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药快讯] 2014-10-22国内新药信息(杂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eibing 发表于 2014-10-22 19:1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华邦制药1.5类皮肤药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本月进入现场检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0-22  来源:新药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10月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预告显示,华邦颖泰旗下华邦制药1.5类皮肤药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将于本月进入现场检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开资料显示,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是他扎罗汀与倍他米松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银屑病的治疗,由华邦颖泰自行研发,尚未有其他厂商申报,获批后成为独家产品。2013年样本医院银屑病市场规模8486万元,华邦颖泰市场份额占10%,其余被外资企业占有,申银万国研报显示,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市场销售有望达到1~2 亿。

  值得注意的是,华邦颖泰的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被列入CDE公布的76个重大专项品种之一。早在2012年,该品种就被纳入重庆市医药产业100个重点产品目录之中,共计投资80亿元。

  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9月,是以皮肤、结核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制药企业。公司目前处于申报临床及研发阶段的品种达到20个以上,包括三类新药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利奈唑胺、卤米松等。系上市公司华邦颖泰集团(深市代码002004 )核心业务医药事业部, 总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核心幸福广场旁,占地260亩。制剂与原料药产品销往国内和海外市场,连续多年位居国内皮肤临床用药领导地位。华邦颖泰是国内研发型的一线农药企业,主营业务以农药为主,医药(皮肤药专科)为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feibing 发表于 2014-10-22 19:20:5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式医药创新正在打造升级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0-22  来源:医药经济报

如何才能实现药物创新战略升级?这是摆在我国医药行业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在全球化平台上,中国医药越来越注重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创新方面,强调品质成为共识。有权威人士透露,“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将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和技术为主线,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支撑,以产出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关键在“科学聚焦、合理瘦身”。新药专项课题指南编写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永祥解释“合理瘦身”是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品种的支持力度,砍掉一些重复建设度较高的小课题。此外,我国首批《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目录》发布,就国内已上市和正在申报的50个药品,提醒各方注意评估研发风险,引导药品合理申报。中国式医药创新正在打造升级版。

  做“减法”增效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让越来越多的药企把研发创新看成“救命稻草”。然而,在药物研发创新产出比日渐走低的背景下,真正要创新谈何容易?国内药企研发领域负责人普通反映,“目前,企业研发创新亟待政策松绑。”扬子江药业集团紫龙药业新药项目研发合作总监贾建锋认为,一方面是“入口”问题。国内资本市场很难有渠道为新药项目融资,而国家资金扶持过于碎片化,研发项目的前期投入是一个“瓶颈”。另一方面是“出口”问题。好的产品难出来,市场出路有重重阻碍。“我认为,应限制过度产品注册,注重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药物研发的立项和选题,避免大量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贾建锋建议。

  从《201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来看,2013年新申报的化学药仿制及改剂型申请共计2427个,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品种并不多。“鼓励创新应优先研发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和临床急需的仿制药,目前《药品管理法》正在修订,把优质的高水平研究作为研发的着力点,应在促进创新的管理思维中着重体现。”恒瑞医药副总经理沈灵佳此前对记者亮明态度。

  当然,近年的创新浪潮让不少企业正在学习发达国家创新药上市前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等过程中的正规化运作方法和先进的经验,加速了我国创新药领域的发展。但从当前形势来看,科研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10月初,“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有关课题卷入科研腐败案。专家认为,除了要加强科研项目信息公开和科研经费监管外,还须大力推动科研领域的去行政化改革。可见,深入优化创新链条时不我待。

  慢病药物掘金

  中国新药研发数量的增加,也在改变人们的认知。由于我国药物开发和应用长期停留在仿制阶段,失败的几率较小,眼下涉足真正意义上的新药项目越来越多,考验的是整个社会的胸襟。2014年以来,全球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失败的比例再度提升。FDA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就有10个以上新药在Ⅲ期临床宣布失败。这样的新常态,让新药创新的切入点选择变得至关重要。

  专家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可设立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专项,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目前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课题,但未能成为一个单独专项。

  现实情况也大抵如此。石药集团目前在研的一类新药达到25个,重点集中在心脑血管系统、抗肿瘤药物、精神神经和代谢类等研发领域。而以恒瑞为代表的创新企业则研发投入不断地增长,自首个治疗晚期胃癌的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上市后,大批新药处在不同临床阶段。“因暂时未找到疗效更好的新靶点,糖尿病新药研发放缓,GPR40激动剂等有药企研发,但未形成大气候。江苏泰康等在申报长效GLP-1类似物。”专家认为,恒瑞的恒格列净已进入临床研究,这也是糖尿病的热门靶点。

  而anti-PCSK9能降低LDL-C40%以上,故而成为目前心血管领域最热门的靶点。生物仿制药,尤其是抗体药物也被企业扎堆下注。“与国外相比,国内整个研发处于一种很被动的状态。”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强调,“当下中国的创新药物关键是要在大的战略上形成差异化。”

原标题:药物创新升级 唤醒研发自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feibing 发表于 2014-10-22 19:22:20 | 只看该作者
恒瑞医药阿帕替尼已完成审批,1月内有望收到生产批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0-22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网站10月22日信息显示,恒瑞医药重磅新药阿帕替尼原料药及片剂审评状态变更为“审批完毕-待制证”,这意味着阿帕替尼已完成了所有药品生产注册的审评工作,仅剩下制证和批件邮寄等环节。根据其他新药审评进度,公司有望在一个月内收到生产批件。

  阿帕替尼是恒瑞医药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物,属于1类化药,是凡德他尼及PTK787基础上改构的me-better 药物,适用于其他治疗手段失效后的癌症患者,临床前研究表明其抗肿瘤作用优于同类药物PTK787。CFDA网站信息显示,阿帕替尼属于重大专项类药物,目前国内尚无企业拥有该药品生产批件。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此前曾发布阿帕替尼审评报告,明确指出,经召开专家咨询会议讨论,阿帕替尼现有研究数据支持获益大于风险,同意批准产品上市。

  申银万国指出,根据对国内类似产品的销售上量进度研究认为,阿帕替尼片销售具备爆发性,医保、招标都不是限制阿帕替尼片快速上量的因素,预计阿帕替尼片2015年有望实现约3亿收入,未来是销售体量超过20亿的大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feibing 发表于 2014-10-22 19:24:38 | 只看该作者
盘点2014年前3季度1.1类新药潜力申报企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0-22  来源:INSIGHT  

回顾 2014 年 Q1-Q3 化药 1.1 类新药的申报和批准情况,恒瑞、豪森持续发力,兆科、东阳光后来居上,轩竹和海正表现出其创新潜力。

一、2014 年 Q1-Q3 化药 1.1 类新药的申报受理情况

根据丁香园 INSIGHT - China Pharma Data 数据库统计,2014 年 Q1-Q3 化药 1.1 类新药申请共 134 个(以受理号计,下同),涉及 51 家企业的 56 个品种,除了天津红日的对甲苯磺酰胺和银谷制药的苯环喹溴铵为申请生产以外,其他均为申请临床。

1、江苏恒瑞和兆科药业申请数量列居榜首:

相比上半年江苏恒瑞申报数量列居榜首,经过 Q3 后李氏大药厂全资子公司兆科药业以生发肽、胸腺肽 β4 和司来普伐肽 3 个品种数量追上了江苏恒瑞,并列榜首。两个公司的具体申报品种及情况如下表所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江苏恒瑞申报的 SHR3680、SHR6390 均是抗肿瘤药,另一品种 SHR4640 相关信息不详。

INSIGHT 数据显示,江苏恒瑞 2011-2013 年中 1.1 类新药申报时间点也在前 3 个季度。与过去 3 年同期做比较,江苏恒瑞今年申报 1.1 类新药的品种数量虽较 2013 年同期有所回落(如图 1 所示),但在国内排名仍然靠前。

其中,PI3K/mTOR 双重抑制剂乌咪德吉由于同靶点研发竞争激烈而停止开发。

用于胃癌的甲磺酸阿帕替尼于今年 9 月已完成现场检查,这在国内1.1类替尼类新药申请中审批进程最快,除了江苏豪森的甲磺酸氟马替尼外,其他获得临床批件的替尼类新药其他均尚未开始申报生产,而豪森的氟马替尼目前也要继续临床试验。

马来酸吡咯替尼于 2012 年获得临床批准,目前还未开始申报生产。

其他继续开发中的药物还包括用于血癌治疗的抗肿瘤药 HAO472 和 SGLT2 抑制剂降糖药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兆科药业申报的 3 个品种为胸腺肽 β4、生发肽和司来普伐肽,适应症分别为角膜损伤修复、脱发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兆科药业 1.1 类新药申请历史记录仅为去年 8 月申请的吉马替康。吉马替康是李氏大药厂从意大利 Sigma-Tau 公司获得独家特许权的品种,该药是用于治疗卵巢癌的喜树碱衍生物类抗肿瘤药,但根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此药在我国未通过临床批准。

2、江苏豪森和广东东阳光申请数量并列第二:

根据丁香园 INSIGHT - China Pharma Data 数据库统计,2014 年 Q1-Q3 化药 1.1 类新药申报品种数量并列第二位的是江苏豪森和广东东阳光,分别申报了 2 个 1.1 类新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江苏豪森申报 2 个品种中,HS-10234 是抗病毒核苷类似物,HS-10220 化合物和靶点具体信息不详。

INSIGHT 数据显示,江苏豪森 2011-2013 年中 1.1 类新药申报的时间点也在前 3 个季度,与过去 3 年同期做比较,江苏豪森近 4 年均申报 1.1 类品种 2-3 个,较为稳定(如图2所示)。

其中用于外科和妇科感染的吗啉硝唑于 2005 年获得临床批件并于 2014 年 2 月获得生产批件;用于白血病的 PLK 抑制剂卡呋色替,其同类药物为勃林格殷格翰的 volasertib,volasertib 在 2014 年被 FDA 认定为突破性药物,目前 volasertib 已完成二期临床研究;其他申报的 1.1 类药物还包括AT1受体拮抗剂降压药、GLP-1 类似物降糖药和替尼类抗肿瘤药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广东东阳光于今年年初同时申报了两个品种,分别为磷酸依米他韦和甲磺酸莱洛替尼。磷酸依米他韦的作用靶点是 NS5A,适应症为丙肝;甲磺酸莱洛替尼是治疗胰腺癌的多靶向性药物,靶点有 EGFR ,Her2 和 Her4。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广东东阳光药业在过去 3 年还申报了两个 1.1 类新药,分别为治疗慢性乙肝的莫非赛定和治疗神经胶质瘤的宁格替尼,这两个药品目前分别在做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

二、2014 年 Q1-Q3 化药 1.1 类新药的批准情况

根据 INSIGHT-China PharmaData 数据库统计,2014 年 Q1-Q3 共批准了 24 个化药 1.1 类新药品种,涉及 22 家企业。

1、江苏恒瑞、江苏豪森临床获批数量领先

批准品种数量较多的是创新领先企业江苏恒瑞和江苏豪森,分别获得了两个 1.1 类新药临床批件。具体数据如表 3 所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江苏豪森的甲磺酸氟马替尼片是在第二代伊马替尼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相比一线药物一代伊马替尼,二代伊马替尼和氟马替尼可较好解决耐药性问题。甲磺酸氟马替尼原为申报生产,但最后并未被批准生产,而是发送了临床批件,还需继续进行临床试验。

江苏豪森另一个获得临床批准的药物 HS-10182 是 EGFR/HER2 抑制剂,可能用于肺癌。

江苏恒瑞于今年 5 月同时获得了 2 个 1.1 类品种的临床批件,分别是环咪德吉和呋格列泛。环咪德吉是 Hedgehog 通路抑制剂,可用于胃癌和肺癌;呋格列泛是 GPR-40 激动剂,治疗 II 型糖尿病,武田制药的 TAK-875 同为 GPR-40 激动剂,因其肝毒性过大而于 2013 年被迫停止了临床试验,因此江苏恒瑞呋格列泛临床试验的表现将更加受到关注。

2、山东轩竹、浙江海正创新潜力突显

2014 年 Q1-Q3 获得化药 1.1 类新药临床批件的企业中,除了江苏恒瑞和江苏豪森获得 2 个临床批件外,其他企业都仅获得 1 个。其中,山东轩竹和浙江海正以近几年斐然的申报成绩表现出其创新潜力。

四环医药集团控股子公司山东轩竹在今年 9 月拿到了高血压药泰乐地平的临床批件。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山东轩竹从 2010 年到 2014 年,共申报了 8 个 1.1 类新药,其中 5 个已经获得了临床批件。这些 1.1 类新药中不乏最近较为热门的替尼类抗肿瘤药、DPP-4 抑制剂降糖药,另外也有抗菌谱较广的培南类抗生素、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PPIs 类胃药和 SGLT2 抑制剂降糖药等(如表 4 所示)。

另外山东轩竹还有两个新药分别处于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和临床前研究阶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浙江海正于今年 7 月拿到了第三代抗肿瘤光敏剂 HPPH 的临床批件。INSIGHT 数据库显示,浙江海正于还今年 3 月申报了用于治疗乳腺癌、结直肠癌、儿科肿瘤的 1.1 类新药喜树碱衍生物 PEG-SN38。

近 3 年来,浙江海正共申请了 5 个 1.1 类新药,其中 2 个批准临床,3 个正在审评。获得批准临床的另一个药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海泽麦布片,正在审评中的新药除了 PEG-SN38 以外还有海博非明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 AD-35 片。不仅如此,海泽麦布、HPPH 和 AD35 同时还在美国开展了临床试验,前两个药的进展均为二期临床试验,AD35 则于今年 7 月通过了美国 IND 申请的批准。

3、杭州华东临床批件获批最快

从申报速度上看,2014 年 Q1-Q3 获批的 1.1 类新药申报中,新药品种从进入药审中心到获得临床批件,最慢的历时 3 年,大多数品种历时 9-17 个月,最快获批的是杭州华东医药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迈华替尼,历时仅为 6 个月。

综上所述,回顾 2014 年 Q1-Q3 化药 1.1 类新药申报和审批的整体情况,江苏恒瑞依然遥遥领先,江苏豪森紧跟其后持续发力,兆科药业和广东东阳光凭着申报品种数量后来居上。除此之外,山东轩竹和浙江海正也表现出了不可小觑的新药研发潜力。

下一个季度是否会有企业在化药 1.1 类新药申报中崭露头角,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朵朵7 发表于 2014-10-22 19:37:46 | 只看该作者
药物研发的傲慢与偏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布日期:2014-10-22  来源:美中药源  

最近连续上市的“怪异”分子如pirfenidone和firdapse令我反思我们整个行业所谓的经验有多少是傲慢与偏见。

正好昨天看到下面这幅漫画,这群学生之间有个危险分子,多数人会本能地认为那个长的比较凶的是那个危险人物,而实际上手里端着枪、腰间挂着手雷的是和大家一样微笑的第四排第一人。我们挑选和优化先导物其实面临同样困境。尽管现在平均要花几十亿美元才能找到一个药物,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自己知道药物长的是什么样,于是有了各种类药性(druglikeness)以及与之相反的非类药性(non-druglikeness)的定义。正像以前我们讨论过的,很多上市药物即使在上市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药物化学家如果没见过这些药物还会认为这些化合物根本成不了药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实际上我们基本上不知道好的先导物应该长什么样、有什么样的性质,继续优化应该改进哪些性质。如果不相信我大家可以听听当今世界新药研发的重量级人物、默克研发总监Perlmuter的话 (...The fact that we ever make a drug that gives favorable effects is a bloody miracle.... )。现在的主流模式是假定某个蛋白和疾病有关,然后大规模寻找能调控这个蛋白的化合物,然后把这个化合物继续“优化”,即增加其活性,降低和其它蛋白的结合能力(增加选择性),保证一天一次给药能在两次给药之间有足够的血药浓度。这个模式的确找到了一些新药,但仅仅因为这个模式找到过一些新药不能成为整个行业完全遵循这个模式的理由。世界上回报最大的投资方式是买彩票,如果你只看成功例子的话,但大家都明白买彩票是愚蠢的投资方式。新药的研发同样道理,现在这个主流模式的确找到过他汀、TNF抗体这样的超重磅药物,但这不等于这是可持续的投资模式(中过乐透奖的人可远比重磅药物多!)。事实上最近10年制药工业的大幅度萎缩证明这个模式不可持续。

那什么才是可持续的新药研发模式呢?没人知道,但至少我们得知道现在的模式漏掉了很多上市药物,如果完全采用这个模式还会漏掉更多药物。事实d上如果大家看看阿斯匹林、扑热息痛、以及今年要卖25亿美元的富马酸二甲酯的结构,再看看SciFinder里的近亿个复杂得多的有机化学分子,几乎可以肯定这些已知的化合物中就有很多药物,只是我们不知如何把他们挑出来。我们必须放弃我们的傲慢与偏见,认真对待每一个先导物。新药有很多关键性质我们在选择和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所以在结构改造过程中很可能是恶化而不是优化了这些性质。对于像pirfenidone和firdapse这样的药物应该认真总结其成功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傲慢地认为主流模式是正确的,这些药物只不过是歪打正着,因为很可能现在主流研发模式才是靠着歪打正着才得以生存到现在。我们不能只是依赖对生物体系的进一步了解和不断提高药价,否则制药工业可能还得继续萎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13868895693 发表于 2014-10-22 22:00:46 | 只看该作者
能了解更多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7-5 11:37 PM , Processed in 0.101798 second(s), 21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