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深阅读】中国原料药企掘金日本机会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场梦 发表于 2015-3-5 19:5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深阅读】中国原料药企掘金日本机会来了!2015-03-05[url=]医药经济报[/url]

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其仿制药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可望穿越全球性的经济慢周期,这对我国尤其是优质原料药而言是绝佳机会。

  近年来,中日医药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额从2001年的14.58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75.19亿美元,翻了五倍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4%。目前,日本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医药贸易伙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日医药产业的交流源远流长,已经从中药领域扩展到化学制药、医疗器械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开始关注和寻求进入日本市场,部分经营进口业务的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日本。
商机:原料药和仿制药需求旺
  日本人口众多,狭小的国土上居住了1.26亿人,居民对医药保健品消费需求旺盛,致使日本医药市场规模在2012年之前长期稳居全球第二位,直至2013年才被中国超过,目前位居全球第三位。据统计,近年来日本医药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占据全球医药市场的12%。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2013年日本国民医疗费用已达40万亿日元(约39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日本的医疗保险和福利制度较为完善,国民医疗费用中80%以上由国家税收和医疗保险承担,个人仅需承担一成多。较低的自付比例造成日本民众对于低价仿制药的接受度不佳,而对品牌原研药的选用倾向较强,加之日本人对品牌原研药疗效好、廉价仿制药疗效差的固有观念根深蒂固,和当地仿制药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仿制药在处方中的使用率尚不足30%,远低于欧美60%~80%的使用率。2013年,日本仿制药在处方中的使用率仅27.8%,金额占比仅11.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日本正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同时由于日本是全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老年人占比不断增加。2013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4%,而其消耗的医疗开支则占到了日本国民医疗费用的55%~60%。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2013年日本人均医疗费用约为30.8万日元,创下了日本最高纪录。其中,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人均医疗费用约为92.7万日元,是74岁以下的近4.5倍。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老龄化加剧,预示着更加庞大的医疗卫生需求。
  随着日本国民医疗卫生费用的逐渐高涨,日本政府一方面着手大力发展仿制药产业,从原材料供给、药品安全相关信息提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方面给仿制药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鼓励处方医师和药剂师推广使用仿制药,对于使用仿制药比例超过20%的药房给予补贴,目标是到2018年将仿制药的使用率提高至60%。日本仿制药市场的巨大潜力引发了对原料药和仿制药的旺盛需求,这为我国优质原料药进入日本市场创造了商机。
  日本作为我国的近邻,在传统文化观念上与我国存在较强的相似性,例如对中医概念和中草药的接受程度、对养生保健品的认可度等均较高,这使得日本成为我国中药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此外,我国近年来在医院诊断设备和保健康复用品制造业上也逐渐建立起出口优势,这些产品在日本也有较大市场。
挑战:三大主要难关待解
  虽然日本市场对中国医药产品需求旺盛,中日医药贸易稳步增长,但是,我国医药商品尤其是化学药品在进入日本市场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医药管理制度不协调。日本医药管理制度包括药事法、药品注册相关法规、药品监管相关法规等。从细则上看,相较于中国、美国、欧盟等的医药管理制度,日本有着较多特殊之处,医药管理制度的不协调给中日医药贸易带来了阻碍。一方面,日本政府对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的认可度较低,对通过欧美高端认证的企业也并未给予足够认同,尤其是对于日本药事法规中与通用国际惯例不一致的做法,日本基本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另一方面,2005年日本《药事法》修改,引入了医药品认可制度、药物活性成分(API)登记原簿制度(MF制度)及GMP适合性检查制度,越来越多的特殊规定使中日医药管理制度越发不协调。
  其次,技术操作遇障碍。由于语言使用范围窄,我国制药企业往往较少配备日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化的日语人才,而日本的药品注册和认证等文书基本都要求用日文填写,导致我国在开拓日本市场初期遭遇沟通困难。另一大障碍是日本有着独特的药品注册和认证体系,文书格式与国际惯例差异较大,填写和转换不便。如何突破注册和认证难关,是我国医药企业进入日本市场时面临的一道难题。
  另外,近年来日本实行国内管理人制度后,要求已经在日本注册药品主文件(DMF)的中国原料药企业在搬迁工厂、更改合成方法、甚至于试验方法和病原因子去除方法等微小变动都要及时通知日本客户,并向日本药监部门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提出DMF复审或作出书面申请,而且,PMDA更是倾向于引导企业将“微小”变动作为“重大”变动提出DMF复审申请。复杂的程序让中国企业无所适从,加之中日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也给双方合作抹上了一丝阴影。
  第三,合作信任存危机。由于日本企业在寻求合作伙伴时不注意甄别,遭遇个别不法商贩,加之我国企业对出口日本的产品细节疏忽,在产品质量、品规、包装、供应等方面把握不严,导致日本政府和产业界对我国医药产品的品质和稳定供给产生质疑。尤其是我国医药企业对日本药事管理新规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出口到日本的原料药多次出现问题,影响到了中国医药的良好信誉。
  此外,这几年的中日政治气氛紧张及双方往来的一些严峻形势也对中日医药贸易往来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趋势:强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
  2014年,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态势。消费税的上调造成一季度的提前消费和二、三季度的需求下行,但因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和通货紧缩局面改善,就业和收入环境趋好,私人消费仍保持反弹趋势。消费需求的保持和日元汇率走低的大势使中日医药贸易稳步增长。
  日本医药市场需求旺盛,仿制药市场更是潜力无穷。日本民众对我国原料药、医疗器械、中药保健品均有较大需求,这是进一步挖掘日本市场的好机会。同时,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商,仿制药开发潜力巨大,中药和保健品资源丰富,医疗器械生产制造能力越来越强;日本拥有颇具规模的西药、汉方药、高科技医疗保健器械研发机构群和完善的药品监管体系,在原研药开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日双方在医药健康领域具有较强互补性,合作潜力很大。
  尽管中国医药在进入日本市场时仍存在制度、技术、信任、政治等方面的困难,中日医药贸易还是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因此,中国医药产业应充分抓住日本政府大力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的契机,一方面带动中国原料药、医疗器械对日出口,另一方面促进中日企业间的投资、技术合作,间接促进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贸易现状>>>
中日医药进出口并驾齐驱
  2014年,中日医药贸易额达75.19亿美元,同比增长4.67%,中日医药贸易实现了稳步增长。
  日本常年稳居我国医药商品出口目的国榜单前三名。2014年,我国对日本医药商品出口额更是高达39.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3%,增幅明显高于美国、德国、韩国、英国等医药商品主要出口目的国。
  我国从日本进口医药商品金额多年保持正增长,且近年来进口增幅普遍高于出口增幅,导致我国与日本医药商品贸易顺差逐渐收窄,甚至在2013年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逆差。2014年,我国对日本医药商品进口额为35.68亿美元,日本在我国医药商品进口来源国榜单中也位居前三甲。
出口:原料药和医械增势猛
  2014年,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原料药金额达16.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6%,高于我国对日医药商品出口总额增幅7.1个百分点。并且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具体出口数量为35.96万吨,同比增长4.54%,出口均价同比上涨12.65%。同时,原料药在我国对日本医药商品出口总额中占比超过四成,地位举足轻重。柠檬酸、维生素、氨基酸等是我对日本出口的主要原料药产品。蛋白胨衍生物、酶类等生化药对日本的出口量也较大。
  同期,我国对日本出口医疗器械类商品15.65亿美元,占比近四成。其中,医院诊疗设备的出口增长迅猛,同比增幅达15.76%,出口金额也达7.12亿美元。彩超、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产品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外,按摩器具、注射器及类似物、药棉纱布绷带等均是我对日本出口量较大的器械类产品。
进口:西药制剂和医械受欢迎
  2014年,我国从日本进口西药制剂类商品达5.55亿美元,是从日本进口较多的医药商品大类之一。其次,我国也进口了8.82亿美元的日本产原料药,其中以蛋氨酸最受国内欢迎。
  我国从日本进口金额最大的是医疗器械类产品,2014年进口额达19.39亿美元,占比过半。光学射线仪器、内窥镜、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医院诊疗设备占据最大比重,数值高达44.6%,进口金额为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日本生产的人工关节、人工肾等高端产品在我国也较为热销。
中药进出口高速增长
  多年来,日本一直是我国中药出口的最大市场,出口增幅基本保持在10%以上。去年位置有所滑落,但仍位居第二位。2014年,我国对日本出口中药类商品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3%;同时,我国从日本进口中药类商品6783万美元,同比增长44.85%。
  日本尚难寻求到替代品的中药材如人参、半夏、甘草等及相关提取物,是日本从我国进口金额最高的中药类商品;而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汉方药、卵磷脂等中成药保健品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三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4年,我国共有4907家企业对日本有医药商品出口业务。其中,1427家三资企业出口额为22.68亿美元,同比增长7.22%,占据我国对日医药出口总额58%的比重。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高达近四成。在我国对日出口医药企业榜单前十名中,6家为日本独资或合资企业。国企和民企对日的出口活力旺盛,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7.32%和15.04%。
  进口方面,2014年经营从日本进口医药商品业务的企业共有4893家。2550家三资企业以19.35亿美元的进口额占据我国从日医药进口总额54%的比重,仅外商独资企业就占据了45%。在我国从日进口医药企业榜单前十名中,8家为三资企业,其中6家为日本独资或合资企业。

■中国医保商会 朱仁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7 11:15 PM , Processed in 0.092127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