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创新药打破难进医保局面 药企盼带量采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1-26 23:0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创新药打破难进医保局面 药企盼带量采购
[size=17.14285659790039p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5-01-26  来源:医药经济报  

[size=17.14285659790039px] 药企与医保部门谈判协商是国际主流方式,“江苏模式”有望全国推广


[size=17.14285659790039px]   创新药难进医保一直是创新型研发企业的痛点。近年来,大病医保对创新药的报销准入已在少数省市试行,浙江、江西、青岛均将几种特药通过谈判的方式引入大病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但是,由于病种和报销范围的限制,能够获得报销资格的产品数量十分有限。

  近日,医保谈判进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江苏省人社厅牵头,联合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物价局和省药监局发文,决定建立谈判机制,将省内药品生产企业自主创新的药品优先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创新药打破难进医保的局面虽然令企业振奋,但在医保控费趋严的情况下,降价将成为长远趋势,企业如何寻求降价和销量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药企与医保部门谈判协商是国际主流方式,“江苏模式”也有望在全国范围推广,但如何构建合理的谈判机制确保多方共赢?企业同医保部门的价格确定后,是否还需进一步与医院和卫生计生部门协商?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面前,而这或许将在谈判机制的探索中渐渐理清。

谈判方法论

  江苏省要求,符合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可以向省人社部门递交证明材料,通过审核后,根据医保基金结余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品通过谈判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江苏此举是为了扶持本省优势企业的创新研发。”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阎政告诉记者,江苏省在全国创新药申报量和批准量最多,在各地都存在医保报销难的问题,江苏省希望率先在国内给予创新药支持。

  谈判协商的内容为统一商定创新药品的医保结算价,统一商定创新药品的支付限定范围以及过度医疗的防控措施。

  对于江苏所提及的谈判内容,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疗保险系主任、医疗保险研究所所长张晓向记者解释说:“医保结算价的制定为医保部门和企业通过谈判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医保付费的费用。而支付限定范围指的是药品怎么使用,用在哪些疾病以及在哪些医疗机构中使用。医保部门主要是行使管理的作用。”

  那么,企业又是如何看待医保支付价的核定?“谈判的核心应该围绕整个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扬子江药业集团首席科学官吕强告诉记者,与仿制药直接在成本上加利润不同,新药的定价机制为临床需求的价值,应在此基础上加利润。这要求企业在立项和上市之前就将价格计算出来。

  阎政认为,“品种和价格的选择应该依据药物经济学、治疗病人受益程度以及治疗成本等因素权衡。医保部门可以根据这类疾病的常规支付成本或者参考同类药物的国际市场价格,核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由于创新药物一般价格都很贵,医保部门不可能全部报销,所以也会权衡报销比例。”

  对于产品进入医保可能面临降价,吕强认为,“降价是一个长远的趋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同类产品竞争的加剧,也会被迫降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希望实行量价挂钩的机制。”

  但是,“量”如何确定?阎政说,“一个创新药刚刚上市,医院和企业都很难保住一定的量。而且医保部门也很难测算出一个具体的‘量’,需要经过1~2年的实践才能确定。”

  面对降价,企业的接受程度如何?“降价幅度最好为5%左右,不超过10%,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阎政认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投入很大,希望3~5年会有20%~30%的利润回报。因此,如果降价幅度太大,企业的利润就得不到保障。

有望全国推广

  江苏省的创新型企业相对较多,恒瑞、豪森、正大天晴、康缘等知名药企均有机会受益政策暖风。但是,江苏对创新药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指的是2009年后省内药品生产企业自主研发或通过控股合作研发、购买研发成果生产、上市销售1年后的化学药品1.1类、生物制品1类以及中药和天然药物1-5类。且有自主知识产权、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

  “符合江苏要求的药品,在全国估计不超过10个,近两年江苏省批下来的也就2~3个。”阎政表示,虽然有机会进医保对企业是利好,但这种政策实惠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而且,江苏此前对特药纳入医保也尝试过谈判,谈判方式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太成熟。

  “目前医保的管理能力还不够,还是以风险管理为主。”张晓认为,江苏之所以先选择省内企业,也是因为风险控制方面好操作。现在缺乏对药物疗效和经济性的评价。虽然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也在做相关资料的积累,但积累到什么程度才能纳入,各个地区的医保部门也要自己来掌握。

  “鼓励创新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策导向比经济上的影响力更大。”吕强预计,江苏鼓励创新药进医保的方式未来将成为趋势,在全国范围推广。

  张晓说,“医保部门将向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向发展。作为代理人,也有责任为参保人员买到物美价廉的药品。医保部门也会借此机会进行探索,慢慢成熟以后,将好的经验推广开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6 07:35 AM , Processed in 0.091067 second(s), 20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