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注册] 进口药品在中国注册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北京-丹丹 发表于 2014-11-23 09:2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进口药品在中国注册的策略2014-11-20 [url=]天之力医药[/url]3 ]1 A/ N* h0 o3 Q
7 y$ ~. N! X- ?& v/ s7 v,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B. [8 N0 x5 B& k) `: U" Z5 S! l9 t3 }7 ~4 I; |$ A

" [4 C( ]/ G/ E( \0 L! Z

作者:王伟 编辑:李茜


  ~- R  I" O  p
% c; h) o  S. y( j& e8 q

美欧等制药大国依然是新药研发的强国,因此中国目前的新药大部分还是以进口药物为主。2009年,国家药监局共收到3357件药品注册申报,审批通过药品2308个。其中,新药只有247个,其余绝大多数是仿制药。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医疗市场的成熟,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各大制药公司眼中的香饽饽,这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跨国制药巨头都在中国设立合资药厂的缘故。通常一个新药在美国上市至少4年后才能和中国的患者见面,这是一个现实,也是一个令人扼腕的现实。想象一下,一个肝癌的新药在国外上市后4-5年中国患者才能够享受到这种新发明的益处,4-5年多少愿者失去了接受新药治疗和延长生命的机会!那么我们禁不住问:为什么需要等这么久?其他国家也这样吗?

我的答案是:等4年之久是中国药监局的落后的体制有直接关系的,而其它国家的病人根本不需要等四年,有的直接接受国外临床试验数据的国家只要1年就可以让进口药物上市。

首先中国药监局的新药审批程序和国外的药监局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的,因为这套流程本身就是我们“借鉴学习”来的。只不过,我们把它变得“有中国特色”了。以下是一个新药在中国上市的基本流程:

新药申请第一步是递交IND申请,也就是申请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件(Clinical Trial Approval/Permission),这一步是最拖后腿的一步,中国申请一个CTA平均需要9-12个月,美国只要1-3个月,即使我们的近邻韩国、印度,也不会超过6个月,而香港台湾也是大致时间。当然,有一个国家和我们一样的慢,那就是BT的日本,这个就不提了。第二步,拿到CTA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临床试验了,注册试验通常需要1.5-2年的时间,这一步中外没有什么差别;第三步是申请NDA(new drug application), 即申请新药注册上市,这一步也是没有太大差别。

因此大家看到主要的瓶颈在第一步申请临床批件。为什么我们需要花比别人多3倍的时间才难拿到那张纸呢?答案是体制问题。美国的药厂一共才10几家(即使包括Genetech等生物制药公司也不过二三十家),而中国有6000家药厂!说明一下,美国并不是没有仿制药厂,而是美国的仿制药不算“新药”,他们生产仿制药只需要提供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生物等效性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仿制药和原研药之间在生物利用度上没有差别,BE无须人体试验),无须进行临床试验;而美国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数量是中国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数量的十几倍!大家清楚了吧,为什么别人高效,我们低效!12个月的时间都是CDE(center of drug evaluation新药评审中心)的专家们在做审评吗?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真正审评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其他的11个月是在排队!!!鉴于中国新药注册的“国情”。作为公司总部的管理者,如果恰当地考虑到全球各个国家不同的注册时间和要求,那么在制定产品全球上市计划时将更加成功。

不够成功的策略:在FDA或者EMEA花费2-3年注册新药。然后在花费3-4年拿到中国重新做新药注册的临床试验。注:中国药监局不接受没有在国外进行过临床试验的新药直接拿到中国做临床试验。但是如果是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III期),中国的病人可以参加,这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也需要申请临床研究批件。

成功的策略:在用于FDA或者EMEA注册的pivotal试验中,这种试验通常采用国际多中心的设计,让中国病人参与其中,同时确保中国的病例数满足在SFDA注册的要求。这样的话,加上一个PK试验,中国病例的数据拿来单独分析就可以用于提交SFDA的新药注册申请。但是通常一个globalstudy有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很难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及时像中国这样重要的市场)而延误整体的时间表。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尽早联系中国的注册和临床研究团队,让中国团队提前递交IND的申请。需要说明几点:第一,递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方案不需要是最终定稿的方案,甚至只有一个方案的摘要(protocol synopsis)也是可以接受的。第二,如前所述,9-12个月其实是一个排队的时间,如无意外期间无需做很多跟进的工作。第三,跟进《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取得临床研究批件后如果3年之内不进行临床试验自动作废。因此,取得CTA不一定要做临床试验。

总之,为了确保“一石二鸟”的注册策略成功实施。总部和中国的团队需要在仅仅有计划做III期试验或者仅仅有一个方案摘要的时候(‘尽早’还不够,因为中国取得CTA评价比其他国家晚6~9个月!)沟通,让中国的注册团队尽早提交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新药研究)申请, 这样才能确保中国不会比其他国家晚太多。还好中国拥有巨大的病人库(patientpool),研究医生的经验也相对丰富,因此即使起步稍晚也可以很快入组病人甚至领先其他国家。

必须看到,成功的注册策略可以节约3-4年的时间,可以减少因重复临床试验的费用大约1000万人民币,可以说一旦成功,功德无量!而实施这个策略的唯一代价就是花费一点点时间递交材料,然后静候佳音。何乐而不为???但是,可惜的是,笔者看到很多跨国药企总部的人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不了解或者不够了解,导致了“战机”的延误。笔者也听到很多总部的人的抱怨:我们已经常规地提前通知中国分公司的同事了,但是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准备期实在太长,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等中国的病人入组….”。但是我看到的实情是,这个提前通常也不过是比其他国家早一两个月而已。惜哉!同时,在此也呼吁中国的药政管理部门能够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尽快提高审评效率和质量,这样无论对于制药企业还是广大患者都将是福音。

摘自:中大杏林

! Z. D1 g; \! }$ t& r6 _6 G

8 b& B" j5 H) ^' [+ g, O; a8 Z

1 \1 Z  j9 ~9 x( B* D
$ L$ Y. b) j7 [. i1 g* p: R( f% {. r+ O2 T& w" K
% a0 x. i6 Y. P5 H( B3 q: L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SZRyan_Zhang 发表于 2015-3-3 14:04:55 | 只看该作者
本论坛就是个资料丰富的资料库,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6-13 12:29 PM , Processed in 0.097296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