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常用辅料总结及常用辅料在制粒中的应用总结) d% f' o, w# p& Z. A/ H
- {( y3 z/ E; m9 B" ^! a1、原辅料性质
. k' u4 f0 q9 B7 s8 A3 y L# R(1)粉末细、质地疏松,干燥及粘性较差,在水中溶解度小;选用粘性较强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要多些。' m v) s& N5 L3 |8 j
(2)在水中溶解度大,原辅料本身粘性较强;选用润湿剂或粘性较小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相对要少些。
6 ~* t, i7 L9 M(3)对湿敏感,易水解;不能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媒作粘合剂的溶剂。8 @* t' V7 Q+ l( S$ ]: N# _7 k% P4 O
(4)对热敏感,易分解;尽量不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一定溶度的乙醇作粘合剂的溶剂,以减少颗粒干燥的时间和降低干燥温度。: A7 V( C5 @# o& y
(5)对湿、热稳定;选用成本较低的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9 i) A [% z4 B2 Q
2、润湿剂和粘合剂: C, G% t7 |' y: @
润湿剂(moistening agents):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润湿剂本身无粘性或粘性不强,但可润湿物料并诱发物料本身的粘性,使之能聚结成软材并制成颗粒。如:蒸馏水、乙醇。2 G! G' f8 |7 ]3 P( c
粘合剂(adhesives):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集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如聚维酮(PV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纤维素钠(CMC-Na)、糖浆等。0 y5 L% r+ c' W5 ~
(1)种类
9 K, }1 w: J8 ]$ H. I; } ①蒸馏水:水本身无粘性,当物料中含有遇水能产生粘性的成分时,用蒸馏水润湿即可诱发其粘性而制成适宜的颗粒。但用水作润湿剂时,由于物料往往对水的吸收较快,较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的现象,且干燥温度较高,故不耐热、遇水易变质或易溶于水的药物不宜采用。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或乙醇代替,以克服上述不足。2 O% ]3 ?( Y- E+ B
②乙醇:凡药物本身有粘性,但遇水能引起变质或润湿后粘性过强以致制粒困难,湿度不均、使干燥困难或制成的颗粒干后变硬,以及其压制的片剂不易崩解等,可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作润湿剂。乙醇浓度视药物的性质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为30%-70%或更浓。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湿润后所产生的粘性降低,从一定程度上说,乙醇是一种分散剂,降低颗粒之间的粘性,使粘性过强的物料容易成粒。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做湿润剂,但应注意迅速操作,以免乙醇挥发而产生强粘性的团块。5 x0 E9 I( m. U* q, y
③聚维酮(PVP):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无毒,熔点较高,对热稳定(150℃变色),化学性质稳定,能溶于水和乙醇成为粘稠胶状液体,为良好的粘合剂。
$ F B% x F: l7 `4 W · PVP有不同规格型号,常用PVPK30作粘合剂。( ~. x: D- [, z8 q
· PVP水溶液、醇溶液或固体粉末都可应用。. f W: }( m7 j: x1 |& q
· PVP干粉还可用作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 S, ?: k$ G! t( L
· PVP3%-15%(常用3~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对水敏感的药物制粒,制成的颗粒可压性好。可用于那些可压性很差的药物,但应注意:这些粘合剂粘性很大,制成的片剂较硬,稍稍过量就会造成片剂的崩解超限。* f2 i6 O7 T4 r, [) N% m
· PVP也是咀嚼片的优良粘合剂。, Q# |$ v2 _1 Z# M, w4 U8 N; x
· PVPK30在阿奇霉素颗粒剂中用作制粒的粘合剂,其浓度为5%。5 q: d/ T2 ` s
④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
. U& f9 E: B% z9 y- D; n: `; o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对光、热、湿均有相当的稳定性,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能溶于水及部分极性有机溶剂,在冷水中能溶胀形成粘性溶液。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但溶于10%~8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液。1 |, V! n. w/ \* k4 K' w7 s
·制备HPMC水溶液时,最好先将HPMC加入到总体积1/5~1/3的热水(80 ℃ ~90 ℃)中,充分分散与水化,然后在冷却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冷水至总体积。
: e+ F1 w5 g2 M8 b/ i/ E7 ? ·HPMC作为粘合剂,常用浓度为2%-5%。5 d# u B% }- ?! S( b3 \8 P
·HPMC作为粘合剂的特点是崩解迅速、溶出速率快。6 ]4 Z* u! a$ \; Z8 H- ~5 u& \
⑤糖浆:蔗糖的水溶液,其粘性较强,适用于质地疏松、弹性较强的植物性药物及质地疏松和易失结晶水的化学药物,常用其50%-70%(g/g)的水溶液。
- U5 M0 ?; I0 d2 o7 g+ \; F4 y) e# W · 当蔗糖浓度高达70% (g/g)时,在室温时已是过饱和溶液,只能在热时使用,否则易析出结晶。* u$ f3 U% `' L, P {9 m) H8 \- h0 s
·强酸或强碱性药物能引起蔗糖的转化而产生引湿性,不利于压片,故制颗粒时不宜采用。; G1 q; ?$ s1 u' X3 b) z
·糖粉为干燥粘合剂。3 N3 w3 p( W, `3 k$ o/ h4 f
·蔗糖有一定的吸湿性,其吸湿性与纯度有关,纯度差的吸湿性更强。# v1 o, H/ G9 G8 N V
·有时与淀粉浆合用以增强粘合力,有时也用蔗糖粉末与原料混合后再加水润湿制粒。
: ^# a# b2 f( {6 `9 C5 V2 g2 l ⑥羧甲纤维素钠(carboxymethycellulose sodium CMC-Na)
" ~( q7 w9 N; v · 是纤维素的羧甲基醚化物,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媒;溶于水时,最初粒子表面膨化,然后水分慢慢地浸透到内部而成为透明的溶液,但需要的时间较长,最好在初步膨化和溶胀后加热至60 ℃ ~70 ℃,可大大加快其溶解过程。
- T, O0 P( o `$ X4 ^' ^ ·常用浓度为1%-2%。) V" u. X% O. s9 ?# j/ N9 c
·在药剂中应用最多的是取代度等于0.7的产品,可溶于60%的乙醇液。
- V, w1 g6 x1 t( C ⑦淀粉浆:俗称淀粉糊,适合作对湿热稳定的药物的粘合剂,一般浓度为5%-30%,10%为最常用。制法有两种:冲浆法、煮浆法。
- U% E& \6 w: [ ·冲浆法:系将淀粉先加少量(1-1.5倍)冷水,搅拌,再冲入全量的沸水,不断搅拌至成半透明糊状。此法操作方便,适于大量生产。/ b% X, s3 ^& R% k
·煮浆法:向淀粉中徐徐加入全量冷水搅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至糊状即得。此法不宜用直火加热,以免底部焦化混入黑点影响外观。此法在生产中已少用。
9 X5 E; {6 u* ?! K# y; C/ y" u3 S2 L ·淀粉浆能均匀地润湿物料,不易出现局部过湿的现象,且有良好的粘合作用,是应用较广泛的粘合剂。
' V" w* F& N$ ?, Y4 { ·玉米淀粉完全“糊化”(糊化是指淀粉受热后形成均匀糊状物的现象)的温度是77 ℃。- W/ n g5 a2 O9 e
⑧胶浆:常用10%-20%的明胶溶液和10%-25%的阿拉伯胶溶液等。适用于容易松散及不能用淀粉浆制粒的药物。
* ^( m2 j& a1 U$ `& ^ ⑨其他纤维素衍生物
$ d. b; G% t3 f1 ]& z: _( Y! J1 N ·甲基纤维素(MC):可溶于水,成为粘稠性较强的胶浆。但应注意:当蔗糖或电解质达一定浓度时本品会析出沉淀。 L: F" I8 v: w5 _; V
·乙基纤维素(EC):溶于乙醇中,主要用作缓释制剂的粘合剂,常用的浓度为2%-10%。可用其乙醇溶液作为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但应注意本品的粘性较强且在胃肠液中不溶解,会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目前,常用于缓、控释制剂中(骨架型或膜控释型)。, y8 A2 M+ |$ m7 o' }3 w
·羧丙基纤维素(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HPC), E; t" I$ A) A( \
是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含羟丙基53.4%~77.5%(含7%~19%的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常作崩解剂)。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加热至50 ℃发生胶化或溶胀现象;6 ~' f( c1 D( Q7 C
可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二醇中。 6 s$ h o V5 G7 f; T5 M
本品可作湿法制粒的粘合剂,也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j% R' l; G: e) o+ V8 X
(2)粘合剂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7 F$ }6 `+ s4 i( W% w: t0 b
①与原辅料本身的性质有关:如原料粉末细,质地疏松,在水中溶解度小,原料本身粘性差,粘合剂的用量要多些。反之,用量少些。: |- _$ o; c W, v7 b( ~! s( A$ D' D9 e
②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考虑粘合剂及粘合剂的溶媒。选用无水、干燥温度低的粘合剂及其溶媒。1 M3 U1 d( T2 N! F
③与混合时间有关:在制软材时混合时间起长,软材的粘性起大,制出的颗粒起硬。/ M: Q1 |& d" S# q8 ]: F
④与粘合剂浓度有关: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粘合剂浓度越大制出的颗粒越硬。
! N& T. C) K: O' g ⑤当辅料在处方中的用量占80%以上时,在不影响主药性质的前提下,应重点考虑辅料的特性来选用粘合剂。如用蔗糖作辅料,其用量达到80%以上时,就要考虑到“蔗糖遇水粘性变较强”的特性,选用非水溶媒来溶解粘合剂(只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媒的粘合剂就不适用) ,降低颗粒之间的粘性,相对增强颗粒内部人的粘性。举例:阿奇霉素颗粒剂:处方中蔗糖的比例超过80%,用95%乙醇配制5%PVPK30作粘合剂制粒时的成粒性比用20%乙醇配制5%PVPK30作粘合剂制粒时的效果好,前者一次性成粒可达90%,后者一次性成粒只有50%。
+ I/ M4 I1 l1 `3 x9 c! x ⑥同一粘合剂,选用不同溶媒时其粘性和制粒效果不一样。
9 `9 U: b: ?; n$ \ ⑦对于粘性过强的物料,可采用“先加乙醇润湿分散、再加粘合剂”的方法使制粒时成粒效果更好。如:在再林颗粒剂、阿奇霉素颗粒中就采用此方法,效果较好。" O, q- S; ?: ^: m" C3 u$ T2 K
⑧根据原辅料性质,可采用两种粘合剂制粒。如:在再林颗粒剂中采用“先加乙醇润湿分散、再加CMC-Na粘合剂、最后加糖浆”进行制粒。
' Q4 H: [1 ` S n- q A/ S4 d( g3 [ 3、制粒搅切时间:7 c- l% z* W {, k# [
制软材时搅切时间应适度掌握,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而不粘手,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 f) R5 o6 k/ |& G$ b9 a# B搅切时间长,粘性过强,制粒困难;( F1 j# ` B- a- K
搅切时间短,粘性不强,成粒性不好。
0 i# U) a: x/ U) P7 ~ i 4、筛网7 K) _5 e8 a3 ^( W: K) A+ Y
(1) 尼龙丝筛网: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有弹性,适用于“湿而不太粘但成粒好”的软材制颗粒。当软材较粘时,过筛慢,软材经反复搓、拌,制成的颗粒的硬度较大,尼龙筛网易断。
" t3 R5 f% r0 D: {* p+ n" G(2)镀锌铁丝筛网:可用于较粘的软材制颗粒,但易有金属屑(断的铁丝)带入颗粒,还可能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可在设备的关键位置加装磁铁吸附断的铁丝,效果也不错。
- q; e _4 g [) F0 V5 s(3)不锈钢筛网:质量好的纯的不锈钢筛网制粒效果较好,但易有断的不锈钢丝带入颗粒,且不能用磁铁吸附。8 k4 z) O2 R9 I" o$ L# R" ]
(4)板块筛网:可解决有金属屑带入颗粒的问题,但价格贵、制颗速度慢。7 z' E. I) R9 [, g0 _
采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湿颗粒时,筛网安装的松紧程度对颗粒质量有什么影响?
$ [+ P% q. p" v如果制粒时筛网安装的比较松,滚筒往复转动搅拌揉动时,可增加软材的粘性、制得的湿颗粒粗而紧。反之,制得的颗粒细而松。所以在生产中安装筛网的松紧要适度。
. m5 [& ]# h0 |" {' _" p6 l1 R 5、干燥及干燥设备4 q3 `% o6 y! h. ]5 {# k
干燥是通过气化,使湿物料中水份除去的过程。
9 t; B$ _0 ~7 w& w6 Y3 k6 @ (1)湿颗粒的干燥过程:系指水份从湿物料内部借扩散作用达到表面,使物料表面受热气化、蒸发。表面水份蒸发后,内部水份通过颗粒内部的湿度差向表面扩散,继续在表面蒸发,以达到干燥的目的。
- r! @4 |+ r7 p- K- A/ q (2)湿颗粒在干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 Q7 f6 v' ]: ~ A
A、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否则,易造成湿颗粒变形,结块或变质。- c W* A+ W; B6 Y6 C
B、以稀醇制粒并易水解的药物,更应尽快干燥。因放久后醇挥发、水份相应增高,使药物水解加速。
2 ~ b/ K4 y% `: ^% T C、严格控制颗粒的干燥速度。干燥速度取决于外界条件及颗粒内部液体向表面扩散的难易。外界条件有空气的湿度、温度、流动情况及物料的分散程度。9 U6 z/ E W `! @4 U1 D7 p$ M( M% b
D、干燥过程中温度应逐渐升高,否则颗粒表面干燥后结成一层硬膜,而影响内部水分的蒸发。& ~$ o- {0 S0 w' {# \. k
E、如颗粒中含有糖粉和淀粉,温度突然升高可使糖熔化、淀粉糊化影响片剂的崩解。
( B' e4 I5 |8 E(3)干燥设备
; v. a9 ?. p: m$ k# g- M7 c A、厢式干燥器:在干燥器内设置多层支架,在支架上放置物料盘,空气经预热器加热后进入干燥室内,以水平方向通过物料表面进行干燥。# u- `5 s" X; p, v+ _; S0 d
特点:设备简单,适应性强,但劳动强度高,干燥速度慢,热量消耗大。
6 L: @# b+ Q8 `0 ?' b' q B、喷雾干燥器:设备构造与操作喷雾制粒相同。蒸发面积大,干燥时间非常短,对热敏性物料非常适合。干燥制品多为松脆的空心颗粒,溶解性好。
% ~8 p1 p- C& ]3 o C、流化床干燥器:使热空气自下而上通过松散的粒状或粉状物料层形成流化状态而进行干燥,也叫沸腾干燥器。
8 S8 e: D% h; U, ?3 i) P特点:构造简单,操作方便,颗粒与热气流相对运动激烈,接触面积大,干燥速度快,适宜于热敏性物料。
9 G5 \& s0 [# y" V4 S" w立式流化床干燥器适用于片剂颗粒的干燥,相对细粉多些,压片效果好。
* E3 P- K0 b" b6 g, ^% z) |卧式流化床干燥器适用于颗粒剂颗粒的干燥,效果好。 (一)、湿法制粒
; ^" Z5 ] b& H( P 湿法制粒:在药物粉末中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先制成软材,过筛而制成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后再经过整粒而得。湿法制成的颗粒具用表面改性较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
9 K) K) n! B) i; Y0 X7 d8 W8 @ 湿法制粒机理:首先是粘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末表面润湿,使粉粒间产生粘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经干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
. F" ]. Y8 x1 ]) f' Q& j% g7 P 湿法制粒主要包括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及整粒等过程。
: d7 @% O% `4 t& o! b 1、制软材:将按处方称量好的原辅料细粉混匀,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混匀即成软材。
5 @7 x+ h x* b! s( J2 r: l 制软材应注意的问题: P6 r0 d5 `/ P8 Z. M" L" p
(1)粘合剂的种类与用量要根据物料的性质而定;0 U# _2 d1 }2 Z$ X0 g
(2)加入粘合剂的浓度与搅拌时间,要根椐不同品种灵活掌握;
" {& e1 Q, r" c0 s(3)软材质量。由于原辅料的差异,很难定出统一标准,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C% ?7 _% N& G- t
(4)湿搅时间的长短对颗粒的软材有很大关系,湿混合时间越长,则粘性越大,制成的颗粒就越硬。5 L3 E- i: P' @. C3 F& O% p2 B
2、制湿颗粒:使软材通过筛网而成颗 粒。颗粒由筛孔落下如成长条状时,表明软材过湿,湿合剂或润湿剂过多。相反若软材通过筛孔后呈粉状,表明软材过干,应适当调整。
; Y* l3 x( N6 P5 u9 q1 A$ |; r常用设备:摇摆式颗粒机、高速搅拌制粒机
5 |1 S5 a8 V; B6 ?! c# v0 W' q筛网:有尼龙丝、镀锌铁丝、不锈钢、板块四种筛网。3 C, @6 }3 `' Y9 G4 e4 ^; d$ K
3、湿颗粒干燥:过筛制得的湿颗粒应立即干燥,以免结块或受压变形(可采用不锈钢盘将制好的湿颗粒摊开放置并不时翻动以解决湿颗粒存放结块及变形问题)。( h8 Z8 l C' l, z' J' ^
干燥温度:由原料必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一些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可适当增高到80-100℃。0 I ]- v: `. A% i8 V; a5 @% g# j
干燥程度:通过测定含水量进行控制。颗粒剂要求颗粒的含水量不得超过2%;片剂颗粒根据每一个具体品种的不同而保留适当的水分,一般为3%左右。+ A/ R e( @1 s. Z* y. j) E
干燥设备:常用的有箱式(如烘房、烘箱)干燥、沸腾干燥、微波干燥或远红外干燥等加热干燥设备。% `1 A- c! B4 y6 \5 N% A* I: x( A
4、整粒: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将结成块的粒破碎开,以达到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或片剂的压片要求。
, s7 i/ X8 ?( H2 h2 A# |% h( |(1)颗粒剂:可用比制湿颗粒所用筛网目数小且在10目(1号筛)以内的筛网,把不能通过筛孔的部分进行适当解碎,然后再按照粒度要求,按粒度规格的下限,过60目或80目(5号筛),进行分级,取10-80目之间的颗粒;. ]) I' P8 K7 F4 P! C# |% f7 t
(2)片剂:颗粒可用比制湿颗粒所用筛网目数大的筛网。3 J; m9 `1 `$ K) g
5、空白颗粒法:对湿、热不稳定而剂量又较小的药物,可将辅粒以及其它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先用湿法制粒,干燥并整粒后,再将不耐湿热的药物与颗粒混合均匀。将仅用辅粒制成干颗粒,再将药物与颗粒混合后(压片或分装)的方法称为空白颗粒法。1 Q" c) g! S3 a; i( N/ o
(二)、一步制粒! _) _9 p: O3 S3 `
一步制粒:将原辅料混合,喷加粘合剂搅拌,使粘合剂呈雾状与原辅料相遇使之成粒,同时进行干燥等操作步骤连在一起在一台设备中完成故称一步制粒法,又称流化喷雾制粒。
. Q. l" D+ |6 @# _0 c _ 特点:在一台设备内进行混合、制粒、干燥,还可包衣,操作简单、节约时间、劳动强度低,制得的颗粒粒密度小、粒度均匀,流动性、压缩成形性好,但颗粒强度小。- ~4 C; c) s$ E ~$ s
(三)、喷雾制粒法
0 _: F4 C; @) m: ` 喷雾制粒:将原、辅料与粘合剂混合,不断搅拌制成含固体量约为50%-60%的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再用泵通过高压喷雾器喷雾于干燥室内的热气流中,使水分迅速蒸发以直接制成球形干燥细颗粒的方法。( h3 X; C7 W r& l5 Y& M# X
特点:由液体直接得到固体粉状颗粒,雾滴比表面积大,热风温度高,干燥速度非常快,物粒的受热时间极短,干燥物料的温度相对较低,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处理。
2 |# w3 i/ ^, f4 z- x( j5 j缺点:设备费用高、能量消耗大、操作费用高。+ A; j: o3 S8 S0 a$ C0 ^- _5 C
近年来在抗生素粉针的生产、微型胶囊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研究以及中药提取液的干燥中都利用了喷雾干燥制粒技术。
1 J; |& C/ g& r0 o% G- \4 O(四)、干法制粒
3 ~- d& e+ F: J, V$ s I干法制粒:将药物粉末(必要时加入稀释剂等)混匀后,用适宜的设备直接压成块,再破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该法靠压缩力的作用使粒子间产生结合力。可分为重压法和滚压法。
7 ]- G: k9 g+ ~3 _+ w' S" v重压法:又称大片法,系将固体粉末先在重型压片机上压成直径为20-25mm的胚片,再破碎成所需大小的颗粒。9 _& a+ Z6 D# c
滚压法:系利用滚压机将药物粉末滚压成片状物,通过颗粒机破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
* I. D. P+ i4 L, ` _) \干法制粒特点:常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及压缩易成形的药物,方法简单、省工省时。但应注意压缩可能引起的晶型转变及活性降低等。' o' x7 C4 |1 V
(五)、中药制颗粒9 W; X! N3 `; h: G9 U1 |# Z
中药制颗粒:一般多用湿法制粒
7 z# {% ^' ]7 u, T/ V, y2 Q0 \ 1、药材细粉制粒:当配方的剂量不大时,可将药材磨成100目以上的细粉末,加入适宜的润湿剂或粘合剂制软材,过筛制粒。) c! L. i+ v6 c8 R
2、药材稠浸膏与药材细粉末混合制粒:将部分药材制成稠浸膏,另一部分药材磨成细粉末,两者混合制成软材,过筛制粒并干燥。本法可用药材的稠膏代替粘合剂,有利于减少片积体积,应用较多。如仅用稠膏为粘合剂时其粘结力不足时,可加入其它粘合剂。
( ^$ y/ q& @1 c# A 3、干浸膏制粒:将配方中的药材(除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外)均经提取并制成干浸膏。将干浸膏碾碎成颗粒;或将干浸膏磨成细粉末后再加入适宜的润湿剂(如适宜浓度的乙醇)制成软材后,制成颗粒。8 w5 w6 J7 d$ y4 o4 q
硬脂酸镁为疏水性润滑剂,其质地很软,因此主要用作润滑剂,起到填平颗粒表面坑凹的作用,使用后颗粒之间的嵌合作用变弱,彼此之间易于滑动;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片面光滑美观,应用最广。用量一般为0.1%~1%,用量过大时,由于本身为疏水性物质,且本品又覆盖在颗粒表面,因此如果用量过大可能会影响水的浸润,会造成片剂的崩解(或溶出)迟缓。另外,本品不宜用于乙酸水杨酸、某些抗生素药物及多数有机碱盐类药物的片剂。微粉硅胶(Aerosil)为优良的片剂助流剂,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其性状为轻质白色无水粉末,无臭无味,比表面积大,是二氧化硅的极细粉,因堆密度很小,质地很疏松,因此主要用作助流剂.使用后主要填充在颗粒之间,隔绝颗粒间的相互嵌合,但并不填平颗粒表面坑凹.但细粉粒子质地干涩坚硬,因此如果用量过大,可能会出现涩冲.本品有亲水性,因此不影响水的浸润,对药物溶出有促进作用.一般用量1%~2%.有时用作混悬剂的辅助助悬剂,用量可能超过10%. 滑石粉主要作为亲水性助流剂使用,与硬脂酸镁的作用类似,但不易影响水的浸润,因此不影响溶出。它可将颗粒表面的凹陷处填满补平,减低颗粒表面的粗糙性,从前达到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颗粒流动往的目的(但应注意:由于压片过程中的机械震动,会使之与颗粒相分离),常用量一般为0.1%~3%,最多不要超过5%。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一般采用滑石粉2-3%、硬脂酸镁0.5-1%联用与中药片剂(中药材含糖量高、含油性成份多)中;在西药片剂中常用1%以下硬脂酸镁就行;而对于疏水性片剂和胶囊剂常用硬脂酸镁0.5%微粉硅胶0.5%联用。一般来说,润滑作用好的辅料的助流作用差,如硬脂酸镁;反之助流作用好的辅料润滑作用也差,如滑石粉几乎不能降低推片力,所以压片时往往既需在颗粒中加入润滑剂,又需加助流剂,国内经常将滑石粉与硬脂酸镁配合应用 我用一个化药片剂的处方做了硬脂酸镁、滑石粉和微粉硅胶的对比实验:. a, X- } {5 A# c
只加硬脂酸镁,占0.6%,顺利压片,顺利出片;
$ [3 Z/ }3 o; `$ K1 Y只加硬脂酸镁,占0.3%,顺利压片,顺利出片;0 }$ i/ ~' | v4 d
只加滑石粉,占0.6%,压片时出现粘冲、涩冲,出片时跳片,很多片子表面都有损伤或裂片;; B( _; v$ P5 B+ B4 B
只加微粉硅胶,占0.6%,压片顺利不粘冲,但出片时跳片,药片破裂。
# d8 h, x) P1 Y2 } ! c( j% Z7 ]% ]7 V0 _) g# f'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