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现有批文哪省强?居然是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朵朵7 发表于 2015-2-13 18:2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有批文哪省强?居然是他?2015-02-13[url=]新康界[/url]

截止2015年2月7日,咸达数据3.0所监测的国内文号汇总数为173594条数据,分别属于6725家企业。其中国产批文168981条数据,生产企业5568家。

文/新康界签约自媒体 白小空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厂家有2家企业的企业名在国家库登记为“-”、“、”,其中“-”对应的生产批文号是“国药准字H20045612”、“国药准字H20065908”,“国药准字H20065909”和“国药准字H20065910”;“、”对应的有“国药准字H13020607”,大家有空去膜拜一下哈。

以具有有效生产批文的生产厂家数做统计,江苏省的生产厂家数最多,其次是广东,山东排第三。排名前十名的省份的生产企业数都在200家以上。若以生产批文数做统计,排名第一却是吉林省,其次是广东省,第三是江苏省,前三名的批文数都过万条(见图1-1与图1-2)。全国共有1112家企业生产批文数50条以上(含50条),429家企业生产批文数100条以上(含100条)。生产批文数50条以上的企业数最多的省份是吉林省,共106家,其次是广东85家,江苏75家排第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咸达数据3.0

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所对应生产批文数统计汇总后可得,江苏省是名副其实的化药大省,化药批文数9490条,占据我国化药批文总数(共106720条)的8.89%。吉林省则是中药大省,占据了全国中药批文总数的(共60293条)的12.16%。而中药注射剂批文数最多的省份是山西省,其次是四川省,再次是江苏省。独家剂型中药注射剂批文数最多的是江苏省,其次才是吉林省,各省所拥有的独家剂型中药注射剂批文数皆不超过10条。北上广的生物制品批文数量占据了全国生物制品批文总数(共1891条)的38.66%(见图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咸达数据3.0

针对独家通用名对应生产批文数归纳分析可得,北京独家通用名的生产批文数最多,其次是广东,再次是吉林。独家剂型对应生产批文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其次是北京,江苏排第三。若按独家规格统计生产批文数,则是广东第一,吉林第二,北京排第三。如果上述批文都有在生产,按目前的招投标主流规则,则广东、北京、吉林和江苏的产品批文在未来招投标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高。

若按照治疗领域统计,抗感染类药广东的生产批文数最多,抗感染类独家剂型则江苏省最多;注射剂型的头孢类药生产批文广东省最多,其次是海南省,再次是江苏省。心血管系统用药江苏省的生产批文数最多,心血管系统用药独家剂型则江苏省最多。呼吸系统用药吉林的生产批文数最多,呼吸系统用药独家剂型则北京省最多。消化系统用药和神经系统用药无论是生产批文数和独家剂型数都是江苏最多。

以剂型统计,缓释控释剂型江苏省的生产批文数最多,其次是广东省,再次是上海市;注射剂也是江苏省的生产批文最多;吸入剂则是山东的生产批文最多,其实是广东,再次是江苏省。
国家医保目录方面,医保甲类和医保乙类对应批文数最多的省份都是江苏省,其次都是广东。独家剂型医保甲类批文数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医保乙类的则是江苏省。基药目录方面,最多生产批文属于国家基药目录内的省份是广东省。独家剂型的国家基药批文数最多的省份由山东、广东和北京并列获得。

小结:初步粗略统计了一下本份报告的省份出现频次,江苏出现21次,广东出现20次,吉林出现13次,北京市和山东出现7次。若不考虑生产批文实际生产情况,目前江苏、广东和吉林三省批文数较多。批文数量仅仅代表着该省昔日注册的荣光,甚至从侧面反映我国的批文同质化严重。批文数越多其对应的市场价值未必越高。目前批文数的多寡也不能作为该省未来新增批文数多寡的参考,如2014年生产批文获批排名前三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山东;吉林未进排名前十。最后抄袭一下段子,对于药品批文价值未来的走势,偶是这么判断的:建议看好医药行业未来的企业家逢低买入,建议想退出或收缩医药行业业务的企业家逢高卖掉,建议没有主意的企业家高卖低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moonshadow 发表于 2015-2-15 11:27:57 | 只看该作者
- 是青山利康
、应该是北京中新制药厂
刚才检索了这两个公司的品种,也未包括上述几个批文在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SFDA数据库的问题吗?
难道这两个企业都没有核对过自己在数据库的品种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黑龙 发表于 2015-2-13 18:37: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15 09:37 PM , Processed in 0.092352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