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GSK新薪酬体系可推广 在华跨国药企将跟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emma007 发表于 2014-4-14 09: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GSK新薪酬体系可推广 在华跨国药企将跟进

关键词: GSK 薪酬体系 跨国药企 黑名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国家卫计委去年提出“九不准”要求,严禁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并宣布将在2014年启动黑名单制度。此间医药界人士指出,这一监管层的政策动向,意味着医药行业的反商业贿赂风暴将继续保持高压状态。

中国是全球成长速度最快的医药市场。来自中国商务部的统计表明,早在2012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就突破1万亿元,每年还以近20%的速度飙升。

这一增长速度无疑让众多药企通过各种方式尝试从中“分一杯羹”,采取各种方式争夺“医院资源”和“处方资源”。

通过行贿提高销售的“带金营销”,已成为医药行业的潜规则。医药生产厂家和药品销售企业自上而下建立起直接面向处方医生的销售员工评估和薪酬体系,给予处方医生、医院药房负责人“回扣”。此外,通过提供“访学”“旅游”“会议经费”的方式,促使医生多用公司生产的药品。

“带金销售”与“以药养医”的模式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即便是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制药巨头,也难以摆脱这一营销模式。

2013年葛兰素史克的“行贿门”事件,将跨国药企在华“直接行贿”“赞助项目”等行业潜规则暴露无遗。大型跨国药企雅培也被曝在华以10%的销售额用于行贿医生。

现在,面对中国政府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决心和行动,以及全球各国对大型药企“暗箱操作”的巨大舆论压力。不少药企正在悄然启动模式变革,努力从练“内功”着手,改变外在形象,以图重新赢得患者信任。

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西南医药营销商流通渠道会议上,众多药企和医药代表表示无论是自愿还是迫于监管压力,变革与薪酬体系挂钩的销量考核,已成为必然趋势。

葛兰素史克高级副总裁、中国处方药及疫苗部总经理季海威表示,葛兰素史克正调整在华商业模式,“新的销售薪酬体系将确保把患者的需求作为所有工作的核心”。

葛兰素史克同时宣布:停止通过支付费用邀请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向有处方权及可以影响处方的受众宣讲其产品信息和相关疾病知识。

作为多家跨国药企在中国西南区域的代理商,富斌对这一变化感触颇深。“员工评价和薪酬体系与销售数量分割开来,意味着切断了药企给员工提供‘暗箱操作’的后备资金,无疑是‘釜底抽薪’之法。”

不少药企明确认为,新的薪酬方式符合正在从仿制药、抗生素药向创新型药物、生物型药物转变的制药企业发展趋势。药品对患者的个体适应性,药品企业对患者诊疗过程的关注度,将大大超过以往。

仿制药、抗生素类药物销量和盈利能力在最近10年连续下滑,创新型药物、生物制剂类药物销量和盈利能力稳步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新加坡国立医药大学教授陈美斌认为,全球用药方式更强调“个体针对性”和“临床舒适度”,这就逼迫药企转变营销模式。

礼来、赛诺菲、诺华等一批跨国药企表示,葛兰素史克新的薪酬体系被证实能够在中国推广,那么出于规避监管风险的考虑,其他跨国公司也将会跟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5-9 11:17 PM , Processed in 0.085526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