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与讨论】微生物检验问题解答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静悄悄 发表于 2015-6-15 13:4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关微生物检验问题解答汇总
卫生学检验:
微生物限度
1. 包装材料的大肠埃希菌检查?
答:根据包装材料的不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取
一部分,接种胆盐乳糖培养基进行检查;另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薄膜过滤,然后按规定
的方法检验。
2. 抗真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答:这类产品的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需要进行调整,可以根据产品剂型的不同,选择薄膜
过滤法或培养基稀释法等方法。
3. 为什么在日常样品检测中还需要做阳性对照(国外不需要)?
答:为了确保每一次检测对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都是有效的。
4. 对于同一个品种,药典为什么不规定统一的检测方法?
答:本版药典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也有某些品种已经收载了统一的检测方法,如注射用头孢
类抗生素的无菌检查。之所以没有大量收载,主要是由于检测方法还没有经过必要的复核。
将微生物检验的统一方法收载在品种的各论项下,始终是努力的方向。
5. 梭菌检查中需置厌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是否指在厌氧培养箱中?
答:需要在厌氧培养装置中进行培养,未必一定是厌氧培养箱。
6.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时,采用多种方法均未检出控制菌,如何处理?
答:在确保所使用的各种方法都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如果仍无法使试验菌生长,则应该采用
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理由是该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去除产品的抑菌作用。
7. 常规的监督抽样检品(包括原料)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是否一定要进行活螨检查
并在原始记录与报告书中体现?
答:需要进行检查。可以在原始记录中体现,报告书上可以不出现,除非当发现有活螨检出。
8. 药包材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了合格质量水平,通常产量下取样8个,要求8个瓶子均符
合规定,如何进行?
答:每个瓶子分别进行实验。
9. 大肠埃希菌具体操作规程?
答:参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0. 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的提取物入药,是否需要检沙门菌?
答:需要进行沙门菌检查。
11. 关于中国药典菌落计数结果的判断还存在疑义,望能举例说明。
答:不清楚所指的存在疑义是指哪方面。2010年版对结果报告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订,目
前的规定应该比05版更为清晰、明确。
12. 需做沙门菌检验样品量的确定?
答:10gml)用于样品计数检验和其他控制菌检查,10gml)用于沙门菌检查,10gml
用于沙门菌检查的阳性对照。需要进行沙门菌检查的样品,检验用量应为30gml)。
13. 日常的实验室装备能否达到梭菌无氧的培养要求?
答:完全可以。可以采用厌氧培养盒(罐)。
14. 如果一个产品有两个规格,是否可以取其中之一做阳性对照?
答:每个规格均需进行阳性对照。
15. 细菌数为100g/g的,样品稀释级只做1:10,1:100的倍数就可以了吗?
答:可以。
16. 培养时间3天,5天,可理解为72小时,120小时吗?
答:可以。这样更为严谨。
17.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已做验证试验的供试品,在检查时刻不必再做阳性对照
如何理解?
答:该标准操作规范中在无菌检查法中规定供试品无菌检查应进行阳性对照试验,表明
不论是否进行了方法验证,在产品的每一次检验过程中,还必须进行阳性对照。
在控制菌检查的大肠埃希菌项下,指出已做验证试验的供试品,在该供试品检查时不必再
作阳性对照。该规定仅适用方法验证与供试品检查同时开展的情况。2005年版药典和2010
年版药典在控制菌检查中均对阳性对照试验有明确规定,进行供试品控制菌检查时,应做
阳性对照试验。产品检验中应以药典规定为准。
18. 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中,产品中规定的溶解液是否可以换成其他的溶液?
答:可以。
19. 制剂通则中,没有微生物检查项目的,是否可不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
答:可以。主要是二部制剂通则中口服片剂、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
20. 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适用性检查细菌是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
72小时,供试品检查中细菌是培养3天,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5天,那方法验证中应
参照哪个时间进行培养。
答:应按照供试品检验时的条件,即细菌3天,霉菌和酵母菌5天。
21. 测定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时,每张滤膜过滤量是多少合适?需要先稀释吗?过滤完后需不
需要冲洗?假如我取10ml纯化水通过双杯体封闭式薄膜过滤器过滤,每张滤膜上的计
数是以5ml为单位还是10ml为单位?
答:过滤量应以培养后出现的微生物数不超过100cfu/膜为标准。一般可不稀释。不需要冲
洗。每张滤膜的过滤量为5ml
22. 2010药典中关于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是: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
个。这句话的意思是细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霉菌及酵母菌总数不得过100个,
还是细菌+霉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如果是三者总数的话,那细菌总数
限度是多少?霉菌及酵母菌总数限度又是多少?
答:是总数不得过100个。没有必要考虑各自的限度值。
无菌:
1. 应用已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还需要每批做无菌性检查吗?如何理解
每批
答:需要。是指每一个配制批。
2. 新增0.5%葡糖糖肉汤培养基(用于硫酸链霉素等抗生素的无菌检查)此句应如何理解?
答:该培养基并不是新增的。专用于检验链霉素依赖型细菌。
3. 无菌检查每片滤膜总冲洗量不能超过1000ml,是否包括稀释液?
答:不包括。
4. 稳定性考察做无菌检查项时,留样量是否同时考虑检验损耗和重试数量?若要重试,无
菌检查时限较长,结果是否可信?
答:理论上讲需要考虑重试数量。真需要重试时,重试时刻会比稳定性考察规定的时间点略
迟,这种时间差是由于无菌检查法实验设计造成的,结果当然可信。
5. 通常无菌检查在进行样品检验的同时,除进行沉降菌检测外,是否一定要同时进行其他
项目的采样?
答:按照2010年版药典的规定,日常检验需对环境进行监控。从环境监控的范围分析,仅
仅只进行沉降菌监控是不够的。
6. 在做日常无菌检查时要求进行环境监控,从哪些方面监控?
答:主要包括:空气中的微生物、表面微生物(包括人体、物品、仪器设备、耗材等)和消
毒剂中的微生物。
7. 在新版的药典中提出了阳性对照管需生长良好是判断结果的前提,着重强调了阳性对照
试验。阳性对照是每批培养基做一个,还是每次实验做一个?药典方法上说每批无菌检
查都要做阳性对照,但我在好多资料上看到只要是同品种、不同批次,在同一天做的就
可以只做一批的阳性对照,但这到底可行吗?
答:无菌检查中的阳性对照应该是每一批样品都要进行的。
方法验证:
1. 做过验证的样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否都需要按照新的方法进行重新验证?
答:对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产品而言,由于培养时间调整,应重新进行验证。对于无菌检查
的产品而言,如果方法未作实质性调整,可以不必重新验证。个别产品在各论中收载了新的
无菌检查方法,对这些品种,应对收载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
2. 以前做过无菌验证的品种是否需要重新按照新的标准再验证?
答:参见问题1
3. “新增抗生素供试品应选择低吸附的滤器及滤膜比如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属于抗
生素,是否需要重新选取滤膜再验证?
答:目前采用的方法如果经验证表明可行,则可以继续使用该方法。
4. 微生物方法学验证时,培养时间是否跟样品日常检验所培养时间一致?
答:应该一致。
5. 微生物限度验证时,如果一个方法只有金葡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该方法时是否可以用来
做细菌霉菌的检测方法?
答:按药典的规定,一个计数方法通过验证,是指所有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要求。如果采
用各种方法以及方法的组合仍无法使金葡回收率达标,则可以采用使金葡回收率最高的方法
作为计数方法。
6. 薄膜过滤的冲洗量不能超过1000ml,我公司的喹诺酮类产品原来的方法是每张膜冲洗
量为15002000ml,请问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将冲洗量降至1000,各菌的回收率仍能
符合规定?
答:有几种办法可以降低冲洗剂的用量:1)降低接触滤膜的供试品的浓度;2)改进冲洗的
方式,如少量多次地冲洗、降低蠕动泵的转速等;3)添加中和剂,如高价金属离子。
7.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技术方法验证时,采用上述方法若还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
回收率达不到要求,那么选择回收率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检验。请
问,上述方法是指仅通过一种方法还是一定要通过几种方法联用的?
答:应该要把可能采用的所有方法包括方法联用都进行验证。
8. 供试品不溶于稀释剂,同时又有抑菌性,限度检查时应如何消除抑菌性?
答:采用低速离心的方式,尽可能把供试品去除干净,取离心后的上层液,进行薄膜过滤。
9. 不溶于水的固体产品,加表面活性剂后,如何操作才能在方法验证中得到较好的回收
率?
答:同问题8
10. 有些品种2010年药典与2005年比较检验方法变了,是否需要验证或确认?
答:同问题1
菌种管理:
1. 浓菌液的有效期该如何确定?
答:药典没有规定。可以通过实验确定有效期。例如,在不同的时间点测定浓菌液的浓度,
从而判断其有效期。
2. 药典要求菌液在制备后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的菌悬液可在在24小时内使用,
那我们在做验证或阳性对照是要加一定量的菌就没有时间进行平板计数了,该如何确保
所加菌量准确?
答:药典对稀释菌液的使用期限作出规定,并不会影响操作过程中稀释菌液的加入。即便不
规定,也无法在准确知道菌液浓度的情况下加入试验菌。菌液稀释的实验操作和加入菌液的
实验操作应该是在同一次实验中完成的,要使加入的菌量符合药典的规定,可以从浓菌液的
制备方法、菌液稀释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也可以引入浊度比较的方法。
3. 菌悬液能否在倒平板之前确定菌含量?
答:活菌含量是无法确定的。总菌量可以通过比浊的方式确定。
4. 具体从哪些方面进行菌种菌株的特性和纯度确认?如何操作?
答:基层的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菌种纯度确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面:1)形态学鉴定,包括
菌落形态和染色形态;2)生化鉴定,可以考虑使用API鉴定系统。
5. 黑曲霉冻干菌种如何转种,传代?
答:与其他菌种一样,所不同的是使用的培养基应改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6. 干粉状的是否可做第0代使用?
答:只要是菌种保藏机构提供的冻干保藏的菌种,可以确定为第0代。
7. 菌种每次传代都要做纯度、特性等的确认吗?
答:从外部购入的菌种,在进入本实验室的菌种保藏体系时,需要进行纯度和特性的确认。
以后的每次传代,可以通过显色培养基做简单的确认即可。
8. 如采用低温保存菌种,需购买哪些设备?能够到省所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答:低温冰箱,应能够提供-70的低温。可以到省所来培训。
9. 做方法验证时,工作用菌种能否同时操作,如何防止交叉污染?
答:可以同时操作。避免交叉污染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技术。
10. 是否等菌悬液的含菌数出结果后再做适用性等检查?
答:没有必要。可参见问题2
11. 菌液制备中菌液是否都要验证储存期?
答:稀释菌液可参考药典规定。如要保存浓菌液,则需要验证有效期。
12. 菌种CMCC是否可以用ATCC替代,从省所或中检所购买的菌种是否每次都可以出具
规范的COA?
答:中国药典使用CMCC的菌种,并没有规定可以使用其他等效的菌种。省所提供的菌种
严格讲属于标准贮备菌种,无法提供ATCC这样的COACMCC至今也无法提供这类证明。
13. 铜绿假单胞如何保藏?
答:可以使用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
14. 工作用菌液是否属于亚培养或传代一次?
答:工作用菌液应属于一次传代。
培养基质控:
1.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是否只验证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使用的
干燥成品培养基(脱水培养基)的验证是否有培养基厂家在做?培养基的验证时按批号
分批验证吗?
答:计数培养基不仅仅只有这两个培养基,还包括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培养基生产厂家在
出厂检验时,会进行质量检验,但并不一定符合药典的要求。对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进行质
量控制,可参见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该指导原则指出,当培养基的
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都进行过验证并严格按验证的方法执行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对每一批
干燥培养基而言只需进行一次。除药典附录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
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只进行一
次。
2. 对照培养基在哪里购买?
答:中检所。
3. 如何准确方便的控制培养基的PH值?
答:在灭菌前测定和调节培养基的pH值。
4. 由三药生产,中检所监制的培养基是否还需要做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已灭菌)在冰箱储存期有多久?二星期内用可以吗/
答:不论是何企业生产的培养基,必须进行适用性检查。指导原则建议的保存期:培养基
灭菌后若储藏在高压灭菌器中,质量可能会受影响,一般不提倡这种存放法。琼脂培养基不
得在00以下存放,因为冷冻可能破坏凝胶特性。培养基应避光保存,若要长期保存,
应置于密闭容器中以防止水分流失。琼脂平板最好现配现用,如置冰箱保存,一般不超过一
周,且应密闭包装,若延长保存,保存期需经验证确定。
5. 培养基在灭菌后测其PH值,像营养琼脂在冷却到室温25时已经凝结,该如何测定?
答:在灭菌前测定何调节pH值。
6.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中,五种菌液是否都要制备使用?
答: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五种试验菌均应使用。
7. 厂家已做过适用性检查的,是否还需进行适用性检查?
答:厂家的适用性检查不能代表某个特定的实验室,实验室在购入培养基后,应根据本实验
室的配制和灭菌方法进行适用性检查。
8. 培养基的有效期一般可以控制在多长时间?
答:无菌检查的培养基贮存期限可参见药典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培养基,应对保存期进
行验证。
9.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要做促生产能力,控制能力及指示能力检查,细菌、霉菌及酵母菌
计数用的培养基是否也要做这类检查?
答:按照药典规定进行。计数培养基有其特定的检查方法,采用回收率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
10. 环境监控所用培养基均进行预培养,培养时间如何确定?
答:没有统一的规定。
11. 控制菌用培养基都需要进行适用性检查吗?
答:需要进行适用性检查。
效价、抑菌效力:
1. 阿奇霉素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而成品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为什么还用效价法测
定?
答:阿奇霉素在2010年版药典中,含量测定的方法修改为HPLC法,但是许多注册标准没
有及时提出修订,就存在部分制剂还在执行注册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效价测定。建议这
部分企业尽快根据原料标准的变化情况,开展相关制剂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学研究工
作,并及时提出标准修订的补充申请。
2. 老产品是否也需要做抑菌剂效力检查?
答:药典凡例、制剂通则和各论中都还没有规定必须进行抑菌剂效力检查。
3. 效价的平均可信限率PTFL%5%达不到。
答:药典规定的就必须要达到。应该分析原因,改进操作技术。某些产品特别是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可信限率的确很难达到,药典对个别产品是允许提高到7%的。
实验室验证体系:
1. 药典要求(培养基)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是否可以按照培养基说明
说书上的方式进行灭菌而不用进行验证?如需验证,是否每种培养基都至少要做三批?
高压灭菌器的蒸汽循环系统的验证该怎么做?
答:培养基说明书上的灭菌方法仅仅只是供应商推荐的方法,不同的实验室应对选定的灭菌
程序经过验证。每种培养基至少要做多少批没有明确的规定。蒸汽循环系统的验证应考虑热
分布、热穿透和生物挑战性实验结果。
2. 消毒液有效期的验证等微生物实验室的支持验证体系能否详细的讲解一下?
答:消毒液有效期验证可参见消毒技术规范(2008)。其他微生物实验室支持系统的验证涉
及的内容较多,拟考虑设专题讨论。
3. 表面微生物验证方法?
答:拟考虑设专题讨论。
1、微 生物方法验证,要求菌株回收率70%,是否有上限要求?(如不得高于100%或者
110%)。
答:没有上限。但一般不会高于100%,因为加进去的菌量是一样的,如果超过100%可看
成是操作上的误差。按微生物的特性,如果不超过太多,是可以接受的,但没有具体上限。
(本所控制在110%以内)。
2、在微生物方法验证时,霉菌、酵母菌计数验证只用黑曲霉及白色念珠菌做方法学验证,
在操作培养过程中发现: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生长的白色念珠菌的形态太小与营养琼脂上培
养的细菌的某些形态大小相同,这样如何判断营养琼脂上生长的菌落是否是白色念珠菌?为
何这两种菌落形态相似?
答:菌落形态相似不等于就是同一种菌。在验证时,营养琼脂的验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如果本底菌为0,则营养琼脂上长的菌应该不是白色念珠菌。
要判断是否为白色念珠菌,应进行白色念珠菌的相应鉴定方法后才能确定。任何微生物都不
可能只是从菌落就可以进行判断,只能判断为疑似,然后再做一系列相应的鉴定实验后才能
进行判断。
3、生孢梭菌的适宜计数用培养基?(很多验证需对生孢梭菌进行计数)
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该培养基上层为含氧层,适宜需氧菌生长,
下层为厌氧层(下层高度最好7cm以上),适宜厌氧菌生长。在培养16~18小时这个时间进
行观察,计数,超过20小时,由于繁殖量大,培养基将混浊,点计不清。或者是用哥伦比亚
琼脂培养基,浇注后,置厌氧罐(袋)里,再置培养箱培养,计数。
4、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所用的培养基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请问这些培养基还需要做无
菌检查试验吗?
答:微生物限度检查,药典上没有特别说明对培养基作无菌性检查,但每次都要做阴性对照
实验,阴性对照是检查整个检验系统是否被微生物污染,实际上也包括了培养基的无菌性检
查。
5、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所用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EMBMacl等培养基其分装容器需要
预先灭菌吗?
答:不用。只要是洁净的就行,因为分装后还要灭菌。
6、具有抑菌性的供试品,细菌、霉菌、都是用薄膜过滤法来检查的,那么沙门菌可以用常
规法来检查吗?就是可以不经过过滤直接接种到营养肉汤中吗?
答:这要看你验证的结果。如果通过验证,你的品种是对沙门菌有抑制作用,且用培养基稀
释法不能消除其抑菌性,则就必需考虑用薄膜过滤法。
7、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稀释剂对照组,是在稀释液中加入50~100cfu的菌,还是把稀释液
制成含量50~100cfu的浓度呢?
答:是把稀释液制成含50~100cfu/ml菌的浓度。(在这里,我对上次讲课时关于稀释剂对照
组操作的PPT进行纠正,对于离心+薄膜过滤法的稀释剂对照组的操作应该是:含
50~100cfu/ml菌的稀释液 离心 取稀释液(与试验组同样取上层液) 过滤、冲
贴平板)
8、稀释级对照组:50~100cfu/ml菌稀释液离心取供试液+稀释液 过滤、冲洗贴平板。
这里需要加供试液吗?是否应为上述离心后的菌液?答:不需要取供试液,只取上述离心
后的菌液。关于这一情况,我在第7题里已经作了说明。
9、当要做稀释剂对照组时,是否就是从制备供试品时就同时做一份不含供试品而是含菌
50~100cfu的样品?等于按同一个方法制备一个供试品,五个含菌稀释液对照组?
答:是的。
10、菌落计数是否需要将每天计数的数据登记在记录本上,是否可以只记录最终的数据?
答:可以。每天计数的目的是预防菌落弥漫互相覆盖,干扰最终的点计。你可以用油性笔将
每天点计的数记录在培养皿上,发报告时只要最终菌落数就行了。
11、若样品中有不溶物(如片剂中的辅料颗粒),经常会影响培养前期的结果,药典要求逐
日计数,所以报告中会出现第二、三日菌落数小于第一日的现象,请问该如何向客户或监检
机构解释这种结果?或者是否可以不计第一、二日菌落数,待辅料颗粒与菌落可以区分后再
计数?
答:报告书不需要显示第一、第二天的结果,只需报告最终结果。理由请见第9题答复。或
者是在营养琼脂中加入TTC试剂(每100ml加入0.1%
12、由于微生物检验的特殊性,对于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数据是否可登记在表格内(此
表格仅含样品名称、批号及检查结果)。之后再将检测结果移至详细记录中?
答:原始记录应该只有1份。如果你说的详细记录是属于一般记录,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是
指报告书,就应该没问题。这要看你自己订的SOP
13、直接接种法培养后的菌落报告:原液230cfu,稀释10倍后 40cfu,请问按2010版药典的
菌落数报告规则如何报告菌落数?
答:报告菌落数为40×10=400cfu。应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后的最大值作为报告结果。
1405版药典供试品离心5分钟,而10版药典改用离心3分钟,原来按5分钟验证的产品
是否需要重新验证?
答:是的。需要再确认一下。
1510版药典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结果判断的菌落计数单位是以“cfu”表示,但正文
品种项下是以表示,最终应以哪位为准呢?
答:应该是以cfu为单位。正文是由于印刷时没统一修改过来,关于这个问题,在增补本上
修订过来。(在增补本没出来之前,正文品种还是以个为单位)
16、为何控制菌液的浓度为50-100cfu/ml
答:50-100cfu在平板上比较好点计,菌落不容易重叠。少于50,则实验误差会增大,重现
性不好,大于100则容易造成菌落太密或重叠不好计数。
17、药典上控制菌检查的方法验证,只是说把菌加至增菌培养基中检出即可,那我们实际做
验证与记录时,是否要做增菌以后的步骤呢?
答:要。不然你怎么知道检出来的菌是你加进去的试验菌呢?
18、采用薄膜过滤法检验,阳性菌,计数是否也用此方法计数?
答:是的。
19、对于10版药典延长培养时间,控制菌35-37改为30-35培养温度,一些已经验证(按
05版药典)检品是否需要重新验证?是否有必要进行延长时间前后菌生长情况变化的验证
试验?
答:目前没有相关性规定,我们认为可按原来已经验证的方法,用2010年版的培养时间和
温度再确认一下,如果结果符合药典要求,则可用。如果不可行,则调整后再进行验证。
20、若无需都重新验证,那么参照标准为05版药典,又可以通过什么文件来更改为参照10
版药典?
答:请看上一题。
21、检验控制菌用培养基促生长能力的检查,也需要对照培养基吗?例如:大肠埃希菌用的
BL增菌液。
答:是的。请看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表2
2210版药典增加贴膏剂的检查,狗皮贴膏药属于贴膏剂吗?
答:应该是的。请对照《中国药典》一部附录P8进行确定。
23、请问若试验条件限制未能使用匀浆仪制备非规定灭菌制剂是否可采用温热(不超过45
)的稀释液?
答:如果能够充分分散样品,可以的。
24、请问若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验证,由于过滤难度大,是否可以每膜过滤相当于供试品
0.1g,报告以结果乘以10
答:验证计数时可以的,验证控制菌时检验总量应达到药典要求,如果一张膜检验量达不到,
可分几个膜。
25、请问采用静置分层取上清液薄膜过滤,是否需要加稀释剂对照组?
答:个人观点可以不用,但未经验证。
26、供试品静置分层取上清液进行试验,静置3~5分钟,是否经过验证供试品的本底菌不会
沉到底部?
答:未经验证。
27、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抑制能力检查用菌种是哪些?
答:控制菌的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请看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表2,计数用培养基请看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28、投料中有神曲提取物,限度应界定为多少?
答:不是药材原粉投料,标准均按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执行。
29、微生物限度检查里有关经验类的东西都必须经过验证才可以使用,那么验证的内容包括
哪些数据应记录,是否也应该有文件与记录?
答:参照药典,你是作什么样的检验,就作什么样的验证,有验证就应该有记录。
30、比如10倍稀释级菌落数为0100倍稀释级菌落数为2,按2005年版药典应以低稀释
级菌落数报告为<10,还是按最高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为200/g,是否理解正确?
答: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报告应为<10/g(或ml),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报告
应为200cfu/g(或ml)。
31、计数方法的验证:执行新版药典是否就延长培养时间做方法验证?
答:是。
32、平皿法中提到每个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检验2ml供试液,是每皿注2ml还是每皿
1ml?如要做0.5ml0.2ml,本级是否还需做1ml?答:常规平皿法时每皿注1ml,做2
个皿;培养基稀释法(即每皿0.5ml0.2ml)时,供试液总量也应是2ml,每1ml菌落数
合计后,2ml的菌落数再平均;本级就不需做1ml了,但下一级就只做1ml/皿就行了。
33、在细菌霉菌计数检查中,老师提到的每个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检验2ml供试液,但
2010版药典上并没有要求要这样做,那应以哪个做法为准?
答:药典中对平皿法的描述:平皿法取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 的无菌平皿中,注入
1520ml 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
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 个平板。
这里的描述是以常规平皿法进行描述的,所以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 个平板
也就是2ml的量。对于培养基稀释法,请看药典供试液的制备中3. (6)
3410版药典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应增加20g20ml,(其中10g10ml
用于阳性对照试验)是否指20g20ml样品中10g10ml直接用于沙门菌控制检查,另
10g10mlpH7.0的缓冲液100ml作为110的供试品溶液作为细菌,霉菌,酵母菌的
检验吗?还是指20g都用于沙门菌检查?
答:20g都是用于沙门菌检查。沙门菌的检查法是:取3200ml营养肉汤,其中2份分别
加入10g10ml样品,取其中1份加入10~100cfu菌液作阳性对照。第3份加入10ml稀释
剂作阴性对照进行检查,所以。细菌,霉菌,酵母菌检验的样品不包括在这里。
35、沙门菌检查为10g10ml,为何一次检查量又为20g20ml?(P130)答:其中10g
(或10ml)是检验用的,另10g(或10ml)是用于阳性对照试验的。请看上一题目解释。
36、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滤膜采用何种方法灭菌最好?
答:据我们经验,最好采用一次性过滤器。如果用多次使用的过滤器,则滤膜用湿热灭菌比
较好,因为干热灭菌后,滤膜较脆,试验时不容易保证滤膜完整。
37、方法学验证时,采用平皿法稀释级计数,是否要做稀释级对照组?
答:稀释级对照组?是指本底菌组吗?如果是,那就要。因为要平行试验,才能知道同一稀
释级的本底菌是多少。如果是指稀释剂对照组,就不用,因为所用的稀释剂是药典规定的,
是无毒性的稀释剂。
38、方法验证的培养基稀释法验证(样品0.2ml)只做2个平皿,每个平皿的加菌量是多少?
如果同步加0.2ml菌,其加菌量就达不到50~100cfu
答:不管每皿加的供试液的量是多少,每皿加菌液的量都是1ml ,即都是50~100cfu
39、平皿法(稀释法)计数验证时,取最低稀释供试液如0.5ml50~100cfu试验菌,那
50~100cfu的试验菌是指50~100cfu还是50~100cfu∕0.5ml?我们是要加1ml还是0.5ml
试验菌?
答:平皿法(稀释法)计数验证时,每皿要加的菌液是50~100cfu,一般我们配制的菌液浓
度是50~100cfu/ml,所以就加1ml。如果你配制的菌液不是这个浓度,你可以折算,只要加
的菌数是50~100cfu/皿就行了。
40、细菌霉菌方法验证,同时做1ml0.5ml0.2ml供试品组及供试品验证组时,菌液是否
也按1ml0.5ml0.2ml分别加入?此时1ml0.5ml0.2ml供试品验证组中的菌数能否也
达到50~100cfu
答:验证时,不论是1ml0.5ml0.2ml的供试液,每皿的加菌量都是50~100cfu,即1ml(如果你配制的菌液浓度是50~100cfu/ml)。
41、培养基稀释方法验证,每皿0.2ml,加菌液0.2ml,那么0.2ml的菌液计数是否在50~100cfu∕0.2ml
答:请看上一题的解释。
42、微生物限度检查霉菌、酵母菌要求不超过100的情况下,这两种菌是不是要分开来检,
用不同培养基检测?目前只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检测这两种菌,有没有必要修改?
答:按药典规定,一般品种是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检测这两种菌;含蜂蜜、王浆的液体制
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霉菌数,用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测定酵母菌数,
合并计数。
43、测表面微生物时,直接接触药品与间接接触药品的限度(≤25)一致,是否有不妥,如
果有不同意见,可否提供其计数方法?另外,如果检测到菌落数超过100以上,那么报告规
则的菌数也是取两位有效数字吗?
答:测表面微生物?这应该是药包材的检测标准吧?由于我们尚未开展这项业务,所以
对其标准情况不了解,但既然已经成为标准,就肯定有其合理性,如有不同意见,可向标准
制订部门反映,并提出你认为合理的解决办法。微生物的报告规则一般都是取两位有效数字。
44、内包装材料PVC硬片,铝箔等样品的微生物检验(限度)方法?
答:是药包材的检验?应该有相应的检验方法吧!
45、控制菌检查,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结果显示未检出,有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进一
步鉴定?
答:对于大肠埃希菌检查,IMViC试验已经是鉴定试验了,如果IMViC试验结果显示未检
出,那么就可以报告未检出大肠埃希菌。
46、菌数报告按两位有效数字报告,是按数字修约方法进行数据修约,还是只用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如菌数为364报告菌数为360,还是370;若菌数为3670报告菌数应为多少?
答:修约原则是465留双。即菌数为364报告菌数为360;若菌数为3670报告菌数
应为3700;如果是3650,则报告菌数应为3600
47、在日常检验中控制菌检验方法通过验证的控制菌检验可否不做阳性对照?理解:在验证
时已做过控制菌+供试液,验证时供试液对控制菌无抑菌性,若只是做控制菌(不加供试液)
则在培养基适用性时已证明培养基的质量,那么每次试验做阳性对照的意义是什么?或者阳
性对照试验怎么做?
答: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验证试验实际上就是检验时的阳性对照试验。但药典要求控制
菌检查时必需同时从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这应该是考虑到检验过程的检验系统的误差吧。
本人认为,生产厂家对自己的产品在经验证后,检验时如果每天同一产品批量很大,可以只
做一个阳性对照,但对于药检所则必须每批都做,因为对于同一品种,不同厂家其生产工艺
不尽相同,在检验过程中对被检微生物的干扰也不同。因此,药检所应每批都做。
48、取样量药典要求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是否包括2个?
答:包括。
49、请问药厂自行做的微生物方法验证是否需要经过药检所的审核?若产品更改为辅料,重
新做方法验证,是否需要到药检所备案或需要药检所审核?
答:药厂自行做的微生物方法验证不需要经过药检所的审核。同样,重新验证后也不需要。
但如果你的检品需要报注册检验,则你必需提供你的整个验证资料,药检所将根据情况对你
的方法进行确认,看方法是否可行。
50、是否每次做培养基适用性都必须与对照培养基进行比较?如果第一批培养基与对照培养
基比较回收率为90%,那么第二批培养基与第一批培养基比较回收率为80%,则折算为第
二批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比较回收率为72%,之后购买的培养基与前一批比较,而不用每
次培养基适用性都与对照培养基比较,这样可不可行?
答:请按药典要求做,至于内部控制则要自己掌握。但你要保证第一批培养基在你用于与第
二、第三批比较时,质量保持其与对照培养基比较时一样,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基的
质量肯定有所下降。
51、微生物检验验证时,如我用一瓶普通脱水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测定菌落数,如普通脱水
培养基符合适用性检查,那么该瓶普通脱水培养基能否作为以后工作中的对照培养基来用?
答:请看上一题的解释。
52、培养时间有要求24~48h,也有要求24~72h的,像这种时间要求范围比较大的情况,如
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如:24h)就已经长菌,但需进行后续实验判断该菌是否为控制菌,那
么,是否需要培养到最长时间(如:48h72h)再进行后续实验?
答:长势好的话可以进行后续实验不用等到最长时间。
53、操作结果的RSD%的范围比较宽裕,是否可信?(eg:黑曲霉若>20cfu∕皿时,菌落
将扩散至难以分离,所以回收率精确度较低)
答: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菌落漫延,这是要求逐日观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在菌
落能分辨的时候点计菌落数。加菌量太少,容易出现误差大,重现性差,所以要求加的菌数
50~100cfu
54、含药材细粉的胶囊如何制备供试液?
答:按固体制剂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可用45水浴软化溶解胶囊壳。
55、大肠菌群检查,需阳性对照吗?
答:要的。阳性对照菌为大肠埃希菌。
56、菌液涂布时,用接种棒还是涂布棒涂?
答:用L型涂布棒,也可用玻棒自制。
57、控制菌的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对照菌加于固体培养基如何涂布,用什么工具来涂布?
答:请看上一题。
58、三部药典中有些产品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用每g多少cfu,但有些为每g多少个,
应怎样记录?
答:应该是cfu才对的,这些应该是在转版时没转过来吧,在增补本应该会转过来。但是在
没转过来之前,它还是法定的,必需按药典上的写法来执行。
59、如样品的控制菌为大肠埃希菌没检出,但检出其它种菌,结果该怎样判定?
答:如果是其他致病菌,请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结果判断第一句。
60、我们是做糖衣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吸取供试液时,吸管有时会被粉末塞住,那能不能
让供试液沉淀后取其上清液呢?这样操作结果可靠吗?
答:请将药片尽可能打碎,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的经验是:可让大药渣沉降后取上层
液进行试验,但沉降时间尽可能短(3-5分钟内),这样做对结果会有一定影响,但应该在
可接受范围内。
61、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时,如供试液的增菌后无菌生长,可否直接发供试液的未检
出控制菌,此时,阳性对照试验还需继续做下去吗?
答:只要能判定供试液增菌后无菌生长,阳性对照试验菌长出,就可发未检出控制菌。
62、如何理解菌落蔓延成片不以计数?如10-1级有1个皿的菌落成片是否用10-2级来
计数?
答:是的。
63、如何避免菌落成片?
答:1、培养基倾注时温度不宜过高,可减少倾注后培养皿里的水蒸汽太多而造成菌落容易
漫延,或者加盖陶瓦盖吸收水蒸汽;2、细菌计数时,在每100ml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加
入灭菌的1%氯化四氮唑0.1ml,可使生成的菌落变红色,容易点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
制菌落漫延。
64、请问一下对于生长速度快、易蔓延的菌有什么好的方法控制,该如何计数,如采用陶瓦
盖培养时间要不要延长?
答:请看上一题的说明。如用陶瓦盖,培养时间不需要延长。
65、请问若细菌、酵母菌平均菌落数不在其宜选取的范围内,即大于300100cfu时,该
如何报告菌数?另05版药典的规定范围是30~300/30~100,倘若当菌落数大于300100
如何报告?
答:应该重新试验,将稀释级再往高级进一步稀释,直到能有可报告的稀释级。可在工作中
以对产品的认识将稀释级调整到可报告的级别进行检验。
66、请问对于抑菌性难以消除的粉末状样品,采用最好的消除抑菌性的方法是什么?
答:如果能溶于水,目前来说,最好的除菌方法是薄膜过滤法;其次是找到相应的中和剂。
67、我们生产的产品为外用搽剂非无菌产品,需要对所有原辅料做微生物限度检查吗?
答:生产企业对原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控制。参见一部附录P88(或二部附录P116),微生物限度标准 7点。(个人意见:如果所用的原辅料直接投料,
就要控制,如果还要进一步提取等,则可通过控制中间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来控制。)
68、原辅料是否要单独做方法验证?
答:所有要检查微生物限度的品种(当然包括原辅料),都要做方法验证。
69、中药材的微生物限度如何检测?如超标应如何控制?
答:1.中药材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参照固体制剂的供试液制备,并根据给药途径执行标准,
如用于直接投料至口服制剂的,还应检大肠菌群。2.如超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0、中间产品可否不做微生物检测?
答:中间产品应该控制微生物限度,各企业应内部质控相关的具体要求。
71、厂家用10-2稀释级作验证,那我们药检所作检查时是否从10-2稀释级开始做?
答:是的。
72、省所做微生物限度时,厂家没有做验证,那省所是自己做验证,还是退回去?又或者厂
家的控制菌验证没有做全(例如漏了沙门菌没做),那省所怎么处理?
答:1、如果是注册检验,厂家没有做验证,我们是不会接收样品的,也就是说,没做验证
或验证不全,肯定退回去。 2、如果是委托检验,由于是协议性质,我们就按协议进行检验。
73、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只有细菌数不合格,那么复试是否可以只做细菌数检查就行了?
答:可以。
74、样品制备中,如羧甲淀粉钠等崩解剂遇水膨胀,经试验1g∕100ml仍为胶体浆糊状,
无法过滤且难与培养基融合,再加大稀释倍数,则代表量太少,请问这种辅料采用何种方法
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答:羧甲淀粉钠应该没有抑菌作用,无法过滤可用平皿法进行检查,且供试液制备时,稀释
剂的温度适当调低些。
75、若样品对微生物生长有促进性,采用薄膜过滤法应如何消除此影响,或者有什么其他方
法可以消除促进性以获得更准确结果?
答:采用薄膜过滤法就是很好的消除影响的方法;药典上规定供试液从制备到加入检验用
培养基不得超过1个小时,就是考虑到样品对微生物存在促进或者抑制作用的影响。因此
要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就必需尽量缩短从供试液的制备到加入培养基的时间。另外,也可根
据样品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加入中和剂等。
76、控制菌检查对于大肠的检查,MUG试验中显阳性或难以判断时,将培养液转接到
EMB”,这里的培养液是指MUG还是之前扩增的BL
答:药典上并没有将培养液转接到EMB”这一描述。但对于MUG和靛基质试验结果不
一致时,是这么规定的:MUG 阳性、靛基质阴性,或MUG 阴性、靛基质阳性,则应
取胆盐乳糖培养基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平板
上,培养1824 小时。
77、胆香鼻炎含有猪胆汁膏,毛鸡药酒含有毛鸡浸出夜,霍胆丸含猪胆粉,这三个产品需要
检沙门菌吗?
答:是的。(因含猪胆汁膏、毛鸡、猪胆粉)。
78、微生物检验时,匀浆机应把转速调到多少才不会对微生物有损伤?
答:没有相关的规定,目前一般使用转速为3000-4000/分钟。
79、如果使用药典以外的培养基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比如TSA),怎么进行培养基适用性
检查,是否有合适的对照培养基?
答:可以参照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所用培养基的质量进行控制。至
于是否有相应的对照培养基,要看中检所是否来得及研制。
80、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平行试验,每个独立平行试验可否使
用不同批号的样品?
答:可以,且最好是用3个不同批号样品进行验证。
81、每个独立的平行试验是否有必要用3个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验证?
答:用3个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验证,可以增加验证结果的重现性。
82、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时对每个批号的培养基进行还是对每次制备好
的培养基进行?
答:请看《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中,关于培养基第3点,质量控制试验的描述:
除药典附录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
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只进行一次。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
验证,那么每一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试验的菌种可根据培养基的用途从相关
附录中进行选择,也可增加从生产环境及产品中常见的污染菌株。
83、能否举例说明哪些培养基是指示能力检查培养基?
答:请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表2
8405SOP中有说经验证后控制菌可以不用做阳性对照,10版是否有相同的说法?已建
立控制菌方法是否还需作阳性对照?
答:药典规定,控制菌检查必需同时检查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05SOP《中国药品检验
标准操作》中并没有说经验证后控制菌可以不用做阳性对照,不知你所说的是那个SOP
85、请问化药软胶囊还需要检沙门菌吗?
答:如果是口服制剂、有动物药投料就必需检查。
86、微生物方法验证过程中,供试液的制备,检细菌与霉菌及酵母菌处理不一样,这样方法
是否能成立?
答:完全有可能。检查方法是经验证的,对于有抑菌作用的品种,经验证后细菌计数方法与
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方法不一样,这很正常,只要方法是经验证,符合药典要求就可以。
872010版药典控制菌培养温度降低到30~35,那么以2005版药典验证过程控制菌检验
方法,2010版药典还需要再验证吗?
答:是的。
88、检大肠埃希菌时,MUG观察一定要5小时观察,是否可以只在24h观察?
答:可以。
89、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涂布时如何考虑(或消除)涂布棒上沾到菌落的影响?
答:涂布时,试验用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都同样操作,所以这个影响是同等的,可不需考虑。
90、纯化水要多少ml过滤,是不是原液要不要冲洗液冲洗?要不要阴性对照?
答:过滤多少ml可根据样品微生物污染的程度来决定,只要最终每膜上的菌落不超过点计
要求(即100cfu)就行了,结果报告时将菌落数除以ml数即可。可以不用冲洗。必需做阴
性对照。
91、用稀释法检验控制菌的时候,金黄色葡萄球菌是10ml(相当1g1ml)至500ml肉汤,
能否用2ml100肉汤?
答:可以,但应该同时做5份,使检验用的样品总量达到1g(或1ml)。
92、保留2倍有效数字(细菌,霉菌报告数)如果检出细菌是1160cfu/g,是否报告数必须
写成1.1*103cfu/g,还是直接写1/100(不过这样好像不是2倍有效数字)。
答:报告数应该写成1.2Χ103cfu/g1200cfu/g
93、怎么证明微生物限度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的生长和存活无毒性?是在
验证中做稀释剂对照组就可证明是否其无毒性了吗?还是?
答:是的,在验证中做稀释剂对照组就可证明是否其无毒性。
94、平皿稀释法时,若每一个平皿加入0.5ml供试液,那么,阴性也是加0.5ml吗?还是阴
性加1ml
答:阴性是检验检测系统是否受微生物污染的试验,应该是取1ml稀释液。
95、辅料中的香精(如杨梅香精),滑石粉是否按非水溶性制剂供试品处理?氢氧化钠又如
何处理呢?
答:香精和滑石粉,如果能分散于水中,或者加表面活性剂后能分散于水中就可以,不一定
非要按非水溶性制剂制备供试液。氢氧化钠可溶于水,可按普通检品检验进行验证处理。
96、有两种制剂形式的原料药该如何制定卫生学指标呢?如一种原料药可用于口服制剂以及
外用制剂?
答:可以按要投料的剂型进行控制,或者直接按要求严格的一种来要求。
其他汇总:
1. 含琼脂培养基冷却至25后已凝固,如何测定其ph
答:有专门的固体培养基pH计,如Radiometer A /S, DK22400 Copen2 hagen NV, Denmark
Microelectrodes Inc1, NH 03053,U1S1A1 ".
8.PH计测培养基的PH好像有比较大的差别,应如何选择PH计?(效价7.8的培养基我用
普通理化室的PH计测定只有7.0左右,不知道是否因为在高温下测定(含琼脂)
答:培养基应冷却到2025才可测量,另外PH计应按时校准。
9.生物指示剂对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是只验证一次呢,而后进行定期验证,如
果生物指示剂换批号,是否要重新验证?
答:应定期或不定期验证一次,确保灭菌设备正常。生物指示剂更换批号,不需重新验证。
10. 紫外线灭菌后,需要多久进去操作?
答:打开通风净化设备,半小时后可入内操作。
11. 孟加拉培养基是否可以取代玫瑰红钠琼脂进行培养霉菌和酵母菌?
答:根据中国药典,采用玫瑰红钠琼脂。
12.配制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时有时因为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温度过高而导致培
养基混浊了,这种情况缓冲液还能用吗?
答:建议按正常温度灭菌,混浊培养基建议不要使用。
13.培养基在冷藏中形成结晶怎么处理?销毁 加热再用 待冷却完用
答:建议不要使用
14.融化的培养基为什么不能再冷水中冷却?
答: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结块
15. 取菌后测PH:(25)培养基配制好测PH,取其中一瓶测PH,那这一瓶测完就不能
用了,污染了。
答:也可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适量测ph.
16. 配制分装过程中能否使用不锈钢锅?
答:我实验室使用不锈钢锅,目前未发现异常。
17. 对新购进无菌0.9%氯化钠(500ml)能否再次灭菌?
答:能。但包装完好,购入时间较短的无需灭菌。
18. “要定期对压力表进行检定(消毒锅),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这句话怎样理解,是厂
家应半年自己检一次,还是有计量部门执行?
答:由计量部门计量,计量后应发有检定证书。
19. 灭菌后,灭菌锅需自然冷却降压才可以打开,这段时间是否会造成过度灭菌。
答:自然冷却过程已经计算在正常灭菌时间内了,不会造成过度灭菌。
20. 培养基常规质控有无强制检定项目?目前我们所做项目有:ph、无菌检查、生长检查、
是否符合药典规定?
答:培养基应按2010版药典检查。
21. 培养基所用器具若使用湿热灭菌,是否必须待干燥后才可以使用?若烘干或其它方法,
中间过程怎样防止微生物污染?
答:答:如果是马上使用且不是用于非水溶性供试液的制备及实验,不一定要烘干;否则,
应干燥后使用,灭菌及干燥尽量在同一锅里进行,或用纱布和牛皮纸包扎紧密。
22. 培养基的避光储存,是否配置好的培养基其全部放避光储存?
答:最好都避光保存。无条件时,光敏感的培养基一定要。
23. 商品培养基干粉说是加蒸馏水溶解,实际操作是否可以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
答:只要不含有任何可能抑制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的水均可。
24. 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都要测ph值?如何测定ph值?
答:每个制备批次的培养基都应测定ph,可采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
25. 培养基及器具灭菌可否同一设备同灭菌时间进行灭菌?答:最好分开灭菌,条件不允许
时可同炉灭菌,前提是都是洁净无污染的。
26. 培养基的保温能否用60的培养箱,它与45—55水浴锅保温方法有何不同?
答:不建议,因为温度不同,长时间高温影响培养基质量。
27. 培养基的贮存是否需要放置于2—10冰箱内?
答:需冷藏保存的培养基外包装上会写明。
28. 培养基灭菌后成份会有所蒸发减少,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答:正常情况下蒸发量较少,
可忽略不计。
29. 培养基融化后出现浑浊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应如何避免?
答:可能的情况有1培养基配置用水不符合规定;2灭菌过程温度升温慢或降温慢;3培养
基储存不当;4融化时沸腾时间较长等。
30. 准备好的培养基有效期如何验证?
答:定期取出培养基验证其无菌性,促生长能力等方面。
31. 某些培养基无pH变化范围,应该怎么确定该培养基的pH范围呢?
答:向培养基供应商索取。
32. 用于环境监控的培养基预培养时间如何确定?
答:与正常实验的培养时间应一样。
33. 培养基加热的温度一般超过100,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时间限制?
答:答:是指哪个环节?培养基灭菌温度规定是超过100,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如果是指
固体培养基使用前的加热熔化,则完全融化即可,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34. "培养基瓶的装量,例:瓶装量是500ml/瓶,装量超过500ml/每瓶是否可行?
答:培养基的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的2/3"
35. 同一批培养基代表同一批号生产的培养基吗?
答:是。
36. 培养基配制好灭菌后,在高压容器中保温降至50左右,可不可行?
答:建议最好不要,避免过度受热。
37. 脱水培养基对湿度是否有要求?多少适宜?
答:按要求阴凉干燥环境储存即可。
38. 对照培养基何时能购买?
答:已经陆续开始销售。
39. 培养基pH值测定温度在25,这个温度应怎么控制?比如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使
用过程中还能调节pH值吗?
答:可水浴控制培养基温度。
40. 配制培养基过程中,按说明书称定量,加规定的纯化水,煮沸溶解,为了避免煮沸过程
总减少水分,是否要在配制过程适当增加水?比如陪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答:可适量增加,自己掌握。
41. 商品培养基可否按照使用者验证的参数灭菌?
答:理论上可以,请自行掌握。
42. 商品培养基一定要当天配当天用吗?可否在一周内用完?
答:不是即配即用的培养基的话,储存的当,可以使用。
43. 称量培养基时,注意不要吸入粉末,这粉末是指何物?
答:就是你所称量的干粉培养基
44. 从中检所购买的培养基还需要做适用性检查吗?
答:因为也是大批量生产的商业化培养基,应该做适用性检查。
45. 若商品化的脱水培养基说明书上的处方与药典上的标示的处方不符的,不能用吗?
答:不能。
46. 用于调pH值用的酸、碱溶液经灭菌后会对Hcl溶液,NaOH溶液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吗?如果有变化影响,会影响到所调培养基的质量吗?
答:理论上会,但未经试验证实。
47. 如果购买的预灌装培养基,是否需要做培养基灵敏度?答:需要。
48. 购买回来的培养基有几个批号,那么适用性检查是只需做一次?还是每个批号都需做?
答:每批都需做
49. 如果不同次买回来的培养基是同一批号,是否后面买回来的培养基不需要做适用性检
?
答:最好做
50. 如果配制和灭菌过程没有验证,是否每一次配制培养基均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答:是。
51. 生物指示剂菌片浓度液如何进行复核?才可确认所购买生物指示剂菌片浓度符合要求.
答:我所未使用该产品,无此方面经验。
52. 紫外灯的使用期限,怎么规定,通常多长时间更换紫外灯?
答:每种型号的使用寿命不相同,有1000小时、1500小时、2000小时等,买来时应仔细阅
读说明书。
53. 培养基灭菌,若规定为12115分钟,实际操作为(121+2,(15+3)分钟,这样
可取吗?是否只能按照培养基配制12115分钟说明来配制?
答:建议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灭菌。
54. 培养基的灭菌程序如何验证?
答:可采用生物指示剂进行验证。
55. 煮培养基,用不锈钢锅在电磁炉上煮可行?硫乙醇培养基是否要煮沸?如何煮沸?用不
锈钢锅在电磁炉上煮沸可行吗?可不可以水浴煮沸呢?
答:硫乙醇应煮沸,量大时,我实验室用不锈钢锅在电磁炉上煮沸。
56. 从中检所购买的培养基还需要做适用性检查吗?
答:因为也是大批量生产的商业化培养基,必须做。
57. 在灭菌条的效力验证时选取微生物指示剂,由于我公司产品品种多,同一种微生物指示
剂又存在着在不同介质中耐热性(D值)不同,那应如何测定某微生物指示剂在某一介质耐
热性(D值)呢?应如何选取最适宜的微生物指示剂呢?答:选择生物指示剂,应以所选用
的灭菌方法向对应。
58. 各种成品培养基要求的灭菌温度与时间不一样,做灭菌锅的验证应该如何确定温度和时
间?
答:我们未遇此种情况,但认为应按照最低温度和最短时间进行验证。
59. 琼脂平板最好现配现用,但现有规定要求培养基需要经适用性检查后才可使用,时间上
的冲突如何解决?
答:一个批次的培养基做一次适用性检查即可,以后再使用时可现配现用。
60. 培养基(微生物限度用)是否需作无菌性检查?若培养基还需作阳性生长试验,那么无
菌检查与阳性检查是否应分区域进行?
答:按药典规定进行验证。阳性应在专门区域内进行。
61. 是不是有一种1ml的沙土培养管(用来传代接种),在哪里可以买到?
答:我们未用过,不清楚如何购买。
62. 固体培养基能存多久?(已灭菌的)融化的培养基在水浴中不超8小时,而它呢?
答:视培养基种类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63. 可否使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来检测紫外灯是否需要更换?
答:我们未用过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我们了解有一种紫外线强度检测仪大概可以满足你们的
要求。
64. 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温度需自然下降20度才开盖吗?
答:高温灭菌器有安全阀,温度下降到安全阀可打开时将培养基取出室温冷却,各型号灭菌
器安全开盖温度不尽相同。
65. 稀释液灭菌后ph值是否有变化?有何影响?(如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ph6.8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
答:一般pH有下降现象,约0.2左右,不同培养基pH变化可能不同。
66. 省所能否帮企业代购对照培养基?如能,如何联系?
67. 对照培养基在省所可以买到吗?
答:中检所已经陆续开售,请与我所业务科直接联系(020-81854392)。
68. 按要求每批培养基要做系统适用性验证,下面分所或厂家如直接从省所购买,省所买回
来的时候肯定每批已已验证了,那下面分所还要做验证的话,那不就大大的浪费人力、财力、
物力。可否省所购进的不验证或提供验证报告?
答:各实验室配制培养基的程序不同,必须自己做验证。
69. 有些培养基要用到梭菌等,下面所可能一两年也没检测阴道内用药,也很少用到这个菌,
按验证要求,就得把各种菌买回去,还得花很多时间去维护、保管、传代等,下面有些药厂
这方面的人才就更加稀缺,这就逼得很多厂家为了应付检查做更多的假记录或买N支菌回
来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答:这种情况我们能理解,但是还请按照药典规定处理吧。
70. 配好的MUG有没有要求多长时间内要使用完?可以一次过配很多,用上几个星期?
答:请按药典中对培养基的一般要求操作。
71. 配好的靛基质有没有要求多长时间内要使用完?可以一次过配很多,用上几个星期?
答:请放冰箱保存,我们的经验可使用一到两个月。
72. 对照培养基中检所还是没有卖,在101日未买到对照培养基之前,可否沿用05版药
典来确认培养基适用性?
答:在未买到之前,请尽量购买有资质的品牌培养基。尽快按10版执行。
73. 大肠埃希菌检查时,MUG培养基必须在5小时和24小时,两个时间段做观察?还是
选其中一个适应的时间点作观察好?
答:如5小时可以明显观察到结果,就可做进一步检查。
74. 我公司是生产大容量注射液的,由于国家对灭菌效力F0值的要求不断提高,结合我公
司现行灭菌条件所达到的F0值不高,故必须进行灭菌工艺变更,在灭菌工艺变更中,需做
灭菌效力验证,需选取适宜的微生物指示剂。但由于我公司品种较多,同一微生物指示剂在
不同品种药液中会有不同的耐热性(D值),这影响到我公司对微生物指示剂的选取,请问
国内对耐热性较高的微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测定是怎样的办法?
答:我们未做过此类研究,请咨询相关产品公司。
暂不能解决的问题如下:
1.培养基PH测定:如做效价用的培养基会有琼脂,25时已凝固,应怎样测?
2. 培养基ph测定时,因营养琼脂、玫瑰红钠琼脂在25时才会凝结成块,如何采用ph
计测定?
3. 灭菌后培养基冷却至室温25时,含有琼脂的培养基已凝固,请问此时如何测定其pH
值?如何防止其受污染?
4. 含有琼脂的培养基灭菌后的pH值如何测定?
5. 培养基灭菌后,25时有些会是固态,如何测定pH值?
6. 培养基测定pH值,如果是营养琼脂培养基在25是凝固,怎么测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ruichao2005 发表于 2015-6-15 21:11:5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Ann 发表于 2015-6-16 16:17: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一米2015 发表于 2018-3-19 13:36:01 | 只看该作者
固体培养基的ph测定,可以买专门的电极进行测定;(针式电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4-26 05:06 PM , Processed in 0.179203 second(s), 21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