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审评中心咨询问题集锦:中药、天然药物临床部分
中药、天然药物研究与评价临床问题(一)
1、关于改剂型品种免临床相关问题:9 @! H& u {- u' Z
答:根据法规规定,工艺无质的改变的改剂型中药品种,可减免药效毒理及临床研究。我们考虑是否属于工艺无质的改变时,主要考虑其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是否引起了所含物质成分的改变,以及制剂因素是否明显影响了所含物质的吸收与利用。由于中药的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影响因素较多,我们一般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对品种进行讨论后确定;对制剂因素影响其吸收与利用的处理,参照药品审评中心网站电子刊物
《药物成分不变的中药改剂型品种临床相关问题专题讨论会纪要(修改稿)》中确定的原则执行。
$ s" i& K. n/ N3 s# |
需要说明的是,判断为工艺无质的改变的改剂型品种,并不一律均全免药效毒理和临床研究,可根据需要,减少部分药效毒理或临床研究工作,或全部免除。
: Q( Y1 ^# u! B7 {2、关于改剂型品种,如果工艺有质的改变需要做临床研究,其适应症如何确定,是否可以增加适应症。
: g7 ~% p' p# N, ]6 T 答:根据法规规定,改剂型品种其适应症原则上与原剂型一致,如果部分适应症无法用药效和临床研究加以证明者,需提供研究资料。
+ t% \: x% \7 T7 b% ~& y 如果在改剂型申请中需增加适应症,需同时符合《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四中关于增加适应症补充申请的有关要求。
- w4 ]( F+ ~' x/ {
3、关于中西复方制剂,在撰写方解时,该不该考虑西药成分?! j$ S- g- |' I
答:中西复方制剂中的中药部分需要符合中医理论,应根据中医理论对处方进行合理性论述;对加入的化学药品,应阐明加入该成分的目的和意义,并用实验结果证明,以说明其处方的合理性(包括配伍、剂量关系、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等)。
4、注射液改为滴眼液,能否免临床?3 m! \9 l, N5 m
答:属于改变给药途径,不能免临床。
`3 T+ o9 u2 i' n5、关于临床基地事宜。
+ U8 j% Z5 t+ a' ` 答:建议咨询国家局安监司。
1 j# H" h& o/ v0 X" R0 G% {0 y
中药、天然药物研究与评价临床问题(二)
1、①请问,P值在什么范围才能在统计学上下结论?
1 J' w+ E- Z/ [, W ②在设计试验方案时,是否应在试验目的中明确是优效、等效或非劣性试验?9 X4 i9 s& O7 r( R
答:①P值一般应0.05才能在统计学上下结论。
6 X' a) l$ R5 Y' e9 U ②在设计方案时,建议在试验目的中明确是优效、等效或非劣性试验。
5 a) p: s/ w/ Y' D2 P$ D5 ~: Y2、中药改剂型,以口服片改制成含片,对是否要做药理和临床不能把握,请解释一下。
4 [% Z- w3 p, X) }! i 答:口服片改口含片,若药物不能被口腔黏膜吸收,工艺也无质的改变,则可免做药理和临床研究。若药物能被口腔黏膜吸收,则口服片改含片就属改变给药途径,需要做药理和临床研究。
; F4 L9 e( _' }7 Q9 E3、中药改剂型品种,从糖浆改制成咀嚼片,但本品种没有临床文献资料,也就没有办法完成临床资料综述,请问该品种是否要做药理和临床?申报资料没有临床资料综述怎么办?
; M/ n/ Z, b7 Y: \$ ?5 \2 ? 答:对于改剂型品种,若原剂型缺少临床文献资料,那么临床资料综述的撰写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建议申报单位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原剂型上市后的有关信息。至于是否要做药理和临床,需要看工艺是否有质的改变而决定。
! Z/ M0 R- \* o5 V7 ?" J) i( ^4、西药肝病国家临床研究基地是否可以作为中药肝病临床试验负责单位(组长单位)?
1 d _% V& o7 B# j, S' ~ 答:一般要求中医肝病专业临床试验机构作为中药肝病临床试验负责单位(组长单位)。
7 K( O" f' m V% P1 s5、实验药品服用方法为每粒胶囊0.4g,1次4粒,一日3次,可否采用服用方法为每粒胶囊0.3g,1次5粒,一日3次,治疗功能主治一致的对照药,如不行,可否采用安慰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
- ]+ l' e% \, A# h 答:试验用药与阳性对照药比,主要是规格与每次服用粒数的不同。建议申报单位与阳性对照药生产厂家联系,协商解决规格方面的问题。至于粒数方面的问题,可采用安慰剂模拟的办法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