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药快讯] 119个在研精神类药物,能否突破严重副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5-30 09:5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19个在研精神类药物,能否突破严重副作用?
2014-05-29 快手得妙文 新康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康界特约自媒体人刘晓畅编译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估计,每4个本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有或者曾经有精神健康失常——大约是6150万人。NIMH估算,重度精神疾病及相关方面每年消费高达3170亿美元。

目前,制药公司正在开发的精神失常药物有119个,但其中超过75%的药物还处于早期阶段。在过去的50年中,随着医学水平和经济的进步,精神失常病人所能得到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目前无合适药物、或者使用现有药物会遭受严重副作用的病人还有很多。

目前在研的新药除了对已上市精神分裂症药物进行优化以减少副作用之外,还有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三重再摄取抑制剂、能够快速激发抗抑郁效果,用于难治性抑郁患者的鼻内吸入疗法等。

挑战
对已知药物的作用机理理解有限、缺少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精神失常本身机理复杂,都让新药的研发举步维艰。事实上,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药物中,大部分都是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的化合物。

对于研发来讲,最为特殊的困难可能在于,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失常的诊断是基于症状而非内在病理机制。这对临床试验阶段对病人的招募和分组增加了难度。对于某些精神失常,例如精神分裂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即使病人的症状符合诊断标准,他们也完全有可能是由不同的致病机制导致的,只是临床表现相似而已。因此,在研新药有可能只对其中一部分人群有效。而统计学是考虑整个组的表现,因此,最终统计出来的结果很可能是“无效”。

NIMH中已经有不少小组致力于解决这种问题。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搭建一个对精神失常进行分类的新框架,这种分类方法不单单基于患者的行为,也要应用神经生物学上的技术手段,例如生物标记物。目前的分类方法只是基于临床观察以及患者自己所报告的症状,而随着对精神失常内在病理的不断研究,新的框架将加快药物研发进程。许多研究协作项目在通过人类基因组学来筛选潜在的致病基因,以及不同的基因表达和精神疾病亚组人群之间的联系,这或许能帮助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在研药物
ADHD:作用靶点为对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三重再摄取抑制剂正在被开发为每日一次的长效ADHD药物。

可卡因上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可以治疗可卡因上瘾的药物,但有一种正在开发中的治疗性疫苗有可能有效。这种疫苗可以让机体产生能够特异性结合血液中可卡因的抗体,从而阻止可卡因进入脑部。身体对可卡因的反应被改变,从而降低可卡因的效果。

抑郁:谷氨酸是一种大脑内普遍存在的神经递质,参与学习、记忆和认知的过程。谷氨酸水平的紊乱会导致癫痫、细胞死亡,并有可能与一些精神失常有关。这种在研药物针对脑内的NMDA谷氨酸受体,并且正在开发鼻内吸入剂,用于难治性抑郁。对于对现有治疗方法无应答的重度抑郁症,阿片受体激动剂有效果,但同时又有高度成瘾性。将阿片受体激动剂和阿片受体阻断剂联合使用,有可能去掉前者的成瘾性,仅保留其治疗作用。

精神分裂症:目前多种在研药物都是磷酸二酯酶(PDE)一个亚型PDE10的抑制剂,PDE10在脑内神经调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也是目前抗精神病药的一个主要药物作用靶点。PDE10抑制剂能够选择性的抑制PDE10并且模拟目前一些药物的效果,但是又能够激活另外的一些受体,不仅能提高认知功能,也比目前的药物副作用小。

一些前沿发现
基础研究对于理解精神失常的病理机制而言至关重要。现在精神领域新药研发所遭遇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人类的大脑了解太少。基础研究能够为制药公司提供新的思路,一些近期的科研成果包括:

科学界都在通过人类基因组学来寻找基因与精神失常之间的联系;

埃默里大学、迈阿密大学、斯克利普斯研究院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创伤后精神紧张性精神失常(PTSD)潜在的新疗法,在实验鼠身上,一种化合物可以减轻压力造成的PTSD类症状。研究者认为这种化合物可以影响恐惧的学习过程;

Vollum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从未发现过的”神经细胞相互交流的新方式,可能能够更好的理解抗抑郁药在脑内的作用机制。                        

美国精神失常的一些数据

约6150万美国人——每4个人中就有1人有某种精神失常,约1360万人——每17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有严重的精神疾病;13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中,有20%有严重的精神方面问题;8岁至15岁的青少年中有13%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精神失常在美国是残疾的首位原因。

许多人同时患有不止一种精神疾病,接近一半(45%)有某种症状的人也有其他两到三个方面的精神问题;2011年,自杀是美国第十个死亡原因,有38285例。造成自杀的因素包括抑郁等精神失常以及物质使用障碍(substance use disorder,通常也合并其他精神失常)。

并存疾病
治疗难度由于并存疾病而上升。研究发现,有物质使用障碍的病人中有一半有PTSD,而这类病人的治疗难度也比只具有一种精神失常的病人更高。

诊断出有严重抑郁症的病人中,三分之一有物质使用障碍的问题,而共存疾病也导致了更高的自杀率。

据估计,有50%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都有抑郁,并且有47%都有终生的物质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woodyo63 发表于 2014-5-30 12:28: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5-10 08:41 PM , Processed in 0.085956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