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WHO阿片类药物滥用风险报告:建议扩大纳洛酮使用范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朵朵7 发表于 2014-12-30 21:4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WHO阿片类药物滥用风险报告:建议扩大纳洛酮使用范围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小药丸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滥用某些处方药物,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的情况正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建议加强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规范化管理,建议通过扩大纳洛酮药物的普及范围来降低全球范围内由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死亡人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一份关于阿片类药物滥用风险的报告,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由于阿片类药物的过量使用夺去了大约69000人的生命。在那些由于药物注射导致的死亡中,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死亡的人数仅次于艾滋病毒。更加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滥用某些处方药物,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的情况正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关于过量的界定,报告指出首次进行阿片类药物注射这一行为是一个风险特别高的严重过量行为;停药一段时间后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也被认为是过量的高风险行为。

在美国,由于阿片类药物非法使用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仅在2012年,就有超过16000人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据统计,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人群的特征多为男性、年老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及患有心理健康障碍的病人。

鉴于上述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建议加强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规范化管理,建议通过扩大纳洛酮药物的普及范围来降低全球范围内由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死亡人数。文件中指出,各个国家应该扩大纳洛酮在社区内的普及范围,同时提供必要的医学培训,以保证那些曾经目睹过阿片类药物过量患者的人以及过量者的同事、朋友、家人和伴侣在紧急医疗救援不可获取的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即所谓的"带回家"。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纳洛酮已被广泛地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中毒的医学管理实践中。事实证明,纳洛酮是一个安全的、低风险的药物。此外,任何学习过基本生命救援技术的成年人一旦识别出阿片类药物过量的情况时,就可以使用纳洛酮及时地来挽救生命。总体来说,对于阿片类过量使用的高危人群,当其周围人可以及时获取纳洛酮时,死亡率约为1%;当纳洛酮获取困难时,死亡率可以高达2%到4%。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通常的纳洛酮使用者是医院和相关的救护人员。美国国家戒毒中心的专家评论说,尽管更多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将纳洛酮"带回家"的使用建议将有助于挽救生命。

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英国由于药物使用导致的登记死亡人数将近3000人,其中56%是由于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的。苏格兰作为英国第一个实行国家提供纳洛酮的地区,根据上个月最新公布的监狱新释放的人群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阿片类药物过量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比例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9.8%下降到了2013年的4.7%。

当前,世界各地已经着手实施使纳洛酮更加容易获取的方案。苏格兰和威尔士于2011年推出了将纳洛酮"带回家"的政策。最近,在北美、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的一些城市也开始实施类似的计划。很多不同国家也通过出台法律等措施明确了公众出于挽救生命而使用纳洛酮这一行为的合法性。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理论上来讲纳洛酮可以由周围的其他人使用来挽救生命,但是它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阿片类药物过量的综合医疗解决方案。

目前,按照WHO的建议应该对阿片类药物过量的高风险患者实施纳洛酮救助。然而,通过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救助在社区内是不实际的。一般地,社区纳洛酮给药的常用方式是口服0.4至0.8毫克或者是2毫克滴鼻使用,关于上述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尚存在着大量争议。针对这一状况,各方需要进行更多更广泛的合作与研究来确定纳洛酮的最优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还需要探究更好的广泛使用纳洛酮的社会机制。诚然,这些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他们不能延误当前的纳洛酮救助的实施,毕竟生命是不能延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8 10:15 PM , Processed in 0.090561 second(s), 19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