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exiao 于 2016-5-29 10:10 PM 编辑 ( |0 M. d3 Q. T1 i2 K$ r7 H3 S8 y
2 |/ K: ~- |9 G; G
如何评价特殊药物生物等效性 引文:; T( F6 {2 C/ s* |9 M0 T
为指导药品研发,世界多国医药监管当局均制定了相应的指导原则,这些指导原则是对药品研发过程中共性问题的解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是这些原则中的重要一类,是评价制剂是否具有可替换性的重要评价准则。按照优选顺序,FDA将评价指标按如下分类[1]:
7 ~; {7 [5 L) |①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Pharmacokinetic endpoint& U( Q6 S8 G# ?- E, }: K3 J
②药效动力学终点指标Pharmacodynamic endpoint x: J& G3 U5 y
③临床终点指标Clinical endpoint
) J# @" B' }- W. D6 y {④体外终点指标In vitro endpoint$ O5 \- k2 ^6 z. ~; N! t
其中,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最为常用,目前通用的评价方法是置信区间法,当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数转换后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90%CI)在80-125%内时,受试制剂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与参比制剂相当,视为生物等效。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非房室矩方法计算。单剂量给药时,这些评价参数一般包括AUC0-τ、AUC(0-∞)、Cmax、Tmax,可以额外报告终端消除速率常数λz和t1/2;在稳态下测定常释制剂生物等效性的试验中,这些参数包括AUC(0-τ)、Cmax,ss和Tmax,ss[2]。 但是,上述指导原则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药物,例如前药、内源性药物、高变异药物、窄治疗窗药物等。这些特殊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在检测对象、试验设计(包括剂量选择)、试验控制、评价指标等的选择上,各自存在特殊性,各国监管当局已在研究和审评实践后形成了相应的指导原则,而且有些还处在不断更新完善之中。
4 T( L; ~! v/ B" P3 k6 p# Q2 u2 x& n( H$ C l" R
下载链接:
' _0 b- R3 G) l- D6 }9 D+ O1 C' l5 ]" |, S
相关推荐:
2 D9 ^. Y$ i4 h# Q2016.5同写意44期部分课件 a7 `$ v) K/ p4 K' W% X) s) [
国家局飞行检查缺陷之实验数据完整性汇总- U, w& j$ d3 R% g4 G- C( f6 [
计算机化系统和数据完整性相关问题和解答
6 o% i# q- _$ J4 H, b) q9 K1 c* t&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