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政策上鼓励创新,根据《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第六十五条对新药生产的规定,“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获得批准后不发给新药证书;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除外。” 基于这条规定,作为五类新药的缓控释制剂既可获得药品生产注册批文,还可获得新药证书。究其研发成本而言,由于其成本远低于一二类等新药,性价比高,不可不说其具备业界新宠的条件,鉴于此,缓控释制剂近年一直备受药企关注。
缓控释制剂具有诸多好处,国家政策层面曾出台多项鼓励措施,但是该剂型由于辅料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其市场规模一直不温不火,没有出现国际畅销药思瑞康这样的大品种;思瑞康作为阿斯利康公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磅药,截止2013年底其缓释片剂(Seroquel XR)的销售业绩已连续4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此外,惠氏开发的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商品名:怡诺思)自上市以来缓释剂型销量亦一直强于常释剂型。它们为缓控释等创新剂型系上了重磅的标签。而国内,目前国内政策层面已经打开,对于国内药企而言,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机会,这从新版基药目录以及低价药清单对缓释剂型的增加可略窥一二(见表2、3)。
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入选的口服缓释制剂与旧版目录相比数量有所增加,共有10个品种,两种剂型,多个规格,涉及的厂家众多。其中吗啡和坦洛新(坦索罗辛)为新增品种,而在旧版目录中以口服常释剂型入选的布洛芬与硝苯地平本次则新增了缓释剂型。
另一方面,此次低价药清单中部分化药亦出现了缓控释片剂和胶囊的特殊剂型,共有26个品种,缓释片所占比例较高。在治疗领域中,以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药物最多,如治疗心绞痛及高血压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及胶囊等,治疗心肌缺血的硝酸异山梨醇缓释片剂和胶囊等;祛痰平喘类药物如祛痰的氨溴索等缓释片,平喘的沙丁胺醇控释片等剂型;降血糖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缓释片和胶囊;解热镇痛类如吲哚美辛等的控释片和胶囊等剂型。
新版基药目录中,缓释制剂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因此被列入目录;而低价药清单中,缓控释制剂落入清单则是由于其一天服用量少,费用相对较低而致。从以上两个目录,我们还可以看出不少药品的缓释制剂都属于独家剂型,例如基药目录中50mg/片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低价药清单中的卡托普利缓释片、烟酸缓释胶囊等。缓控释制剂作为独家剂型在基药低价药目录中出现,从技术上其他国内厂家较难在短期内模仿,因此该类产品甚至比独家品种更加具有明显的优势。
缓控释制剂对工艺技术要求非常高,制备过程中如果技术不过关,处理不好或将造成严重后果;例如部分药物药效剧烈,若制成缓控释剂型,一旦工艺不达标,出现突释情况,后果较普通剂型更为严重。企业开发缓控释剂型药物时需慎重考虑自身技术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切不可一哄而上。
(本文米内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