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化学分析] 药物分析重点药物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iyao 发表于 2017-2-24 14:4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重点药物总结
& E) b1 |) [, L* Z7 ^- n9 e  N

8 W  o" h9 y! f/ T: i1.标准品: 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品指用于生物检定、抗
. O" v* S, [5 O) k: u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0 r6 ?6 a3 x. `' A5 m" Y, g$ _% ?, ]2.空白试验: 在与供试品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
" ~! `  k9 P  w# p3 m) T# }. O同样加入而进行的试验 ; L" z# \! }: t: T+ H
3.鉴别试验: 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8 P2 M& x/ g' V" J9 V
来药物的真伪。 3 J& W/ `/ G# r/ \! M" K3 O6 v* w
4.灵敏度反应: 一定条件下?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检出尽可能少的供试品?反应
. o/ z7 @* C4 ]8 p5 H5 x对这一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V# A2 j1 D* x( |+ J8 g1 V+ d5.热分析法: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
1 x' w" S& ]/ x! A3 L术。
2 a/ s+ C- V* N+ r2 M* k6.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传输给待测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
: x. _; B' s2 {  ]$ y$ ?4 }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 D. O5 \8 u  v1 l7灵敏度法: 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
5 X. m1 W6 S) E4 S$ R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中所含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4 C% @9 z  R5 l  Z8 C! T3 F8.比较法: 指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与规定的限量* k) G) j& p* ]
比较?不得更大
; N+ s% Z0 }" H0 v/ [9重复性: 在较短时间间隔内?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
- `( z; o8 `. w" b果的精密度 1 i" q4 K6 N% {1 V7 i$ Y4 @
10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W8 v' X( x  y5 F/ l/ X( D$ m
11.中间精密度:在同一实验室?由于实验室内部条件的改变?如不同时间由不同
0 ~/ v5 M/ N! U分析人员用                                                           
( G3 x8 m5 \9 ?' }5 J2 K              不同设备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 W+ q8 D0 `' m1 O  J& I( q( `12.检测限: .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 u$ N$ `6 b0 T
浓度 3 n8 t# \( ~$ x7 U1 p
13.定量限:样品中被测物质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1 M, \7 L; F/ Q
和精密度 2 [+ f6 |+ u# c, p
14.耐用性: 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 a/ r" r! q; N2 j5 I& c15.酶活力: 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 I' q! q! l8 k  f# U16.酶活力测定: 酶活力测定是指以酶为分析对象?目的在于测定样品中某种酶的
) b9 O  a" I4 N/ j含量或活性的酶分析法。
) a4 A; _$ S4 t8 X( o17.酶法分析: 酶法分析是以酶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主要用以测定样品中酶以
7 u$ b8 _6 Z: r! g9 N6 o8 L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
4 b% L: G5 f8 y) o* k18.生物检定法: 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或离体器官组织等所起的药理作用来检定药$ x8 T3 A1 b# [4 }
物的效价或生物活性的方法?用于无适当理化方法进行检定的药, b" c" {5 \1 b2 {0 _5 c
物。  1.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要求是什么?
: v% }# ^* }0 B# K( W& Z- X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的书写。药品检验及其结果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3 r4 k, g8 D5 w3 I* D5 z( R
实验数据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记录内容包括——供试品名称、批号、数量、来源、
( R0 y" e( F& U取样方法、包装情况、外观性状、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收到日期、报告日期。全部项目检
- M% e/ e: |! V* S验完毕后?应写出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做出明确的结论?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还应
$ ^5 n: c) }) v  V& w. u0 v提出处理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 R+ T/ I) q2 a/ M6 E
3. 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相对密度,馏程,凝点,折光率,粘度 % S: z* a* }2 {: u- [! _
3?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 o4 Z1 v2 O1 I% ^. m
Ch.P?2010年版??JP(15)?BP(2009)?USP(33)
: {- C& ]0 d" `$ @7 G: @1 \5.吸收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中国药典收载的是哪种形式?
2 D5 m" v& d  l% V8 m) M% @有百分吸收系数和摩尔吸收系数两种表示方法?中国药典收载的是百分吸收系数
5 T6 H" M/ x( E7 N% Y! k2 ^7.试述古蔡法检砷和Ag-DDC法检砷仪器装置的不同。
6 H2 c6 [3 I1 P6 c- s9 p主要是判断方法不同?前者是比较砷斑颜色的深浅?后者是测定吸收度的方法
- G( c9 L7 h$ E4 [. V) j0 w! c6 j# `3 N8.一般杂质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7 ?3 G$ o  Y2 B氯化物检查?硫酸盐检查?铁盐?重金属?砷盐?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易炭化物?炽灼 残渣?干燥失重?水分?残留溶剂检查。 1 z* K; s7 g( t( Z/ `% t
9?简述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效能指标。
  U9 a7 H3 l+ A. f- |) M特异性、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准确度、定量下限、样品的稳定性、提取回收率 5 z4 P, Y! J# @' e  G( z$ Q1 Q# d
10.简述在测定血样及组织匀浆中药物的浓度时?除去蛋白质的方法。
$ }0 ^. r2 q6 ]: {' X, X?1?加入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镁等。 8 O2 `" t  R/ c+ ]7 X
?2?加入强酸与重金属离子?强酸如三氯醋酸、高氯酸、磷酸等?重金属离子如汞盐、铜
! C. C5 v; P0 n9 Y: O1 M盐等为阳离子型沉淀剂。 2 U2 J' K" N  M
?3?加入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乙醇等?可使多数药物从蛋白质结合物
3 O- l2 \1 K0 L2 l# L中游离出来。
+ v' ?, {* t/ M- m* D?4?酶解法。此法不仅可使组织分解?并可使药物释出。 1 J& }  z, u' ~8 a4 _7 K
11.简述银量法用于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原理?
$ R+ _% b+ u. S% U  Q基于巴比妥类药物在合适的碱性溶液中?与银离子定量成盐?在滴定过程中?先形成可溶性一银盐?稍过量的银离子就和药物形成难溶性二银盐沉淀?使溶液变浑浊以指示终点。  
& M3 T2 M4 Y' U12.如何鉴别含有芳环取代基的巴比妥药物? + W5 ?; c2 }  I8 p7 G
?1?与硝酸钾-硫酸共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黄色硝基化合物。?2?硫酸-亚硝酸钠反?2 S; c3 }& u- m5 i5 V" j: |/ l
生成橙红色产物。?3?甲醛-硫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产物。
! {# ?# u8 D+ r. |$ i3 k: G14.用反应式说明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 9 x" X& V! B$ C
结构中具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亚硝酸钠反应?可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用/ u' J7 |% b' X3 k8 @5 H& l
永停法或外指示剂法指示终点。反应条件??1?加适量溴化钾?2?加过量盐酸?3?室温条- a7 \( p9 k: s7 Z$ B
件?4?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
1 U" O. A6 N* [2 o3 l15.试述鉴别水杨酸盐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 ' f( ^" e$ Z* K8 E4 |
水杨酸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在pH4?6条件?生成紫堇色络合
% Y5 C/ l' U& w  M+ ^物。对氨基水杨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
2 A4 t' J9 R+ ~& B$ @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沉淀。      
$ q1 h( ^3 M0 U) z8 e5 s16.如何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说明测定原理和方法? & n$ j" |. _( \# W6 S+ o1 g
苯甲酸钠为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用盐酸滴定液滴定时?析出不溶于
9 s1 |7 I# \" `- }- K) @水的游离酸?利用游离酸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水相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乙 醚?用分液漏斗进行滴定反应?将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苯甲酸不断萃取入有机溶剂中?减少苯
  C) D" L9 O/ L$ v6 ]甲酸在水中的浓度?使滴定反应完全?终点清晰?同时还可以降低苯甲酸的解离?滴定反应 " W+ M$ D5 ~/ i
的原理如下? COONa Hcl
) b; p# ]" b- O5 l  i+ UNaCl
- m$ p9 H8 e1 e2 bCOOH  
: ?3 F# H- ]$ J' W7 b4 X17.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 P9 j9 L& }. N4 u3 o
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与对照品比较,进行限量+ K! g6 F) n7 M; L% k- c
检查。 7 `  w3 g6 F) V2 F0 ~4 P$ K$ Y* R
18.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为什么会变黄?
6 ~* H( V/ k- T* W$ H% q, c$ |. Y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有酯键?在注射液的制备过程中易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2-
; Y3 @' ^, Y4 Q二乙氨基醇。其中对氨基苯甲酸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可进一步脱羧转化为苯胺?而苯厂又可被9 y, C# k, g, h' d3 }. Y* r$ \
氧化为有色物?使注射液变黄。
5 S# u$ Q, q# R, a19亚硝酸钠滴定法常采用的指示终点的方法有哪些?中国药典采用的是哪种?
. r! a( L1 M) K2 k3 f0 q' X! ?6 t电位法、永停法、外指示剂法、内指示剂法。中国药典采用永停法。
, F, F; x2 E3 N8 z( R20?苯乙胺类药物中酮体检查的原理是什么?
/ U. u. @9 D" `5 f5 U; B: W利用酮体在31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药物在此波长处几乎无吸收?限制吸收度的大小来+ h* f- {; j3 q1 f9 n5 D
限制杂质的量。 " L, E1 d6 }' x
21.什么叫戊烯二醛反应和2?4-二硝基氯苯反应?这两个反应适用于什么样的化合物? 5 h/ w5 @$ E- K1 G: l
二者均属于开环反应?适合于吡啶类药物。戊烯二醛反应?当溴化氰作用于吡啶环?吡啶环6 ^( p" |+ X' E( T& y
发生水解生成戊二醛?再与芳伯胺缩合?生成黄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2?4-二硝基氯苯反8 O* ]2 }; H/ b6 q! X" A1 T- S
应?在无水条件下?将吡啶及其衍生物与二硝基氯苯氯苯共热熔融?冷却后?加醇制氢氧化3 n3 t, K: |/ O8 O4 I
钾溶液将残渣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5 |/ ]8 D3 T- t7 w
22.如何鉴别尼可刹米和异烟肼?
0 F* q$ L: C; w) d) B异烟肼与硝酸银反应?即生成可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异烟酸银沉淀?并生成氮气和金属银?在, g  k5 E! p$ e3 q0 g- s3 ^
管壁上产生银镜。尼可刹米可用戊烯二醛反应鉴别。 & T2 d' a- f, V8 a
23.异烟肼中游离肼是怎样产生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0 e2 T; w) Y( l+ L- v
异烟肼中游离肼是由制备时原料引入?或在储藏过程中降解产生的。中国药典?2010?采用
  G7 Y* z7 [: m$ U  pTLC对照品比较法。  
. }* ~8 a( O& d4 X6 P) ]- n24.苯骈噻嗪类药物的非水碱量法为什么要加入抗坏血酸和醋酸汞? + |" {* d" K# b. f; B( F  U1 E
加入抗坏血酸的目的是防止本类药物被氧化?加醋酸汞的目的是消除氢卤酸盐的干扰。
0 e1 x; o1 i8 L. `) K5 v; r25.苯骈噻嗪类药物的紫外吸收性质是由什么结构引起的?具有什么特点?其氧化产物和未取
( I& _4 j: c" \1 {  ?代苯骈噻嗪的紫外吸收有何差别?
) O8 L' B# T+ Z# m8 c由硫氮杂蒽母核引起的?一般在紫外区有三个吸收峰?2位、10位上取代基的不同?可引起2 A9 T/ `' Z6 r! S1 S+ g' v7 S% \  z
最大吸收峰的位移。如2位上被卤素取代时?可使吸收峰向红移?2位被—COCH3取代?
* W+ L* }% t9 f吸收峰向紫移?易氧化呈色。其氧化产物与未取代苯骈噻嗪的紫外吸收有明显不同?它们具
& ]: c6 B1 N4 ]) Y有4个峰值 - {, g+ v+ u  ]. @' I! E; T  X
28.简述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和波长选择原则。 * Y* c, q/ I# M. d4 Y3 E: h
①杂质的无关吸收在310-340nm的波长范围内几乎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加吸光度下
1 o- E  X2 u0 C, Q" H1 ]5 h降?②物质对光吸收呈现加和性。三点波长的选择原则为一点选择在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 e' F% [" ~  @" T, m
波长处?即λ1??其他两点选择在λ1的两侧各选一点?λ2和λ3?。第一法?等波长差法??
. j6 I+ j, C" E( Sλ3-λ1=λ1-λ2。第二法?等吸收比法??Aλ2=Aλ3=6/7Aλ1
7 W# R  H3 V8 U' k- ^5 }; M29.简述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维生素C的原理?
2 k/ c5 r0 ]6 t5 P+ t& Z9 P# w2?6-二氯靛酚为一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当与维生素' B  r9 M) U5 O0 I: Q8 S4 W% _/ i
C反应后?即转变为无色的酚亚胺。因此?维生素C在酸性溶液中?可用2?6-二氯靛酚滴
8 M. o+ i1 _  Z8 K% A2 B" s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为终点?无需另加指示剂。 % Q/ T: S! ?; t. n5 B
31简述维生素B1的硫色素反应?
/ J( ~; l* E  v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异丁醇?中?显蓝色荧光。 7 u% B5 c) `/ {  V, r  L
32维生素C结构中具有什么样的活性结构?因而使之具有哪些性质?
0 Q0 t: C  w0 h  ~: d* w6 z烯二醇结构?具有还原性?酸性?与糖类似的结构?表现糖类的性质和反应?具有手性?表  w5 T/ e8 n- p# j% G5 U! o
现出旋光性。
- \2 l: g9 v6 J+ ^33.简述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1 Y* p! n- p9 l
维生素C在醋酸酸性条件下?可被碘定量氧化。酸性条件?新煮沸过的冷水等目的是为了
+ d: G1 G* L2 \2 A" Y减少水中溶解的氧气?降低维生素C被空气中氧的氧化速度。加入丙酮可消除制剂中辅料
% q/ s# [/ y" H! m2 j! x对测定的干扰。
$ f: r) M7 F7 J0 j/ V34.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母核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种类?
  M% D" ]1 J5 ~5 L- A& l( X1 T) L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母核是环戊环并多氢菲?根据其药理作用可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 P& ~5 ]0 j. M) I! @( `# c两大类?性激素又可分为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
/ l  ]2 ]3 _) ?' T35.黄体酮的特征鉴别反应是什么? . C, H# c. g: b+ T: _" a
黄体酮的特征鉴别反应是甲酮基的呈色反应?黄体酮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蓝紫色物。
: \" X& B0 ]6 c5 ]4 _" {36.甾体激素的官能团呈色反应有哪些? 1 [% r4 J  m& k: _% _& t; _; k
C17-α-醇酮基的呈色反应?碱性酒石酸铜、氨制硝酸银试液、四氮唑试液?酮基呈色反?' e5 k6 f" S1 n& ]0 n+ L# Z/ h
羰基试剂?酚羟基丁呈色反应?重氮苯磺酸?甲酮基的呈色反应?亚硝基铁氰化钠、间二硝
4 L8 x9 P& f/ h) z) U基酚等。
9 B* z3 t5 m. y37?甾体类激素药物有哪些鉴别方法?
$ \; K! I. _. S( `⑴化学鉴别法?①与强酸的呈色反应?②官能团的反应?C17-α-醇酮基、C3-酮基、甲基酮、
* e# s2 |2 l* X- A' U3 i酚羟基、炔基、卤素等?。⑵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⑶UV法。⑷红外分光光度法。⑸TLC! m# k+ V- \$ H0 {; v6 U
法。⑹HPLC法。
" D0 Q1 h& _0 A  T. ]/ Q3 A% u39?简述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原理和碱加入顺序的影响。
: r0 k5 K8 P& f( K( Q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原理?皮质激素类药物的C17-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可
; Y) J' G1 x9 U( W* z以还原四氮唑盐成有色化合物?此显色反应可用于含量测定。由于皮质激素和碱长时间接触
! {. v& d4 ^6 p后会部分分解?因此四氮唑盐应先于碱加入反应体系
, ]6 U# {9 c9 a40?异烟肼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理是什么?本反应对什么样结构具有专属性?
. U: P2 g$ G1 W异烟肼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理?甾体激素C3-酮基及某些其他位置上的酮基能在酸性( K5 k3 R8 v; O
条件下与羰基试剂异烟肼缩合?形成黄色的异烟腙?在420nm波长附近有最大吸收。本反7 w" [# }4 d5 m
应对具有Δ4-3-酮基的甾体激素具有专属性。 % d; J, t' s5 r. M
41?什么叫做Kober反应? : D6 `6 z; X) a6 c
Kober反应是指雌激素与硫酸-乙醇反应呈色?在515nm附近有最大吸收 ) i, t6 f8 O4 k( b, L' M! N
42?简述抗生素类药物中高分子杂质的定义及分类。
$ d* |) G% Q+ ?& N& s抗生素药物中的高分子杂质是对药品中分子量大于药物本身的杂质的总称。高分子杂质按其( t2 O1 @) Y2 g& F1 T
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杂质和内源性杂质?前者包括蛋白、多肽、或抗生素与蛋白、多肽等的结
  l8 ^- h" k6 q/ P: |4 y: @合物?后者是指药物的自身聚合物 , C" A( {# {- ~% A, \
43?抗生素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哪四个方面? ①影响产品稳定性的检查项目?结晶性、酸碱度、水分等?②控制有机和无机杂质的检查项- ?6 L0 q* Z" u+ I$ G. @2 _
目?溶液的澄清度、有关物质、残留溶剂等?③与临床安全性密切相关的检查项目?异常毒  G* ]6 L, \" o( p7 i4 Q3 F
性、热原、无菌等?④其他检查项目。  7 Q+ q$ x" `% C, U% z
45?试述复方制剂分析特点。 . `" a; g# l$ T
凡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制剂称为复方制剂。它的分析较原料药、单方制剂复杂。如
, N( z0 q7 T) Y1 `+ J* I8 V4 J0 C0 T5 ~果复方制剂中各有效成分之间不发生干扰?就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出各成分的含量?如果各
; T0 _2 X/ K) Y/ c3 ~" f8 F有效成分之间相互有干扰?则可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采取适当的分离处理后?再分别进行: Q, F4 y! Y9 k8 f2 Q" W; e
测定。总之?应对被分析成分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有充分的了解?找出它们的共同性和特殊?: V; i0 H: p% ?0 _! p, B9 u
制定科学的分析方法
2 g' f. ^% p# k) B/ R46?试述片剂分析中常见干扰及排除方法。 7 W& u) G! {9 u0 W& U; d- b3 f
淀粉、糊精、蔗糖、乳糖等是片剂常用的稀释剂。其中乳糖本身有还原性?其它糖类的水解
% q2 ~: B$ O+ t5 Z5 X$ o产物为葡萄糖?具还原性?可干扰氧化还原滴定?特别是使用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滴定剂?如
) J4 k, n4 `5 x8 a$ Q高锰酸钾、溴酸钾等。在选择含糖类附加剂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时?应避免使用氧化性强的 * _; [* l: Z% B' b7 z1 _9 W8 l
滴定剂。同时应用阴性对照品做对照试验?若阴性对照晶消耗滴定剂?说明附加剂对测定有
3 ~) b5 L% W" P7 |, w2 D干扰?应换用其他方法测定。 , o" {. @  ]7 Q  k* T9 H4 U
硬脂酸镁是片剂常用的润滑剂。其干扰作用可分为两方面?
/ a6 O. z2 p" v2 e# k/ `, x( L/ E* [Mg2 可干扰配位滴定法?硬脂酸根可干扰非水滴定法。在pH>9.7的碱性溶液中?用配位滴# _/ {- G2 T1 p7 b' `
定法测定含量时?Mg2 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测定结果偏高。通常可采用加掩蔽剂的方法消除干扰。当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主药含量时?由于硬脂酸根离子能被高氯酸滴& p6 n3 Z# i" }) F0 C  N
定?因而可干扰测定。若主药含量大?硬脂酸镁含量小?则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可不考虑1 Y  ~4 a' Z: Y0 n
其干扰?直接进行测定?但主药含量少而硬脂酸镁含量大时?硬脂酸镁的存在可使测定结果$ J3 Z$ f( y. g+ V( T& J
偏高。   @# _+ `  S# q; _
常采用下列方法排除干扰? (1)用有机溶剂(如氯仿、丙酮和乙醚等)进行提取后蒸干或部分" k) w% @+ {; E1 T  Q4 F
蒸去后再进行非水溶液滴定? (2)加入掩蔽剂以排除干扰?如采用草酸或酒石酸等有机酸直
5 b! r& F# [. O, i* _; t) ^, ?$ t& d+ j接掩蔽。其机理为?有机酸与硬脂酸镁作用?生成在冰醋酸和醋酐中难溶的酒石酸镁沉淀?同
" Y9 l8 [( u' x( [" b' _时产生的硬脂酸?对测定结果无干扰? (3)若片剂中含主药量很少时?为了消除硬脂酸镁的
. {2 p5 l# y- o6 t6 {+ Z0 h干扰?可采用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 R: v' ?. Y- t# a4 L1 H5 J6 N
47?简述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及排除。
: U) u9 u* `! P! ]3 U! U注射液中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以及维生素C   U# x( {. X4 m( o
等。这些物质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当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时便会产生干扰?可
5 ~( Y( {  b9 A6 ?6 U按下述方法进行排除?(1)加入掩蔽剂?加入丙酮或甲醛作掩蔽剂?可消除亚硫酸钠、亚硫 9 g" N8 _2 o7 m- X
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对测定的干扰。 # s7 n2 g. V% u) F
(2)加酸、加热使抗氧剂分解逸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及焦亚硫酸钠均可被强酸分解?  b% a* g1 I8 ~9 h
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经加热可全部逸出?除去。
3 t; I) |7 }8 n(3)加入弱氧化剂氧化?此法是加入一种弱氧化剂将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氧化?而不会氧6 a! y1 z" q) |; n/ g
化被测定的药物?亦不消耗滴定溶液?以此排除干扰。
3 }9 J- x& e+ [$ t& q8 A! r(4)利用主药和抗氧剂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进行测定?当维生素C作抗氧剂时?对测定主药4 |# q4 H3 ]5 \! T  D
有干扰?可在不同波长处?选择一个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    2 t; M- f8 e6 k$ b4 \
49?简述生物制品中安全性检查的项目。
- m% s( {) l1 Z# p' p& p(1)无菌检查?(2)热源检查?(3)细菌内毒素检查?(4)异常毒性检查和特异性毒素检查?(5)
7 {2 T7 f+ x3 K; h" K过敏反应检查。 ' H4 H# U# s5 w$ d5 j9 C/ u7 L* P
50?简述生物制品的分类。 (1)疫苗类药物?(2)抗毒素及抗血清类药物?(3)血液制品?(4)重组DNA制品?(5)诊断制品?
* `* E3 b, R$ B0 d(6)其他制品。
+ @& |+ b# J4 ?$ c51?简述生物制品的特点。 % Y+ D6 h3 z7 M; Q
生物制品的特点如下?(1)共同特点?生化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均来自生物体?是生物体的- x& [6 F* X) @5 k- P% @- J
基本生化成分?是由生命基本物质制得的一大类药物?(2)分子量大? (3)结构难确证?(4)8 Y+ r4 @  Y; `! l4 ^  ?* e8 y
生物活性检查?(5)安全性检查?(6)效价(含量)测定?(7)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 s/ i- Z% w1 U4 b53?试述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
) }2 w' s/ m5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  N2 x$ I; Q: V- @4 s5 H, }
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8 i/ D; Y9 G6 K( N
54?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 j" ]$ n/ l: \( {( n% t- }
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原则包括安全有效、先进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 k" v2 U" h* [7 |: [1 k
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
( X8 _! O9 v* O. x" T: v9 c55?制订药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N6 H# m2 l; Y; K0 s内容主要包括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等。 ( p+ M* V) z; L9 E, p
56?药品质量标准中物理常数主要包括哪些?
7 G' T6 ^7 R. B% o8 ?, i主要包括溶解度、熔点、比旋度、晶型、吸收系数、馏程、折光率、粘度、相对密度、酸值、
% R/ `+ F$ H! R( P1 {" e碘值、羟值、皂化值等。 ' t' B+ F6 ]& Y
57?中国药典凡例中规定“检查项下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应如
4 z( n  Y$ G' l$ D# H, `. g何理解?
( J7 y+ K2 w  I* R药品的有效性?是以动物试验为基础?最终以临床疗效来评价?药品的均一性?主要是指制9 n+ Z3 x& p+ e3 v: k
剂含量的均匀性、溶出度或释放度的均一性?装量差异及生物利用度的均一性。药品的纯度
) }9 B$ v! |3 n7 I" e% J& {要求主要是指对各类杂质的检查及主药的含量测定。安全性是指热原检查、毒性试验、刺激4 |# q) h9 y) C- F% b+ x5 {+ v
性试验、过敏试验、升压或降压物质检查等内容。
% k- t0 X' y4 V2 W0 d+ `9 z8 P8 O58?选择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0 j" z" l6 u+ }# T选择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则是? ( o4 _; W# o! C$ p2 e  i" T
(1)原料药(西药)的含量测定应首选容量分析法。 ; A- O9 ^1 d* y* N* `) d3 y. W" x0 ]1 [
(2)制剂的含量测定应首选色谱法。 + |! u  ]; e) ]2 n1 G
(3)对于酶类药品应首选酶分析法。 6 o0 o1 {; H" W/ p) Z/ F
(4)在上述方法均不适合时?可考虑使用计算分光光度法。
2 C) @% c) q* Y% J(5)对于新药的研制?其含量测定应选用原理不同的两种方法进行对照性测定。
& |7 S; \% p6 Q. s# {2 U59?含量测定采用HPLC应做的方法学验证性试验有哪些?各有什么要求? + _& T% h3 E9 p/ _/ B. W
(1)精密度?要求<2??
4 m4 h, P3 R  J9 @(2)准确度?要求回收率在98??102?之间。
" \6 B; K, @, A(3)线性范围?用精制品配制一系列对照品溶液?浓度点应为5?7个。
6 q( t/ ]! I" `) h(4)专属性?要考察辅料、有关物质或降解产物对主药的色谱峰是否有干扰。
- `: x: G& {* |! \0 z% Z3 A2 b1 h8 U(5)灵敏度?即检测限?以S?N?3的检测限表示。 ( j: V  G& [' {) |$ K$ ]
60?简述药物稳定性试验的分类及其目的。 8 F1 t9 |3 X2 G
(1)影响因素试验(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目的是研究该药品的固有性质?# n2 G9 _* m  a: J  V
贮藏条件?考察影响原料药或制剂质量的贮藏条件?为贮藏、处方加TT艺等提供资料。(2)
; ~7 e: o- k$ b8 r5 R# d' u加速试验?目的是在尚未取得室温或一般条件下长期贮藏稳定性考察前?在临床研究或试生+ B7 {& y# v7 `1 Q6 w. h
产期间能保证药品质量。 3 C/ I9 Y1 r( t
(3)长期试验?目的是考察药品的使用期限(有效期)。所用方法应以色谱法为主?并同时考察
7 Z4 `% H* Y( F1 d9 M  V+ V& S性状、有关物质和含量等。  1?中药制剂常用的鉴别方法与一般制剂有何异同点?
& U& X0 @* f) ~6 U* K(1)性状鉴别?主要对中药的外观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进行描述。(2)显微鉴别?组织鉴6 q/ J. \/ w7 b8 a6 r9 w  M
别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根据药材鉴别要求制片。中成药则应根据不同剂型适当处理制
- M, t; k' ~3 T2 g. S3 ?* d& f片?然后进行显微观察。(3)理化鉴别?中药制剂中成分复杂?一般应制备阴性和阳性对照
$ g- F* x$ b4 E; V, m液进行比较试验。(4)色谱法鉴别?色谱法分离效能高、灵敏?特别适合中药制剂分析。 9 V. U! @  b; N& ~) O) Z" [& C
2?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 X: n* l: }6 u% H3 H5 L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特点是?(1)有效成分往往难以确定。(2)中药制剂大多由多味中药组成7 u( {9 g: a5 J/ f
化学成分复杂。(3)中药制剂是严格按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组方而成?应根据药味的君、臣、1 O* c0 t; ?9 d+ q1 y  F( y
佐、使地位?首选君药、贵重药及剧毒药建立分析方。(4)中药制剂中中药材往往差异较?
) ~: p7 z: C& g- K  H7 T6 ~. ^- Y分析时应考虑药材来源与炮制等方面的影响。(5)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7 l4 P. |0 n# z# P+ C
应针对不同工艺、剂型和辅料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和检测项目。(6)中药制剂中杂质来源具
8 P% M, n' i' g& W, Y有多途径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7)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多为非单一性?应检测尽
4 w$ Q/ |& z. f+ O$ l8 Z! x可能多的有效成分?综合进行质量评价。
3 X- a5 ^$ r# S' v0 C6 v3?试述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 r3 H1 B& P6 r$ o# x
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为?(1)供试样品的取样与样品保存。(2)中药及其制剂的定性鉴?7 T6 i# i( Z, Q$ D' e5 c
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色谱鉴别。(3)检查?包括一般理化检查项目、杂质
" G/ {  K$ i9 I7 h+ K% K检查和重金属检查。(4)含量测定?中药制剂成分复杂?需要对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含量
; V8 a0 E! a; B进行测定。(5)检验记录?记录内容要真实?详细?整洁。 * j8 P2 z% P9 t9 ^
4?中药制剂中杂质检查的项目包括哪些?
0 Q& p! a0 v' m0 g3 e中药制剂中杂质检查的项目包括以下几点?(1)水分检查法?包括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 u& t# {! Z. B5 m- @" y
燥法和气相色谱法。(2)总灰分和酸不溶性成分检查。(3)重金属检查。(4)砷盐检查。(5)残留
! @2 p& z& X% f8 L' G农药的检查。
' A8 v, f' f+ t5?中药制剂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 l. c$ O$ H9 O- E2 K3 G; {% I) g" {中药制剂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1)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法和容量法。其精密度高?但; j5 [" }! b" c7 D7 r
不如光谱法等仪器分析法灵敏、专属。(2)分光光度法?灵敏、简便?但由于中药制剂成分4 L/ t: ]% z! ^. e. q: e8 y
复杂?不同组分的紫外吸收光谱往往彼此重叠、干扰?因此在测定前必须经过提取、纯化等- ]/ k$ @/ P9 L7 v- H# x( f! x
步骤?以排除干扰。(3)薄层扫描法?分离效能高、快速、简便等优点?精密度和准确度不
! ]. r/ Z2 i, ^- d* R4 E" [如高效液相色谱法高。(4)高效液相色谱法?其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其
/ D/ B# W5 M$ m1 g重现性和准确度均优于薄层扫描法?是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 d; s  ]3 @3 H. i, Z
6?中药制剂分析常用的提取方法、净化方法有哪几种? ! |9 s! w5 m4 M+ R# i5 O/ E
中药制剂分析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萃取法、冷浸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
0 ]9 d! {3 o3 A' r  f3 q蒸馏法、超声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中药制剂的常用纯化方法有萃取法和柱色谱法等。 4 z% j( q" g8 [# \
7?简述中药制剂含量测定项目的选定原则?   L: ~% B$ Z% ^
(1)单方制剂所含成分类别必须清楚?应有针对性的建立含量测定项目?(2)复方制剂应首先
1 C' h- s2 i) X选择君药及贵重药建立含量分析方法?(3) 含有毒性药物的必须建立含量测定项目?(4)所测  u; T  Y, k8 I' u" ~, \% m
成分应归有属于某单一药味?(5)检测成分不必考虑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6)若君药及贵重
) _4 k& p( s! ^4 y2 Z2 p药无法建立含量分析方法?也可依次选择臣药或其他药味进行含量测定?(7)有效成分或指" i# V5 E/ V3 U9 {
标成分清楚的?可以测定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 (8)测定成分需考虑与生产工艺的关* p; n' V: B2 ^" l$ {. W
系?(9)若确实无法进行含量测定的?可测定药物的总固体量。 1 m5 i! ~2 A: Y  ^0 @
8?薄层色谱法进行中药制剂鉴定时采用的对照法包括哪些?
* _9 j% O- h6 p5 N(1)对照品对照法?(2)对照药材对照法?(3)阳性对照法?(4)阴性对照法 9 J# v" p% }/ }
9?简述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及分类。
+ f7 {3 k* l5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等经适当处理后?采取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 `. e2 C. @  R# ]
能够标示该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即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中药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可分为中药化学! H- H9 s! A0 _- a
指纹图谱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前者是指采用光谱、色谱和其他分析方法建立的用意表征中( R' S! O7 J! X) ^4 z- y+ z
药化学成分特征的指纹图谱。后者包括中药材DNA指纹图谱、中药基因组学指纹图谱和中0 A2 Q3 N; z% z& Q8 ?9 p0 k
药蛋白组学指纹图谱等。
1 {/ E4 g3 u- F) m3 v3 \+ j- ~来源:网络汇总# p* r5 G7 c' V; k$ a( S2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longhurt 发表于 2017-2-24 15:24: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8-23 09:53 AM , Processed in 0.109719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