提交自查报告,将具体品种、药品注册申请人机构名称以及不真实、不完整的具体问题主动报告国家总局和北京局。如实报告情况的,国家总局核查中如发现问题,可免除行政处罚,不追究责任;不如实报告的,从重处罚。

  附件:1.117号公告品种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情况汇总表(药品注册申请人)
     2.117号公告外尚未批准品种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情况汇总表(药品注册申请人)
     3.117号公告外尚未批准品种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情况汇总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新药信息】
东阳光明年将有一项治疗胃溃疡新药上市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东阳光(01558.HK)战略与商务拓展总监董穗穗於出席记者会时指,公司主导产品磷酸奥司他韦有8项专利,其中3项将於2016-2017年到期,但仍有5项重要专利於2024年到期,相信竞争对手亦难以进入市场,即使能够有仿制药,亦需经国家检测及作市场推广,所以料短中期亦无竞争对手。
  她指,明年将有一项治疗胃溃疡新药物上市,而2017-2020年亦有新胰岛素药物陆续推出。
  对於公司拥大股东旗下东阳光研发集团研发新产品的优先购买权,她指因研发集团拥很好的研发力、同时有助降低投入研发成本,降低风险。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化药一类新药替芬泰项目的进展公告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风险提示:鉴于新药研制的复杂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替芬泰(原Y101)项目研制具有周期长、投入较大的情况,各阶段研究均具有风险性,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1、公司的替芬泰项目存在新药审批的过程中临床试验不能通过及临床实验周期较长的可能性风险,该项目的临床研究将根据批准后的临床实验方案进行,该研究将分为多个阶段,公司将及时对周期时间进行信息披露,每个阶段均存在风险性和重大的不确定性;
2、公司的替芬泰项目存在不能获得《新药证书》和《药品生产批件》的可能性风险。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贵州百灵”)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 302 医院合作研发的化药1.1类新药“替芬泰”项目(原 Y101)于2014年1月21日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2014年3月17日公司与北京博诺威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诺威医药”)签订了《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公司将委托博诺威医药代理进行替芬泰片Ⅰ期临床试验。
2015年12月14日公司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 302 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博诺威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就化药 1.1 类新药“替芬泰”项目的Ⅰ期临床试验开展以来的情况形成了《研究纪要》,对Ⅰ期临床试验情况进行了中期总结,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化药 1.1 类新药“替芬泰”项目中期总结:
1、临床试验证明替芬泰单次给药25mg到900mg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2、根据《临床批件》要求完成的药理实验证明:替芬泰可以通过抑制cccDNA转录的RNA中的Calcium-PyK2信号通路和上调P21基因抑制HBx的产生,从而达到抑制HBV的作用。同时通过IL-21R、bcl-2等因子进行免疫调节,抑制肝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防治病毒的入侵。另外,替芬泰还可以抑制细胞上清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的含量;对细胞上清中的HBV DN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核苷类耐药基因有抗耐药的作用。
3、替芬泰原料药的研磨转晶实验和热循环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原料药在研磨和热循环处理的过程中其晶型没有变化,没有多晶型现象。
4、制剂研究表明替芬泰原料气流粉碎机1次即可达到D90为44μm的粉末且呈正态分布,达到质量标准草案的要求。
做为创新药物的FIH试验,替芬泰片Ⅰ期临床试验自开展以来,为确保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和伦理性,研究单位针对试验设计进行了多次讨论和方案更新,伦理审查和备案时间有所延长,同时为了更好的保障志愿者的权益,试验提高了对健康志愿者的健康要求,缩小了可入选志愿者的范围,由此延长了健康志愿者的招募时间,造成实验进展时间较原定时间有所延误。根据现在实验的进展情况,如果12月份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因为有预实验设计,且中间有农历春节的特殊情况,志愿者难于招募,故Ⅰ期临床试验初步预计完成时间为:2016年5月31日前。
后期计划: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博诺威医药后期的Ⅰ期临床试验开展计划:
① 目前的耐受性试验(最高到900mg)未出现不良反应,且在25mg-900mg剂量范围内AUC及Cmax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下一阶段首先开展食物影响试验,在该试验基础上,开展多次给药试验。
② 食物影响试验和多次给药试验结束后,建议进行POC试验,以及早确认药物的疗效及有效剂量。
③ 继续检测单次给药试验400mg剂量组受试者的尿便样本,计算人体的累积排泄量,以提供初步的物质平衡数据。同时建议如开展物质平衡研究应在确认了药物的疗效之后再开展。


2、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负责替芬泰同位素内标物的制备。同位素种类和制备数量需与博诺威医药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认。完成代谢产物M8、M9的合成。
3、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与天津药物研究院提供代谢产物M8、M9安全及有效性研究报告。
4、贵州百灵通过气流粉碎试验验证合适的进样气压,准确测量D90为44μm的粉末粒度,控制粒度范围,拟订溶出时间,以达到较好的溶出效果。
特此公告。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15年12月14日


辉瑞突破性乳腺癌新药Ibrance再获FDA优先审查资格
来源:生物谷  
2015年12月15日讯 --辉瑞(Pfizer)突破性乳腺癌药物Ibrance(palbociclib)在今年2月凭借一项II期研究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数据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用作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近日,该公司宣布FDA已受理Ibrance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且授予了优先审查资格。此次sNDA旨在扩大Ibrance的适应症,由一线治疗扩大到HR+/HER2-乳腺癌的二线治疗。FDA将于2016年4月作出最终审查决定。
上个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已将Ibrance与Faslodex(fulvestrant,氟维司群)组合疗法作为1类(Category 1)推荐,用于已接受内分泌治疗但病情进展的HR+/HER2-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治疗,以及用于正接受卵巢抑制(采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的HR+/HER2-转移性绝经前女性患者的治疗。
业界对Ibrance的商业前景也十分看好。此前,全球医药行业调研机构GlobalData发布报告指出,辉瑞CDK4/6抑制剂Ibrance将主导HR+乳腺癌市场,其2023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8.5亿美元,而阿斯利康的PARP抑制剂Lynparza将主导三阴乳腺癌(TNBC)市场。(报告:2023年全球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市场将达到61亿美元)
此次sNDA的提交,是基于关键III期PALOMA-3临床研究的数据,该研究涉及521例乳腺癌患者,调查了Ibrance二线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潜力。该研究中,Ibrance与阿斯利康肿瘤学药物Faslodex(fulvestrant,氟维司群)联合用药,用于正接受或已经接受内分泌治疗但病情恶化的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数据显示,与Faslodex相比,Ibrance+Faslodex联合用药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该研究经数据监测委员会(DMC)审查后已提前终止,相关数据已提交至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
之前,Ibrance已于2015年2月获FDA批准,联合Femara(letrozole,来曲唑)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以控制晚期病情的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其中,Femara是诺华的肿瘤学药物。
Ibrance是全球上市的首个CDK4/6抑制剂。该药的获批是基于一项II期研究PALOMA-1的数据,与标准治疗药物曲唑(letrozole)相比,palbociclib联合曲唑使无进展生存期(PFS)取得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延长(20.2个月 vs 10.2个月,p=0.0004)。
关于Ibrance:
Ibrance是一种首创的口服靶向性CDK4/6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恢复细胞周期控制,阻断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失控是癌症的一个标志性特征,CDK4/6在许多癌症中均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增殖失控。CDK4/6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能够触发细胞周期从生长期(G1期)向DNA复制期(S1期)转变。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中,CDK4/6的过度活跃非常频繁,而CDK4/6是ER信号的关键下游靶标。临床前数据表明,CDK4/6和ER信号双重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并能够抑制G1期ER+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信源:Pfizer Announces FDA Acceptance of IBRANCE? (palbociclib) Supplemental New Drug Application with Priority Review in HR , HER2-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梯瓦哮喘新药IL-5单抗reslizumab获FDA专家委员会一致好评
来源:生物谷  
  2015年12月15日讯 --全球仿制药巨头梯瓦(Teva)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的一款治疗哮喘的单抗药物reslizumab获得了FDA肺过敏药物顾问委员会(PADAC)支持批准的积极意见。该委员会支持批准reslizumab用于尽管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但病情控制不佳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的18岁及以上成人哮喘患者,但不支持批准该药用于12-17岁青少年哮喘群体。FDA在审查药品时,通常都会遵循其专家委员会的建议。reslizumab用药方式为每4周静脉注射一次,FDA将于2016年3月做出最终审查决定。如果获批,reslizumab将以品牌名Cinqair上市销售。
reslizumab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特异靶向白介素-5(IL-5)。IL-5是一种细胞因子,能够调节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的生长、活化、存活,并能够为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迁移至肺部及其他器官提供重要的信号。Nucala与人IL-5结合,阻断IL-5与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以这种方式抑制IL-5对受体的结合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组织、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这反过来又能够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所介导的炎症。
根据去年公布的2个关键性III期研究,在伴有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的中度至重度哮喘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reslizumab(3.0mg/kg,每4周一次,静脉注射)使临床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显著降低(分别为50%和60%,p<0.0001),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这2个研究中,reslizumab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此外,在III期临床项目中,reslizumab在肺功能和哮喘控制方面也表现出积极作用。这些数据显示,reslizumab有望成为伴有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的中度至重度哮喘群体中一种独特的、差异化的治疗选择。
哮喘(asthma)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P)的数据,2013年在美国有超过2200万哮喘患者,每年哮喘相关住院病例多达40万。在哮喘患者中,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400个细胞/μL)与肺功能受损、持续的症状、急性发作风险的升高相关。reslizumab被认为能够结合并中和IL-5,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目前,reslizumab正在接受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加拿大卫生部的审查。
上个月,FDA批准了来自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的一款类似药物Nucala(mepolizumab,美泊利单抗),该药是全球获批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靶向白细胞介素-5(IL-5)的生物疗法,同时也是批准用于治疗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首个IL-5单抗。目前,葛兰素史克正在推进多个临床项目,调查Nucala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治疗潜力。
信源:U.S. FDA advisers recommend approval of Teva asthma drug for adults

【行业信息】
康方生物与默沙东合作开发肿瘤免疫疗法AK-107
来源:中国科学报  美国默沙东集团日前宣布与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方生物“)就一项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达成协议,根据这项协议,默沙东将获得康方生物的化合物AK-107的全球独家开发和推广权。AK-107是由康方生物在中国发现、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是一个能有效阻断肿瘤生长特定通道的单抗体,让自身免疫系统开始工作并杀死肿瘤细胞。默沙东实验室肿瘤早期开发阶段治疗领域负责人Eric Rubin博士表示,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AK-107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跨癌种联合治疗方法的探索。
相关新闻:
康方生物完成1.3亿元A轮融资
该款计划用于快速推进至临床研究、拓展新研发产品线、建设GMP临床药物生产基地
2015年11月23日11月23日,总部位于国家健康产业基地的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已经完成了1.3亿元(约合2000万美元)的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上海建信资本、深圳前海信诺等新投资人和中山迅翔投资等原有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
康方生物由国家“千人计划”夏瑜博士及海归创业团队于2012年3月创建成立,致力于发现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抗体新药,以满足国内外医药市场的需求。本轮融资款计划用于三个方面:将现有抗体新药研发产品线快速推进至临床研究、继续拓展新的研发产品线、建设GMP临床药物生产基地。
康方生物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瑜博士介绍,康方生物此次又获得了国内最大创投机构以及其他几家行业内高水准投资机构的欣赏和加盟。充足资金的注入将加快康方生物现有新药产品的开发进程,不仅使广大患者有可能早日受益,也将支持康方生物进一步研发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抗体新药,为康方生物的国际化发展开路。关于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康方生物是一家总部设立在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军的海归创业团队于2012年3月创建成立。致力于发现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抗体新药,以满足国内外医药市场的需求。公司目前已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制药全程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建立了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丰富的产品线。康方生物现拥有8000平方米的研发和中试生产大楼,以及6500平米在建的GMP生产基地。公司的平台规模、软硬件设施、新药产品线数量、研发团队等在国内属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康方生物已与国际及国内多家上市制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创新型抗体新药,是在中国以战略合作形式开发抗体新药的先行者。康方生物在2015年7月成功完成由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中山迅翔资本、上海建信资本、深圳前海信诺共同出资的A轮融资。公司未来希望继续通过与国内外制药企业多形式的战略合作,共同将自主研发的抗体新药从药物发现阶段快速推向市场。康方生物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发改委“蛋白质工程及抗体药物开发工程实验室”、国务院国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优秀创业项目”等。如果您想了解康方生物更多的信息,请访问网站www.akesobio.com.

海南海药召开3.1类新药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临床试验中期协调会
  来源:中华网  
    2015年11月29日,海南海药在海口召开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Ⅱ期临床试验中期协调会。江苏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等9家临床研究机构的代表和海南海药总工程师沙莹、海南海药新特药事业部总经理李晶、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明军等3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江苏省人民医院担任组长单位。
  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代表组长单位致辞,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明军汇报了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开展Ⅰ、Ⅱ期临床试验的整体进度,并就方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随后,在李建勇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代表对临床试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就注射用盐酸苯达莫汀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充分交流,明确临床检查指标及判断标准尺度。会议最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王季石主任还向与会代表分享了SAE案例。
  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海南海药全资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在国内首仿的化药3.1类产品,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2年7月,由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和重庆赛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开展临床研究。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对前期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换意见,并在充分讨论后达成了统一的解决办法,为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后期的临床试验加强规范性和加快进度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临床试验打假不走过场
来源:生物谷  
                                 
临床试验打假
         根据《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和《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自查的公告》(2015年第197号)要求,此前国家总局对部分已提交自查资料的药品注册申请进行了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并于11月11日发布公告,8家企业11个药品注册申请未被批准。加上本次的13个药品,共24个药品注册申请被拒。
“千人计划”专家、江苏诺佰奥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将不符合条件的注册申请撤回,主要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缓解注册积压。然而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少。与第一批公告对比,第二次列出不予批准的药品注册申请中,出现了严重的故意造假行为。
临床试验打假
本次公告中,主管部门将13个药品在注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列出,相关药品注册申请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试验用药品不真实。比如,阿司匹林缓释片(受理号:CYHS1190075)的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均为试验制剂,包装规格为20片/板,参比制剂的市售包装规格为24片/板,但现场留样显示参比制剂的包装规格和药片外观与试验制剂完全一致。二是原始记录缺失。比如依普利酮片(受理号:CXHS1400017),生物样本接收记录缺少样本标识、数量、转运方式和条件、样本状态等信息;贮存的生物样本无领取、存入的原始记录;生物样本检测原始实验记录中缺少每批次实验条件和过程、实验结果等信息的记录。三是分析测试过程不完整。相关品种分析测试的关键实验设备、仪器没有相关维护记录;仪器使用记录不完整,缺少检测样品名称、数量等关键信息。
此外,主管部门在对部分已提交自查资料的药品注册申请进行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中发现,不少品种存在选择性使用数据、虚假数据、修改数据、隐瞒弃用试验数据、临床试验数据不可溯源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主管部门已明确,对核查中发现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存在问题的相关申请人,三年内不受理其申请。药企选择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及合同研究组织一定要更加审慎。“药品注册申请人应在确认具备申请资质后,严格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供完整、规范、真实、有效的申报资料,并对全部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北京一位药监人士提醒道。
郑维义指出,严格规范和可靠的数据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临床试验中,极为重要的一些数据在国内往往被忽视,完整性、真实性、溯源性得不到保证。在数据管理上,要达到“记录你所做的,做你所说的,说你应该说的”,但是执行起来,不少企业和临床机构都没有做到。
在前述专家看来,严厉的举措表达了主管部门的决心,严打态势还将持续,不是“走过场”,这对希望侥幸蒙混过关的企业和机构是有力的警示。技术上的瑕疵以及非原则上的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补充试验来补救,拿出科学的依据,但一些主观的原因导致的故意造假不可饶恕。思想意识上的问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转变,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已公开的咸达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受理号已有结论(包括公告撤回、不批准、已批生产和审结完毕,下同)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江苏,其次是山东和浙江。若按公告撤回的受理号数排序,山东则超越江苏。
公告撤回和公告不批准的受理号数占自查总数的比例最大省份是陕西,其次是海南和河南。
撤回申请的深度考量
药品注册的门槛越来越高。继CFDA发布《90家企业撤回164个药品注册申请的公告》(2015年第255号)后,12月3日,国家总局公告表示又收到了62家企业撤回87个药品注册的申请。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未来在提高药品注册审查门槛的背景下,企业主动撤回药品注册申请的数量或将更多。
撤回还是不撤回?是个难题。
前述专家建议,要结合该临床项目企业的参与度来看。如果试验全部交给临床机构进行且该机构上了“黑名单”,需慎重考虑撤回的问题。如果每一个步骤企业都有专人跟进,对数据资料有把握,则不必担心。
不少企业对于产品撤回与否有着深思熟虑,在接下来研究策略的调整中也抱有积极心态。12月4日,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分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撤回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药品注册申请。公告指出,根据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要求补充资料,白云山制药总厂需就该药品与国外原研上市品开展全面对比研究。经多方查询,国外原研上市品已经撤市,无法完成一致性对比研究,经综合考虑,白云山制药总厂申请撤回该药品注册申请。并将高度重视新药研发,严格控制药品研发、制造及销售环节的质量及安全,一如既往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研究工作。记者同时留意到,近期白云山制药总厂申请的盐酸头孢替安酯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华西某药企药物研究院陈姓副院长表示,国家出台综合有力的组合拳,尽管短期内会给行业带来阵痛,但思路上值得肯定。企业能保住一个产品就必须保下一个。面对监管新常态,品牌仿制药还会继续做下去,但在产品选择上会有所调整,并保证研究及产品质量。
“目前做临床研究的压力确实很大。”山西省某上市企业一位负责人坦言,该企业进行自查后,为适应更高要求,已主动撤回2个品种,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员变更而导致相关资料无法追溯。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产品的注册上。
另需注意的是,由于医院角色的强势以及监管方面的部分缺失,临床试验机构存在不少问题。临床监察员(CRA)对临床试验机构进行监督形同虚设。此外,只有通过审批获得资质的临床机构才能参与临床试验,但在很多情况下,医疗机构事务繁杂,临床试验难以严格完成。郑维义分析说,“本次核查生物样品分析问题很多,今后那些规范的、注重质量的CRO公司将脱颖而出。”
从具体品种上看,咸达数据此前的统计显示,抗感染药自查撤回率最高;抗肿瘤药撤回率较低。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或是由市场行为决定。比如抗肿瘤药市场大,回报高,而抗感染药物重复申报积压严重,投入产出比较低


20家药企新三板上市!
来源: 医药观察家报
2015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涌入新三板,新三板市场可说异常火爆。

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显示,12月1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4651家,做市/协议分别为1045家/3606家。当日新三板成交额95059.68万元,其中做市/协议分别为60632.83万元/34426.85万元。当日新三板成交股数15716.07万股,其中做市/协议分别为9228.23万股/6487.84万股。
而在医药板块,据医药观察家报不完全统计,11月份有20家医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智恒医药
智恒医药成立于2006年2月,主要从事化学药的新药研发工作,专注于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包括原料和制剂的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
都邦药业
都邦药业成立于2005年6月21日,主要从事于大输液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种品规的非PVC软袋大输液、塑料瓶大输液、玻璃瓶大输液的大输液产品以及包括三层共挤输液用膜的系列药包材产品。据显示,都邦药业2013年、2014年、2015年1-4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29亿元、2.60亿元、9172.5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50.37万元、1137.33万元、927.57万元。
格林生物
格林生物(辽宁格林生物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9日,主营业务为针剂、固体制剂、合剂等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创新药及仿制药的研发,目前主要生产销售的产品有氨酚咖那敏片、叶酸片、消症扶正口服液、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注射用环磷腺苷、芩黄喉症胶囊及各个普药等多个产品。
公告显示,格林生物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5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261.54万元、3582.44万元、1698.0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38.88万元、-424.67万元、20.77万元。
长联来福
长联来福成立于2004年5月,主要从事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以及消化系统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具体包括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奥硝唑等。
皇隆制药
皇隆制药成立于1995年8月,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以化学药品为主,拥有涉及片剂、冻干粉针、粉针类、颗粒剂等多种剂型。
东田药业
据介绍,东田药业成立于1996年2月7日,长期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妇炎康复片、消栓通络片、炎可宁片、五黄养阴颗粒等多个品种。其2013年、2014年、2015年1-4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61.87万元、1838.02万元、792.7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492.37万元、80.46万元、-34.02万元。
博洋股份
据其公开资料显示,博洋股份博洋股份成立于1999年10月,主营业务为化学试剂和专项化学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通用化学品的分装和贸易业务。该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华诚生物
华诚生物成立于2008年8月,华诚生物主营业务为罗汉果甜苷系列,花青素系列,石杉碱甲系列等各种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杰西医药
杰西医药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家专注于自然来源药物研发的医药公司。致力于以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为核心的常见病、多发病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该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海昌药业
海昌药业主营业务为X射线造影剂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悉,截至2014年12月31日浙江海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5024.798029万元,净利润712.903523万元,公司总资产3425.613455万元,净资产-538.697134万元。该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捷信医药
捷信医药主营业务为提供专注于肿瘤、肝炎、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医疗咨询服务。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捷信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2482.714682万元,净利润290.350869万元,公司总资产2950.915777万元,净资产2581.629301万元。
美康基因
北京美康基因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生物技术三角园区设立了美国研发中心。美康基因科学专注于体外诊断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已形成基因平台诊断试剂及相关检测服务、免疫平台诊断试剂、检测设备三大系列。
公告显示,美康基因2015年1-4月、2014年度及2013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3.4万元、1775.6万元及1296.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36.6万元、-305.6万元及2.11万元。
明盛达
明盛达成立于2001年7月,主营业务是药品、医疗器械等的批发。经营范围有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的销售,医药技术转让。
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海南明盛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1105.57159万元,净利润113.681275万元,公司总资产1716.807587万元,净资产1109.030075万元。
天纵生物
天纵生物成立于2012年9月12日,主要从事透明质酸敷料和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应用于皮肤、粘膜、创面、鼻腔、腹腔、阴道炎等领域。
迈动医疗
迈动医疗主营业务为从事各类医疗器材及相关配件的贸易业务。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上海迈动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856.755804万元,净利润105.092126万元,公司总资产1676.998855万元,净资产533.082087万元。
维和药业
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19日,由云南省玉溪市维和制药有限公司、玉溪市维和维生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与吴云生、李云华等67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公司是云南省制药骨干企业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天然植物药的科研、生产、销售。
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3848.362717万元,净利润122.856916万元,公司总资产87697.83468万元,净资产36962.33968万元。
首键药包
重庆首键医药包装股份公司创立于2008年,位于重庆市涪陵工业园,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医药瓶盖包装材料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药包材企业。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口服液瓶用易刺铝盖、口服液瓶用铝塑组合盖、输液瓶用铝塑组合盖、抗生素瓶用铝塑组合盖、注射剂瓶用铝盖等。
美天生物
湖北美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现有各类员工200余人,是以生产、销售兽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为主的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湖北美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2482.75719万元,净利润192.073661万元,公司总资产14190.56537万元,净资产3701.607742万元。
华方药业
华方药业主营业务为抗生素类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浙江华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4310.769169万元,净利润-189.130055万元,公司总资产27474.13408万元,净资产7370.452695万元。
方心健康
根据其公开资料显示,方心健康主营业务为中医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医药产品的销售,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本文来源:多个官方网站及资讯类网站,在此表示感谢!如本文存在侵犯权利之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我将立即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贺菜 发表于 2015-12-16 12:08: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5-20 07:06 PM , Processed in 0.104951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