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2015年11月24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11-24 22: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5年11月24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今日头条】
关于受理大厅取号和接收资料方式的公告(第158号)

2015年11月24日
一、为提高受理工作效率,保障当日已取号的申请人均能够顺利提交申报资料,经研究,决定自2015121日起,对受理大厅执行新的排队取号和接收资料的方式:每周一、二、四全天对外办理,时间为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15:30开始停止取号,所有窗口集中签收已取号申报资料;每周三、五上午半天对外,工作时间为上午9:00-11:3011:00开始停止取号,所有窗口集中签收已取号申报资料。
二、化妆品、体外诊断试剂、药品一次性进口、中药品种保护申报资料继续采用签收或邮寄方式接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http://www.sda.gov.cn/WS01/CL0068/135844.html



【新药信息】
国内:
CDE药品审评周报(2015.11.15-2015.11.21)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联合北京协和制药二厂申报1.1类药物普赛莫德及其片; 2. 四川赛诺唯新生物技术申报两个1.1类化药,药物代号分别为注射用HSSYO-001和HSSYO-001-3S; 3. 本周在审批的药物数量是上周2倍,又有大批药物即将出现结论。
在审评
本周(2015.11.15-2015.11.21)有91个药品(按受理号计,下同)进入在审评状态,数量较上周略有下降。其中77个化药,最多的是3.1类,有33个;其次是6类,有32个;再次是1.1类和5类,各有4个,另有2个进口和2个3.3类。此外,还有8个治疗性生物制品、3个预防用生物制品和3个中药。

本周在审评药品主要集中在如下治疗领域:抗肿瘤药和免疫机能调节药21个;心血管系统用药16个;神经系统用药10个;消化道及代谢用药9个;系统抗感染药8个等。

重点药物:
普赛莫德及其片剂:本品为1.1类化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申报普赛莫德原料药,由北京协和制药二厂申报普赛莫德片。目前小编没有查到关于该药的任何信息,根据药品名称推测,本品是一种免疫调节药,有知道具体信息的朋友可以在后台告知哦。

注射用HSSYO-001:原料代号为HSSYO-001-3S,本品由四川赛诺唯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申报,为1.1类化药。本品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具体靶点和适应症还未知。

在审批
本周进入审批程序的药物共77个,数量是上周是2倍。其中化药74个,最多的是6类,共计31个;其次3.1类,共计21个;再次是进口,共计14个,此外,还有4个3.2类,2个3.3类和2个5类。另外,还有2个15类预防用生物制品和1个进口治疗类生物制品进入审批程序。

继上一周的缓慢步骤,本周国家局稍微加快脚步。北京四环制药和江苏万高制药的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齐鲁和国药的盐酸普拉克索片、赛诺菲的特立氟胺片、阿斯利康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等均获批临床。

审批完毕
本周有276个药品审批完毕,274个化药和2个药用辅料。

化药比上周数量少两成左右。其中154个6类,54个进口,39个3.1类,7个5类,6个3.2类,4个3.3类和6个3.4类。
本周审批完毕的药物中有一半多获批临床,其中非洛地平缓释片涉及7个受理号,磷酸芦可替尼片涉及6个受理号,瑞舒伐他汀钙片涉及5个受理号,普伐他汀钠片涉及4个受理号,阿托伐他汀钙片涉及4个受理号,伊潘立酮片剂涉及4个受理号,钆布醇注射液4个受理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涉及3个受理号、利司那肽注射液涉及3个受理号,拉米夫定片涉及3个受理号、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涉及3个受理号等。

重点药物:
1.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本品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申报1类新药,为预防用生物制品。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目前已经获批临床。

制证完毕
本周有131个药品制证完毕,数量为上周的1/2。其中化药126个,包含45个进口,33个6类,27个3.1类,10个3.3类,6个5类,3个3.2类和1个1.1类。另外,还有3个治疗用生物制品,和2个中药。

1/3药物获批临床,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4个,布洛芬注射液2个,琥珀酸美托洛尔2个,盐酸非索非那定片2个,盐酸莫昔普利片2个等。


国际:
FDA批准首款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Ninlaro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来源:fda
11 月 20 日,美国 FDA 批准 Ninlaro(ixazomib)与两款其它药物合并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肿瘤的一种,它产生于骨髓中发现的抗感染浆细胞(一种白细胞)中。这些癌细胞增殖并产生一种异常蛋白,其可将其它健康血细胞从骨髓中排挤出去。该疾病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变弱,引起其它骨骼及肾脏问题。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预测,今年美国将有 2.685 万新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将有 1.124 万人因此而死亡。  
「随着我们对多发性骨髓瘤潜在生物学的更多了解,我们深受鼓舞地看到治疗这一疾病新方法的发展,」FDA 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血液及肿瘤产品办公室主任、医学博士 Pazdur 称。「今天的批准是今年获批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第三款药物,此次批准为患者提供了一款新型口服治疗药物,当其它治疗药物失败时,它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FDA 在今年 2 月份批准了帕比司他,11 月初批准了 Darzalex(daratumumab)。
Ninlaro 是一类蛋白酶体抑制剂抗癌药物,它通过阻断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酶,阻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长与生存而发挥作用。Ninlaro 是第一款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其被批准与其它 FDA 批准的多发性骨髓治疗药物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一种糖皮质激素)合并使用。
Ninlaro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一项国际的、随机、双盲临床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该试验的受试者为 722 名经先前治疗后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或对先前治疗不响应的患者。研究受试者在试验中接受 Ninlaro+ 来那度胺 + 地塞米松或安慰剂 + 来那度胺 + 地塞米松进行治疗。那些使用 Ninlaro 的受试者与使用安慰剂方案的受试者相比,其在疾病未恶化的情况下生存更久,两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20.6 个月与 14.7 个月。
Ninlaro 最常见的副作用有腹泻、便秘、低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症)、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损伤导致的麻木和疼痛,通常是手和脚)、恶心、外周性水肿 (皮肤下流体导致的肿胀)、呕吐和背部疼痛。
FDA 授予了 Ninlaro 优先审评与孤儿药资格。优先审评资格授予那些如果获得批准将在严重疾病治疗中对安全性或有效性有明显改善的药物申请。孤儿药资格可以提供激励措施,如税收抵免、申请者费用豁免及孤儿药独占权资格,以此鼓励用于罕见病药物的开发。
Ninlaro 由日本大阪的武田制药上市销售。帕比司他由新泽西东汉诺威的诺华制药上市。Darzalex 由宾夕法尼亚州霍舍姆的杨森生物科技上市。来那度胺由新泽西萨米特的塞尔基因公司上市。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473771.htm


欧盟批准Vertex制药Orkambi治疗囊性纤维化患者
来源:europeanpharmaceuticalreview  
欧盟批准 Vertex 制药 Orkambi(lumacaftor/ivacaftor)治疗囊性纤维化患者。Orkambi 被批准用于 12 岁及以上年龄的有两种拷贝 F508del 突变的患者,这款药物是首款针对囊性纤维化病因的药物。
「囊性纤维化患者需要终生与其疾病相抗争,这种疾病会因肺部感染而反复住院,疾病会变得日益严重。直到现在,有两种拷贝 F508del 突变的患者仅有治疗疾病症状及并发症的药物,」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医学、牙科和生物医学科学院院长、医学博士 Elborn 称,他也是 3 期 TRAFFIC 研究的一名主要研究者。
「对这些患者来说,Lumacaftor 和 Ivacaftor 的复方药物代表了囊性纤维化管理的一个阶跃变化,因为它能够解决该疾病的病因。如此,它已经显示出有意义及持续的受益。」
Orkambi 的获批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次批准基于之前宣布的两项周期为 24 周的全球 3 期研究 TRAFFIC 和 TRANSPORT 及后续扩展研究 PROGRESS 的额外期中 24 周的数据。TRAFFIC 和 TRANSPORT 研究招募了逾 1100 名患者,在这两项研究中,那些以复方药物 Orkambi 治疗的患者其肺功能经历了明显的改善。
患者在体重指数上也经历了改善,肺部恶化(急性肺部感染)程度降低,包括那些需要住院及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患者。PROGRESS 的期中数据显示,在整个治疗的 48 周内这些改善一直在持续。
http://www.europeanpharmaceuticalreview.com/36818/news/industry-news/cystic-fibrosis-drug-orkambi/


吉利德四合一艾滋新药Genvoya获欧美批准
2015年11月24日讯 --吉利德(Gilead)是艾滋病(HIV/AIDS)治疗领域的绝对领导者,该公司研发的四合一药物Stribild(E/C/F/TDF)在2012年和2013年相继在美欧2大市场上市后,极大地简化了HIV的治疗程序。
                                            
       2015年11月24日讯 --吉利德(Gilead)是艾滋病(HIV/AIDS)治疗领域的绝对领导者,该公司研发的四合一药物Stribild(E/C/F/TDF)在2012年和2013年相继在美欧2大市场上市后,极大地简化了HIV的治疗程序。本月,吉利德新研发的四合一HIV新药Genvoya(E/C/F/TAF)在美国和欧盟监管方面相继传来特大喜讯:本月5号,Genvoya获得美国FDA批准;本月23号,Genvoya再获欧盟批准:
——美国方面,Genvoya适用人群为:从未接受过治疗的HIV-1成人感染者,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的HIV-1青少年感染者,以及HIV-1病毒目前被抑制的HIV-1成人感染者。
——欧盟方面,Genvoya适用人群为:HIV-1成人感染者,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的HIV-1青少年感染者,条件为不存在与整合酶抑制剂恩曲他滨或替诺福韦抗药性相关的任何突变。
在临床试验中,Genvoya(E/C/F/TAF)疗效媲美Stribild(E/C/F/TDF),同时能改善肾脏和骨骼参数,安全性更高,适用人群更广,该药将成为吉利德HIV专营权中的又一员猛将,也是全球HIV群体的新福音。
Stribild(elvitegravir 150 mg, cobicistat 150 mg/emtricitabine 200 mg/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300 mg,E/C/F/TDF)是日服一次的四合一复方单片,该药由抗病毒药物elvitegravir(埃替拉韦)、emtricitabine (恩曲他滨)、药物增效剂cobicistat及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组成,于2012年8月和2013年5月获美国和欧盟批准。
Genvoya(elvitegravir 150 mg/cobicistat 150 mg/emtricitabine 200 mg/tenofovir alafenamide 10 mg,E/C/F/TAF)也是日服一次的四合一复方单片,该药由抗病毒药物elvitegravir(埃替拉韦)、emtricitabine (恩曲他滨)、药物增效剂cobicistat及tenofovir alafenamide(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组成。
两者的差别在于TDF和TAF。TAF是一种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在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在低于吉利德已上市药物Viread(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十分之一剂量时,就具有非常高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可改善肾功能和骨骼方面参数。Viread也是一种新型NRTI药物,目前被广泛用于HIV(艾滋)和HBV(乙肝)的治疗,该药在2014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1亿美元。而TAF有望取代TDF,成为吉利德巩固其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领导者地位的又一利器。
除了Genvoya(E/C/F/TAF)之外,吉利德还有另外两款基于TAF的复方药物正在接受FDA的审查,分别为F/TAF和R/F/TAF。此外,该公司还在研发另一款四合一复方产品D/C/F/TAF。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德在去年底耗资1.25亿美元从Knight制药公司收购买进一张FDA的优先审评券(PRV),这张券在今年7月就用在了三合一HIV复方单片R/F/TAF的监管审查方面,有望使该三合一HIV新药提前4个月获批上市,造福全球艾滋病(AIDS)患者。
信源:European Commission Grants Marketing Authorization for Gilead’s Single Tablet Regimen Genvoya? (Elvitegravir, Cobicistat, Emtricitabine and Tenofovir Alafenam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V-1 Infection

特大喜讯!诺华重磅单抗Cosentyx欧盟再获2个新适应症!
2015年11月24日讯 --今年年初,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免疫管线中备受业界关注的重磅单抗药物Cosentyx(secukimumab)在美欧2大主要市场同一时间收获斑块型银屑病(plaque psoriasis)适应症,为该公司药品监管方面迎来了2015年开门红。
2015年11月24日讯  --今年年初,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免疫管线中备受业界关注的重磅单抗药物Cosentyx(secukimumab)在美欧2大主要市场同一时间收获斑块型银屑病(plaque psoriasis)适应症,为该公司药品监管方面迎来了2015年开门红。而就在最近,Cosentyx在欧盟监管方面又一次传来特大喜讯,该药同时收获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和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二个适应症。
Cosentyx是全球首个白细胞介素17(IL-17)单克隆抗体,此次批准也标志着Cosentyx成为IL-17单抗类药物中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可用于治疗欧洲两种最常见炎症性关节疾病的药物,同时还标志着Cosentyx成为继抗TNF单抗药物上市后16年来AS临床治疗方面取得的首个新的治疗突破。
根据近期公布的数据,Cosentyx在治疗的1-3周就能显著改善AS或PsA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这种改善作用能够持续2年以上。AS方面,接受Cosentyx治疗的患者,高达80%在2年后通过X射线检测未表现出脊柱损伤进展;PsA方面,接受Cosentyx治疗的患者,高达84%在2年后通过X射线检测未表现出关节损伤进展。
目前,在临床试验中横跨多个适应症方面,已有超过9600例患者接受了Cosentyx治疗;有超过12500例患者在上市后研究中接受了Cosentyx治疗。安全性方面,Cosentyx在横跨多个适应症的临床研究中表现一致。
具体而言,AS方面,Cosentyx获欧盟批准用于对常规疗法(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反应不足的AS成人患者;PsA方面,Cosentyx获欧盟批准用作单药或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用于针对以前的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反应不足的PsA成人患者。
此外,诺华也正在积极推进Cosentyx的其他相关临床项目,不断扩大该药的潜在适应症。业界对Cosentyx的商业前景十分看好,预计该药到2020年的年销售额将突破10亿美元,成为IL-17单抗领域一颗耀眼的重磅明星。
不过,该领域中的其他对手也在迅速跟进,例如礼来的IL-17单抗ixekizumab在数个III期临床中也创下了骄人的成绩。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件是,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IL-17单抗brodalumab之前也被业界寄予厚望,但在临床试验中接受brodalumab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自杀倾向后,安进选择与阿斯利康分道扬镳;而阿斯利康在经过3个多月的思考后最终选择放弃,将brodalumab作价4.45亿美元打包出售给Valeant制药公司,这一事件也被业界认为是阿斯利康在炎症性疾病领域的一个败笔。
信源:Novartis receives two landmark European approvals for Cosentyx to treat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罗氏组合疗法Cotellic/Zelboraf大幅改善BRAF突变阳性晚期黑色素瘤总生存期
2015年11月24日讯 --本月中旬,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研发的一款口服靶向抗癌新药Cotellic(cobimetinib)喜获美国FDA批准,联合罗氏自身已上市抗癌药Zelboraf(vemurafenib,威罗菲尼),用于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阳性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

2015年11月24日讯  --本月中旬,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研发的一款口服靶向抗癌新药Cotellic(cobimetinib)喜获美国FDA批准,联合罗氏自身已上市抗癌药Zelboraf(vemurafenib,威罗菲尼),用于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阳性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该药也标志着罗氏在过去5年中获得FDA批准的第7个新药。在欧盟方面,Cotellic预计将在2015年底拿到上市批文。
近日,罗氏在2015年黑色素瘤研究学会(SMR)国际会议上公布了有关Cotellic的一项关键III期coBRIM研究的新数据,这些数据进一步加强了Cotellic+Zelboraf组合疗法针对BRAF V600突变阳性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患者总生存方面。
该研究是一项国际、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在495例先前未经治疗的、携带BRAF V600突变的不可切除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开展,调查了Cotellic(60mg剂量,每天一次)联合Zelboraf(960mg剂量,每天2次)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与Zelboraf+安慰剂治疗组相比,Cotellic+Zelboraf联合治疗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0%(中位总生存期OS:22.3个月 vs 17.4个月,p=0.005)。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与Zelboraf+安慰剂治疗组相比,Cotellic+Zelboraf联合治疗组疾病恶化风险显著降低,无进展生存期(中位PFS:12.3个月 vs 7.2 个月,p<0.001)显著延长。
5年前,BRAF突变阳性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不过数月而已;而该项研究中,Cotellic+Zelboraf联合治疗组一年存活率高达74.5%,二年存活率高达48.3%。罗氏表示,将把coBRIM研究的最终OS数据提交至美国及欧盟药品监管部门。
关于Cotellic(cobimetinib):
cobimetinib是一种口服小分子MEK抑制剂,MEK是一种蛋白激酶,是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的一部分,该通路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存活,在人类癌症(包括黑色素瘤)中往往处于激活状态。cobimetinib旨在选择性阻断MEK蛋白的活性,从而阻断其下游的信号通路传导。
目前,罗氏也正在调查cobimetinib联合其他药物(包括免疫疗法)用于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潜力,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肠癌、三阴乳腺癌和黑色素瘤。

信源:Updated data showed Cotellic in combination with Zelboraf helped people with a specific type of advanced melanoma liv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with Zelboraf alone


肾癌重大突破!百时美PD-1免疫疗法Opdivo喜获FDA批准
2015年11月24日讯 --PD-1/PD-L1免疫治疗领域的王者——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再传特大喜讯,该公司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喜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既往曾接受过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

PD-1/PD-L1免疫治疗领域的王者——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再传特大喜讯,该公司PD-1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喜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既往曾接受过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
该药同时也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既往已接受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晚期RCC患者群体中展现出总生存(OS)利益的PD-1免疫疗法。今年9月,FDA已授予Opdivo治疗先前已接受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晚期RCC患者的突破性药物资格。此次批准,也标志着Opdivo在横跨3个独特的肿瘤类型收获的第五个监管批准,再次突显了Opdivo在多种肿瘤中的治疗潜力。
Opdivo晚期肾细胞癌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开放标签随机III期研究CheckMate-025的积极顶线数据,该研究在既往曾接受过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中开展,一项既定的中期分析数据显示,与诺华抗癌药Afinitor(everolimus,依维莫司)相比,Opdivo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中位OS:25个月 vs 19.6个月),且OS收益独立于PD-L1的表达状态。除了延长总生存期,Opdivo在总缓解率(ORR:21.5% vs 3.9%)、缓解持续时间(中位DOR:23.0个月 vs 13.7个月)也表现出了相对于Afinitor的显著优越性。该研究中,Opdivo的安全性与此前的研究一致。
目前,在临床治疗上,诺华抗癌药Afinitor是既往曾接受过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晚期肾细胞癌群体的标准护理药物(SOC)。Checkmate-025研究的成功,标志着Opdivo成为该群体中表现出生存利益的首个肿瘤免疫学制剂。百时美表示,期望通过Opdivo的临床项目重新定义晚期RCC群体的临床治疗。
肾细胞癌(RCC)是成人中最常见的肾脏癌症类型,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亡病例超过10万例。透明细胞性RCC是最常见的RCC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80-90%。在全球范围内,确诊为转移性或晚期RCC的患者,治疗选择十分有限,而且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12.1%。
当前,PD-1/PD-L1免疫竞赛异常激烈,市场峰值高达350亿美元,该领域的佼佼者包括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罗氏、阿斯利康。此次竞赛中,百时美PD-1免疫疗法Opdivo遥遥领先,默沙东PD-1免疫疗法Keytruda则紧跟其后,而罗氏atezolizumab和阿斯利康MEDI4736目前尚未收获任何适应症。据医药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预测,Opdivo将成为PD-1/PD-L1领域最成功的免疫疗法,2020年销售额将达到88亿美元,而Keytruda也将达到55亿美元,罗氏atezolizumab峰值仅为20亿美元。
PD-1/PD-L1免疫疗法是当前备受瞩目的新一类抗癌免疫疗法,旨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目前,各大巨头正在火速推进各自的临床项目,调查单药疗法和组合疗法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以彻底发掘该类药物的最大临床潜力。
信源:Bristol-Myers Squibb Receives FDA Approval for Opdivo (nivolumab), the only Treatment to Deliver Significant Overall Survival in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vs. a Standard of Care, in Patients Who Have Received Prior Anti-Angiogenic Therapy1

【行业信息】
又进钱了!阿斯利康胃肠道药物Entocort作价3.8亿美元卖给百利高
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ZN)近日宣布,已与百利高(Perrigo)达成一项协议,将把一款胃肠道药物Entocort(budesonide,布地奈德)的美国商业化权利作价3.8亿美元出售给百利高,该笔交易预计将于2015年底完成。

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ZN)近日宣布,已与百利高(Perrigo)达成一项协议,将把一款胃肠道药物Entocort(budesonide,布地奈德)的美国商业化权利作价3.8亿美元出售给百利高,该笔交易预计将于2015年底完成。今年7月,阿斯利康已将Entocort在美国以外的权利以2.15亿美元出售给了Zeria集团旗下Tillotts制药公司。
Entocort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该药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在美国市场,Entocort在2015年前9个月的销售额为8900万美元。
目前,胃肠道领域已不在阿斯利康战略重点领域之内。此次出售Entocort,是阿斯利康“外化(externalisation)”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出售非核心产品,以帮助弥补老药专利到期所致的短期销售下滑,同时获取资金投资新的药物管线,使该公司更加专注于三大重点治疗领域(癌症、呼吸、糖尿病),并且对其供应链进行进一步的简化。
阿斯利康表示,非常乐意与百利高共同合作,确保美国的患者继续从Entocort这种重要的胃肠道药物中受益。百利高是全球主要的保健品供应商及最大的非处方药(OTC)和营养产品制造商,该公司表示,收购Entocort非常符合该公司加强处方药产品组合的战略。而关于百利高,本年度最大的一条新闻是该公司与仿制药巨头迈兰、梯瓦三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收购闹剧,在经历几个月的拉锯之后,最终以失败收场。



中药配方颗粒通过国际标准 药企争相布局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不久将公布正文。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中成药市场中的占比尚不足2%,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市场广阔,药企争相布局。
中药配方颗粒通过国际标准药企争相布局
  
  未来监管部门将放开配方颗粒的生产试点,中药生产企业经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中增加中药配方颗粒,即可照《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资料之后即可生产。
  
  试点限制有望放开
  
  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等,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可以保证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同时又不需要煎煮,可直接冲服,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并适合工业化生产。
  
  上述人士表示,本次征求意见讲稿的最大亮点,在于监管部门将放开配方颗粒的试点限制。2001年7月,国家药监局颁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的范畴。由于存在生产工艺不统一、企业质量标准不一致、临床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一直以来,国家药监局对试点生产企业的资质从严管控,只批准6家企业试点生产,借此为基础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这6家中药企业分别为华润三九、天江药业、红日药业旗下的北京康仁堂药业、培力(南宁)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以及广东一方药业。
  
  放开生产限制后,中药生产企业经过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中增加中药配方颗粒,然后即可照《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资料后即可生产。
  
  业内人士介绍,备案条件包括已获得颗粒剂生产范围,具有中药饮片炮制、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完整生产能力,符合GMP要求;有质量监管人员,同时进行药品检测,并承诺承担风险责任等。
  
  实行备案制管理后,监管部门将通过药材来源审查、食药总局飞检和黑名单制度、省局不少于一年两次的日常检查、严查处方等手段对行业实行严苛管理。
  
  市场空间广阔
  
  据业内人士估算,2013年中药颗粒的市场规模约50亿元,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40%-50%。照此估算,到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的年销售额将达到百亿元。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在70年代便开始研制颗粒剂,并以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赢得国际市场。我国经历了20余年自主研发,于2001年中国药监局正式命名中药配方颗粒,到2010年,已完成600余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规范。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县级医院已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收入压力加大,而配方颗粒按照中药饮片执行,仍执行25%的加成。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加速医院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积极性,未来3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至2018年将增长到200亿元。
  
  此前,除了部分地区部分医院外,中药配方颗粒属自费范畴,但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越来越多,纳入医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8月24日,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进行试点征求意见;陕西省则限制药品零售企业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经营销售权利。
  
  征求意见显示,浙江省拟于今年9月1日以后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限省三级以上中医医院,支付品种、使用管理和作价差率按中药饮片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中银证券医药研究员王军认为,此次试点是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推广工作的里程碑事件。“目前,只有青岛和杭州等少数城市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了地方医保范围。在一些地区中,中药配方颗粒只作为中药饮片的一部分被列入本地医保,比如北京的一些高端医院。浙江是首个将中药配方颗粒作为独立药品,而不是其他相关产品的一部分来列入地方医保范围的省份。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每日开销并不便宜,慢性病需要50-60元,咳嗽需要10-15元。浙江此次试点将为中药配方颗粒创造更多销售推广机会。”
  
  药企争相布局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国际标准已经通过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的讨论,国内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业内对近期放开生产资质的预期较为强烈。
  
  “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中成药市场中的占比尚不足2%,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中药配方颗粒的技术门槛不高,且平均毛利率高达70%,市场前景广阔,其他企业肯定不愿意放过。”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
  
  佛慈制药今年6月公告称,受让兰州化物所中药配方颗粒秘密技术。在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看来,这是佛慈制药抢占市场先机的布局。目前西北地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仍是空白,市场发育相对薄弱,佛慈制药有望凭借地理优势率先攻占西北市场,进而辐射全国。
  
  此外,康美药业、精华制药等上市药企也在积极布局。康美药业在中药饮片二期工程厂区预留地内,扩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自动化及在线质量监控技术改造项目。据公司高管称,公司数年前就在准备这方面的技术,目前已经准备就绪;精华制药则表示,其控股子公司精华制药亳州康普有限公司具备中药饮片的生产车间,政策开放后,该厂房未来会逐步进入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据了解,香雪制药也有在这一领域进行外延式扩张的想法。

一表看清重磅炸弹级国产一类新药现状
     来源: 药招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一轮招标,一类新药将列属第一质量层次。那么这些可列属未来医药市场重磅炸弹级的国产一类新药到底有多少呢?经过和咸达数据、手机药筛、药招网中标药品数据库进行对照,本鸟整理出国产一类新药123个,供各位朋友参考。有补充和意见可通过评论回复。
1、一类新药数量不多,药招目前仅发现123个
        国产一类新药仅123个,看看其中的产品,深切感受国内企业研发实力距离国外大医药企业还是具有显着的差距。一类新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最多,有118个,而中成药仅5个。其中最多的是抗生素,尤其是复方抗生素。多数是在国外产品还在临床试验阶段国内抢仿的,也有少数产品也是在国外专利尚未在国内批准前,抢注“专利”获得一类药身份的(这里不再点名,请勿对号入座)。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一类新药也是拿来不易,各家企业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一类新药未必独家生产
        上述一类新药,代理商朋友可保持一定关注。但是注意点,限于抢注一类新药的企业不止一家,一类新药未必就一定是独家生产的哦。


抗抑郁药专利问题让制药公司抑郁,机制创新是良方
   来源: 新康界

        抑郁被人称为精神上的感冒,在这个压力大的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得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容易。抗抑郁症的药物市场容量达到100亿美元以上,目前抗抑郁药物有数十种之多。受到专利到期影响及其他一些专利纠纷问题,大部分专利药物销量逐年下降,抗抑郁药的市场被仿制药抢占。大多数销售额很高的抗抑郁药专利都将到期:例如Zyprexa, Zoloft, Cipralex, Paxil和Wellbutirn,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福音;但是这对药物生产企业说却是坏消息,各大公司都在抓紧研制新药物以应对专利问题。
一、主要抗抑郁药物盘点
        目前市场上的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另一类是选择性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SNRI)
图1 近10年全球主要抗抑郁药销售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源:上市公司报表
        礼来的欣百达(Cymbalta)是2012年销售额第10位的药物,是销售额最大的抗抑郁药物,此药属于SSNRI,此药在美国的专利于2013年12月到期,于是它在2014年销售额下降了73%。幸运的是直到2018年他们在日本依然有受保护的数据,同时它也申请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大幅度的销售下降将会受到遏止。受影响的不仅是礼来,仿制的Cymbalta上市将会对所有的抗抑郁药销量产生影响。
        郁复伸(Effexor)用于治疗抑郁和社交焦虑,曾经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但是辉瑞公司同样面对专利方面的指控,它们被指控使用假造的专利以及为了延迟专利到期而行贿,他们将专利到期日推迟到2010年,而实际上2008年就已经到期。专利到期后销售额直线下降,目前销售额仅为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郁乐复 (Zoloft)为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是一种能够引起产生愉悦、满足情绪的神经递质,此药通过提供5羟色胺的含量来抗抑郁,郁乐复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以及后灾难压力紊乱,其巅峰期的销售量也曾达到30亿美元,2006年专利到期后,销售量勉强维持在4亿美元。Cipralex同属于SSRI,它遇到的同样问题是从2014年以来的仿制药的竞争。Paxil也是SSRI, 但是GSK在销售此药时存在着非法的行为,因此惹上了官司,不得不赔偿大量的金钱,其销售额也逐年下降,从巅峰期的6亿多美元到现在仅为2亿美元。
        Prozac 早在1987年就被批准治疗主要抑郁疾病,截止到2010年此药成为,美国第三大的抗抑郁处方药。但专利于2001年到期,销量从此也大幅下滑。 Xanax 用于治疗焦虑紊乱,恐惧紊乱,以及抑郁导致的焦虑。Lexapro的适应症是急性和长期治疗抑郁并发症还可以用于治疗焦虑并发的紊乱。
二、新药观察
        在众多的药物面临专利到期的情况下,制药公司的出路无疑是加紧研发新药。由于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市场上的药物机制趋向于单一化,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为了避免市场竞争,机制新颖,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是新药开放的方向。
        Brintellix 于2013年10月被FDA 批准上市,其上市时正好是礼来的Cymbalta专利到期时,时机不能再差了,Cymbalta仿制药的产生势必会影响Brintellix 的销量。制造商灵北公司(Lundbeck)宣称此药对病人的认知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且不会影响病人的性功能,问题是这些新功能并不能被写进入标签上,因为FDA批准的临床研究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些,因此实际上Brintellix和Cymbalta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不同,这就意味着Brintellix的前景并不被看好。但是灵北公司并不甘心,有消息称他们正与FDA交涉关于新功能的问题,同时还在日本开展了新的临床研究,此公司坚持认为该药将会一鸣惊人,并预测到2018年的销量可以达到700亿日元。
        灵北公开发的Tedatioxetine是一个正处于临床III期的抗抑郁药物,机制有多种,靶点包括全部的三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临床数据显示可有效治疗抑郁,由于具有多靶点的特征,专家预测此药的市场潜力巨大,到2020年销售额可达到22亿美元。
       灵北另一种新药 Brexpiprazole 可同时治疗精神分裂和抑郁。此药与Abilify非常向上都是靶向于多巴胺,但是它同时被认为同5羟色胺的结合能力更强,阻止5HT-2A,部分上抵抗5HT-1A,灵北公司(Lundbeck)宣称此药的年销售额可达到50亿美元,但是如果该药不提升它的人体容忍度,伴随着2015年Abilify 专利到期,这5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无疑是水中之月。


229号文所列问题中“原始记录缺失”最突出,各方责任分析
第229号公告详细列举了这11个药品注册的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原始资料缺失的问题

 CFDA发布的第229号公告,宣布对8家企业11个药品注册不予批准。公告详细列举了这11个药品注册的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原始资料缺失的问题。
  在查看这些稽查发现的同时,笔者也在思考,到底哪些文件属于原始资料呢?
符合ICH E6基本原则
  ICH E6的1.51和1.52给出了原始数据(Source Data)和原始文件(Source document)的定义。
  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是指临床研究原始记录(或认证的原始记录复印件)中记录的有关临床发现、临床观察或其他活动等所有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对临床研究进行重建和评估。原始数据也就是原始文件中记录的信息(原始记录或认证的复印件)。
  原始文件 临床研究的原始文件包括原文件、数据和记录。例如:医院的病历记录、临床诊所的记录、实验室报告及相关的记录、备忘录、患者日记或评估表、药房的发药记录、自动化设备产生的相关记录、进过认证的复印件或抄录文件、微缩平片、负片、微型影片或磁媒影片、X线、患者档案,以及与该临床研究相关的药房、实验室和医疗技术部门保存的记录。
  CFDA第229号公告中列举的原始资料缺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临床试验受试者鉴认代码表、采血时间表、生命体征监测表、血浆运输与处理记录表、崩解时间、样本分析过程记录、样品出入库记录等原始记录缺失;分析过程记录、样品出入库记录缺失,没有原始分析记录;无原始病历记录;影像科和心电图室无受试者进行胸透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的记录;试验用药品与生物样本管理数据不全;分析测试数据存疑;分析测试数据不完整;采血时间点与实际操作不符;储备液的配制过程不清,实际浓度无法确认;样本处理后室温放置时间最长的超过24小时;部分样本重分析而没有随行质控,但数据被采用等。
  比对ICH E6对原始文件的定义可知,CFDA此次稽查中关于原始资料不全的各种发现,是符合ICH E6的基本原则的。
研究者的责任
  同时,ICH E6也规定了研究者对于原始文件的责任。
  ICH E6的4.9部分是关于研究者对于记录和报告的责任。
  根据ICH E6的4.9.4,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必须根据相关的法规要求,保管好ICH E6的第8部分所列举的临床研究的“必要文件”(Essential documents)。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这些文件意外或者提前损坏。
  所以,研究者必须对临床研究的“必要文件”负责。而与临床研究相关原始文件正是“必要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始文件列在ICH E6有关“必要文件”的8.3.13部分。
  这些必要文件列举在ICH E6的第8个部分,ICH E6第8个部分的8.3.13部分就是原始资料(Source document)。也就是说,原始资料也是必要文件的一部分,是研究者的责任。
  而根据ICH E6的8.3.13,原始文件记录了患者的存在,证实了收集的临床研究数据的真实和完整,包括与临床研究、医学治疗和受试者病史相关的原始文件。
  所以,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对原始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申办方的责任
  ICH E6也规定了申办方对于原始文件的责任。
  ICH E6的5.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部分提到:
  “申办方有责任根据书面的SOP实施并维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来保证临床研究的实施,数据的产生、记录和报告符合方案、GCP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5.1.1)
  “申办方有责任取得有关各方的同意,能够直接查看各临床研究的点、原始数据、原始文件、报告,以便申办方进行监查和稽查,也便于国内外的药品管理当局进行视察”。(5.1.2)
  “在数据处理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所有的数据可靠、数据处理的过程正确”。(5.1.3)
  因此,申办方有责任通过质量控制来保证数据的质量。对原始数据或原始文件的缺失应该及时发现并进行报告。
申办方与CRO的关系
  同时,ICH E6也提到了申办方与CRO的关系问题。
  ICH E6的5.2.1部分写道:“虽然申办方可以将研究的全部或部分责任委托给CRO公司,但是对临床研究数据的质量和真实完整性承担最终的责任。”
  所以,药厂在选择CRO的时候需要十分慎重。即使是CRO的问题,药厂也不能免除责任。
  还有一点值得申办方注意的是:临床工作和临床研究工作是不一样的。医生的临床工作的专业性在于给患者提供最好的诊断与治疗,而临床研究工作的专业性在于让临床研究符合GCP、公司SOP、有关临床研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所以,作为专业的CRO公司,应该不断帮助研究者去熟悉临床研究的要求,而不能过度依赖研究者在临床研究方面的专业能力。

本文来源:多个官方网站及资讯类网站,在此表示感谢!如本文存在侵犯权利之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我将立即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happyer520 发表于 2015-11-25 18:27:48 | 只看该作者
传统中药混煎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物质,而配方颗粒是单煎的,可能会等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Imiao 发表于 2015-11-26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17 11:33 PM , Processed in 0.092513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