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药快讯] 13年101个研发终止,"确定基因难"困扰AD药研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11-4 07: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3年101个研发终止,"确定基因难"困扰AD药研发2014-11-03 [url=]医药经济报[/url]

  阿尔茨海默氏症(AD)药物研发路途多舛,过去的13年间,药品制造商共计终止了101个有关AD的新药研发。目前我国已经申报的与AD临床治疗相关的品种有28个,其中有13个药物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这些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以乙酰胆碱酶抑制剂和中药制剂居多。

  10月26日,记者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中心国家交流巡讲北京站论坛”上获悉,美国医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近期对“近13年来阿尔茨海默氏症(AD)新药物研发成绩”进行了细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的13年间,药品制造商共计终止了101个有关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新药研发,而已经上市的3种新药也仅限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对症治疗。但可喜的是,尽管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研发路途多舛,但生物医药行业并没有呈现放弃其研发的迹象。

研发胜出者

  记者了解到,13年来,在众多的研发新品中胜出的3只新药分别为:卡巴拉汀、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另外,临床应用中还有10多个扩大适应症的药物,如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等药物也被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相关的指南收载。

  多奈哌齐是全球获批的第一只用于AD治疗的药物,该药由日本卫材公司研制于1997年,获得FDA批准率先在美国上市,于2000年由卫材子公司苏州卫材引入中国,商品名为安理申,目前该产品由日本卫材和美国辉瑞联合销售,已经成为AD治疗的金标准药物。

  第二只为德国Merz公司研制的第一只非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该药于200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是美国FDA首只获批用于治疗重度AD的药物。据了解,美金刚于2006年由丹麦灵北公司引进我国,商品名为易倍申。

  而卡巴拉汀为瑞士诺华原研的双重胆碱酯酶抑制剂,商品名为Exelon(艾斯能),2000年被美国FDA正式批准,并在全球同步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008年全球销售总额高达8.15亿美元。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张振馨表示,从临床疗效来看,目前这3只药物都无法逆转阿尔茨海默病,但在控制病情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由于在临床应用中治疗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较少,这些药物多年来也在试图开展临床试验,希望能进一步扩大适应症。

确定基因难

  几多欢喜几多愁,在研发胜出者的背后还有很多重创者。记者发稿之前最近的研发失败案为百特国际的Gammagard。2013年5月7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Gammagard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未获预期疗效,将停止相关研究,并“重新考虑”公司的AD药物研发计划。

  2012年12月,作为AD药物最具研发潜力的百时美施贵宝(BMS)也终止了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avagacestat的开发,但BMS研究人员并没有放弃寻找的路径。

  国际神经心理学协会董事会成员Monsch教授指出,目前30%~50%的阿兹海默病患者病例涉及4个基因,而目前我们所开展的药物研发工作都是围绕它去推动的,但每个新药都很难顾及多个基因,这也是现阶段研发屡屡失败的主因。

  Monsch表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方法一个可能的缺点是研究主要依靠转化细胞系和动物模型,这两者会在很大程度上过度表达野生型和突变的蛋白,所以不能准确地揭示药物在未经过治疗的人体神经细胞中的作用。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各大跨国药企之所以还不死心,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自欧美等国对研发孤儿药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呈现连年攀升的态势,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促使这一数字上升得更快。

市场前景

  Monsch称,目前全球约有356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预计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1倍,而2050年将达到3倍以上。有关机构曾经对这一市场进行了预测,预计阿尔茨海默病用药市场的份额在6000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中国的AD药物研发起步较早,石杉碱甲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抗AD药物,属于竞争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并上市,一度成为国内一线抗AD药物,但随着进口品种陆续上市,安全性的劣势和宣传有限使得该药的使用受到影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已经申报的与AD临床治疗相关的品种有28个,其中有13个药物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这些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以乙酰胆碱酶抑制剂和中药制剂居多。

  张振馨指出,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多为中药制剂,如银杏叶制剂等一些单味中药提取物,这些药物都局限在改善脑血流循环层面。而国外一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化学药物,并没有看到较为成熟、有希望可以达到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Monsch认为,阿尔茨海默氏症领域的诸多挫折确实令很多人失望,包括开展研究的科学家,但这些不成功的尝试却是至关重要的“垫脚石”,能够推动研究人员对这种极其复杂的疾病进行再认识,同时也为重新定向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本报记者 胡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13868895693 发表于 2014-11-4 08:06:0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qiulizhi 发表于 2014-11-4 08:44:5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SWaa 发表于 2014-11-4 09:01: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mohu619 发表于 2014-11-4 11:27:37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gongcl 发表于 2014-11-4 16:47: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6-17 09:19 PM , Processed in 0.088937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