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我国皮肤瘙痒症用药市场旺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9-16 08:4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国皮肤瘙痒症用药市场旺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09-15  来源:医药经济报  
皮肤病药物整体市场销售规模2006~2013年7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由于环境、空气、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变化,皮肤病的发病率一直很高,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全国总患病率为1.23%,即约有0.1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病。最为多见的是皮肤瘙痒症,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十分复杂,蚊虫叮咬、疥虫寄生皮肤、药物过敏、皮炎、湿疹、真菌感染等一些病以及机体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如消化不良、贫血、糖尿病、肝胆疾病、肾病、癌症等等,都可以成为皮肤瘙痒的因素,特别是一些慢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同时由于皮肤瘙痒病症均尚未有明确的致病基因,疗程时间长且较易复发,发病人群及就诊比例持续增长,使得药物市场需求一直保持旺盛。
  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属中医“痒风”的范畴。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多用化学药物抗组胺药、抗真菌类药、皮质激素类药来缓解瘙痒症状,但由于皮肤瘙痒症存在致病基因未有明确的临床治疗特征,而中医体系辩证调理治疗的理论较能得到公众信任,故中成药在该领域的治疗范畴也有其优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整体市场增速9%
  
  皮肤病药物整体市场销售规模2006~2013年7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除2010年增幅经过2009年高位增长后回落外,其余年间均保持平稳上升,2013年市场规模为166亿元,同比增长为9.3%,比上年度增幅略有下跌(见图1)。因该类疾病有庞大的患病人群,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且增幅一直保持相对平稳,吸引着众多厂家的眼球。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覆盖全身,由于外用药可以直接接触患病部位,因此在皮肤病用药剂型选择中,外用药占了八成以上的比重,常见剂型有:溶液剂、软膏剂、洗剂、酊剂、冷霜剂、硬膏剂、糊剂等,其中乳膏剂、霜剂和溶液剂是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剂型。而从药物的药理作用分类大体为清洁、保护、止痒、收敛、抗菌等几个方面,其中抗菌、止痒是销量相对较多的品种。
  
  化药占八成份额
  
  从皮肤病用药类别来看,化学药占了将近八成的市场(见图2),市场占比近几年保持相对稳定,中成药也有20%的市场占比,保健品及消字号类皮肤用品市场微小,呈现下滑。化学药代表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氯雷他定;抗真菌药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皮质激素类药糠酸莫米松等等。中成药的代表药物有皮肤康洗液、润燥止痒胶囊、湿毒清胶囊、皮肤病血毒丸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口服中成药增速放缓
  
  皮肤病复发率高,公众在使用化学药缓解症状的同时,也会倾向使用中成药,希望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用于治疗皮肤病的中成药市场规模也保持小幅度上升,2012年突破30亿元,2013年持续上扬。
  皮肤类疾病的患病部位特征在使用中成药的剂型上没有太明显的使用偏好,口服制剂约占55%的市场,比外用制剂占比高,保持逐年上升态势。
  
  瘙痒症口服中成药集中度高
  
  皮肤口服中成药市场规模2013年约为17亿元,比上年度增长5.9%。皮肤瘙痒症口服药物是皮肤病口服中成药的第一大类别,与皮肤瘙痒症口服中成药领域有多个强势广告品牌推广拉动有关。
  皮肤瘙痒是皮肤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理论认为皮肤瘙痒是源于体内内燥所致,简单使用皮肤外用药来治疗皮肤的表面问题,仅能暂时止痒,未能从根源上祛除瘙痒根源,较容易反复。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人因性腺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使得皮肤瘙痒患者增多,是老年人常见的顽疾之一,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进入发病高峰期,由此也带动了皮肤瘙痒口服用药市场。
  从样本医院皮肤瘙痒症中成药的前五品牌排名中可见,北京华洋奎龙药业的皮肤康洗液以超过第二品牌份额较大的优势占据皮肤瘙痒症中成药首位,2013年市场份额达23.8%(见表1),中成药前五品牌中仅一个属于外用,其余四个品牌均属于口服品种。
  皮肤瘙痒症口服中成药市场有50多家企业同台竞技,但前4家企业合计占了60%的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且前列品牌同样具备较强竞争优势:润燥止痒胶囊以23.5%的市场份额领先,随后是金蝉止痒系列(颗粒、胶囊)和湿毒清胶囊,前三品种合计超过了50%的口服中成药市场占比。
  皮肤瘙痒症用药在化学药占尽风光的同时,中成药虽然暂时缺乏如同化学药那样的大品牌,但由于公众对中医的信任度较高,依然存在一定市场潜力,如企业加大市场培育和推广,或能在这片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垄断的细分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iamiwjy 发表于 2014-9-16 14:53: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6-15 10:54 PM , Processed in 0.098311 second(s), 21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