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药事】抗真菌用药的多学科考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8-28 06:5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药事】抗真菌用药的多学科考量2014-08-27 医药经济报
9 V8 h& n& E% P* Y% B' n/ B- D8 Y) \& o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由病原真菌侵犯内脏器官及皮下组织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下称IFD)的发生率显著上升,血液科、呼吸科、感染科和ICU领域更是IFD的高发科室。
% J$ _8 j3 Z2 }2 y1 \% N
  近日在《米卡芬净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评价》(下称《专家评价》)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多学科的专家结合国内外IFD诊疗指南和米卡芬净的循证医学证据,就临床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d. D4 A& |5 u& _; M1 {7 x2 M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翁心华指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死亡率高,而早期诊断率低,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又因其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常被基础疾病或免疫抑制所掩盖,早期诊断困难,进展速度快,治疗费用高。如何及早诊断IFD、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成为临床多学科专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 r$ g* Y" T7 B/ c" |
嘉宾:  
: C  B; ~3 K* _* h0 x
1 N* u; C. O- x( K- y( O/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教授 翁心华

/ @4 q7 X, Q3 j2 F2 r; D4 K' k# Y
1 u( y* j+ y0 X& c# `2 v$ d9 v)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教授 马晓春
$ ^  N1 O6 e$ J
8 n8 g# D. J  E0 Q7 M2 e!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呼吸内科教授 刘又宁
' g3 V% y  ~9 F% a* ^3 d

) D, J: A+ H) C7 W;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刘开彦

: w! n$ e6 P! \  V9 W+ h3 K6 s
  遭遇诊断难题

* a2 Z+ g2 a* R9 f' a. M2 r5 s
  据了解,2009年11月~2011年4月我国进行的ICU念珠菌血症流行病学调查,涉及全国67家大型教学医院,300余名患者。调查发现,念珠菌是ICU患者IFI的主要致病病原菌。而从总体流行病学看,在菌群分布中,传统的白色念珠菌的百分比有明显地下降趋势,而其他的以往相对占比较少的念珠菌数的比例在持续增加。
8 I5 P8 k& E9 `4 u% G& ~# {
  有专家指出,对于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并非仅仅适用广谱抗生素那么简单。对于很多发生真菌感染的病人来说,由于其基础条件不同,临床上的其他表象亦不同。由于念珠菌感染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因此,对临床的诊断产生了很大挑战。因具体的真菌种类难以辨别,目前,经验性治疗仍是临床真菌治疗的主要策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表示:“在临床操作上,如果广谱抗生素无效,就要进行经验性治疗,以防延误病情。”
" F6 ]& p+ w3 B; }( J! W; W7 j
  肺部是呼吸科患者IFD的高发部位,国内研究表明,曲霉菌和念珠菌是肺真菌病最主要的病原体,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9%和34.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刘又宁强调,呼吸道真菌感染是继多药耐药细菌感染之后对临床又一严峻考验。相对于细菌感染治疗更困难、疗程更长、预后更差。而在ICU,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死亡率为47.6%。由于ICU患者病情复杂,基础状况差,多合并器官功能衰竭,侵入性诊断难以实施,早期诊断更为困难。

# \5 j- l- M  w0 `8 s" `
  血液科是侵袭性真菌病高危人群常见科室之一。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刘开彦教授指出,血液科患者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IFD。因此,高危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真菌感染的症状,临床应尽早进行IFD经验治疗。

4 Q8 e, u: ]9 o  y
  选药面面俱到
$ n# t. ~' X* K9 E0 J) z( _
  对于真菌治疗来说,抗真菌药物并不缺乏,棘白菌素药物在治疗IFD上有很多优势。但在不同科室,IFD的基础疾病不同、致病菌种特点和临床特点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多学科的背景下,用药的选择就要进行调整。依据科室患者的特点和IFD的高危因素,进行差异化治疗尤为重要。
8 S& a6 e7 V! Z& r/ M. J7 |
  由于多个学科都有抗真菌感染治疗的需求,用药选择难度加大。从本次《专家评价》的讨论来看,来自7个学科的38位专家一致认为,棘白菌素药物米卡芬净应作为有效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I- F( Y2 F$ s7 E+ p. N5 }  \1 ]! {
  马晓春表示,在药物的选择中,选择米卡芬净作为经验性治疗的药物,其地位是前移的。对于真菌感染患者,医生还会对其进行其他治疗,药物间相互配伍亦有禁忌。而米卡芬净的好处是可将药物间的相互干扰降至最小。

2 `2 t- ]4 x: W! Y( `
  而不良反应也是众多专家选择米卡芬净的原因,刘开彦介绍:“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比较了米卡芬净和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发现其治疗效果一致。但在药物不良反应上,米卡芬净只有4.4%,而口服伊曲康唑是21.1%,伊曲康唑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比例远远高于米卡芬净。由此可见,两药的预防疗效相当,但耐受性方面米卡芬净优于伊曲康唑。因此,在同等情况下,推荐耐受性好的药物。”
- i$ A6 {# d- j3 V3 J& s) R$ c' W5 I
本报记者 贾岩

( s- U' S3 g; k
! T( Z: r2 n$ y$ n8 k" R; L! ?
( b; S2 k$ i; o# h* f2 c
% T, t+ p8 A) l, i'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xiaohezi7844 发表于 2014-8-28 12:30: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6-13 09:43 PM , Processed in 0.083475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