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药快讯] 2014-11-28国内、国际新药信息大荟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4-11-28 19:0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种基因治疗药物Glybera将在德国上市 治愈均价达111万欧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路透社  

西方世界的第一种基因治疗药物将在德国上市,其110万欧元(约合140万美元)的定价创下了治疗罕见病药价的新纪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报道,这种名为“Glybera”的药物用于治疗脂蛋白酯酶缺乏遗传病(LPLD)患者,由荷兰生物科技公司UniQure研发制造,意大利凯西制药集团则是其市场合作伙伴。天价的Glybera则展现了单一治疗如何修复缺陷基因,可能颠覆传统的医药商业模式。

天价

经过25年的实验和数次周折,基因治疗终于通过转移矫正基因到缺陷细胞的方法向患者抛出了生命线,但其高昂的价格对患者则是巨大的挑战。

2012年10月,Glybera在欧盟获得了批准,但上市日期却拖延了两年,用于跟踪收集患者治疗后长达6年的随访数据,这些患者均满足Glybera在欧盟的标签适应症要求。

现在凯西公司已经向德国联邦联合委员会(G-BA)提交了定价材料,2015年4月底将发布该药物的估价。药品制造商认为每瓶的零售价应该在5.3万欧元,出厂价则定在4.387万欧元。

在临床试验中,一个平均体重在62.5公斤的、典型的LPLD患者需要21瓶Glybera,进行42次注射,如此算来,一个患者在该药物上需要花费111万欧元。在德国的药品价格体系下,最终价格将享受7%的折扣。根据德国相关规定,新药品上市价格的有效期为前12个月。

一位凯西公司的发言人证实了上述上市价格。“预计首次用于商业治疗将在2015年上半年。”她补充称,该药品最终价格将在G-BA作出结论后,经过同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的谈判后才能确定。

UniQure将获得销售额23%~30%的净提成,该公司称欧盟的定价是其合作伙伴凯西公司的事情,不过UniQure计划在12月1日于纽约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上讨论Glybera定价。

基准产品

由于在整个欧洲只有150~200名患者可能符合使用Glybera的条件,即便该药品价格很高,对医保预算的影响将非常小,但该药品仍然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因为其被视为未来基因治疗的一个基准。

目前,UniQure也在寻求Glybera在美国获批,并表示希望能在2018年顺利通关。2004年,中国成为首个批准基因治疗产品用作商业用途治疗癌症的国家,但此前欧美国家尚未批准任何的基因治疗,Glybera是西方世界的首例。

基因修复技术的支持者坚持认为它是一种划算的治疗方法,虽然成本高,但能永久治愈很多患者。

至于Glybera,凯西公司称,年化成本并不比其他罕见病中使用的一些昂贵的酶替代治疗高,况且该药物在至少6年中证明是有效的。Glybera是利用一种无害改良病毒在注射入患者体内后传递一个有效基因拷贝生成脂蛋白脂酶。

目前,UniQure也在针对血友病进行基因治疗研究,同时还在进行一个关于心力衰竭研究的早期项目,一旦成功可能使得基因治疗不仅仅局限于罕见病。

有行业分析师预计,一旦试验成功,基因药物治疗能更多的常见病,成本也会更低,因为制造商应该能够从更大规模的患者群中收回研发投资。

在基因治疗市场中,UniQure的竞争对手包括Spark Therapeutics和蓝鸟生物公司(Bluebird Bio)。本月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Spark Therapeutics产品SPK-RPE65突破性疗法地位,该药品用于治疗由于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夜盲症。蓝鸟生物公司则致力于研发治疗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

在过去的一年半中,蓝鸟生物公司和UniQure先后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反应出投资者对该领域兴趣的日益浓厚。

在全球主要的制药公司中,今年拜耳公司宣布以2.52亿美元的价格获得Dimension Therapeutics公司治疗血友病的基因疗法项目,诺华则在近期刚刚成立一个细胞和基因治疗部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4-11-28 19:07:30 | 只看该作者
11月27日CDE重要新药受理一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下图为大智慧医药组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开信息整理的11月27日重要新药受理信息,按注册类型排序,供参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4-11-28 19:08:04 | 只看该作者
欧盟批准勃林格殷格翰抗癌药Vargatef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boehringer-ingelheim

nintedanib是勃林格肿瘤管线第2种抗癌药,此前已获FDA批准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并获欧盟CHMP支持批准用于IP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肿瘤学管线可谓喜事不断,就在2日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建议批准抗癌药物Ofev(nintedanib)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近日,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nintedanib联合多西紫杉醇(docetaxel)用于一线化疗后腺癌肿瘤学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品牌名为Vargatef。


   nintedanib联合化疗,是首个在起始化疗失败的广泛腺癌群体中延长患者生存期超过1年的肺癌药物。nintedanib是勃林格殷格翰肿瘤学管线中的第2种抗癌药,首个肿瘤学药物Giotrif(afatinib)于2013年获批在美欧2大主要市场上市,用于携带激活性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初治成人患者的治疗。

Vargatef(nintedanib)的获批,是基于一项国际性、双盲III期LUME-Lung 1研究的数据,这是在广泛的二线腺癌患者群体所开展的、附加疗法表现出相对于活性对照组具有生存利益的首个试验。该项试验在NSCLC患者中开展,与安慰剂+多西紫杉醇组相比,nintedanib+多西紫杉醇治疗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延长(3.4个月 vs 2.7个月),肿瘤再度生长风险降低21%,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12.6个月 vs 10.3个月),平均延长20%。此外,数据还表明,腺癌患者越早发生一线化疗失败,nintedanib所带来的临床益处越大,在初始一线治疗后9个月内(T<9个月)疾病恶化的患者,平均总生存期取得了3个月的临床益处(10.9个月 vs 7.9个月)。

Nintedanib是一种口服三联血管激酶抑制剂,可同时阻断3种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1-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 α和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1-3)。所有这3种受体在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受体的阻断,可能导致血管生成的抑制,而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欧盟,CHMP近日已建议批准nintedanib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在美国,FDA已批准Ofev(nintedanib)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适应症,同时获批的还有罗氏和InterMune的另一款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药物Esbriet(比非尼酮)。

目前,勃林格殷格翰正在多种实体瘤中评价nintedanib,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卵巢癌已处于III期临床,间皮瘤、肾癌(肾细胞癌)、肝癌(肝细胞癌)处于II期临床。(生物谷Bioon.com)

英文原文:Vargatef? (nintedanib) approved in the EU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4-11-28 19:08:38 | 只看该作者
Vertex制药加拿大研发部副总裁:新药研发人员的必备和理想素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Drug Discovery Today  

《Drug Discovery Today》日前在线发表了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加拿大研发部副总裁兼主管Youssef Bennani博士的一篇文章,讨论在现代制药工业成为一个合格的新药研发人员(原文称猎药人—Drug Hunters)的必备和理想素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综合起来,Youssef的论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

1、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有从事相关专业多年的动手经验(bench-years’ experience)。

2、深度了解成功和失败的新药开发案例,全面掌握这些新药开发的过程,包括从何而来、构效关系等。

3、有分析和所从事研发项目相关的所有数据的能力,并能解释结果,推理、演绎更合理的作用机制。

4、即时关注“结构-无效关系”(structure-failure relationships,SFR),并能迅速发现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结构或特征(比如溶解度、ADME、毒性、药物的组织分布等)。

5、有药物化学的基本训练,掌握“成功和失败药物”的基本要求。

在此基础之上,Youssef继而把新药研发看成是一门艺术和科学的融合,提出“猎药人”在以上基本素质之上的一些理想化要求:

1、“猎药人”既要坚韧不拔,又能灵活转身,该放手时则放手。

2、通过对项目相关数据的分析,能推断、发现新的东西。

3、具有高超的领导才能,既能掌握研发方向,又能实施具体实验。

4、不受传统观念、教条的束缚,大胆设想、科学求证。

5、容忍和鼓励员工的不同见解。

无可否认,Youssef对新药开发人员的这些要求都是对的,但是过于理想化了点。药厂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招募员工,但别期望能找到这样的“完人”。比如基本要求第2条,在我印象当中只有堪萨斯大学的Lester Mitscher能做到,而且仅限于抗生素领域。第4条、导致一个化合物不显示预期的生物活性(体外、体内、临床)的原因很多,既可能是化合物本身结构的问题(比如在细胞层面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贫乏(poor permeability)等),也有可能分子靶点本身就不对。总之,成功的研发案例说起来都是一个“good story “,而失败的原因有时候无从得知。套用一句台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

除此之外药源也多次讨论过,现代制药工业的瓶颈是缺乏优质靶点,针对有效的分子靶点,一个一定规模的研发团队即使不具备以上“完美”的人员素质,也非常有可能在短期内成功开发出一个新药。尤其要谨慎地应用基本要求第5条,放弃“傲慢与偏见”。不要以为凭借学习和积累的现代药物化学知识能真正预测一个药物应该长成什么样,各种类药性(druglikeness)或与之相反的非类药性(non-druglikeness)都在一定范围内成立,所以在结构改造过程中也可能是恶化而不是优化了成药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4-11-28 19:09:37 | 只看该作者
FDA推迟BMS丙肝药物daclatasvir上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fiercebiotech

美国FDA在审核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提交的治疗丙肝药物daclatasvir相关数据后,认为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仍然需要补充更多数据,因而暂缓批准davlatasvir上市的请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FDA在审核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提交的治疗丙肝药物daclatasvir相关数据后,认为施贵宝公司仍然需要补充更多数据,因而暂缓批准davlatasvir上市的请求。Daclatasvir是一种NS5A抑制剂。施贵宝公司和FDA并未透露过多细节,但面对瞬息万变的丙肝药物市场,FDA的这一决定无疑对施贵宝公司是一个重大打击。施贵宝公司研发主管Francis Cuss表示将和FDA通力合作,努力完成这一药物的审批过程。

早在几年前,施贵宝公司就开始努力对这一药物进行努力攻关,并宣称这一药物会对丙肝疗法起到革命性的改变。而施贵宝公司此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年七月份,日本医药管理部门就批准了施贵宝公司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 (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登陆日本市场,这也是首个登陆日本市场的丙肝鸡尾酒疗法,因而被施贵宝公司认为是公司丙肝药物研发部门的一项重大胜利。无独有偶,几乎同时,欧盟医药管理部门也对施贵宝公司的这一药物做出了高度评价。这些都使外界一度认为daclatasvir登陆美国市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过现在看来,FDA的要求要超出我们的想象。

即使退一步讲,daclatasvir真的如期上市,施贵宝公司也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前有吉利德公司的Sovaldi狙击,其后又有艾伯维、默沙东公司虎视眈眈。这些都将给施贵宝公司未来在丙肝药物市场的前景平添几分变数。

详细英文报道:

The FDA has slapped down Bristol-Myers Squibb's ($BMY) closely watched hep C drug daclatasvir, handing out a complete response letter for the linchpin drug in its cocktail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big biotech, the initial marketing application for daclatasvir, an NS5A inhibitor, included its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S3/4A protease inhibitor asunaprevir--a combo that Bristol-Myers recently scuttled in the U.S. Now regulators are demanding more data for daclatasvi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ntiviral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HCV.

There's no immediate word on just how long the drug could be delayed in the U.S. before it hits the fast-changing hep C market. Bristol-Myers says it is "in discussions with the FDA about the scope of these data."

"Our commitment remains to make daclatasvir-based regimens available to help these difficult-to-treat patients achieve cure, and we will continue to collaborate with the FDA to bring daclatasvir to patients in the U.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says Bristol-Myers R&D chief Francis Cuss.

Bristol-Myers--which fell behind Gilead's Sovaldi early on--had pursued 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daclatasvir and asunaprevir, with a close eye on markets like Japan which have large populations of genotype 1b patients. The company won a landmark approval for the combo in Japan back in July, ushering in a new interferon-free regimen that is helping to rewrite the standard of care in the field.

Bristol-Myers was initially dealt a major blow when its nucleotide polymerase inhibitor--or "nuc"--blew up in the clinic a couple of years ago. Gilead, meanwhile, won an approval for a combination of Sovaldi (an NS5B blocker) and ledipasvir, its NS5A inhibitor. AbbVie and Merck have been working hard to close the gap with late-stage cocktails of their own that promise to further disrupt a market that has stunned payers with the introductory price of $84,000 for Sovaldi. That's a race that is squeezing out Bristol-Myers from the world's biggest drug mark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络石藤 发表于 2014-11-28 20:56:04 | 只看该作者
基因治疗药物看起来很有意思,但这个治愈疗程的总价太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9-17 08:42 PM , Processed in 0.084361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