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释药系统2013年市场规模为1819亿美元,据预测2018年将增至2128亿美元,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2%。北美市场2013年达到797亿美元,预测2018年将达到892亿美元,CAGR为2.3%。欧洲市场2013年为511亿美元,2018年将增至61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8%。
生物药品和非传统给药途径(譬如经皮、直肠、阴道和植入剂给药)的开发促进了全球先进释药系统市场的发展。而且将药物开发成缓释、控释可让某些常规用药更有效和减少其不良反应,有助于局部疾病治疗而对周围健康细胞的损伤减至最小程度,可进一步扩大先进的释药系统市场。
新药的开发需要辅以不同的释药系统研发,若其涉及专利会导致公司间加强合作。包括脂质体、纳米粒和单抗等靶向释药系统是先进释药系统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经皮释药技术为制药公司开启了新的大门,现有部分药品将得益于新释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释药系统未来的发展将扩展至各治疗药领域,目前应用率前3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激素类药物,其次为癌症、感染、内分泌与代谢、多发性硬化病、阻塞性肺病和过敏等疾病治疗领域。由于许多普通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缺陷,释药系统的成长机会也会出现在许多其它治疗药物类别。2013年,全球销售额前50位药品中释药系统占16席。
据预测,全球前10项释药技术(口服缓/控释制剂、靶向释药、微囊、气雾剂/吸入剂、经皮控释、外用、植入剂、注射剂、脂质体和聚乙化二醇)产品销售额将从2009年的438亿美元扩大至2015年的815亿美元。领先的公司主要有Elan、Biovail、Nektar、Alkermes和Nektar等。
口服释药系统市场仍将在整个释药系统市场上保持最大份额。口腔速崩片、透黏膜释药在控制疼痛和其它治疗方面产生强大的增长动力。咀嚼片服用方便,促进了其在营养制剂、呼吸系统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治疗类别的应用,尤其是儿童用药制剂。纳米粒药物制剂溶解度好疗效高将导致其上市品种数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
在药物制剂中,注射剂将成为释药系统构成最强的增长源头。在治疗癌症和其它退行性疾病中精确靶向释药的优点将扩大对治疗用单抗的需求。延长药物在体内循环的时间和降低毒性的优点将适用于聚合物和脂质体包裹药物的适应症范围,尤其是癌症、神经系统和感染治疗用药。预填充注射器和预混合静脉输液袋使用方便和可防止感染的优点大大促进了注射剂药物市场的发展。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增加了对其安全有效治疗药品的需求,也促进了吸入释药系统的快速增长。由于治疗哮喘用药的广泛使用,干粉吸入剂将继续保持在该释药系统中的最大份额。然而,由于定量吸入剂改进颗粒大小和抛射剂的安全性,发展较快。经皮贴片由于使用方便等优点,将继续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导致镇痛、止吐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新的应用。
2008年,纳米技术释药系统市场规模估计为41亿美元,占全球释药系统市场的4%。据预测,纳米技术释药系统市场将从2012年的113亿美元迅速扩大至2017年的30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2%。纳米技术的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将从2012年的3.88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1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
据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将有30多个先进的释药系统产品上市。届时,全球先进的靶向释药产品销售额将超过85亿美元。
总部设在爱尔兰的Dublin公司与Alkermes、Noven制药、Antares制药和Lohmann治疗系统等是释药系统研发领域的领先企业。德国LTS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皮治疗和薄膜样释药系统产品的生产能力,被认为是开发与生产经皮和口服膜剂的先驱者。
口服制剂(1)口服释药系统市场预测
释药新技术不但造福于患者,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伊兰(Elan)公司创建了解决水难溶性药物的纳米结晶(NanoCrystal)技术和口服控释技术平台,采用项些技术在全世界范围上市了多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
(2)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的技术与产品
40%以上的药用新分子实体水溶性差,常使潜在的重要药物不能进入临床研究。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650亿美元的药品因生物利用度低造成患者花费大、疗效小,而这些药品常需加大剂量来提高疗效,但不少药物随之会出现严重毒性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而,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技术倍受制药行业的关注。美国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采用增溶技术制成制剂的数量逐年增多。
(3)口服缓释、控释制剂
国外销售领先的缓释、控释制剂药物类别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心血管药物等。国内批准上市的口服缓释、控释制剂主要药物类型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58个)、心血管药物(51个)和呼吸系统药物(38个)。
(4)复方制剂
近年来,复方药物制剂日益引起制药工业的关注。两种或多种药物制成一种制剂不仅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方便病人用药,而且还可获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譬如,2013年年销售额前50位的药品中复方药物制剂占了4席,每个均超过18亿美元,累计销售额约为121.58亿美元。1990~2013年美国FDA批准的治疗药复方制剂共115个,其中2010年最多为12个。
如两种或多种药物理化相容性好与辅料即可简单混合后填充胶囊或压片。不然,需通过包衣、双层片或三层片等工艺制备复方制剂。
注射剂 据IMS预测:药物注射剂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700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2000亿美元。北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增长率为1%~3%;亚洲和拉丁美洲增长势头强劲,为12%~13%。持续高增长率出现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
药物注射剂市场可分为普通制剂和新型释药制剂。2012年全球注射释药技术市场规模为225亿美元,据预测至2017年可增至43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4.0%。注射释药技术可分为两部分:给药器具和制剂制备技术。注射释药技术给药器具市场可进一步分为普通注射器、自我给药的预填充注射器和其它类别(如微针和纳米针等)。
纳米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释放治疗用纳米级材料、增溶和靶向给药,并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疏水性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改善蛋白质类释药、提高诸如哮喘和骨关节炎等老年人常见病治疗药的疗效、释放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增加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和减少毒性、增加药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储存期、降低治疗费用等。
外用制剂 皮肤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约1/3的人在一生中至少要罹患1次皮肤疾病。2010年皮肤科药物市场的总规模为268亿美元,据预测至201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此后增长率可能会降低,至2026年市场规模为378亿美元。
自1979年美国FDA批准第一个东莨菪碱经皮控释贴片(商品名:Transderm-Scop)以来,美国已有35个产品获准上市。目前,世界经皮释药系统正以11%以上的年增长率发展。由于此市场原基数较低,年增长率超过口服和吸入释药系统市场。2007年经皮释药系统市场规模为156亿美元,2010年该市场销售额达215亿美元,据预测2015年将达320亿美元和2020年为460亿美元。
Kevin Pang博士将经皮给药制剂划为5代:普通膏药为第一代;东莨菪碱、硝酸甘油和可乐定等药物储库型贴片为第二代;雌二醇、烟碱和芬太尼等药物基质镶嵌型贴片为第三代;哌甲酯、罗替高停和卡巴拉汀贴片为第四代;主动释药的舒马普坦离子渗透经皮释药系统为第五代。
以往给药形成峰谷血药浓度,现今可达到零级持续释药,将来可按生物节律和病情变化按程序释药。经皮释药技术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大类。近年,世界经皮给药市场新剂型主要有经皮控释贴片、凝胶剂、乳剂、喷雾剂和无针头粉末/液体喷射剂等。
未来的畅销药物制剂 研究人员采用控释、纳米技术和药物聚乙二醇化等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展望未来有可能成为畅销制剂的剂型有口服复方制剂、口服缓、控释制剂、长效注射剂、药物聚乙二醇化制剂、药物-抗体(肽)连接物、经皮控释贴片和粉末吸入剂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获准上市的治疗用肽和蛋白质药物不断增多,开发这类药物的新制剂给我们带来了开创未来畅销药物的新途径。
全球RNAi释药技术市场至2018年有望增至388亿美元,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7.2%。适体(aptamer)释药类别是增长最快的部分,2018年将增至22亿美元,CAGR达58.2%。(本文章摘自第26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专题资料辑,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信息》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