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年会系列报道】康美药业:每年都有新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8-21 06:5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年会系列报道】康美药业:每年都有新故事2014-08-20 李静芝 E药经理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导读】药房托管为康美下一步的战略规划,释放了明显的信号:进一步布局终端,夯实其全产业链战略。康美称之为“固本强基、腾致有序”。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有一位低调的老板,但其每一次市场动作总能引起医药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悸动,自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公众公司以来,康美几乎每年都有新故事。

康美最新故事的关键词是药房托管。从2014年1月31日至2月12日,短短十来天的时间,康美密集发布公告,宣布拿下广东、吉林、辽宁三省81家医院的药房托管权,为其提供所有药品的供应和集中配送,签约期为15~20年。


从产业层面来说,以康美大张旗鼓的药房托管为始点,又一次拉开了医药企业托管医院药房运动的序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马兴田


而具体到康美,则为其产品的终端拓展提供了更多渠道的可能性。梳理康美的扩张历史,一条很清晰的脉络是沿着中药材的上中下游进行扩张,也就是康美从2003年开始后就力图要构建起来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战略的分步实施。


看似药房托管业务的开展对于中药材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稍有游离,但如果细细展开康美历经10年的布局建构起来的所有中西药业务,药房托管为康美下一步的战略规划释放了明显的信号:进一步布局终端,夯实其全产业链战略。康美称之为“固本强基、腾致有序”。


转型的偶然


众所周知,2001年,康美上市之初,其主营业务是化学药。至于为何从业绩还算不错的化学制药领域转入中药材领域,业内与康美自身各自流传着不同的版本。


业界倾向于康美创始人马兴田夫妇在普宁市中药材市场的影响力,毕竟一则广为传播的细节是,当初还是“夫妻店”的康美,与当时的普宁市中药材市场只是一墙之隔,且广东省中医院的一次内部改革,使得马兴田得到这家医院药房的药材提供权。


而康美的版本则是当时的中药饮片市场乱象让康美看到了这之中的机会,“应该说是国家的政策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在2000年,国家开始对中药饮片行业进行强制的规范,我们进行了非常简单的市场调研,觉得这是非常巨大的机会,所以毫不犹豫地进入这个行业,并且快速地取得一些先发优势。”康美副总经理李建华在《E药经理人》杂志2013年举办的企业家年会上提到。他所说的国家强制规定是药监部门对中药饮片企业的GMP规定,而先发优势,则指康美借此最早通过GMP认证。


但不管是什么版本的发家史,所有业内人士,包括证劵分析师,都把2003年当做是康美在中国医药产业里非常规拓展的始点。


这一年的重大公共事件是非典,而李建华也将康美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战略的萌发归结于此。那时候,很多中药材价格出现暴涨,“板蓝根从8块多涨到100多块,金银花从30多块钱涨到300块,我们已经没有货供给医院,因为中间商都不把货发给我们,这促使我们后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不能再从中间商拿药材,必须直接同上游的药材种植商打交道,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康美从中药饮片着手,一直坚持上下游的并购、投资等等。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让同行紧迫、投资者欣喜、“扒粪者”兴奋的全产业链拓展和配合于此的资本操作。


扩张路径很清晰。第一步稳固并建设广东大本营的产能及上下游链条,康美先后两次将其坐落于广东普宁的生产基地进行扩产,I期产能建设4000吨,II期8000吨,之后在2006、2007年经过两次增发13100万股,募资超过15亿元,用于筹建中药物流港和普宁市康美中医院。2013年7月1日,康美中医院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


可以说2008年是康美从广东走出去的起点。这一年,康美并购了北京隆盛堂,将其业务拓展到了北京、天津市场;第二年,康美又转战东北,以3900万元,远低于之前预估的两亿元价格并购集安新开河,并计划投资4亿元建设东北人参基地。同年,康美依照“药食同源”的理念,又将其产品链条延伸至食品领域,在上海并购美峰、金像两家食品生产企业,且将“加州宝贝”和“菊皇茶”投放市场。


全产业链图景


2009年,对于康美来说,发生了一件大事,尽管褒贬不一,但也让业界看到了这家公司对中药材市场上游的把控能力。


这一年,盛产三七的云南文山州大旱,三七全年产量仅为3000吨左右。而此时,康美则囤积着差不多占市场总量20%的三七,除去自用外,康美在2010年价格高涨时全部抛售,从中获利过亿元,受到发改委的提醒告诫。


此事的社会反映正如硬币的两面。对于产业,这种囤积居奇的方式有弊端。但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能够准确把脉产品价格走势而获利,也无可厚非。股市表现倾向于后者,尽管消息一经曝光,康美药业在早盘开始领跌两市,盘中最大跌幅接近6.14%,但次日,股价已企稳,全日小涨1.6%。


尽管康美没有明确表示过此一役让其坚定了全产业链战略的信心,但接下来康美的扩张实践却在印证着它在日渐加紧对上游种植基地和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布局,借以更好地把控中药材价格。


从2006年开始,康美在之后的每一年,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可分离债券、权证行权、公司债等形式,累计融资87.2亿元。而且根据康美历年公布的年报,这些资金的大部分都被投入到中药材上中下产业链的拓展上。


2009~2013年间,几乎遵循着同样的频率,康美分别在吉林新开河、云南文山、四川阆中、甘肃陇西等地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150个多个品种的GAP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超过5万亩,并在成都、上海、亳州、阆中等地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更重要的是,康美还将其产业链延伸至中药材专业市场,旗下的亳州、安国、普宁、玉林四个中药材市场交易规模超过全国的一半。


还有,除了实体中药材市场外,康美还积极布局互联网虚拟交易平台,康美中药网于2011年在亳州成立,并将实体市场作为虚拟平台的信息采集来源之一。信息网络包括8大市场分中心的300余家产地信息采集点。同时,康美中药网承担的国家发改委“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在2013年正式发布,这又让康美对中药材的把控更深入了一步。


这就是马兴田花费10年的时间为康美建构起来的中药材合纵连横式的战略图景。接下来,康美的意图已经明确,更进一步拓展下游的渠道与终端,为其产品找到市场放量的基础。


康美在2013年年报中写到:“按实现中药全产业链战略跨越的发展思路,在稳固基础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从中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倡导者到提供商角色的转变迈出新的步伐。”


已经渐有斩获。以食品、保健品为主的康美直销牌照已经得到商务部批准,以销售中药为主的康美中医院也已经在2013年试运行。更重要的是,药房托管为其化药和化药商业的业务提供了一个渠道平台。


不过,与其扩张过程相伴的则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康美的质疑,那篇在投资圈流传甚广的《康美谎言》,认为康美药业业界高增长背后涉嫌财务造假,称其在土地购买和项目建设上,至少虚增18.47亿元。尽管康美就此发了澄清公告,但质疑声仍在。也许,对康美和投资者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康美再用全产业链战略带来的实际未来高增长去证明,康美的讲的不是故事,是业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天使猪 发表于 2014-8-21 08:52:5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houfangjie1984 发表于 2014-8-21 08:57:51 | 只看该作者
药房托管?不了解,有时间查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11 06:21 AM , Processed in 0.074716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