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老师:目前做一个仿制药品种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杂质为限度控制,2015版药典相关指导原则要求进行专属性及检测限项目的验证。我有以下疑问,望解答。(1)药典定义为‘被测物’能检出的最低量,我认为杂质是被测物,但该样品杂质较多(5-7个)且含量小,全部都要考察? ( z R; w6 M+ l3 m(2)没有杂质对照品,无法确定杂质浓度,后续计算无法进行。9 [0 T1 K. m, c3 T( W U# ^' ]( o- A
(3)看到有案例,用主要物质代替未知杂质进行检测限的考察,是否合理?个人觉得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考察的目标是杂质。- Y% T5 t) K7 B$ c
(4)若不进行该项考察,是否可行?但药典又有明文规定 / Q9 r2 a" a) A* r1 L7 g% l! S3 u j" y% l# u B# I
(1)根据药物的使用剂量来确定杂质的鉴定阈,参照ICH Q3A,比如0.5%,仿制药还需要参考原研药品的杂质水平,如果杂质太小了就没必要研究了吧,这中间的度要自己把握了* }& i, X3 H. k
(2)(3)如果杂质达到了界定阈(可参考ICH Q3A),最好拿到杂质对照品;如果杂质确实非常小,杂质对照品没有也无妨,可以考虑用主成分替代杂质对照品,毕竟杂质含量少,而且杂质与主成分的响应因子也不会差到几倍吧) A, m4 W# W, x5 S& c6 C2 b
(4)检测限不做肯定不可以,不要随意去挑战药典' i; ?2 {7 ?/ C9 {$ p" V
一点拙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