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网站信息6月5日显示,海正药业(600267.SH)1.1类化药新药AD-35以及AD-35片申报状态变更为“制证完毕--已发批件”,有望获批临床。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称,关于批件情况,暂时还未收到公司通知。
早前公司人士曾指出,新型老年痴呆治疗药物AD-35在2014年7月美国IND申请获得批准;国内已于2013年完成申报I期临床,目前正补充资料,预期2015年Q1获批。
公开资料显示,老年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
海正药业是我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正向高端制剂转型。
。
【国际新闻】
1、勃林格-礼来联盟2型糖尿病新药Synjardy(恩格列净/二甲双胍)获欧盟批准
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糖尿病联盟近日在欧盟监管方面收获喜讯,双方合作研发的2性糖尿病复方新药Synjardy(empagliflozin/盐酸二甲双胍)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T2D)成人患者的治疗。Synjardy每日口服2次,该药有4种剂量规格(empagliflozin/二甲双胍):5mg/850mg,5mg/1000mg,12.5mg/850mg,12.5mg/1000mg。Synjardy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也不适用于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液或尿液中酮体升高)的患者。
Synjardy是由empagliflozin(恩格列净)和盐酸二甲双胍组成的复方单片,具有2种独特的降血糖机制。empagliflozin已于2014年获欧盟批准,商品名为Jardiance,该药属于新兴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类药物,而盐酸二甲双胍则是一种常见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SGLT-2抑制剂已被证实能够阻断肾脏中葡萄糖的再吸收作用,将过多的葡萄糖排泄到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效果,而且该降糖效果不依赖于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Synjardy适应症为结合运动及饮食,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血糖控制。具体而言,欧盟委员会已批准Synjardy用于:(1)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时仍不能充分控制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2)二甲双胍联合其他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仍不能充分控制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3)正在接受empagliflozin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Synjardy的获批,是基于7个III期临床试验的强劲临床数据,这些试验调查了empagliflozin联合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或与其他降糖药(吡格列酮、磺脲类、DPP-4抑制剂、胰岛素)联合治疗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当配合使用或不使用其他降糖药时,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empagliflozin(10mg和25mg)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使血糖、体重、血液实现临床意义的显著下降。临床试验中,Synjardy联合胰岛素和/或磺脲类药物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低血糖。
2、盘点2015年5月份FDA审批新药
美国FDA审批新药主要是根据药物化学类型和治疗潜能来进行分类的。新药按化学类型主要分为:1类新分子实体化合物(NME),创新性最强。指在美国从未作为药品批准或销售的活性成分,可以是单一成分,也可以是立体异构混合物中的一部分;2类新的衍生物。从已上市的活性成分(即所谓“专利”药)化学衍生而来,即已在美国上市的活性成分的酯、盐或其它非共价键衍生物,或者是去修饰基团的母体化合物未在美国批准上市的;3类新剂型。含有已上市活性成分的新剂型或新处方,其适应症可以与上市产品相同,也可以不同;4类新组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已上市的活性成分的品种,上市产品中尚无这种组合;5类药物新规格或新生产商;6类新适应症。由同一家公司或其他公司在美国批准或上市的具有新用途的复制品;7类已上市但未经NDA批准的药品。适应症已与上市产品相同,也可不同;8类变为非处方药;10类适应症不同的新的新药申请。
表1 2015年5月份美国FDA审批通过新药
注:1)化学新药分类:1类新分子实体化合物;4类新组合物; 5类药物新规格或新生产商;
2)审批分类:P优先评审;S常规评审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新分子实体药物Viberzi(Eluxadoline)
2015年05月27日,美国FDA批准Furiex制药公司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新分子实体药物Viberzi(Eluxadoline)上市。Viberzi为mu-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于mu-阿片受体从而发挥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Viberzi共有100mg和75mg两种规格,每次服用两次,进食时服药。
3、FDA顾问小组将对礼来肺癌药物Necitumumab的批准进行讨论
美国 FDA 表示,一个专家顾问小组将对礼来一款新型靶向肺癌治疗药物的上市许可申请进行讨论。以礼来试验药物 Necitumumab 与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治疗的肺癌患者显示总生存率有改善,FDA 称专家小组将对这一数据进行审查。
FDA 在其6月2日的网站上称,专家小组将在 7 月 9 日对这款产品的上市申请进行讨论。礼来已申请批准该联合用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美国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 85%。
Cowen 公司分析师预测 Necitumumab 到 2020 年将会迅速取得大约 5 亿美元的销售额。如果获得批准,Necitumumab 将成为该公司第三款治疗不同形式肺癌的药物。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5/06/02/us-eli-lilly-fda-idUSKBN0OI1VN20150602
4、Celgene收窄与Bluebird在CAR-T领域合作范围
随着CAR-T疗法的不断推进,这一领域的光明前景已经逐渐明朗。而与这一趋势相适应的则是众多"错失先机"的生物医药公司纷纷进行合纵联合,试图在这一领域中站稳脚跟。2013年,Celgene与Bluebird两大生物巨头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CAR-T疗法,整个协议的里程碑金额将达到2亿2千5百万美元之多。而就在最近,Celgene公司突然宣布,将收窄与Bluebird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研发项目。据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主要集中于Bluebird公司进行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疗法研究。而为此,Celgene公司已经向Bluebird公司支付了2500万美元的费用。
这种命名为bb2121的CAR-T疗法药物将于今年进入临床一期研究。事实上,在此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已经倾向于选择BCMA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靶点加以开发。而当早期临床研究完成后,Celgene公司将接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尽管Bluebird公司认为这一变化实际上是双方公司在CAR-T疗法领域更深一步的合作,然而市场显然认为两家本应在此领域展开广泛合作的公司就此收窄合作范围令人失望,因此,Bluebird公司的股价当日下挫7%。
5、FDA快速批准的治疗乳腺癌新药
6、默沙东与安进联合开展Keytruda/T-Vec用于头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试验
7、大冢制药托伐普坦Jinarc获欧盟批准治疗成年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8、世卫组织: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仍会增加
9、美国将启动“开创性”精准医学临床试验
【行业行为】
1、福布斯:2015年制药企业排行榜TOP10
Top1 强生 Johnson&Johnson
强生来自美国,是一家医药投资控股公司,全球企业排名34。
Top2 辉瑞 Pfizer
辉瑞来自美国,是一家研究型国际生物医药公司,全球企业排名48。
Top3 诺华 Novarits
诺华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瑞士制药公司,全球企业排名52。
Top4 默沙东 Merck&Co.
默沙东公司来自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处方药、疫苗、兽药,免疫治疗产品及保健品,全球企业排名80。
Top 5罗氏控股 Roche Holding
罗氏公司来自瑞士,是一家集药品生产和诊断为一体的公司,全球企业排名81。
Top6 赛诺菲 Sanofi
赛诺菲是一家法国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球企业排名排名89。
Top 7 拜耳 Bayer
拜耳公司来自德国,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涉及领域包括医疗健康及高科技材料,全球企业排名108。
Top8 葛兰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葛兰素史克是一家英国公司,主要从事新药物研发,全球企业排名135。
Top9 安进 Amgen
安进是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主要从事恶性病治疗药物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全球企业排名161。
Top10 麦克森 Mckesson
麦克森来自美国,是一家医疗信息服务公司,主要提供药品及健康管理服务。全球企业排名172。
Top 11 吉利德 Gilead Science
吉利德来自美国,是一家研究型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攻克尚无特效药治疗的疾病,全球企业排名192。
Top12 梯瓦制药 Teva Pharmaceutical Inds
梯瓦制药是一家专注于仿制药业务的以色列公司,全球企业排名228。
Top13 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阿斯利康是一家英国研究型制药公司,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胃肠道、心血管、神经、呼吸系统、炎症、肿瘤和感染。全球企业排名239。
Top14 雅培 Abbott Laboratories
雅培公司也来自美国,主要从事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球企业排名248。
Top15 礼来 Eli Lilly&Co.
礼来来自美国,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球企业排名265。
2、绿叶离“第一个美国上市新药的中国药企”还有多远?
5月14日,绿叶制药公布了最新的FDA临床试验进展:"自行研发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利培酮缓释微球肌肉注射制剂(LY03004),已在172名美国患者中完成3项关键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已上市产品相比,LY03004只需每两周注射一次,使用方便,且具有相似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将有望简化治疗方案,提高用药依从性,开发成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及╱或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新型改良产品。"
这个临床试验甚至超出预期的进展,是十年来绿叶制药研发线上所传出的最强音了,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意味着绿叶新制剂"长效缓控释微球技术"在FDA的注册认证中获得了关键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与FDA讨论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的事宜。这个药物在已完成的临床试验的良好表现,很有可能使得我们不用再开展更多临床试验。"绿叶制药集团研发副总裁李又欣透露,“最快两年内,绿叶制药针对精神分裂症的这款新药将在美国上市,直接与跨国制药大佬的拳头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竞争。”
对于中国制药企业而言完成仿制药上市申请(ANDA)并不鲜见,但是完成新药上市申请(NDA)却着实是跨越式的一大步。另据了解,绿叶制药目前共有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和创新制剂正在美国FDA开展临床试验;另外还有两个新制剂产品正在申报FDA临床研究。
与跨国药企的“重磅炸弹”进行头对头试验能有几分胜算?为什么会选择新药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制剂创新这样一条路径?制剂创新的路径选择有多大的含金量,能形成多大的竞争优势?为什么选择最难的美国市场来做国际注册认证的头一站?带着这些问题,E药经理人记者专访了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研发负责人李又欣博士,这位德国归来的绿叶研发领军人物。
比竞争产品强在哪儿?
“以临床试验数据说话,利培酮缓释微球肌肉注射制剂(LY03004)相比市场上的竞争产品有两大优势:患者接受首次注射後三周毋须再服用口服制剂;比市场药品更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李又欣长期研究的微球技术正是实现此突破的关键技术,在国际上,绿叶制药也是率先把微球技术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上,开发长效缓释技术。
据了解,利培酮是时下最有效的精神分裂症药物之一,它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且对治疗躁狂症有奇效,而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利培酮是美国强生公司上市的药物,2007年强生的利培酮达到45.56亿美元的高峰,目前利培酮长效注射(Risperdal Consta)是市场上的主力,2013年利培酮全球市场为13.18亿美元。
而Risperdal Consta首次注射后无法立刻达到血药浓度,必须口服三周药物,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病人用药依从性不佳的一大软肋。
这里面就有两个路径选择:为什么会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为什么要选微球这样的DDS创新?
第一个问题好回答:时下热门的心脑血管药物或者肿瘤药物这样的市场,群雄并立,规则基本由几大巨头制订,无论从哪个方面,后起者难以与之竞争。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市场中,领先者的优势尚不明显,而中小型的公司也籍此有机会获得发展空间。类如丹麦的灵北制药、以色列的D-Pharm。
李又欣进一步解释:“我们考量研发的方向主要有四个要素:首先,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潜力;其二,是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吗?三是,竞争对手有没有重大的产品缺陷;最后,临床和市场风险是否可控。”
DDS创新之路
而第二个问题则是考验药企对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一般而言,全球市场上代表性的制药企业可以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且各自有不同的、决定性的胜负因素。
第一条路是最高风险,也最高回报的——寻找全新分子结构的药物研发,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同时还需要一支庞大卓越研发团队的辛勤和努力,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最终却铩羽而归的故事并不罕见,显然在各大药企享受高额利润的同时,其背后却往往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代表性的公司有辉瑞、强生,胜负手不仅仅在有一个强大的研发大脑,还在于公司需要财雄势大、抗风险能力强。
第二条是梯瓦、迈兰这样的制药企业选择的仿制药之路,低门槛、低风险,回报则需要长期的战略。真正仿制药企的国际化竞争,其胜负手在于质量控制与品牌意识。
第三条路则是武田、Hospira这样的公司另辟出来的一条蹊径——从给药系统DDS入手进行创新,收获"短平快"的奇效。从口服的缓控释制剂,到靶向给药剂、定位给药或是经皮给药剂型等,DDS对于专利过期的许多重磅炸弹式药物,通过采取更优的药物释放技术,并利用药物释放技术自身的专利来延伸该药物的专利保护,是大公司通常采用的稳固自己关键产品市场的常用策略。这个市场的竞争技术门槛较高,但是临床风险较低,而收益则相对仿制药丰厚得多。在这条路径上获得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武田89年上市的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成就了武田的国际化梦想,年销售额仍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阿斯利康的戈舍瑞林长效缓释植入体制剂上市已近30年,仍是重磅及的产品,尽管专利早已到期,但高技术壁垒导致仿制品开发很困难,类似的案例还有诺华的奥曲肽缓释微球等很多的产品。
李又欣介绍道:“绿叶选的就是第三条路,搭建了以长效缓控释和靶向制剂为主的新型释药系统,其中攻克技术难题、解决临床需求,以及药品的质量控制是最非常关键的因素。”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研究出了长效缓释微球,目前全球共上市了十余个微球制剂品种,国内还没有自研产品上市。如何突破其技术壁垒,构建长效缓释微球制剂技术平台一直是绿叶制药的目标。李又欣介绍,作为国内最早进入该领域的企业,通过十多年的积累,他们建立了包括高载药量低突释微球制备技术、微球产业化制备技术及设备、长效缓释制剂体内外释放相关性评价等核心关键技术的长效缓释微球开发技术平台,成为绿叶制药一个有特色、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研究领域,与国际著名制药企业并驾齐驱。目前在研的9个项目中有3个为国际首创,包括首次把长效缓控释技术应用到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脂质体目前全球也已上市了十多个品种,国内也已有阿霉素、紫杉醇脂质体等产品。其中,绿叶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
挑战犹存
以DDS起步发家最经典的企业其实应该是日本武田:上世纪80年代时,武田仍是固守于日本市场一囿的一家以维生素和抗生素生产为主的日本药厂。1985年,武田决定推行国际化战略,和雅培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销售亮丙瑞林;1989年,武田的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注射剂上市,1991年兰索拉唑上市,1997年坎地沙坦上市,1999年吡格列酮上市。自此,武田成功晋级为全球制药商的行列。
登陆美国市场,是这家日本药企起步的第一选择,也是众多中国制药企业实现国际化的理想之地。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制药企业过去对于美国市场的开拓,无论是新药申报,还是仿制药商业运营,都是在积累经验,难说成功。那么,绿叶又为什么敢选美国来做自己的新药临床试验田呢?
李又欣回答:“在美国做新药的临床试验当然是难度最大的。但是美国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医药市场,在最大、最真实的市场需求,我们有这个自信,可以在这个最主流的市场上获得认可,这对于之后再打开欧洲日本市场有助益的。”
不过,如果新药如期在美国获得批准,如何生产?以何商标?如何在美国开展新药商业运作?绿叶制药集团董事长刘殿波曾经公开表示:“绿叶要做国际市场的竞争者,而不愿意只做一个新制剂的供应者。”或者可以看出绿叶的战略野心。
3、降血脂用药零售市场:他汀类药物一马当先
4、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2015年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5、云南省发改委否认所有药品底价均被曝光
6、北京将三卡合一 电子病历年内实现共享
7、“戒烟神器”竟含尼古丁 电子烟都是“三无”产品
8、湖北省药监局:发布《湖北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办法(试行)》
9、誉衡药业拟至多15亿元收购民营医院资产
10、药店股崛起 电商赔钱赚吆喝
11、剥离亏损企业 海王生物整合医药商业资源
12、14家北京市属医院启动康复体系试点
【全国招标速递】
1、山东:关于变更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名称的通知
2、广西: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商公示(第七批)
3、湖北:关于部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名称变更的公示
【上市公司】
1、华海药业(600521)治抑郁症新药获美国药监局批准
华海药业(600521)6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日前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通知,公司向FDA申报的安非他酮缓释片(规格为100mg,150mg,200mg)的新药简略申请(ANDA)已获得批准,批准文号为202304。
安非他酮缓释片原研公司为GLAXOSMITHKLINE(葛兰素史克),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
该制剂文号的获得标志着公司具备了在美国市场销售该产品的资格。根据IMS数据,2014年安非他酮缓释片美国市场总销售额为1.83亿美元。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所价值,欢迎告诉您的朋友!您的鼓励是我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