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第17届CSCO汇聚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eibing 发表于 2014-9-29 18:5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17届CSCO汇聚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09-29  来源:新药汇  

紧凑的第17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3天会议既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的最新研究,也有国内学者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范围涉及常见、多发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肾癌、黑色素瘤外,还有一些罕见肿瘤。多个场次一座难求,用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的话说,“本以为‘阳春白雪’,感兴趣的人会很有限,殊不知竟然站无虚席。”

  在学术的丛林里,每一张数据表格和临床照片都清楚地记载着肿瘤医生对患者的爱心和精诚;在激辩和讨论里,则更多是医者对科学的执着和开放的心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认为,我国临床医学进步了,多数参加讨论的同行对规范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临床医学有了灵魂,医者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而不拘泥于常规。

  “今年的CSCO,分子诊断、无创检测以及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真是一场医学盛宴。”连续几年参会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宏教授在会场逛得不亦乐乎,“亮点太多,感觉都听不过来了。”

  近年来,中国肿瘤防治水平无疑有了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我国中青年临床肿瘤学家迅速成长,在开发新药、转化医学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另一方面,国内医生在国际上有分量的论文不断增多,组织地区和国际多中心协作研究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但依然有地方需要思考。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的管忠震教授谈到,最近这十多年来,靶向治疗将肿瘤治疗带入另一个阶段。例如,从驱动基因的角度进行肺癌治疗,虽然靶向治疗之于传统肿瘤治疗在观念上是一个大的改变,但是,靶向治疗是否能成为肿瘤研究和攻克癌症的终极“模式”,仍存有质疑。靶向治疗药物虽然补充以前细胞毒类药物的不足,但是它的有效时间有限,由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有没有更有效的模式呢?另外,《科学》杂志把免疫治疗癌症评为2013年科学界最重要的进展。尽管在实际操作层面,免疫治疗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中国学者在关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参与其中?

  这些问号,或许在下一届CSCO会议就会有答案。

  国际知名医学网站Medscape曾对医生生活方式进行调查,该报告显示,肿瘤医生可能是最不具幸福感的专科医生。这或是生命重托所必然承载的压力,亦或是疾病高发率带来的困惑和沮丧?

  “我没有业余生活,我的消遣,就是伴着一杯清茶,看最新的文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研究室副主任陈立波教授说。

  “我感谢患者的信任,这是我在医学领域披荆斩棘的最大动力。”赵宏说。

  在这些奋战在一线的肿瘤医生的眼神里,记者看到他们对于科学进步和药研发展的殷切期待和对患者的真挚感激。衷心祝愿肿瘤医生的明天更幸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闻延伸>>

吴一龙:CSCO 的国际化有效推动中国临床科研发展
丁香园:非常感谢您接收丁香园的采访,今年 CSCO 关于 Lux-lung6 的研究非常受关注,研究显示阿法替尼对于 EGFR 突变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相比较 21 外显子突变的患者来说,19 外显子缺失的患者更有效,您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吴一龙教授:Lux-lung3 和 Lux-lung6 的联合分析证实了我们过去一直在猜想的问题,非小细胞肺癌外显子的不同突变是不是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我们的试验两个综合分析第一次证实了 19 和 21 外显子突变是不同的,19 外显子缺失患者阿法替尼治疗的总生存有明显延长。第一个原因有可能是靶点与药物结合的程度不同,前期的临床试验也告诉我们 19 外显子的结合更为牢固;第二点,我们自己的实验发现在使用单克隆药物的时候,19 外显子被抑制的程度更高;第三点,21 外显子跟其它外显子共同突变比较多,19 外显子的突变比较单纯。所以在这种因素的结合之下,我们证实阿法替尼同于 19 外显子的疗效是不同于 21 外显子的。
丁香园:我们了解到全程管理是本届大会的热门话题,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有 EGFR 突变的患者,关于 EGFR-TKI 与化疗药物的使用应该采用哪种策略,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让患者受益呢?
吴一龙教授:目前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让突变的患者疗效发挥的更好,尽管今天找到一个程度说单药的治疗对突变的效果最好。但是,我们对 11 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是不太满意的,因此我们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跟其它药物联合到一起会不会更好。我们想到把药物进行间断地治疗,会不会更好。这些东西只是我们提出来的想法,现在有相应的临床试验在做。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要考虑到当我们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治疗策略时,要将整个生命周期联合起来考虑,这就要做到全程管理,什么时候用一线的 EGFR-TKI、什么时候用化疗药物必须有一个周全的计划,我们称之为全程管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丁香园:您认为第三代 TKI 的研发对患者治疗的选择方面有什么影响吗?
吴一龙教授:第三代 EGFR-TKI 目前正在研发当中,我们看到在克服耐药上有一个很好的效果。而这种克服耐药的效果能不能等同于一线药物加上第三代药物的效果,这也是全程考虑的观点,起码今天我们可以说,针对耐药的 TKI 患者,第三代药物让我们有了解决办法,失败了之后就换,这一点才是我们最高兴的,至于如何能够更好地使用第三代 EGFR-TKI 还要等到药物在临床应用之后,我们才能做出全盘的考虑。
丁香园:今年首次以全体大会的形式代替了往年的开幕式,并设立年度成就奖,这样创新改变效果如何?
吴一龙教授:这就是说我们 CSCO 总结出来,我们必须突出我们的特点,保障我们的学术性,而学术性才是永远之本,因此把过去的形式变成了以突出学术为主,所以今天才会把开幕式变成全体大会的形式,我希望这种改变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丁香园:“拓展国际视野”是今年很重要的一个主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国际化视野的内涵有哪些?您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席,目前与国外的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哪些形式呢?
吴一龙教授:今年 CSCO 与其他国外学术机构的合作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第二点,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能站在共同的起点上共同交流;
第三点,做到相辅相成,我们的平台又做到既有外国的专家来我们这里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以及对新的问题的看法,也有我们的专家对等地发表文章,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原创性研究是怎么样的。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国际化”,“国际化”并不是个形式,而是落实到实处,而实处就是能更好地推动我们中国临床科研的上升发展。我认为经过今年的努力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
第十七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 院士寄语 孙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孙燕 院士

  时光荏苒,转眼第17届CSCO年会就要召开了。1996年,第3届亚洲临床肿瘤学会(ACOS)年会在昆明召开,大家议论成立自己的临床肿瘤学会的情景还犹如昨日。18年过去了,大家一定想了解我们这几位“80后”的老会员的心情是什么。

  感谢那么多前辈对这一新生学会的支持和关怀

  让我最难忘的是前国家卫生部老部长钱信忠从开始就对我们寄予厚望“,要带好你的团队,完成吴桓兴、李冰他们没有完成的愿望”,他和崔月犁部长、彭玉副部长以及张天泽、吴孟超、顾方舟、余桂清等前辈来北京饭店参加成立大会。吴老亲自担任名誉主席,并带领大家到美国ASCO总部访问,并建立兄弟学会,一直支持指导我们到今天;几位主任委员功不可没,他们对学会发展的献身精神值得大家学习。CSCO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水平和地位,离不开所有会员的使命感和不懈努力。当然,我们也感谢团体会员各企业的支持和努力,使我们能成为有资格立于国际现代临床肿瘤学会之林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会。

  我十分高兴在“团结、务实、协作”会训精神下CSCO逐渐健康成长

  对学会组织、研究课题和规范的制定,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但是,我们是为了发展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走到一起,就应该通过团结包容的精神化解可能存在的一切分歧。我最欣慰的是我国中青年临床肿瘤学家迅速成长,在开发新药、转化医学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201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在ASCO大会做口头报告,为国争光“,我们村的年轻人真棒”;但请记住,带好全国同道共同前进才是我们的目的“,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前进学会才有生命力

  。。。。。。我们制定的规范,如果没有政府主管部委和中华医学会的参与,只靠CSCO的推动总是没有约束力和足够的推动力的。CSCO参与制定我国的诊疗规范,并不断更新,达到“最新、最好的诊疗选择”是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成立学会的初衷。

  传承和创新

  临床医学是一门十分有味道的专业,将人类与疾病做斗争,有记载以来几千年的经验积累,传承下来为今天的患者服务,并且还要与时俱进将快速的科学发展融入临床实践,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006年,我们引进了美国NCCN指南,经过两国专家讨论制定了中国版,目前已经完成了12种常见肿瘤的规范。但NCCN每年更新2次,我们根据自身条件,只能每年更新1次,纳入最新成果,及时修订。规范要有活力,必须与时俱进定期更新,否则束之高阁就成为历史了。此外,还必须通过学习根据患者的情况灵活掌握,如何推广和普及,落实到患者是一个现实问题,据统计在各级医院真正按规范处理的不足40%。中国沿海城市和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很多边远地区肿瘤诊疗还很不规范,多数患者未能得到合适的治疗,我们不能忽视超过我国人口半数的患者存在这样不能令人满意的状况。因此,不断地学习提高,普及推广新理念、新知识,是我们的一项永恒任务。

  循证医学与规范化、个体化

  进入21世纪,我们将要摆脱数千年来主要根据经验积累的模式,转变为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决定,因此循证医学就成了重点课题,临床试验、GCP就成了目前的主流之一。循证医学将资料的可信度分为5个层次,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常见疾病只有高级别的资料才能进入规范,有些罕见病稍低一级也可以进入但必须标明。所以规范应当代表目前最新最好的诊疗选择。。。。。。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惟书、不惟上、只唯实

  我信奉我国的古训和陈云同志的名言。医学仍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做医生无论书本知识多少,都必须认真地在临床实践、磨练。这也是我常说的临床医生不可能不到二十岁就成为像皮尔盖兹那样的天才。循证医学资料也不是绝对可靠的,BMJ就回顾分析过他们刊登的53篇循证医学论文,其中有7项后来证明是不完全正确的。

  张孝骞老师到了90多岁仍然参加大查房,说需要学习,他那样的大师诊治患者一样要“如履薄冰”,谦虚谨慎。我已经是“80后”,还需要每天读书看资料,向前辈、同事和学生及患者学习,更重要的是向实践结果学习,才能完成每天的工作。医学之美在于她是一门仁术,需要对患者有爱心;也在于是一门来不得半点虚假,严酷的科学,尽一生之力都学不完的科学。所以,很多同行认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拘泥于规范。我们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和应用规范,但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参考年龄、各种脏器功能和免疫功能状况,灵活应用。只有将患者治好,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才是我们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5-14 10:28 AM , Processed in 0.084879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