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目录》。该目录包含化药品种283个、中成药品种250个,共533个品种1154个剂型。根据低价药的筛选标准:中成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5元,化学药日服用费用不超过3元。
对此,市场赞弹各有。
赞:剂型有亮点
低价药目录还是来了些惊喜!
那就是化药部分出现了一些特殊剂型。上个月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颁布时,CFDA副局长吴浈就强调过,在缩小新药范围(一般改剂型不办证)的同时,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这三种特殊剂型是给新药证书的。
而此次,低价药目录中出现的特殊剂型主要是缓释剂,主要集中在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代谢类等疾病用药。
其中,阿司匹林、甲硝唑、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别嘌醇、烟酸、格列吡嗪、格列齐特、二甲双胍、咪唑斯汀、丙戊酸钠、尼莫地平、碳酸锂、氨溴索、氨茶碱、硝酸异山梨酯、维拉帕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吲达帕胺、氯化钾等药品中出现了缓释剂型。
而控释剂型仅有一个,就是沙丁胺醇。
弹:没配套难落地
今天发改委官网上早早就挂出了正式版本的低价药目录,强调加强价格、采购和报销政策的有机衔接,但是具体的配套措施却未见踪迹。
业内评论认为,低价药政策最终能否落地,关键看招标。然而,招标却是控制在卫计委手里。而卫计委方面,早就对发改委对低价药的界定标准存有异意。
上月初,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就曾强调低价药目录制定工作由卫计委、发改委联合制定。到了中旬,卫计委等8部门又联合起草了相关文件,并下发一揽子指导意见,明确给予地方制定低价药标准的权利。而下旬,则传来卫计委药政司拟在泰州举办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培训班,意在尽快落地低价药政策的消息。
今天,在发改委抢先公布低价药目录后,卫计委透露,即将出台低价药的采购办法。
种种迹象表明,卫计委在低价药政策中欲争夺主导权。
另外,卫计委从未明确低价药的每日金额标准,而已经出台的一些地方版低价药标准中,不少都低于西药3元、中药5元的发改委标准。
如广东基药低价药西药及生物制品不高于1元,中成药不高于1.5元,非基药低价药不高于3元;甘肃要求日均费用在3元以下;北京也要求日均使用费用在3元(含)以下;安徽更严苛,日均费用西药不超过1元,中成药不超过1.5元药品。
除了日均费用以外,各省制定的低价药目录品种数量也远低于传说中国家版的数量。广东基药低价药是472种,安徽327种,北京183种,甘肃182种。
如此一来,发改委这个版本的低价药目录极可能被架空,最终不了了之。
骚动:广药马上增资10亿扩大生产
对于低价药目录的公布,反应最快可算广药白云山。
5月8日,广药宣布旗下白云山和黄中药的主打品种白云山复方丹参片、白云山板蓝根、白云山消炎利胆片等共51个品种入选了低价药目录。企业决定将斥资10亿元扩建主要原材料的GAP种植基地和GMP生产车间,确保这几个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产品能够保质、保量地供应市场。
除外,暂未见其他企业有扩大生产的动作。
目录(文件有点大,请耐心等待)
西药部分
中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