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药快讯] 【杂烩】2015-2-10国内、、国际新药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2-10 20: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默克雪兰诺软组织肉瘤药物TH-302获批国内临床
  发布日期:2015-02-10  来源:丁香园  
默克雪兰诺的软组织肉瘤药物 TH-302 于 2015 年 2 月 5 日获批国内临床,目前办理状态为「在审批」
默克雪兰诺的软组织肉瘤药物 TH-302 于 2015 年 2 月 5 日获批国内临床,目前办理状态为「在审批」。
由 Threshold 公司和默克共同开发的 TH-302 用于缺氧实体肿瘤,缺氧是多数血液恶性肿瘤的特征。
TH-302 的临床历史中历经坎坷,几年前这款药物未达到非常重要的总生存期终点,同时 2014 年 Threshold 公司向投资者表示不得不通过软组织肉瘤 3 期研究中期分析和最终分析。
幸运的是,作为默克关键后期试验药物中备受关注的产品之一,TH-302 于 2014 年底获得了 FDA 快速通道审评资格,同时也给 Threshold 公司带来了 10% 的股价暴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2-10 20:19:04 | 只看该作者
2、浙江医药 1.1 类新药苹果酸奈诺沙星获批生产指日可待
  发布日期:2015-02-10  来源:丁香园
2 3 日浙江医药 1.1 类新药奈诺沙星即将进入现场检查,另外默克雪兰诺的软组织肉瘤药物 Th-302 获批国内临床。
2 3 CDE 向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发出了现场检查通知,这意味着浙江医药的潜力品种苹果酸奈诺沙星(原料药及胶囊剂)即将进入现场检查,获批生产指日可待。
这款 1.1 类抗生素最早由宝洁公司研发,台湾太景生物与其共同研发,并于 2012 年授予浙江医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发权,这是台湾制药企业首次授权给大陆地区制药企业。
在台湾地区,该药已于 2014 3 月获台湾食品药物管理局(TFDA)批准,用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P)的治疗,商品名为 Taigexyn
苹果酸奈诺沙星是一款无氟喹诺酮药物,对许多耐药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喹诺酮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喹诺酮类肺炎链球菌有效。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抗生素领域,这款药物或可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2-10 20:20:58 | 只看该作者
3FDA批准罗氏Lucentis(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DME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发布日期:2015-02-10  来源:FDA  
FDA批准扩大Lucentis (雷珠单抗注射液)的应用范围,0.3毫克可用来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entech, a unit of Roche, announced yesterday that the FDA has accepted thecompany's supplemental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for Lucentis and alsogranted Priority Review to the drug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6日在线公布,批准扩大Lucentis (雷珠单抗注射液)的应用范围,0.3毫克可用来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眼病,在美国是造成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报道,糖尿病(1型和2)影响了美国超过2900万的人口,是2074岁失明人群的新兴首要原因。 2008年,33%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伴有某种形式的DR。在一些DMEDR病例中,异常的新血管生长的视网膜的表面。一旦这些新的血管破裂,将引发严重的视力减退或失明。
        由医师将Lucentis每月一次注射到患者眼睛中。旨在与其它适当干预一并使用,控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
        “糖尿病史一种严重的公众健康危机,每年都影响了很多人。” FDA的药品评价中心抗菌产品办公室研究主任公共卫生硕士、医学博士爱德华·考克斯讲到,今天的批准信息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提供了重要的一项疗法选择,以此治疗视力损伤的并发症。
        该药治疗伴DME D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在两项临床研究基础之上,该研究纳入了759名受试者,他们接受了该药治疗,并对其进行了长达三年的随访。在这两项研究中,与未接受Lucentis注射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Lucentis治疗的受试者在两年后DR症状的严重程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结膜(眼睑内侧覆盖在眼睛上的白色部分组织)出血、眼睛疼痛、眼内出现悬浮物、眼内压增高(眼压)。严重副作用包括眼球感染(眼内炎)和视网膜剥离。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授予Lucentis治疗DRDME突破性疗法称号。初步临床证据表明该药可表现出显著改善患者严重或危及生命的情况,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应赞助商的要求,指定该药作为突破性药物。。FDA还审查了下设机构优先审查程序中Lucentis的新用途,发现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显著改善病情的严重性。
        FDA先前已批准Lucentis用于治疗DME和黄斑水肿,但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这两者都引起体液外漏到黄斑导致视力模糊。Lucentis也被批准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这是一种异常血管生长和体液外漏至黄斑的一种疾病。
        Lucentis是由罗氏公司的子公司销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2-10 20:21:45 | 只看该作者
4、安斯泰来抗真菌药Cresemba获两个适应症
  发布日期:2015-02-09  来源:新药汇  
 安斯泰来日前披露:其广谱抗真菌药Cresembaisavuconazonium,艾沙康唑)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和侵入性毛霉菌病,获FDA抗感染药物顾问委员会推荐。
安斯泰来日前披露:其广谱抗真菌药Cresembaisavuconazonium,艾沙康唑)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和侵入性毛霉菌病,获FDA抗感染药物顾问委员会推荐。据了解,这两种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主要出现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人群。
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基于Cresemba的两项期临床试验数据:SECURE,针对侵袭性曲霉菌病患者的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研究;VITAL,涉及肾功能损害的侵袭性曲霉病或患有其它罕见引起的侵入性真菌病患者参与的研究。
Cresemba由安斯泰来与巴塞利亚(Basilea)制药公司共同开发。安斯泰来于去年78日在美国提交了Cresemba新药申请;巴塞利亚则于去年716日向欧洲药品局提交了该药的上市授权申请。
  Medicines抗凝血药坎格雷洛墙外开花
 欧洲监管机构近日推荐批准Medicines公司的抗凝血药cangrelor(坎格雷洛),用于需要安装支架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防止血液凝块、抵御中风。
 不过,建议坎格雷洛只适用于不能接受Plavix(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的患者,这是一种较小的适应症。
 虽然比预想的市场要小得多,但对Medcines公司而言十分重要,该药将以Kengrexal商品名销售。
 Medicines公司在自己的国家没有这么走运。去年,美国FDA拒绝为该药放行。FDA拟将该药辅助用于安装支架和搭桥手术,但在审查疗效结果和数据后,要求该公司对前一用途的期试验数据重新分析;对后一用途,则要求重新开展一项前瞻性研究。这使得该药批准被无限期推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2-10 20:22:47 | 只看该作者
5、药物经济学评价:药企的刚需
发布日期:2015-02-09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郑航(天津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教研室)
近年来,药物经济学逐渐走入中国医药企业人士的视野,但对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原理及在医药企业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很多人尚不清楚,本文对此予以解析。
  随着社会为医疗支出的资源愈来愈多,以致难以为继,人们开始追求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合理地使用卫生资源,有效地降低医疗和药品成本。由此,药物评价模式从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发展到对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在卫生经济中设立药物经济学这一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并为企业药品市场销售和医疗报销提供科学依据。随后,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近年来,药物经济学逐渐走入中国医药企业人士的视野,但对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原理及在医药企业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很多人尚不清楚,本文对此予以解析。
    四种评价方式
    从广义上讲,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开发、生产、存储、运输、使用全过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出。从狭义上讲,是对提供的药品或服务的治疗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评价及比较,以了解其经济性,即性价比。狭义的药物经济学也叫药物经济学评价,这也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种:
  成本-效果分析(CEA 主要比较治疗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表示。该研究方法的理想结果是选择最有效、成本最低的干预方案。
  成本-效用分析(CUA 它不仅关注药物治疗的直接效果,也关注药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是在综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和生活质量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成本-效益分析(CBA 将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所产生的效益均转换为货币单位的数字,用以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分析原则是效益减去成本后的净效益或效益与成本的比值。
  最小成本分析(CMA 是成本效果分析的特例,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成本最小。用于两种或多种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虽只对成本进行量化分析但也需考虑效果。
   五个评价步骤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流程主要有五个步骤:定义成本、定义收益、构建模型、搜集数据并计算、敏感性分析。
  界定成本范围 药物治疗的成本是综合的,包括直接成本如医疗费用、营养、交通、看护等,间接成本如劳动力生产力损失,以及隐形成本如患者生活质量损失的痛苦。界定了成本的范围,才能了解应该去收集哪些成本数据。
  界定收益范围 在成本-效果分析中,采用关键临床疗效指标来表示收益,例如治愈率、有效率等。也可以构造一些兼顾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指标如健康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来作为治疗收益的指标,这样的分析称为成本-效用分析。QALY是现在最常用的评价治疗收益的指标,被称为卫生货币。如果治疗的收益可以采用钱来表示,例如使用疫苗后能降低发病率,从而避免很多医疗费用支出,即称为成本-效益分析。不同的研究问题适合不同的评价方法,界定了收益的表达方式和范围,才能了解应该去收集哪些收益数据。
  建立分析模型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常需要使用模型,原因在于疾病治疗的成本和收益,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例如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治疗,其疾病结果要在几十年后才能展现出来。而临床研究和流行病研究无法随访太长时间,通常只能给出短期医学观察结果。此时,就要建立评价模型,以短期医学研究结果数据来模拟预测长期的成本和产出。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目前常用的模型是决策树模型与马尔科夫模型。急性病常用决策树模型,慢性病常用马尔科夫模型。而模型分析是否可信,关键在于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深刻理解以及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进行模型计算。
  收集数据并计算 定义了成本和收益的范围并建立了分析模型后,就要去合理地搜集数据,将其放入模型中进行计算。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数据来源包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病例记录、专家意见等。通常来说,设计精良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是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可靠性最高的数据来源。
  敏感性分析 药物经济学中常采用敏感性分析技术来分析不确定性取值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即观察不确定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的变动对于经济学分析结果的影响。如果一个变量在其可能的范围内的变动对经济学分析结果的影响甚小,则可以认为本经济学分析相对于这个变量是稳健的。反之,如果一个变量的变动对结果影响甚大,则需要对这个变量的变动范围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取值的分布范围以及因该变量变动而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分布范围,从而对该经济学分析的结果提供全面的分析。
  每个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都是如此,但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治疗措施等,具体的研究方法各异。
    四个研究领域
   对于医药企业,药物经济学研究可在以下领域发挥作用。
  上市前研发 利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从挖掘现有药物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治疗的效果成本比值等方面寻找药物开发的方向。另外,在新药研发上,我国目前主要还局限于仿制方面,在药物仿制过程中可以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具有经济学优势的品种进行仿制,以减少企业投入,增加经济效益。
  产品上市定价 在过去,我国药品定价模式主要是以药品在研发、生产、流通环节的成本为定价依据。但单纯依据成本所制定的药品价格并不能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其价值。随着国家逐渐放开药品价格管制,药品定价模式从基于成本定价向基于价值定价转移,从全面考虑成本和收益两大方面因素综合评价,即药品的经济性评价,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药品价格及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产品医保申请 药品是否被列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是药品能否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如果有药物经济学研究数据,就可以为药品的价格合理性提供支持,这是目前企业从事药物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厂商如果能够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信息,表明自己的产品具有很好的社会成本-效果比,同时又能表明该产品被列入医保后对于医保基金的影响是在一个可接受的、不危险的范围内,显然将对产品的医保申请提供很好的支持。
  上市后营销 随着市场竞争策略的需要和产品价格调整的需要,开展相应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产品进行支持。比如各种疾病的治疗学术指南是很多医生看重并且认可的,而某种药品要被指南收入或推荐的话,药物经济学评价部分则是极为重要。
  【相关】
  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现状
  发展至今,不少国家已制定了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指南,并且药物经济学评价已成为多个国家制定药品报销目录及药品价格的依据。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应用药物经济学比较早而且成熟的国家,其法规规定新药通过药物经济学研究证明有经济性后,才可以批准进入医保报销目录。目前,韩国、英国、芬兰、荷兰、葡萄牙等国也已强制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丹麦、爱尔兰、新西兰、挪威、美国、瑞士等国也已开始推行自愿性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写的《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在20114月发布,但我国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医药企业的应用还很不成熟,存在不少问题。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意见》明确指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学评价制度。但是由于药物经济学评价和预算影响分析至今尚未成为新药审批和进入医保报销目录的必要条件,《指南》主要还是起到指引作用,所以还有很多企业和机构没有走到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来,特别是国内的医药企业,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必要性还重视不够。
  另外,我国药物经济学队伍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目前仍存在机构少、队伍小、研究人员新、理论体系薄弱、实操方法手段比较简单等亟需改善的地方。同时,评估机构的法定性、评估范围的严格性、评估结果的适用性以及评估程序的透明性等问题,成为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中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估面临的现实障碍。
  如何保证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数据的可得性和可信度,是摆在我国药物经济学应用面前的一道难题和主要障碍。要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需要大量流行病学及医疗成本数据,但这些数据在我国目前不仅不易得到,也没有完整的数据库提供支撑,虽然可借助别国药品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估,但亦给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带来不少影响。目前各地已就药物经济学评估的数据库建设展开积极探索。
  尽管如此,为了有效解决稀缺的医药卫生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控制药品费用急剧增长,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随着医改的推进,政策的完善,研究队伍的壮大,药物经济学评价必然将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在中国的医药企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最近,浙江省在药品招标中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对相关药品进行论证就是一个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2-10 20:24:07 | 只看该作者
6、专利分析和运用助力莱美药业新药研发
发布日期:2015-02-09  来源:新药汇  
莱美药业知识产权部经理袁媛表示,之所以能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发出埃索美拉唑的药企,专利分析和运用提供了很大帮助。
  成立于1999年9月的重庆莱美药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医药企业,近日其宣布拟出资不超过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 亿元)投资由TVM资本(中国)、 中国生物医药基金 I 期 (普通合伙)共同创立的中国生物医药基金I期(有限合伙),成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
随着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美药业”)自主研发的抗消化道溃疡国家4类新药——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正式上市,打破了国际医药巨头对该药品国内市场的独占局面。莱美药业知识产权部经理袁媛表示,之所以能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发出埃索美拉唑的药企,专利分析和运用提供了很大帮助。
    专利分析和运用在新药研发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全球有哪些研究新动向?竞争对手的专利状况怎样?如何规避和绕开别人已有的专利?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大量的专利分析中找到答案。可以说,这既可以知己知彼’,又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弯路,缩短研发时间。袁媛举例,立项之初,公司就对埃索美拉唑的相关专利进行了多次分析,发现阿斯利康掌握的3项原研专利中,有一项与莱美药业的研发路径相关性很高。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一路径研发新药,很可能存在侵权的风险。因此,公司在研发时成功规避了侵权风险,并加速研发进度。
    根据我国现行医药审批体制,莱美药业生产的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有3年的监测保护期,3年内其在我国享有独家生产销售该药品的权利。这等于抢占了市场先机。在袁媛看来,未来数年内,该药有望成为企业单品销售收入最大的品种,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级,同时该药品也有望成为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品种。
    袁媛透露,目前,公司已针对埃索美拉唑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获授权。
  消化道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高达28%。埃索美拉唑是全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PPI),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具有疗程更短、疗效更稳定、起效更快速持久等优势,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一线用药。
  “埃索美拉唑最早由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研制,2001年起开始在欧美主要国家上市,国内市场一直只有阿斯利康的进口品种。”莱美药业知识产权部经理袁媛介绍,通过专利分析和运用,莱美药业自主研发的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于2013年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专利分析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弯路,缩短研发时间。”袁媛举例,在立项之初,公司就对埃索美拉唑的相关专利进行多次分析,发现阿斯利康掌握的3项原研专利中,有一项与莱美药业的研发路径相关性很高。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一路径研发新药,很可能存在侵权的风险。因此,公司在研发时成功规避了侵权风险,并加速研发进度。
  根据我国现行医药审批体制,莱美药业生产的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有3年的监测保护期,即3年内其在我国享有独家生产销售该药品的权利,未来数年内,莱美药业研发的此药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级,该药品有望成为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品种。
   目前埃索美拉唑全国招商进展顺利,15年随招标放量。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莱美舒)在重庆(8月)、湖北(10月)、山东(11月)陆续销售,快速放量。安徽、湖南等多个中标省份等待执行。中标价72~76元左右,仅比原研药“耐信“低1~2元。全国招商工作顺利,现已覆盖全国三甲医院的60%,二甲医院的30%左右。埃索是消化科第一大用药,在PPI类抑酸药物中逐渐替代”奥美拉唑“市场份额,且是医保品种,原研药市场基础好。预计”莱美舒“15年在大多数省份中标,销售额有望超过5亿元,未来以30%以上速度增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7 07:34 AM , Processed in 0.092988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