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 【势头】川芎嗪引领心血管防控新常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4-30 08:5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势头】川芎嗪引领心血管防控新常态2015-04-29 [url=]医药经济报[/url]
1 d7 V7 \+ |# {8 o# d' H8 q% H  \. a6 w' J
  随着我国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我国的疾病谱发生巨变,心血管病已悄然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心血管病的高发态势与我国居民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直接相关,且危险因素的流行无论在增速上还是规模上都史无前例。面对心血管病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巨大的医疗花费、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心血管病防控迫切呼唤新常态。
心血管防控呼唤革命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3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心血管病患者预计超过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700万、心肌梗死250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心病500万、风心病250万、先心病200万。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我国已有至少5.8亿人具有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与慢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为65岁以下人群,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30年,不良生活方式和营养危险因素将使我国的慢病负担增长50%,人口迅速老龄化更将在此基础上使我国慢病负担额外增加40%。

( r. X! D) f& _0 A7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 A* C" Y  S: X. z, H# i5 r& u) E
  总体而言,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和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数量巨大,虽然从发病情况看与美国心血管统计报告数据相似,但美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心血管病发病情况却仍处于上升通道,社会各界都在呼唤下降拐点尽快到来。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医疗技术与相关设备的引进推广速度明显加快,技术和设备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医保覆盖面的迅速扩大,也进一步推动了群众就医需求的释放。然而,在我国城市分级诊疗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群众自主或盲目选择的就诊模式使得城市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服务压力逐年增大,进一步凸显医疗资源与就医需求之间的矛盾。新一轮的公立医院扩张态势导致“虹吸”效应不断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医疗机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病人也越来越难回流到基层。目前,大型公立医院将主要资源放在了患病后甚至终末期疾病的救治上,无法背负心血管病防控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医院的扩张反而加剧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控难度。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认为,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常态”转型,心血管疾病防控也需要进入新常态,尤其在新平台、新标准、新体系三个方面亟需完善。“新平台既包括新技术的平台,也包括治疗疗效评估平台,如西医和中医治疗手段很多,但对不同的治疗方案有待综合评估。新标准就是强调在医疗体系中,不能仅以大医院标准来衡量,也不能仅以西医标准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新体系,尤其是分级诊疗机制,围绕基层为核心重塑心血管病防控。从根本上整体改变心血管防控现状,必须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诊疗标准、防控体系、社会意识等多个层面衔接,放大医疗机构在专业救治中的作用。”
  近年来,西医在心血管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广泛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等,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的痛苦。然而,随着医学理念的改变,医学临床也正在从补救医疗转向预防医疗,医疗对象也从患者端不断前移,无论是临床疾病的诊疗,还是健康保健、治疗后康复,中医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

, {" N8 `0 O2 s9 c. o&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 \/ s9 S7 Z3 L- e2 e
“传统+现代”防治优势
  对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如果没有及时规范治疗,长期迁延就会引发慢性心衰,后果十分严重。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峻教授坦言,慢性心衰预后很差,患者5年病死率超过50%,因此,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假如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给患者提供最佳治疗,心血管病患者死亡风险就能够显著降低。”
  传统心血管疾病的西医治疗,药物和器械的治疗手段很多,但如何科学规范地选择,仍然有待标准化改进,尤其对于疾病后期慢性心衰患者,虽然按临床指南“金三角”治疗方案(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然难达到临床预期。“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进一步增强心脏舒缩功能、消除水肿、扩张血管,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抑制心肌重构,实现对慢性心衰的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治疗,降低总体医疗费用。”黄峻如是说。
  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可以生血、行血、统血;血可以载气运行。“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可见,气起着主导作用,气的病理改变可导致血的运行异常。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会长陈可冀指出,川芎作为典型的活血化瘀药,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本草纲目》归纳其具有“血中气药”的特点,用途十分广泛。历代均有名方重用川芎,如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及血府逐瘀汤、《局方》川芎茶调散、治疗眩晕的《宣明论》川芎丸、《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金匮要略》的胶艾汤等。
  川芎嗪则是从川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即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Ipyrazine,TMP),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分离提取进而人工合成制剂至今,川芎嗪用于治疗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栓塞、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型心脏病、冠心病、心衰等疾病,部分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皆有一定效果,在我国城乡应用广泛,已经成为目前最为常用的临床制剂之一。
  陈可冀院士介绍,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扩张血管,包括冠状动脉、脑血管、肺血管、肾血管和周围血管;轻度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改善组织微循环,提高组织血流灌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有一定的调节免疫的作用。“川芎嗪可以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吸收迅速,持久高浓度存在于大脑、心脏等血流丰富的器官组织,可用于急性期、恢复期、缓解期的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多年临床应用历久不衰,安全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 r2 p5 Y7 S9 F)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 Q. {2 D% k3 t
明星药物“川芎嗪”
  川芎嗪的临床应用范围之广,尤其是有效成分单一,在人工合成的制剂中,尚不多见,究其原因在于多方面良好的药理作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川芎嗪的化学、药理与临床应用》详细分析了川芎嗪的作用机理,包括在调节血栓烷素A2/PGI2系统平衡,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2+内流,开放K+-ATP通道,降低凝血过程中的凝血活酶、凝血酶的生成和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组织胶原代谢,调节相关生物活性因子水平及调控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转录等方面。
  此外,通过采用原位杂交及Northern杂交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围绕川芎嗪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更加深入。目前已经证明其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表现为降低促AS形成相关基因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癌基因c-myc和VSMC前胶原基因的表达,提高抑制AS形成相关基因如P53、一氧化氮合酶(NOS)等基因的表达。
  《中国药学》杂志此前曾发布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川芎嗪对体外缺氧缺糖培养心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利用同位素掺入、Northern杂交分析方法,观察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培养时蛋白质、RNA合成及NOSmRNA表达的影响,证明川芎嗪可提高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时H-亮氨酸和H-尿嘧啶核苷的掺入率,促进细胞蛋白质和RNA合成,诱导NOSmRNA的表达。从基因分子水平揭示了川芎嗪防治AS、抑制VSMC增生及保护心肌细胞缺血损伤的机制。
  抗组织纤维化是川芎嗪药理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肺纤维化和肝纤维化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实验用博莱霉素A2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用川芎嗪治疗后,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皆有明显减轻;利用大鼠门静脉高压模型观察川芎嗪治疗肝硬化的作用,证明其确有降低大鼠模型门静脉高压的作用。目前,针对组织纤维化,现代西医药治疗尚没有获得显著进展。
  其他研究则多从清除氧自由基方面探索川芎嗪保护肝细胞、抗组织再灌注损伤及抑制淋巴、单核细胞浸润粘附的作用机制,皆表明有一定的作用。总之,川芎嗪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这在化学合成的天然单体药物中十分少见。

平光制药开启“川芎嗪化药制剂”新时代
) h7 s& w8 V% [) y2 H9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川芎嗪成分单一,疗效确切,若能采用现代药化合成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修饰、改造,结合相关药理研究进行药效验证,研制出针对性强、疗效好的新化药单体,无疑将进一步发挥药物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设想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川芎嗪自实现人工合成后,相继有片剂和注射液上市,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川芎嗪原料药有升华现象,在真空状态更容易升华,使制品含量下降,造成现有片剂、注射液具有稳定性差、对光和温度敏感、起效慢的缺点,并且给运输和储存带来不便。经过平光制药集团的不断研究,改变了传统冻干工艺,研究出独特的生产配方和工艺技术,并且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工艺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60783.4),生产出的国内首个化学合成、具有专利保护的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冻干粉针剂——“可杰星”,真正将川芎嗪带入标准化“化药制剂”新时代。
  “可杰星”在人体给药后,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5分钟达到病灶,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扩张微血管,促进微循环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的状态,同时,恢复期患者长期使用川芎嗪有益于神经功能恢复和预防血栓复发,远期疗效更显著;川芎嗪对血栓素A2的抑制效应呈较好的量效关系,采用大剂量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联用抗凝、溶栓、降压、营养类等药物可以更好地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此外,作为高纯度、高稳定性、成分确切的单体化药制剂,“可杰星”不仅与传统片剂和注射液具有同样的多器官靶点起效特点,广泛适用于临床全科室,更在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等方面具备极佳的特性优势,且有效期长达36个月,为同类产品中有效期最长。
  平光制药基于专利工艺,严格要求药品从原料到生产全链条的质量控制,按照国家标准16项检验指标中,6项高于国家标准,如采用美国Millipore公司的Pellicon-2超滤系统(Biomax-8)的Mini膜堆对药液进行超滤除热原处理,确保药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达标;增加药品的安全性,采用特殊的配方工艺制备出pH值稳定在中间值的产品,有效降低产品对血管的刺激性。
  经过安徽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可杰星”是一款价格相对低廉、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的治疗药物,可用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冠心病、脉管炎等疾病。专家认为,平光制药等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药品安全性检测等方面具备极高管理水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戴小华教授表示,作为临床心脑血管常用药品,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相对安全有效,在合理的用药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冻干粉针剂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起效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且拥有‘国药准字H’药品批文,有明确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蓝飞

4 [( `; s; z6 r1 f2 }; E: R( l+ l/ [;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5-16 06:37 AM , Processed in 0.105212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