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波丙肝新药涌现 医生无可适从 发布日期:2015-03-14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廖联明 编译 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医生如何在突然涌现的大量信息面前选择治疗方案反而成为问题 file:///C:\Users\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在去年底美国召开的第65届AASLD大会上,治疗HCV的药物临床研究是整个大会的主题。大会提交的2000篇论文摘要中,HCV相关研究占了25%。大会发言报告中,上市后药物和Ⅱ、Ⅲ期的临床研究也是琳琅满目。 面对近一年来层出不穷、疗效卓越的新药和马上要进入Ⅱ期临床研究的疫苗,给人的感觉是――征服HCV的日子不远了。除了新药,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即所谓的鸡尾酒疗法,也获得了关注。 大量研究结果公布 尤其重要的是,新型药物对以往颇为棘手的一些特殊患者也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如肝功能失代偿者、肝脏移植后HCV复发者、合并HIV感染者、以往治疗无效者、3型HCV感染者,以及年老和年幼者等。这些药物都是口服的,而且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均大于90%。 随着越来越多临床研究结果公布,临床医生如何在突然涌现的大量信息面前选择治疗方案反而成为问题。为此,AASLD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联合建立了一个网站,公布的治疗建议由专家在对这些研究进行评估后依据循证医学原则制定。 AASLD大会还报告了一些真实世界的结果。如Jensen等报告,自2014年1月他们一共治疗了1107名HVC患者。其中1型患者60%接受SOF/SMV治疗(包括部分患者联合RBV),28%接受SOF/Peg-IFN/RBV治疗,11%接受SOF/RBV治疗。2、3型患者95%接受SOF/RBV治疗。50%的肝硬化患者和54%肝移植患者接受SOF/SMV(部分联合RBV)治疗。SOF/Peg-IFN/RBV方案的SVR是85%,SOF/RBV是90%。SOF/SMV方案的SVR是89%,SOF/SMV/RBV方案的SVR是89%。不良反应主要和peg-IFN/RBV有关。这些真实世界的治疗结果与Ⅱ期、Ⅲ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振奋人心的长期数据 van der Meer最近报道,接受治疗后获得SVR的患者,即使治疗前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寿命也和正常人没有差异。可见,患者接受治疗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肝静脉高压、肝癌的发生率和肝功能衰竭也得到了抑制。此外,这些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终末期肾病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下降了。患者报告的结局(包括精神状态)也有明显改进。 在一项荟萃分析中,Hill等对129个研究中纳入的23,309名HCV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获得SVR的患者年均全因死亡率为0.7%,没有获得SVR者为1.7%。10年死亡率前者为7%,后者为16%。与没有获得SVR者相比,获得SVR者肝移植的数量下降了90%,肝癌的发生率下降了68%~79%。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是,肝移植患者在移植后接受这些新药治疗,仍然获得很高的SVR(85%~97%)。 此外,一项HCV疫苗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非常安全,Ⅱ期临床研究会很快开展。因此,与会专家认为,一旦疫苗成功,加上这些新药,人类根除HCV的可能性非常大。
4、药物安全监测外包市场成长迅速 发布日期:2015-03-14 来源:FiercePharma 作者:Tracy Staton 大型药企已经将很多传统业务外包给其它公司,如销售、生产和信息管理等。但根据近日《华尔街日报》的介绍,在外包领域,增长最快的不是上述业务,而是药物安全监测。 file:///C:\Users\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众所周知,大型药企已经将很多传统业务外包给其它公司,如销售、生产和信息管理等。但根据近日《华尔街日报》的介绍,在外包领域,增长最快的不是上述业务,而是药物安全监测。 这些大型药企,如阿斯利康(AstraZeneca)、百实美施贵宝(Bristol-MyersSquibb)和诺华(Novartis)等公司,均把药物安全监测的业务外包给其它专业公司。后者会把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提供给前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数据分析公司的业务量持续攀升,目前,这一领域已形成高达20亿美元的市场。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未来5年内,此类业务量还会增加1倍。 目前大部分的数据分析公司在印度。印度有全球最强的数据分析公司,如Tata咨询公司和Accenture公司。后者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市(Bangalore)有一个专门从事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分析的中心。他们将大型药企的不良反应患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不良反应的趋势并确认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大型药企再将分析结果上报给美国 FDA。 不过,有些法规专家不认可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药物安全性的监测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培训,而不是仅专注于资料的收集。如果这些外包公司没有及时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并给药厂带来很多纠纷。 对此,外包公司指出,他们的分析师都经过严格培训,具有药学专业学位或其他医学专业的从业资格。而且现有的结果证明,他们的分析工作比以前大型药企自己做的更好。 但有律师表示,对于药物安全性监测,单凭培训还不够。大型药企的分析人员不但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本公司的产品非常熟悉。他认为,外包公司的团队和跨国公司的分析团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事实上,任何业务的外包有其自身的风险。一些公司承认,外包公司和FDA会发生摩擦。如几年前强生公司(J&J)的多西紫杉醇外包给Ben Venue公司生产,但由于后者被FDA查出生产过程有违规现象,最终导致多西紫杉醇停产。最近,有几个仿制药生产厂被欧洲药品管理机构暂停了销售,原因就是外包生产厂被查出伪造生物等效性资料。 不过,这些大型药企认为,通过严密的质量评估可以避免这些外包问题,更何况自己的分析团队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出差错。如2012年,罗氏公司(Roche)在美国收集的8万例不良反应报告就忘了进行相应的分析及报告给欧洲药品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