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化学分析] 液相进样针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毛毛 发表于 2017-3-29 1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含量方法学研究所需图谱(流动相、检测限和定量限参照有关物质,如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一致,可以只做进样精密度、溶液稳定性)
  Q" Z7 L7 X* |& W- I( s( P1、线性:包含60%、80%、100%、120%、140%,通常是5~7针,要求r.0.999。
0 m4 ]( K8 r7 o- a( b" b( i2、进样精密度:用对照品做,单样连续进六针,要求RSD<2.0%。
% U& q7 }1 o( I  y3、重复性试验:双样双针,一个样进两针,六个样,两个对照,总共16针,要求RSD<2.0%。
" K9 Y( ^0 s" g4、回收率(准确度):总共22针,分别做三个80%、三个100%、三个120%,一个样两针,两个对照四针,九个样18针,要求回收含量在98%~102%之间,RSD<2.0%。0 @0 R, i5 b- J- z8 S3 p
5、含量测定:总共28针,方法验证—两个对照品四针,仿制品两个样四针,小试样品两个样四针。中试样品三批—两个对照四针,一批双样四针,三批六个样十二针。
/ F7 f) ]0 |! t; \# Z& q& X( ]# X6、溶液稳定性:单样单针,分别0h、1h、2h、4h、6h、8h,RSD<2.0%。0 @) i$ {* S5 L0 D1 \
7、专属性:空白辅料、空白溶剂、正常样、热破坏样、酸破坏样、酸液空白样、碱破坏样、碱液空白、光破坏样、氧化破坏样、双氧水空白样。共九针,需达到降解约20%,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已知杂质)。( I9 k2 n- L  ]6 e4 K5 J
8、稳定性试验:包括加速0、1、2、3、6月30、40℃,长期3、6、9、12、24月,均做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含量测定双样双针,一样两针,一批两样,三批六样十二针,两个对照四针。有关物质做空白" x# C0 S& u: q- |+ X3 j
溶剂,单样单针,100%样品、1%自身对照,共七针。! U9 [* S7 n+ p0 w$ @# u
二、有关物质方法学研究所需图谱6 s; y; A* q% C5 u4 M8 O# g1 I$ P
1、波长扫描和流动相的选择:参照国家标准并根据欧洲药典、USP英国药典以及日本药典中收载的流动相做,取样品,配成一定浓度进样,进行比较确定,选取其中最合适的。确定流动相后,并驱样品、对照品以及国外上市样品,配成参考文献中的浓度,进样;1 y  A/ n5 g- Z/ c9 _' h
要求:分离度达1.5以上,分析时间通常为主身份保留时间的2-3倍,分析时间长可考虑采用梯度洗脱,共 n+3张图谱
, |* @0 K  Y& ]: S0 L9 y0 F系统适用性试验: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杂质溶液进行分析,该杂质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已知杂质)" p1 @. [3 O) L" w; @. p. a
耐用性: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检测波长变化±5nm、流速相对值变化±20%以及采用三根不同批号的色谱柱进行测定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杂质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杂质峰与其他成分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杂质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
$ d% _9 l! C8 m0 u2 L* }2、空白溶剂以及辅料干扰试验:取溶解样品用的溶剂,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观察溶剂图谱情况。并取样品、处方量的空白辅料按同样方法配成一定的浓度,进样,记录的谱图。看辅料是否有干$ P4 D5 Y: b& Y% }! P& I. W* L
扰。共三张图谱,辅料吸收峰面积相对于主峰<0.05%视为无干扰。 杂质定位:如有已知杂质并且杂质对照品可获得的,配制杂质对照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共四张图谱。
) [) Z' z3 k6 P' T6 U3、专属性:正常样、热破坏样、酸破坏样、酸液空白样、碱破坏样、碱液空白、光破坏样、氧化破坏样、双氧水空白样。共九针,需达到降解约20%,该杂质峰与其它峰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已知杂质)。& d0 s5 D5 ^$ `
4、检测限与定量限:检测限用稀释法—12个样12针。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杂质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5.0%。检测限S/N>3,定量限S/N>10。( V; ]6 o  ^9 w5 c  |9 Z( W$ o6 R
5、回收率(已知杂质):分别做三个80%、三个100%、三个120%,一个样两针,两个对照四针,九个样18针,要求回收含量在80%~120%之间,RSD<2.0%。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80%-120%之间,如杂质的浓度为定量限,则该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可放宽至70%-130%,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0 w3 r% e$ P- Y1 }5 i& f0 ~6、线性:包含60%、80%、100%、120%、140%,通常是5~7针,要求r>0.999。截距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2 g& w! d% ~  m& y0 V0 V) a
7、1%精密度:单样连续进六针,要求RSD<2.0%。- E& {# q7 q# }% w9 Z' A
8、重复性试验(已知杂质):双样双针,一个样进两针,六个样,两个对照,总共16针,要求RSD<15.0%。0 k) Z7 I+ ?! g
9、溶液稳定性:单样单针,分别0h、1h、2h、4h、6h、8h,RSD<2.0%。按照分析方法分别配置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然后将上述溶液分别贮存在室温与冰箱冷藏室(4℃)中,在1、2、3、5和7天时分别平行测定两次主成分与杂质的含量。可接受的标准为:主成分的含量变化的绝对值应不大于2.0%,杂质含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并不得出现新的大于报告限度的杂质。5 Y1 I4 d7 B# V; G' ]
10、小试方法验证及被仿制品:被仿制品1%自身对照,被仿制品100%样品,小试100%,小试1%自身对照。方法验证:中试样品三批,100%样品和1%自身对照,空白溶剂。
1 ?' u- t- v, l' Z11、注明:主峰图谱要求——拖尾因子0.95≤r≤1.05,分离度最好要求1.5,理论板数一般不低于3000.(个别品种需根据实际要求而定)。. E0 b4 o' A* Z& I2 {! b
三、聚合物方法学研究图谱
6 i9 `9 ?1 o( Z9 z! w& N1系统适应性试验(水和磷酸盐缓冲液):蓝色葡聚糖2000和对照品,理论塔板数要求不低于700。
* T! d& T: E" C3 ?8 a' ]( q. Q, Z5 e2、空白辅料
. W0 y3 N9 |% k% U% B3、供试品
$ u, T0 C( \4 |- _; y4、专属性试验:供试品,辅料干扰。
9 `" Z1 T: W3 r0 M3 ^5、检测限与定量限:般以信噪比3:1相应浓度确定最低检测限,以检测限×1000的量或浓度作为测定量(浓度)/ \$ S1 s) ~7 L: h
6、1%进样精密度:单样连续进六针,要求RSD<2.0%。) I; k) |( L! R" {
7、溶液稳定性:单样单针,分别0h、1h、2h、4h、6h、8h,RSD<2.0%。' {/ h( w: {6 N/ n
8、线性:(浓度范围20%-200%)7个样。
2 T; {( n6 C5 \: o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与聚合物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考察:制备系列的供试品溶液,浓度范围为规定浓度的50%~200%,共三份样品,以测得的高聚物峰面积对溶液浓度进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应大于0.99。 F值测定的重现性考察:F值为对照溶液的浓度(mg)与测得的峰面积的比值,要求日内、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
/ R0 w* M  ?( H" x2 R( m2 l# d  Y( i6 |对照品
3 p( d0 r$ N: m) w5 i7 W# J20%0 Y, `; i! _" H& w
50%7 P1 I. I% H% C  H, K4 d) A. [
80%
: L: v" R- G: T5 J6 w100%4 m8 x# U- r/ b; P" N, Z
120%# S5 w2 D$ l  A1 a2 `
150%# E8 S5 d5 ~3 _; c* u" ?9 `+ |
200%) ?1 l4 G( y; P' w* R
9、聚合物测定(方法验证)
7 G' \1 o) D' Q7 g/ C& N2 w( N. z四、影响因素五天和十天:分别作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 F# O7 L" {3 D6 y/ R
含量测定双样双针,一样两针,高温,高湿,强光、对照品。 有关物质单样单针,100%样品、1%自身对照,空白溶剂。
7 a# L+ a% D* B# z- m8 u/ u4 Y( U! T!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6-11 10:19 PM , Processed in 0.093517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