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仪器分析] 液相色谱分析有气泡?这样来解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场梦 发表于 2015-6-17 07: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 L# K5 E: Z+ D' @
在操作高效液相色谱时,有没有为老是出现气泡而崩溃?有没有为超声波震荡了一个小时,流动相还出现气泡,而晕倒?有没有为天气晴好的时候没出现气泡,阴天、下雨天,同一瓶,出现了气泡,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
) {) e" B" E5 a

' N3 p: Q. I9 U5 _
在操作高效液相色谱时,流动相出现气泡,那整个工作就没法进行了。

+ W8 u5 U4 ]: W) L0 N5 K

, X) C' t: b7 \
超声波震荡了一个小时的流动相,为什么天气晴好的时候没出现气泡,阴天、下雨天就会出现;是因为阴天、下雨天空气气压下降,引起溶在流动相中的空气过饱和(晴天时气压高还没饱和),当高压泵抽取流动相时,空气析出,产生了气泡。

; H1 c1 y% Q# d) O

. u( I/ H; C) F# b$ k$ S
超声波震荡了一个小时的流动相,为什么里面还有空气呢?这是由于在常压下震荡,驱赶空气效果不行。
9 U7 A+ E2 |0 J) _9 I( h

. a5 ?) P4 O. a) ?5 ^
如果把装流动相的瓶子进行抽真空,同时进行超声波震荡,效果会怎么样呢?效果非常好,只要1min,流动相中的空气差不多没了;经过这样驱逐空气的流动相,阴天、下雨天使用也不会出现气泡了;而且省时,不用动不动半小时、一小时超声波震荡;并且效果非常好。
# r8 e- G% a4 }) z! M& I0 v# p1 X
- R+ w7 R4 Q5 x+ J
由于气泡的存在,会造成色谱图上出现尖锐的噪声峰,严重时会造成分析灵敏度下降;气泡变大进入流路或色谱柱时会使流动相的流速变慢或不稳定,使基线起伏。

; E4 V: `1 A3 _: S

" V- q/ ?  e; d. c( b0 j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条:
; U* Q6 y3 ]$ x8 S; k
一是流动相溶液中往往因溶解有氧气或混入了空气而形成气泡;

4 m/ F! E9 m: N, F0 Z4 p
二是系统开始工作时未能将流路中的空气驱赶干净;

+ E0 H, s3 W% ?; v& ^2 M
三是在注入样品时不注意混入了空气。
# H3 ?) e, X4 s% b0 f: n& C2 c6 E
7 I+ H; J5 `) l/ G
而液相色谱仪在使用中,整个液路系统有两个地方易产生气泡!

2 C+ j# ?3 M! c
1、泵头吸液白管;2、检测口流通池。

1 j1 L. |+ j) g* J) I- g
& Y- h' m. e/ I+ X1 u: v
气泡产生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 z2 g  ?8 K* T. p7 l. ^7 s
温度上升,压力下降!温度上升或柱温上升,当接近试剂沸点时,试剂汽化产生气泡,试剂中已含微小气泡,因加热变大而产生气泡。
) Q1 q0 a' A" ]" ^: S1 Z+ R4 }
压力下降产生气泡,流动相中一直包含微小气泡,无论超声过滤,均不能池底去掉它,那么当压力下降时,微小气泡将长大,且多个小气泡易聚集成大气泡,而影响正常实验。
* j: l' u' v; }0 t$ _1 V0 o* m

& C+ R3 q5 g2 @9 E
气泡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0 X2 B) F: V' c- n% B6 P* t  y

9 ~+ @7 `! j: D" |) s# G- }
一、泵头及吸液白管。

" P3 }  u6 v! n" ?) e* }! M: c5 }  R3 o
1、泵头:泵头是压力变化最剧烈的地方,也是最易产生气泡的地方,泵头靠负压而吸液,而负压必然使流动相中的小气泡长大,当泵腔变正压时,已长大的气泡未必能全部变小流入后续液路,则泵腔内将积存气泡,从而影响吸液精度,鉴于此,泵头上专门设计了排气阀,便于泵头排气,观察柱压稳定了说明泵头排气成功。
# N4 \( U% i# [0 \$ D% e
2、吸液白管长气泡。
8 [$ j: W' a! q8 G- d! Q
a、吸液白管接触空气部位漏气,产生可见气泡,吸液白管是常压和负压交臂变化部位,其漏表现为大气进入白管内,而不易见到管内液体漏出。

; a. t3 i5 F4 g# s- P6 z3 e' C/ K
处理方法:更换白管。
5 b- i+ A7 \" C# w1 X! T# m. t
b、滤头堵:滤头堵使得液体流入滤头的速度下降,泵强制吸液而产生真空气泡。

9 `+ P/ p" q! I% s3 }
判断:拔掉滤头不再长气泡则是滤头堵。
  B' D0 V4 h0 p' y
处理:A30%硝酸水液超洗滤头,20分钟左右。 B、水超洗滤头,注意换水多超几次。
+ X5 q: R% f* w
c、流动相汽化产生气泡。
; m% {( B& `9 O2 W' }8 [
尤其是夏天室温高,沸点低的试剂易汽化,比如:乙酸,乙醚,氨水,石油醚等易于汽化。
2 Z7 S- w5 k; D
处理:超声,降室温。

* B1 ?5 d0 N& g' V; t

$ l( T9 i* g6 L- c& i
二、检测流通池长气泡

- `+ |9 {% B& c" `
流通池是易积存气泡的地方,其对基线影响巨大,流动相流入色谱柱后,压力越来越小,微小气泡将逐渐长大,而流通池截面积远大于钢管面积,则气泡在池内易长大,气泡的特点是长大在无外压的情况下,很难缩小到钢管内经以下流出流通池,所以它就存在了池内。 处理方法:1、对于示差检测器(示差检测器池只能耐几个公斤压力),只能是反复冲洗斥资,举高废液瓶靠废液管内液柱给池加一个微小反压,所以这就靠成了示差池子排气困难些,但无它法。

& V! T5 U4 z" i2 I# D2 V
3 H& S6 X& s* O) ]
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液相色谱实际分析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流动相进行脱气处理。
, F2 W, \5 e! \" T8 i0 N

% i) o: T0 r; o. i
常用的脱气方法有以下几种:

$ X' \7 I6 ~5 ?7 p
1. 吹氦脱气法 使用在液体中比空气溶解度低的氦气,在0.1Mpa压力下,以约60ml/min流速通入流动相10-15min以驱除溶解的气体。此法使用于所有的溶剂,脱气效果较好,但在国内因氦气价格较贵,本法使用较少;
" T0 ?& Q$ _  p* X
2. 加热回流法 此法的脱气效果较好;

4 M4 L) \0 r) W
3. 抽真空脱气法 此时可使用微型真空泵,降压至0.05-0.07MPa即可除区溶解的气体。显然使用水泵连接抽滤瓶和G4微孔玻璃漏斗可一起完成过滤机械杂质和脱气的双重任务。由于抽真空会引起混合溶剂组成的变化,故此法适用于单一溶剂体系脱气。对多元溶剂体系应预先脱气后再进行混合,以保证混合后的比例不变。
1 |$ e/ }# o( q: R6 Q; }9 [5 |- j: E
4. 超声波脱气法 它是目前实验室使用最广泛的脱气方法,将配制好的流动相连同容器一起放入超声波水漕中脱气10-20min即可。该方法操作简便,基本能满足日常分析的要求。
- }+ ?+ C" V& W3 z( F
5. 在线真空脱气法 把真空脱气装置串联到储液系统中,并结合膜过滤器,实现了流动相在进入输液泵前的连续真空脱气。此法的脱气效果明显优于上述几种方法,并适用于多元溶剂体系。
- ]$ ~5 n* h9 J2 W9 S/ L3 }6 x
其二,在液相色谱系统开始工作前,可以用注射器连接恒流泵的排空阀,抽入流动相,将流路中的空气驱赶干净。
8 V* I: r1 O% I; w
其三,在注入样品前注意排出样品注射器中的空气。
7 C; F; B5 D- w0 m- S2 o. J

. h: H! U- z+ K/ S0 K: u% j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实验与分析编辑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 y9 E+ I. T# V8 }, g3 D
+ l( l0 H# i7 Z+ n&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我是小蜗牛 发表于 2015-6-17 17:28:2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遇到这种情况了,系统进气泡了,基线呈波浪形状或者锯齿形状。后来把出口阀拧松,以较高流速排气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happyer520 发表于 2015-6-17 09:05:07 | 只看该作者
偶尔还是会遇到,收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8-12 05:54 PM , Processed in 0.088428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