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理毒理] BMJ:达比加群是否需要剂量监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休休小枣 发表于 2014-9-16 09:1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BMJ:达比加群是否需要剂量监测?BMJ PUSH PRADAXA'S PATH TO DOSE MONITORING
6 ?  W& e( S( g' x' Y' W+ X, {% U关键字: FDA Pradaxa 达比加群 2014-09-12 17:13BMJ
! ]8 ~) B$ I# S/ F6 T/ }8 m# n
2 a5 Y! p. A7 A; N. q' n        来自英国伦敦的报道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保留了由监管者所掌握的关于直接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Pradaxa)安全性的重要信息,目的是为了该药物非瓣膜性房颤适应证的获批。日前,四篇有关达比加群是否应监测等相关话题的报道发布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 f* T$ I1 }8 V4 Y
# O, K! ?# U7 k3 b4 O  来自英国伦敦的报道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保留了由监管者所掌握的关于直接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Pradaxa)安全性的重要信息,目的是为了该药物非瓣膜性房颤适应证的获批。日前,四篇有关达比加群是否应监测等相关话题的报道发布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3 q0 M9 O  F6 z& ?
1 K2 M# V8 e/ k  N" ^( G/ F  据报道,公司从未公布与美国或欧洲的监管机构共同分析所得的结果:当达比加群在抗凝作用监测下指导用药剂量,出血风险将显著下降。这一信息一直掌握在监管者手中,他们争论到,这一消息的公布会导致达比加群市场策略的受挫——以毋须监测的抗凝药物取代须频繁监测的华法林。报道同时宣称,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保留了至少是部分研究者的一致结论,而这一未公布于众的结论恰是:“在抗凝作用监测下指导达比加群用药剂量,对比达比加群固定剂量抗凝,将同时提高有效终点及安全终点的获益;对比华法林有效抗凝,亦增加上述双重终点获益。” 5 d: V) s- i) A1 `4 o* z. h3 A
  " u6 V) q  F- U! q$ u
        事实上,业界对达比加群疗效具有挑剔性的关注始终使该药步履艰难。尤其美国一项房颤研究公布了达比加群不容乐观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监管者们对达比加群使用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喋喋不休,使达比加群的安全性一度遭到质疑。据相关资料显示,RE-LY研究其中一个关键的第三期试验已证实:“达比加群潜在出血风险高于在前期试验中所公诸于众的数据。” ( n# G$ Z6 F7 Q: ]# |. A, d

" n/ `; o7 {! U& [( P- O       BMJ使用三个报道和一个社论,内容详尽、角度全面,挑战RE-LY试验的“试验设计”与“流程管理”,并质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并一定意义上连带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只通过如此迅速且不完整的药物评估,即批准达比加群用于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 L' x; l- t& x; n$ N

6 I7 q9 h3 G0 |& Z  作为对BMJ报道的回应,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作出一项申明,申明标题的截取内容为,“《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对达比加群具有偏见的文章……所涉及的部分报道并不是出自杂志所刊登的原始研究数据。”申明强调,“BMJ 许多的声称只是重复报道多月前一些传媒所报道的内容,并这些内容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早已公布于世。”
: G2 M0 ^* G) ?$ C2 G5 M; ?& L( B, y' ]0 J
  申明继续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已完整地提供监管者所有有关药物研究的数据资料及循证分析,足以证实达比加群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FDA与EMA也已证实了RE-LY试验的研究结论。BMJ 是在已获得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上述资料的情况下,故意回避对内容进行完整性报道。” 7 y/ ?9 x; L/ v

% i: u4 n5 s5 z9 J6 q: s. P# j$ g补充阅读 / m* |9 T$ K$ W+ R7 _

4 S: _- F& A" \6 N: k/ R, m1 B9 P. v  BMJ发表述评后,许多专家纷纷回应。他们表示并不鼓励对新型口服抗凝药进行剂量监测,理由是虽然从药物本身检测可能带来更好的终点,但在真实世界中,剂量监测只会带来更多的害处。因为监测的繁琐和费用的增加,必然会使患者依从性降低。有专家称,目前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监测所产生的益处并不明确。若需监测,就必须先在观察性研究中能够证实,这种监测在真实世界确实降低了出血及缺血性卒中事件。有观点认为,在所有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中,达比加群只有6%的胃肠道吸收率,因此很小剂量的波动就会使血药浓度产生很大的变化;而Ⅹa因子抑制剂的吸收率为100%,因此允许剂量波动的范围较为宽松。 : k2 Y7 ^0 a0 h9 ^* l& {0 ?
. p' {! w% o7 u
  FDA已对BMJ的报道做出反应,取消达比加群110 mg每日两次的剂量,改为批准150和75 mg每日两次的剂量。若不能耐受150 mg,例如老年患者则可换服75 mg一日两次。& h: ^- M% s# s2 l

* n6 }+ P5 w. b3 d(责任编辑:金瑜冰)
, C* ?! t) y: w" [- M$ |: R& c信息来源:clinic门诊 门诊新视野 * r0 Q1 a8 K3 O- e+ q  u
. Z  K, T; N# E; I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伴云 发表于 2014-9-16 11:27: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能再出问题了,被宣传成重磅炸弹多少年了,这么多厂家仿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静悄悄 发表于 2014-9-16 09:37: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5-7 07:44 PM , Processed in 0.086185 second(s), 18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