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罕见病用药入医保远远不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4-7-9 19:0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罕见病用药入医保远远不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07-09  来源:新京报  

对于罕见病治疗的支持,远不止“入医保”这么简单,国家需要对罕见病药物从研发、审批、生产、销售,以及买单机制上拿出组合措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日,一批患有“卡尔曼综合征”的罕见病患者们向媒体反映,一种能维持他们男性性状的名叫“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药品不再能够轻松买到。据生产药厂反映,由于原料的价格上涨,目前该药生产、维持的成本价均很高,超过了国家基本药物的中标价格,无法持续生产(据新华社7月4日报道)。

近年来,对于罕见病患者的困境媒体多有报道,为此,国家开始把部分罕见病纳入医保。不过,罕见病入医保,并非万全之策。

因为罕见病用药不像普通药品,它的市场需求非常狭小,一个罕见病患者群体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即便医保为此买单,用药的需求也难以大规模增加,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相反国家对医保药品的价格管制,反而令药企利润减少,所以企业自然减少了生产的意愿。

企业减产罕见病用药,导致用药紧张,这还只是问题的一面。对于其他更多罕见病患者而言,他们面临的是无药可治的绝境。大多数药企出于风险、利润等考虑,根本不愿意研发、生产罕见病用药,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我国目前几乎没有自主研发的罕见病治疗药物,国内只有1%的罕见病拥有治疗方案。

药企纷纷躲避罕见病,其实无可厚非,毕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它考虑的是在市场生存发展,罕见病用药需求狭小,研发风险太大,药企自然关注动力不足。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政策的激励和扶持,改变现状。

在美国,药企一度也不愿投资研发生产孤儿药(即罕见病用药)。但1983年美国《孤儿药法案》通过,规定药企开发罕见病用药可快速审批,获得7年独家销售权,临床试验费50%可抵减税额,设立专门补助和研究基金等多项政策优惠措施,此后,罕见病用药从无人问津,变成了药企争相抢食的香饽饽。

该法案实施前,美国仅有不足10种罕见病药物上市,而到了2008年,在FDA登记的罕见病药物已达1951种。许多国家都效仿美国经验,立法扶持孤儿药的研发生产。

不过,这种对罕见病用药的扶持,在保障药企利润的同时,也使得药品价格高企,一种疾病的治疗,动辄几十上百万美元。但由于医保和商业保险的报销,加之罕见病慈善组织等多方面的支持,患者最终需要负担的费用非常少。

可见,对于罕见病治疗的支持,远不止“入医保”这么简单,国家需要对罕见病药物从研发、审批、生产、销售,以及买单机制上拿出组合措施,对于罕见病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和政策优惠。

罕见病的基因或体质,是留存于种族的整体遗传资料库里的,随机地落在某些人身上;如果不是这些罕见病患者为我们承担了不良基因,也许得病就是你我。因此,支持罕见病的治疗,是为公共利益买单,期待中国版的《孤儿药法案》早日成为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7-9 20:06: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今天不用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丫头也暧昧 发表于 2014-7-10 14:12:12 | 只看该作者
真心希望更多的要加入医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6-4 01:42 PM , Processed in 0.095309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