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Pollack C. V. et al. Idarucizumab for Dabigatran Reversal: Updated Results of the RE-VERSE AD Study. Presented on 15 November at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Scientific Sessions 2016, New Orleans, Louisiana.
2.Pollack C. V. et al. Design and rationale for RE-VERSE AD: A phase 3 study of idarucizumab, a specific reversal agent for dabigatran. ThrombHaemost. 2015;114(1):198-205.
3.Idarucizumab European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2016.
4.Idarucizumab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2015.
5.Pollack C.V et al. Idarucizumab for Reversal of the Anticoagulant Effects of Dabigatran in Patients in an Emergency Setting of Major Bleeding, Urgent Surgery, or Interventions. 1130M-05. Presented on 2 April 2016 at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65th Annual Scientific Session and Expo, Chicago.
6.BoehringerIngelheim Press Release - 22 May 2014. Antidote for rapid reversal of Pradaxa® (dabigatranetexilate) progresses into next stage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with study in patients. http://www.boehringer-ingelheim.com/news/news_releases/press_releases/2014/22_may_2014_dabigatranetexilate.html. Last accessed November 2016.
7.Schiele F. et al. A specific antidote for dabigatran: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Blood. 2013;121(18):3554-62.
8.BoehringerIngelheim Data on File.
9.Pradaxa® US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2015.
10.Pradaxa® European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2016.
11.Stangier J.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 oral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dabigatranetexilate.ClinPharmacokinet. 2008;47(5):285-95.
12.Di Nisio M. et al.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s. N Engl J Med.2005;353:1028-40.
13.Stangier J. et al.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of the Oral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DabigatranEtexilate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J ClinPharmacol. 2005;45:555-63.
3、大冢在日本推出抗精神病药物Abilify(阿立哌唑) 1mg片剂,用于治疗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
2016年11月19日讯 --日本药企大冢(Otsuka)近日宣布,将于11月29日在日本推出抗精神病药物Abilify(阿立哌唑,aripiprazole)1mg片剂,作为儿科患者的起始治疗剂量,用于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相关的烦躁易怒症状(irritability)的治疗。 在日本,Abilify于今年9月获批该适应症。此次批准,也是Abilify获批的第4个适应症。之前,Abilify已获批治疗:(1)精神分裂症;(2)I型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或混合性发作;(3)抗抑郁疗法治疗不佳的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据报道,在日本大约有10万例自闭症患者,该病在某些情况下可表现为攻击行为、脾气爆发、自我伤害及其他行为症状。针对这些症状,目前很少有治疗方案。在美国,Abilify于2009年获批用于儿科患者治疗自闭症障碍相关的烦躁易怒症状。 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是一种新型高脂溶性喹林酮衍生物,其药理作用特点即是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又是突触前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也有激动D1、D3、D4受体的作用;对5-HT 1A受体具有部分受体拮抗或激活的双重作用;对5-HT2A受体有完全拮抗的作用。该特点有别于第一代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即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故而被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或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上世以来,临床上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的治疗。
原始出处:New 1 mg Tablet Dosage of Antipsychotic ABILIFY Available in Japan
4、更年期女性福音!美国FDA批准首个治疗绝经后女性性生活疼痛的产品Intrarosa(脱氢表雄酮,DHEA)
2016年11月19日讯 / --更年期女性嘿咻啥感觉?一个字,疼!不过现在不用担心啦!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了一款缓解更年期女性性生活疼痛的产品Intrarosa(prasterone,普拉睾酮)。这是一款阴道插入物,每日使用一次,适用于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外阴和阴道萎缩导致性生活过程中出现中度至重度性交疼痛的治疗。这也是FDA批准的首个含有活性成分普拉睾酮(prasterone,又名脱氢表雄酮[DHEA])的产品。 女性在更年期时,阴道组织中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外阴和阴道萎缩(vulvar & vaginal atrophy,VVA),导致在发生性生活过程中出现性交疼痛等症状。 FDA药物评价及研究中心(CDER)骨&生殖及泌尿系统产品部副主任Audrey Gassmab医师表示,性生活过程中出现疼痛是绝经后女性中所报道的VVA症状中最常见的一种。Intrarosa将为寻求缓解性交疼痛的更年期女性提供一种额外的治疗选择。 Intrarosa是一种每日使用一次的阴道插入物,其疗效已在2项为期12周的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这2个研究在406例年龄在40-80岁的绝经后女性中开展,在这些女性中,性生活过程中出现中度至重度疼痛被确定为VVA最令人烦恼的症状。研究中,这些女性被随机分配至接受Intrarosa或安慰剂阴道插入物。数据显示,与安慰剂阴道插入物相比,Intrarosa能够显著减轻性生活过程中经历的疼痛严重程度。 Intrarosa的安全性在4项为期12周的安慰剂对照研究和一项为期52周的开放标签中得到了确认。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阴道分泌物和宫颈涂片异常。 尽管脱氢表雄酮(DHEA)被纳入一些膳食补充剂中,但这些产品在治疗、缓解、治愈及预防任何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定。Intrarosa由总部位于魁北克的Endoceutics公司销售。 原始出处:FDA approves Intrarosa for postmenopausal women experiencing pain during sex
5、AD新药进展!美国FDA授予卫材口服BACE抑制剂E2609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快速通道地位
2016年11月19日讯 / --日本药企卫材(Eisai)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实验性药物E2609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快速通道地位(fast track designation)。E2609是一种新一代口服β-分泌酶(BACE)抑制剂,由卫材内部发现,百健于2014年与卫材达成合作,开发E2609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由阿斯利康和礼来合作开发的另一款口服BACE抑制剂AZD3293也获得了快速通道地位。FDA的快速通道项目旨在加速针对严重疾病的药物开发和快速审查,以解决关键领域严重未获满足的医疗需求。实验性药物获得快速通道地位,意味着药企在研发阶段可以与FDA进行更频繁的互动,在提交新药申请(NDA)后也可能会获得FDA的优先审查。 目前,E2609正处于III期临床开发。上月底,卫材和艾尔健已正式启动E2609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III期临床项目MISSION AD的患者招募工作,该项目在美国的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中开展,将评估实验性药物E2609的疗效和安全性。 MISSION AD项目的首个研究名为MISSION AD1(Study 301),这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安慰剂对照、双盲、平行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1330例经生物标志物确认为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患者中开展,将评估E2609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中,E2609的给药剂量为每日50mg,治疗持续24个月,主要终点将采用临床痴呆综合汇总评定量表(CDR-SB,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评价。 来自II期临床研究Study 202的数据显示,早期至中度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每日口服5、15、20mg剂量E2609,其血浆和脑脊液中总的β淀粉样蛋白水平呈现出剂量-依赖方式的降低。通过对临床前、I期临床以及Study 202研究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数据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E2609的最佳剂量为每天50mg。 众多专家认为,在疾病的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可能是成功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关键,该病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斑块(由β淀粉样蛋白组成)在大脑中积累。BACE是β淀粉样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抑制BACE,有望阻止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形成,具有改善和减缓疾病进展的潜力。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无论是默沙东的MK-8931,还是阿斯利康/礼来的AZD3293、卫材/百健的E2609均表现出剂量依赖地降低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展现出了极大的临床治疗潜力。 阿尔茨海默氏症(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阿尔茨海默氏症是最常见形式的老年痴呆症,约占老年痴呆症病例的60%-80%。根据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440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每年的医疗费用已达到2000亿美元,鉴于当前AD治疗选择仅限于疗效欠佳的对症治疗药物,AD患者总数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7500万,在2050年达到1.35亿,治疗费用更将达到12000亿美元。 原始出处:U.S. FDA GRANTS FAST TRACK DESIGN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ISAI’S BACE INHIBITOR E2609 FOR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
原始出处:Jardiance (empagliflozin) consistently reduce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 baseline
C-CREST 1研究C-CREST 2研究的C部分: C部分在既往接受实验性三联疗法((MK-3682/grazoprevir/ruzasvir或MK-3682/grazoprevir/elbasvir)治疗失败的丙肝患者中开展,调查了MK3+RBV治疗16周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中纳入了24例丙肝患者,其中2例基因型1丙肝、14例基因型2丙肝、8例基因型3丙肝。 疗效数据:该研究中,1例患者接受1剂MK3治疗后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退出研究,而完成治疗的所有患者均实现了SVR12(23/23)。 C-SURGE研究: C-SURGE研究在既往接受ledipasvir/sofosbuvir(LDV/SOF)或Zepatier(elbasvir+grazoprevir)治疗失败的基因型1丙肝患者中开展,调查了MK3(有或无RBV)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中,94例患者随机接受MK3(有或无RBV)治疗16周(n=45)或治疗24周(n=49)。16周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启动治疗前撤出研究。该研究中,最终有93例接受了治疗,其中61%(57/93)之前接受过12周至24周的LDV/SOF治疗,15%(14/93)之前接受过8周的LDV/SOF治疗,24%(22/93)之前接受过12周的Zepatier治疗。大多数患者(84%,78/93)在28、30、31、93号点存在至少一个基线NS5A耐用相关变异(RAV)。 疗效数据:1例患者在接受3剂MK3治疗后撤出研究,来自修正的全分析集(mFAS)中期数据显示,接受MK3+RBV治疗16周的所有患者均实现了SVR8(43/43);接受MK3治疗24周的全部患者已完成治疗并保持随访,中期数据显示,该组中随访4周和8周时100%患者均实现了SVR4(38/38)和SVR8(30/30)。目前,随访仍在进行,以便评估SVR12。最终数据将在未来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原始出处:Merck Announces Findings for Investigational Triple-Combination Chronic Hepatitis C Therapy Showing High Rates of 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in People with Genotypes 1, 2 or 3 Infection
8、偏头痛新药进展!安进/诺华erenumab治疗发作性偏头痛(EM)第2个III期临床获得成功
2016年11月19日讯 /--美国生物技术巨头安进(Amgen)近日公布了每月一次皮下注射偏头痛新药erenumab(AMG 334)III期临床研究STRIVE的积极顶线数据。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相比,2种剂量erenumab(70mg和140)使发作性偏头痛(episodic migraine,EM)患者每月平均偏头痛天数从基线实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减少,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erenumab(AMG 334)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靶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发挥抑制作用,该受体被认为在偏头痛的发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STRIVE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的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955例发作性偏头痛(EM)患者中开展,调查了每月一次皮下注射erenumab(70mg和140mg)相对于安慰剂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中的患者平均每月经历偏头痛天数为8.3天。研究中,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 erenumab 70mg、140mg、安慰剂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治疗最后3个月(第4、5、6月)平均每月偏头痛天数从基线的变化。 数据显示,经过24周(6个月)的治疗,erenumab 70mg剂量组和140剂量组每月平均偏头痛天数分别从基线降低3.2天和3.7天,安慰剂组降低1.8天,数据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该研究中,erenumab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并且与之前已报道的临床研究中保持一致。最常报道的不良反应为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目前,安进正在对STRIVE研究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完整数据将提交至未来召开的医学会议。 STRIVE研究是调查erenumab治疗发作性偏头痛(EM)的第2个III期临床研究。今年10月初,erenumab治疗EM的首个III期临床研究ARISE也获得了成功,数据显示,治疗3个月后,与安慰剂相比,erenumab(70mg)使EM患者每月偏头痛天数从基线实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降低(-2.9天 vs -1.8天),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根据这2个III期研究以及之前公布的erenumab治疗慢性偏头痛的另一个临床研究数据,安进已计划在2017年向美国、欧盟及其他地区的监管机构提交erenumab治疗慢性偏头痛和发作性偏头痛的上市申请文件。 诺华与安进于2015年8月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erenumab(AMG 334)用于慢性偏头痛和发作性偏头痛的治疗。其中,安进保留该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商业化权利,诺华则拥有该药在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商业化权利。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多为偏侧,一般可持续4-72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声光刺激、视觉变化;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偏头痛。该病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目前,尚没有药物能够治愈偏头痛。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偏头痛指定为20个最致残的疾病之一,偏头痛患者更可能发生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其他疼痛及疲劳。 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大约90%的偏头痛患者为发作性偏头痛(EM),其特征为每月偏头痛天数可多达14天;其余10%为慢性偏头痛(CM),其特征为每月头痛天数至少15天,其中8天及以上为偏头痛。 原始出处:Amgen Announces Erenumab Significantly Reduces Monthly Migraine Days In Patients With Episodic Migraine In Second Phase 3 Study
【周末行业信息】 JCO:新药物卡博替尼比晚期肾癌一线治疗药物舒尼替尼更有效 2016年11月19日/-根据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的随机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一种实验性肾癌药物卡博替尼(cabozantinib)要比标准的一线药物更好地治疗被认为有风险比平均治疗结果还要差的转移性肾癌病人。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1月14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abozantinib Versus Sunitinib As Initial Targete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of Poor or Intermediate Risk: The Alliance A031203 CABOSUN Trial”。 相比于服用舒尼替尼(sunitinib,它的商品名为Sutent)的病人,接受卡博替尼治疗的病人具有更长的疾病进展时间,即他们的癌症恶化前的时间间隔。舒尼替尼是过去十年用来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标准的初始治疗药物。 初始数据也表明卡博替尼与这项研究期间死亡风险下降20%相关联。 论文通信作者、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兰克泌尿肿瘤中心(Lank Center for Genitourinary Oncology)主任Toni K. Choueiri博士说,“这些结果对我们的临床实践和我们的肾癌病人非非常有意义---它们可能改变现有的治疗标准。这些结果也证实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赞助的研究能够快速地取得进展,而且在这个领域产生高度有意义的结果。” 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是非常难以治愈的,但是研究人员已鉴定出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可被用来依据潜在的治疗结果将病人分类为良性的、中度的或较差的风险。这项临床试验包括157名病人,其中81%的病人被认为是中度的风险,19%的病人(之前未接受治疗)被认为是较差的风险。在36%的病人当中,这种癌症已扩散到骨组织中---更差治疗结果的一种征兆。 当前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最为有效的药物是通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它的受体来阻断血管生成的试剂。这些化合物阻止肿瘤的血液供应、延缓它们的生长或让它们发生萎缩。舒尼替尼和卡博替尼都会抑制VEGF;卡博替尼也阻断MET和AXL癌基因,这两种癌基因都参与对VEGF抑制剂产生的耐药性。 卡博替尼是由Exelixis公司(Exelixis Inc.)制造的,在2016年早些时候已作为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药物接受美国FDA审批。当前的这项被称作A031203 CABOSUN的临床试验对卡博替尼和作为初始治疗药物的舒尼替尼进行比较。 这项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卡博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是中值8.2个月,而对舒尼替尼而言,这一数字是5.6个月。相比于舒尼替尼,卡博替尼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率34%。 接受卡博替尼治疗的病人具有更好的整体反应率,他们当中有46%的人发生完全或部分缓解,相比之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病人,这一数字是18%。 这项临床试验的设计目的不是比较这两种药物的整体存活率,但是研究人员说,通过相对较短的随访时间获得的初步数据表明卡博替尼治疗与死亡风险下降20%相关联。 研究人员说,这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与接受其它的VEGF抑制剂治疗的肾癌病人体内观察到的情形是相类似的和相提并论的。 病人最终停止治疗,这是因为两种药物具有相同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Cabozantinib Versus Sunitinib As Initial Targete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of Poor or Intermediate Risk: The Alliance A031203 CABOSUN Trial Toni K. Choueiri, Susan Halabi, Ben L. Sanford, Olwen Hahn, M. Dror Michaelson, Meghara K. Walsh, Darren R. Feldman, Thomas Olencki, Joel Picus, Eric J. Small, Shaker Dakhil, Daniel J. George, and Michael J. Morris doi:10.1200/JCO.2016.70.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