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罗氏中国研发中心十年记忆
作为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的先驱,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罗氏中国研发中心”) “10岁”了,这10年间它在罗氏全球研发体系以及中国的新药研发生态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今又有了新的谋划。
11月14日,罗氏宣布将再投资1.36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63亿元),建造全新的研发中心――罗氏上海创新中心。 全新的创新中心将以上海为总部,配备世界一流的实验设备,计划于2018年竣工,完工后面积将达到14,000平方米,具备220处模块化工作区域,将有效促进罗氏与本土科研机构的合作,更好地解决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巨大医疗需求。 建立“端到端”研发链 罗氏全球药物研究与早期开发总负责人John C.Reed博士表示,在过去10年中,我们培养了优秀的跨领域研发团队,开发了极具潜力的新药产品线。未来,我们将通过新建立的创新中心持续不断地为亚洲和全球患者开发新产品,解决患者在感染性疾病领域未尽的需求。 自罗氏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以来,阿斯利康、GSK、辉瑞、赛诺菲等跨国制药企业也纷纷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在这10年中,罗氏中国研发中心也在不断发展,在罗氏全球研发中的职能与角色也在逐渐演变。 据介绍,2004~2010年期间,罗氏中国研发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支持总部药物的化学研究,2008年起中心开始自主新药研发,并于此期间与欧美研发中心合作开发出多个临床候选药物。 如今研发中心更名为罗氏上海创新中心,将专注于抗感染疾病的研究,并拥有从药物研究到临床开发的完整研发价值链。“一个链条的强度是由最薄弱的那个环节所决定的,药物研发链上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John C. Reed博士表示,中国研发中心的原则是“在中国,为全球”。 目前,阿斯利康、杨森制药等跨国药企在华的研发中心也逐渐建立了这样的“端到端”的药物研发链。
满足中国人抗感染需求
加大投资以后的罗氏上海创新中心为何聚焦抗感染疾病的研究? 一方面,是出于中国医疗需求的考虑。慢性乙型肝炎、流感和多耐药性细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中国是此类疾病高发的国家,仅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就超过8000万人;另外,中国在流感、禽流感等跨国界传染疾病的防治方面任务艰巨,而抗生素滥用等问题造成的多耐药性细菌感染问题也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罗氏中国研发中心通过多年积累已经建立了强大的本地研发团队,并在抗感染疾病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罗氏全球感染性疾病研究和转化医学高级副总裁Janet Hammond告诉记者,包括治疗乙肝在内的多个抗病毒药物将在未来12~15个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些药物都是在上海实验室合成或发现的,并且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都是崭新的。 在内部研发的基础上,罗氏也积极与国内的高校、科研院所、本土研发企业、CRO公司等展开合作。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小星博士表示:“中国是罗氏全球研发战略的重要部分,随着临床试验项目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我们期待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从而更高效地将本土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转化成创新药物,造福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