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场检查] 盘点中国药企在FDA暴露的缺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薛定谔方程 发表于 2015-4-9 20:1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自2013年印度跨国制药公司Wockhardt Limited等频繁被FDA查出严重违反GMP的丑闻以来,FDA就增大了对出口美国的全球医药企业的监管,首当其冲就是印度和中国。我们国人在嘲讽印度人的同时,恐怕也都暗暗为自己担心。

3 Y% H5 s% c* Z& v, X, f3 U6 Y9 l

现在,2014年就要过去了,今年FDA官网上一共公布了四封中国大陆药企收到的警告信,这四个企业分别是北京顺鑫美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中安药业、浙江中贝九洲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九洲制药公司、华润三九股份有限公司。

0 k/ U+ a7 I/ w5 N

4 ?' P7 n) A. e3 b( x+ b
公司名称
缺陷内容
浙江中贝九洲进出口有限公司
1. 未能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未能将所有从原料药生产商处收到的质量和法规信息转达给客户。
浙江九洲制药公司
质量部门在原料药批次销售前未审核批生产记录。
未能在生产操作时及时记录。
未能对设备进行充分的维护保养,使其处于适合生产用途的状态。
原料药标识错误
北京顺鑫华美公司
拒绝接受检查。
天津中安制药
未能遵守书面的设备清洁程序,将其用于原料药生产,且设备使用记录不完整。
未能对所有可能影响中间体或原料药生产和控制的变更进行充分的变更控制并评估其影响。
未能对过程出现的偏差进行充分审核和调查。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每批产品在放行前,没有进行适当的QC检验以确定是否满足标准,包括每种原料药的规格和剂量。. \7 V' E: _  C0 z
2.未建立充分的实验室控制规程,以确保原辅料、包材、中间产品和成品被适当的检验。& a; \% h8 T' d
3.未建立完善的稳定性试验规程,不能评估产品稳定性、储存条件和失效日期。
# a0 B3 c2 w. F% r1 {. j
" B1 w& n6 K% ]9 P3 l  o; D
, Z+ C7 \& P  o' H4 E

虽然只有四封警告信,其中的缺陷的数目不多,但是却与FDA及欧盟全球检查的重点一致,关注了以下方面:


: Z2 M; \' {) _

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 T1 t& c- P/ j9 n5 H% x, M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是近几年产生缺陷最多的地方,而在英国药监局2013年的一份总结报告上显示,其中关于"异常(偏差)的调查"的缺陷数量已经连续五年排名第一;此外,变更控制、物料放行、员工资质与培训也都是药企容易执行不到位的地方。


' I8 z2 U: t; d+ W' y

2. QC实验室


9 V+ j& |6 M4 B

自2013年FDA发现印度药企QC检验数据造假以来,FDA特别重视实验室"DI(数据完整性),缺陷中出现了大量的诸如"随意删改检验数据;检验仪器不具备审计追踪功能;数据没有安全备份;稳定性考察不充分"等。

. \: P: f' ^; T  Q$ \5 M

3. 设备的使用、清洁和维护

2 |( y9 e$ s' m. F

设备的使用、清洁和维护也是检查的重点,设备的使用维护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质量,而对于产品共用的设备,设备的清洁是一个关键内容,可能引起交叉污染。中国2010版GMP对此的要求也非常的详细。


$ C9 B% x$ Y1 c8 c8 K$ V7 o/ R5 N, K" u( n1 a1 M- J& i! l7 c

4. 阻止、拒绝检查


! d. ]. \% b0 I

FDA对于组织、拒绝检查的药企,直接开出警告信,以维护其不可侵犯的地位,并且近期确定了一份相关的指南。


/ o7 _$ O( c, a! t! r- ~! c

即便FDA在2013年便气势汹汹的将枪口瞄准了中国,尽管FDA的重点也很明确,但是这些缺陷还是在警告信缺陷,有些还是非常低级的错误。是不是这些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太过轻视质量、轻视质量管理、轻视FDA?不管怎样,FDA警告信的影响力、信息公开化和市场的竞争、中国GMP检查的不断崛起,总会让他们自尝恶果。相信这些警告信能给那些已经或打算走出国门的企业敲响警钟,迈出国门之前还是应该深思熟虑、打好基础、练好内功,毕竟首次通过认证仅仅只是开始,维护体系、持续改进是一个耗财耗力、漫无止境的路。2014年,FDA还会加大检查力度,并且可能将目前在华的4名检查员扩充至21人,其中9名食品检查员,12名药品检查员,他们增大检查频率,甚至进行飞检都是有可能的。

8 m* ]3 O$ \- H; \: R4 K% \6 {4 S! |

这些警告信相信也让中国的药监部门尴尬不已,这些缺陷不仅违反了2010版GMP,恐怕连98版GMP都不允许。可是,这些缺陷却被FDA揭发于国内的这些企业中,而这些"走出国门"的企业往往也是地方的知名企业。虽说,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真的如此难堪,国内药监部门也难辞其咎。无怪乎欧盟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出口国药品监管机构签发的证明文件。不过,国内已经在尝试转变对企业的监管方式,五年一次、三五人、三五天的GMP认证显然不够,灵活、频繁、有力的飞行检查制度已经呼之欲出。


6 |8 w: @1 I& M# ?# d0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静悄悄 发表于 2015-4-9 20:20:52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经验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5-11 09:47 PM , Processed in 0.090744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