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小编:本文来源于网络,未找到具体出处。该文描述的问题也许过于严重,现实情况并不一定这么差,大家带着审视的眼光去阅读吧。
$ `' P9 O& {' m3 ]" d( |/ g# p# b1、实施GMP仅停留在表面上 - Y8 C: `8 n" _- h# r. D
有些企业把GMP工作当成一种形式,以为通过之后就不用再理会,甚至连GMP认证时候制定的所有文件和制度都全部摆在一旁,完全不当一回事。例如:把新瓶装旧酒,现代化的厂房却还是原始的管理方式,加上不重视人才,通过认证后人才流失。
7 H# h1 B- K- H% z* e9 L2、培训工作不能深入开展
5 t2 \$ E8 Y4 ~企业不重视培训工作,企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且每年培训计划相同并缺乏针对性。 新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及时培训和认识。工艺改进、设备更新不能进行有效培训。 新员工及员工岗位调整后不进行培训,岗位专业知识不能进行深入培训。
, X# w' u- |% u5 Y/ M$ |- K0 T3、岗位职责不能有效贯彻
3 E' v) u. ?5 ]& T f' r岗位职责内容不全面,部门责任不清。 工作有随意性,重要工作没有授权。 人员岗位调整不履行审批手续。 质量管理部门不能按规定履行职责。 不能按规定程序处理质量问题。 ; d9 z- t3 h q7 ?- I
4、厂房、设施不能有效维护 ( T* u* H$ e( @9 u. H% @& K) G4 }
建筑物的损坏、破裂、脱落不能及时修复。 设备不按规定清洁、保养,损坏不进行维修。 设备锈腐、防温层脱落不进行处理,管道、阀门泄露不及时修复。 高效过滤器、回风口损坏、堵塞不及时更换。 1 m h) ^9 `9 A( ]* E+ |# Q$ A
5、空调净化系统不按规定运行 6 G- _. K7 w) z6 A+ F
生产过程中不开空调,或只送风不进行温、湿度调节。 上班后才开空调,没有考虑自净时间。 不按规定的周期对环境进行监测及消毒处理。 对初、中效过滤器不按监测要求进行清洗、更换。 对高效过滤器不按规定进行检漏,连续运行多年不进行更换
) ?9 \6 k1 q) j8 M9 o6、先进的设备不能合理使用 ) C# r5 B3 [5 E( _( `' b& ?8 d7 _
不熟悉设备性能,先进的设备被闲置。 认证后已淘汰的设备又重新使用。 设备改变不进行再验证。 对设备缺乏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0 a5 V; K+ u- w" a* Q
7、水处理设备存在隐患
: `( @$ G1 @- b5 Y. X不按工艺要求选用工艺用水,如大输液生产使用纯化水、固体制剂清洁容器具使用饮用水。 管道设计不合理,盲端过长,易滋生微生物。 纯化水、注射用水不循环使用,残余水不放尽。 注射水不在使用点降温,低于65℃循环。 不按规定对水系统进行定期清洁、消毒。 不按规定对水系统进行监测。
. q! `2 K( v7 }8、物料管理混乱
/ {' y# a, | x+ K2 A2 I物料不按规定条件贮存。 仓储面积小。 物料不按品种、批号分别存放。 物料贮存不悬挂货位卡,帐、物、卡不符。 物料状态标识不明确。 中药材、中药饮片外包装无产地等标识。 不合格品、退货品没有专区或专库存放,没有进行严格管理。
# e" l1 g% r, L0 _- t7 O- s8 i o5 h9、取样不符合规定 6 g' I7 Q' V0 A0 H% }
取样环境不符合要求。 取样数量不足。 取样后内包装没有密封。 取样后未贴取样证。 开包的取样产品没有优先使用
5 q0 }( w1 x) {. {( g5 Y10、现场卫生不符合要求
4 W9 `1 s. `& {% p+ s' O9 v9 k7 S生产中的废弃物不能及时处理。 水池、洗手盆、地漏清洁不彻底,存在死角。 灯具、风口、墙壁悬挂物存留污物。 消毒剂不能定期更换。 人员卫生存在的问题
, J5 }- ~5 i$ \0 g0 ~11、新招录员工未经体检上岗 ) [2 N6 |7 q# ?7 B' p$ `
体检项目不全,没有体检表。 进入洁净区人员不按规定更衣,洁净服只有1套不能保证清洗更换。 洁净区操作人员佩带饰物,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对进入洁净区外来人员不进行控制和登记。
* l6 W4 ^ r/ f9 v12、不进行有效再验证
. A- E& _( k8 U; _ f* m不按规定的项目和再验证周期开展再验证工作。 缺少开展再验证的仪器和设备。 不可灭菌的无菌产品不进行培养基模拟验证。 再验证方案与前验证方案雷同。 编造再验证报告和数据。 再验证流于形式,对生产管理缺乏指导意义。
+ G$ |- H3 Y4 g! C. p8 K# e13、文件制定缺乏可操作性
0 y) p: s, V: s! y脱离企业实际状况,盲目照搬别人模式。 文件不进行培训,操作人员不了解文件要求。 文件缺乏扩展性,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相关文件不一致,执行起来有矛盾。 未考虑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 文件修改不履行审批程序,随意修改。 文件分发没有记录,过时、作废的文件不能及时收回。 U" F* a0 h0 ?7 f
14、批生产记录不完整 " X$ ~0 t5 I* J$ T% ?5 i% ~
有的产品、批次无批生产记录。 没有追溯性,出现问题不能查找原因。 数据记录不完整,主要参数、数量记录不全。 生产中的偏差情况、返工情况、不合格品处理情况没有记录。 字迹不工整,任意涂改和撕毁,不按规定签名和审核。 物料平衡计算不规范。 / Y6 e# e E5 c8 J& `5 s- P
15、生产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7 c3 M3 P4 y2 w l4 Y
不按规定进行清场,生产结束后,物料、容器具、文件仍在现场。 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换品种,批号不按规程对设备、容器具进行清洁。 同一房间进行两个批号的产品生产。 同时进行不同批号产品包装时,没有有效的隔离措施。 岗位、中间站存放的物料没有标识。 物料不脱外包装直接进入洁净区。 不按规定悬挂状态标识。
1 J$ {, Z% {: ]" Q: U$ M: ?3 ^16、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 8 f8 D- A0 x5 w$ n
不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生产,制备方法不符合法定标准。 不按规定划分批号,批产量与设备容量不相符。 中药材不按规范炮制,购进中药饮片的渠道不合法。 不按规定投料,少投料或多出料,投料折算方法不正确。 设备更新、工艺改进包材变更及采用新的灭菌方法不进行验证。 生产过程靠经验控制,随意性强。 . _7 i1 ?5 ?! V# y8 e6 h
17、生产过程的偏差不进行分析
2 D' L5 I1 H9 ^对生产过程出现的偏差缺少调查、分析、处理、报告的程序 出现偏差不记录,发现问题不调查,处理偏差问题不按程序,质量部门不参与分析调查,隐瞒偏差真相 解决偏差问题,可避免同样错误再次发生 生产过程偏离了工艺参数的要求 物料平衡超出了平衡限度 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情况 生产设备出现了故障 中间产品不合格,需要返工处理 * d5 H" Q5 A' k* R; h$ H) L: k
18、生产过程粉尘不能有效控制
" U _( W+ L) E" M环境压差设计不合理,产尘大岗位不能保持相对压差。 设备选型不合理,产尘部位裸露。 缺乏有效的除尘手段,不能有效防止粉尘扩散。 局部除尘设施不易清洁,易造成二次污染。 加料、卸料方式不科学,易造成粉尘飞扬。
! J7 `$ m& t4 v1 W) t+ g19、质量管理部门不能严格履行职责 $ u, _+ S9 L' `1 V( o& w' y
对物料购入把关不严,供应商审计流于形式。 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不到位,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 不履行审核成品放行职责,达不到内控标准的产品出厂放行。 检验工作不细致,不按规定进行检验。 ; C# S# M, |. E9 e9 o
20、留样不符合规定
% F9 U3 m/ K3 m0 F6 ~) H& e成品未做到批批留样,法定留样量不足。 必要的半成品、成品稳定性考查未开展,没有留样观察记录。 普通贮存条件留样与特殊贮存条件留样未分开。 原料药留样包装与原包装不一致。 检验报告不规范 不按法定标准进行全部项目检验,检验项目有漏项。 检验结果没有原始检验记录支持,编造检验记录。 检验结论应符合法定标准,内控标准为企业控制质量的手段。 报告日期不符合检验周期要求。 检验报告格式不规范。 自检工作不认真 企业自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查到问题。 自检记录不完整,对查到的问题记录不具体。 自检后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
0 o6 b/ o0 D, C4 i本文来源于网络,未找到出处。 2014-07-11 蒲公英# j( l/ d! Z3 Z- @, t6 g.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