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 于 2015-8-28 10:20 PM 编辑
【今日头条】 CFDAF发布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情况公告 10个品种视为临床试验真实性存疑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要求,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和报告工作于2015年8月25日24时结束。现将自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本次药物临床试验自查涉及1622个品种。其中,申请人提交自查资料的注册申请为1094个,占 67%;主动撤回的注册申请317个,占20%;申请减免临床试验等不需要提交的注册申请193个,占12%。 二、申请人既未提交自查资料也未主动撤回的注册申请10个,分别是:北京银建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盐酸舍曲林分散片(受理号:CXHS1000009)、北京国医堂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强龙益肾片(受理号:CXZS0600096)、湖南星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降糖宁片(受理号:CXZS0601661)、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纯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受理号:CXSS0700056、CXSS0700057)、华兰生物工程(苏州)有限公司申报的人免疫球蛋白(受理号:CXSS0800010、CXSS0800011)、南通慧英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罗红霉素片(受理号:CYHS0690372)、陕西金维沙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通脉片(受理号:CXZS0504345)、中国高科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陀螺银屑胶囊(受理号:CXZS0502251,烟台中洲制药有限公司已退出申报)。上述品种视为临床试验真实性存疑,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一百五十四条有关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其注册申请不予批准。 三、多个申请人共同申报但撤回意见不一致的注册申请8个,分别是:金草止咳口服液(受理号:CXHS1000009),北京长城制药厂申请撤回,北京万业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不同意撤回;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受理号:CXHS0900004)和富马酸卢帕他定胶囊(受理号:CXHS0900005),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和江苏万川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南京万川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撤回,北京福瑞康正医药技术研究所和西藏天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回复;盐酸美金刚口服溶液(受理号:CXHS1000119),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申请撤回,北京万全阳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原北京德众万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不同意撤回;阿折地平胶囊(受理号:CXHS1100259)、匹伐他汀钙胶囊(受理号:CXHS1100261)、米格列奈钙胶囊(受理号:CXHS1200075),迪沙药业集团申请撤回,珠海亿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回复;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受理号:CXSS1200005),上海百迈博制药有限公司申请撤回,上海张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不同意撤回。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7天内,上述不同意撤回或未回复的申请人,应将不同意撤回的理由提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逾期未提交视为其同意撤回注册申请,按撤回注册申请办理。 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完成自查资料填报的药品注册申请逐一进行临床试验数据核查。核查中发现弄虚作假问题,及时立案调查,其注册申请将不予批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开。 五、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查前,申请人仍可主动申请撤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申请人和品种名单,不追究其责任。 特此公告。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5年8月28日 http://www.sda.gov.cn/WS01/CL0051/128084.html 【行业信息】 审批提速 CFDA从立项规划与指导入手 7月31日晚,CFDA发布《关于征求加快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问题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公告(2015年第140号)》,从行业规划管理和行业与企业发展角度提几点小意见,仅供参考。集合行业资源集思广益,从管理角度加以提升和完善,对未来新药发展和产业发展更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1建立新药立项规划与预警制度 目前国家主要针对市场上供过于求的产品进行限报提示,而新药往往还未进入市场。研发费用往往是新品最大的投入之一,大量消耗企业时间成本和研发费用。国内企业仿制能力强,创新性弱,在申报阶段就已大量重复申报,扎堆申报,既耗费企业和行业资源,也给后期进入市场后因同质化严重,企业间只能恶性竞争,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快速夭折,直接由新药沦落为普药埋下伏笔。 近年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大产品重复申报现象严重,往往第一家还没有批出,后面已经排了几十家甚至一两百家。既给审批部门带来繁重的工作量,更为企业投资能否收回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埋下隐患。仅一个产品的重复申报给行业带来的损失即达数千万元甚至更高。 建议国家建立新品申报预警制度,同一产品申报家数已达20家或30家时即发布预警,不再接收类似申请。同时,国家对各品类产品和剂型进行统计和规划,充分结合临床需求和空白点,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建议,哪些品类已过饱和,哪些方面适合和建议企业投入,有序规划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确保宝贵的行业资源、企业资源有效投入,不会产生巨额损失和浪费。 仅此一项,每年可以为全行业节约数亿元甚至更多的研发资金,审批部门劳动强度也能大大减轻。研发和市场必须一体化,审批新药准入时必须为后期的市场准入充分考虑和对接,摆脱目前企业研发缺乏有效指导和建议,无论研发还是市场都靠企业自己盲人摸象的窘境。 2新药审批过程中给予企业更多指导和帮扶 如果为求时限,将大量在报产品直接淘汰出局是最省时省事的捷径。但每个产品都凝聚着企业大量科研心血和巨量投入,企业甚至是为一两个拳头产品花费巨资买厂、建厂、过新版GMP。一个新药往往历经8年抗战才盼到黎明时刻,如此漫长的周期等待下来仅企业研发人员薪资投入就是数百万、上千万元。如果草率地一刀切,扔掉的并不仅仅是几吨、几十吨的报批资料,而是几十亿、几百亿元的行业和企业投入。 如果在新药审批过程中能够更多给予企业指导和帮扶,并就申报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和代表性问题以指导、培训及及时通告的方式及时为企业扫盲和引路,提升企业申报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教会企业如何高效率、高质量地按国家要求执行,就会大大提高行业新药审批效率。 资料未能审核通过,不排除有数据准确性问题,但也有一些是研究方法甚至资料格式和内容的问题。如果产品仍具有价值,还是应给予企业更多的扶持,指导和帮助企业加快步伐。国家鼓励创新,必须有鼓励创新的机制。行政部门不应仅仅是决定企业产品生死的一支笔,更应是提供指导、帮扶的太阳牌孵化器。有政府的支持和适合创新的环境和土壤,新药研发领域才能倍受鼓舞,轻装前进,让人民群众用上更好的药,让中国新药研发与世界更加接轨和同步。 新药审批是一件严肃的事,一切从严是为了确保有更高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但与此同时,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没有哪些环节可以简化和提高效率,也是政府需要与行业和企业加强有效沟通和互动、不断改进和提高办公效率、共同促进行业发展、实现良性提升的方面。 3完善平台化管理与审批回复机制 国家总局承担着繁重的监管与审批重责,人手少,产品项目和资料浩如烟波。如何与地方局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如何运用现代化数据平台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规范度是重中之重。 新药申报是一个封闭环节,涉及大量机密文件和数据。在确保数据安全性和规范性的前提下,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对产品申报进行时效管理和提示、品类管理和动态预警以及申报过程的及时规范回复与指导非常有意义。否则有些项目环节国家虽已说明上报后在规定时限内若国家未提出异议企业可直接开展进行,如果是国家漏审或者未接到项目申请,不仅扯皮,也增大企业投入风险,必须建立高效率的规范回复机制。 政府和企业心连心,相互支持和配合,借此将国内新药审评平台和机制建立完善,有序规划,规范运行,加强指导,提升效率和结果,形成与行业和企业资源以及后期市场运作的一体化衔接,其意义比仅仅侧重于一时的突击处置更深远得多。真正发挥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把关、为行业和企业良性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导,为大家当好家、把好舵的政府职能。 GCP强化儿科用药临床试验伦理保护 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中,要求强化申请人、临床试验机构及伦理委员会保护受试者的责任。而这一点,在本月初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就已经开始有所体现。记者最新了解到的一手资料显示,GCP机构、儿科医疗机构、研发企业等已提出建议,在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中进一步强化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正如哈佛大学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心联合主任马克。巴恩斯所言,伦理委员会的意见对监管部门批准或不批准一个临床试验的申请应该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药物临床试验中,伦理委员会的意见应该为监管部门、研究机构或企业所知。 不能独立于GCP之外 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研究伦理专科分会候任主委奚益群特别指出,儿科临床试验的伦理委员会不是孤立于GCP规范之外,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的额外要求,但须考虑伦理委员会实际运行的可能性。按国际惯例,如果没有儿科专业背景委员,至少应有儿科专科背景的独立顾问。 专家认为, 上述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受试者年龄的分层需修改。虽然已经明确不建议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在全部年龄段内开展试验,但由于低龄儿童受试者对不良反应的耐受力低,青少年、儿童应优先于婴幼儿或新生儿被选为受试者,除非对先入选年幼儿童的年龄有合理的科学依据。 也有专家提出,“关于临床试验设计中应关注的要点”应书写得更加细致。例如,试验要明确研究对象的不可替代性,强调试验不能以成年人或其他人群代替。 此外,试验背景中应强调尽可能避免重复的类似试验。在方案设计上,则应满足统计学要求的最小受试者数量,避免更多的儿童暴露于研究风险之中。特别是对于对照组的设置,应考虑试验结束后的药物获得,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受试者家庭的负担。“应该尽力避免试验可能导致的儿童错过最佳治疗期的远期不利影响。”奚益群表示。 知情同意需改进 在中国,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难开展,除了缺少相关的指导原则外,受试者也非常难招募。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一名研发人员坦言,目前在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中招募一名受试者所需要的费用几乎是成人药物临床试验的3~5倍。 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杰给出的数据则显示,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中招募受试者的时间成本为成人的4倍。虽然在研发和临床试验中的费用支出远高于成人药物,但儿童药物的市场售价却不比成人药物高。 “儿科人群在进行临床试验时的时间延误主要在于知情同意难获取。” 马克.巴恩斯指出,由于家庭观念和家庭结构非常复杂,在中国要获得知情同意可能耗时比较长。他建议,中国在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上要与国际同步,在法律法规中对于关键性问题要有所指明。另外,儿科人群的药物临床试验要有特定的知情同意制度,而改进知情同意制度设计,将决定试验能否顺利完成。 奚益群也指出,研究者获取知情同意时应注意父母或监护人的态度、自主能力与意愿,辨析父母或监护人是否因预期通过参加试验可获益而影响对儿童权益的正确判断等。“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过程中,建议应给父母、儿童或监护人留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儿童对试验的理解能力与年龄及思考时间有关。研究者不能参与父母或监护人的决定,但应确保尽可能地提供充分的信息帮助其理解。”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新药开发人员? 生物制药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生物制药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大量具备专业疾病知识及技术能力的科研人员加入这个行业,从事新药开发工作。 一款最近刚刚获批上市的降胆固醇新药(anti-cholesterol medications)给长长的重磅炸弹型生物药品清单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这些巨星般的生物药品不仅给制药公司创造了惊人的利润,同时也给有志于新药开发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不过这些年轻才俊们如果想要加入这个行列,就首先得锤炼好自己,让自己具备生物制药产业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生物药品(Biopharmaceuticals)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药品,通常都利用生物体来生产,或者是从生物体中提炼而来。比如由大肠杆菌或酵母等真菌细胞、其它大分子或活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等产品。据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药品研究及制造行业协会(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在2013年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仅在美国一地,就有907种生物药品处于在研阶段(Medicines in Development: Biologics PhRMA; 2013)。世界各地的制药企业也都在努力开拓自己的生物制药业务。 今年7月,FDA批准alirocumab(赛诺菲公司开发)这种降胆固醇新药上市销售,另外一种类似的药物evolocumab(安进公司开发)也已经于今年的6月通过了FDA的初步评估,有望于今年晚些时候获批上市。这些药物都属于PCSK9抑制剂类药物,也是这两家制药巨头大量新研发产品当中进展得最顺利的药物。Alirocumab和evolocumab都属于单抗类药物(monoclonal-antibody therapeutics),这种药物主要通过与其目标分子结合并改变其正常作用来发挥治疗功效,而PCSK9抑制剂类药物就是特异性寻找肝内的PCSK9酶并与其结合,抑制其正常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胆固醇的作用。 很多分析师都认为,这两种降胆固醇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达到数十亿美元。2013年,销售额最高的前20种生物药物中,每一种药物的年销售额都超过了10亿美元,而前三名的年销售总额则超过了280亿美元(Nature Biotechnol. 32, 992–1000; 2014)。美国康涅狄格州辉瑞制药公司(Pfizer in Groton, Connecticut)专门负责研发部门雇用工作的Raymond Amato认为,他们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强劲增长保持乐观是非常合理的预期。 进入生物制药行业 想要进入生物制药行业的年轻科研人员一定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比如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知识、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知识及免疫学(immunology)知识等,同时也需要对抗体工程学(antibody engineering)、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或遗传工程学(genetic manipulation)等诸多相关学科有所了解。美国礼来制药公司(Eli Lilly)心血管代谢及糖尿病药物开发部首席科学官Mark Kowala认为,除此之外,这些年轻人还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领导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仅仅礼来制药这一家公司的新药研发部门(包括生物药品研发部门)就提供了大约100个职位。而且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全球招募经理Jennifer Porath介绍,他们的招聘职位覆盖范围广泛,从实验室技术员、统计员、药理学家、毒理学家到高级科学家等各种职位全都有。而且并不一定要求应聘者拥有博士学位。比如在Kowala的部门里就有两位实验室负责人都没有博士学位,这种情况在他们的团队中大约占1/10。这些职位的竞争非常激烈,据美国安进制药公司的转化生物学家Paul Nioi介绍,在他们刚刚发布的一批招聘启事里,每个职位在头一周收到的简历都超过了50份。据Amato介绍,辉瑞制药公司招聘初级和中级研发人员的职位也分别收到了150份和250份应聘简历。 那么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该如何从众多应聘者中脱引而出呢?除了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和实验室技能之外,他们还需要了解很多生物制药行业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以及细胞等药物的临床开发和大规模制备经验等。那些有志于进入知名企业的年轻人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去了解目标企业关注靶点的相关信息。比如Amato就介绍了辉瑞公司的情况,辉瑞公司正在与法国巴黎的基因编辑技术公司Cellectis公司合作,开发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药物。他们就非常需要掌握原代T细胞培养、细胞制备、鉴定以及质量控制等相关技术的人才。 John Beals是专门为礼来制药公司提供生物药品咨询服务的蛋白质技术化学专家,他就招募了一批能够从事基因克隆与表达、蛋白质检测以及分子结构评估等工作的生物工程师。据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办公室的高级副总裁Joseph Tarnowski介绍,他们对有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蛋白质纯化特长的人比较感兴趣。 礼来制药公司的生物药品开发人员Wei Ni在结束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就直接进入了礼来制药公司,她的背景也非常适合这份工作,从而也证明了她自己在公司的价值。据招聘Ni的Kowala介绍,因为Ni的专业是药理及分子生物学,所以她能够从众多应聘者中胜出。 Ni也展示出了好几项关键的“软实力”。礼来制药公司要求应聘者在面试时做一个学术报告。Ni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向面试官完美的展现了她的创造力以及广博的知识面,同时也展现了她良好的沟通能力。据Ni介绍,她的头两张幻灯片介绍的就是与她即将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流行病学信息和临床试验信息。Ni希望这些面试官在看到她对这些都有所了解之后,一定会非常吃惊,也非常满意的。在面对如何根据图像(images)对生物学现象进行定量的问题时,当Ni最开始的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之后,她又以她的专业知识立即给出了另外一套解决方案,填补了技术上的空缺。 美国加利福尼州Isis制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tan Crooke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当拥有足够资源,也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的时候,药物研发人员会怎么做。他认为,确定你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做到最好,这就够了。 软实力——不仅仅是实验室技能 在到生物制药行业求职时,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沟通能力。与其它所有的科学学科一样,从事生物药物开发工作的科研人员也需要写论文,做演讲介绍。但他们同时也需要与公司的管理层以及同事们进行沟通,将他们的科研想法有效地传递给各位听众。据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的高级研发科学家Andrew Adams介绍,他很多时候就好像是一位二手汽车推销员,你必须想方设法说服你的听众,而且这些听众还是专门跟你唱反调的。 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Diana Ritz也能够证明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她在结束了化学工程学(chemical engineering)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就直接进入了制药公司工作。Ritz指出,博士阶段的科研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开展科研工作(这一点也是最吸引制药公司的地方),同时也教会了她如何从制药公司的角度来开展科研工作。多年来的幻灯片演讲经历也让她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向听众传递想要传递的信息。Ritz认为,在制药企业里工作,需要重点关注诸如如何提高生产力,如何节约时间和成本等问题,而不是与学术问题相关的某些技术细节,不过无论如何,也不要突破底线。” Adams认为,如果能够跳出来看问题会更好。他问道:“你能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将一个很普通的点子变成一个非常棒的好点子吗?”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Joseph Tarnowski建议应聘者应该在自己的求职简历里加入他们曾经开展过的非传统的项目或者使用过的非常规的策略,来展现自己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表示,这种简历才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能够自我激励、热情、反应敏捷、为人友善这些也都是制药企业非常看重的。礼来制药公司的团队领导人John Beals表示,你会和你的团队一起度过很多时间,你也将承担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你能够与大家很好地相处,同事们也都很喜欢你,那么大家就能够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也能够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药审改革提高研发壁垒中小型药企选择CRO 今年7月以来,国务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下称“国家食药监总局”)接连发布数道通知、意见,以期解决备受诟病的新药审评缓慢难题。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此前表示,目前,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正在进行审评的药品注册批件共达到了21000件,“压力山大”,要想解决批件积压难题,必须通过提升审评标准及申报门槛,才能给审批减量,进而完成提速的任务。 在8月18日下发的《关于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此次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12项任务。其中,新药的认定由现行的“未曾在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调整为“未在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同时根据物质基础的原创性和新颖性,将新药分为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对仿制药的认定,由现行的“仿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调整为“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未来药品审批严格程度可见一斑。 “其实按照现有的审批意见,新药审批的速度加快、要求明确,对于有实力的药企来说是利好,可以更快地将处于研发阶段的批件转化为产品,从而实现盈利。”医药业内人士钱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但另一方面,新药申报门槛提高也同时给资源有限的中小型药企带来了难题。 “目前我们的销售规模每年大约在10亿港币,净利两个亿左右,其中收入的10%会投入研发,事实上,像我们这样在资源方面有限的中小型创新药企,要做出新药产品就必须学会依靠外界的力量。”港股上市公司李氏大药厂控股有限公司(00950.HK)首席执行官李小羿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8月26日,李氏大药厂宣布与CRO企业(新药研发合同外包公司)药明康德(WX.NYSE)合作,药明康德测试事业部将成为李氏大药厂实验室测试服务的独家供应商,后者将提供贯穿药物早期发现、研究用新药申请和新药上市申报一体化的新药研发服务。 “我们仍然会有研发团队开发新的药品,但是把毒理、药代药效、临床生物分析这样一些流程性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可以让我们更高效,这会大大提高我们的研发效率,否则在药品开发的每个环节都投入的话我们是无法负担的。”李小羿对记者表示。 对于李小羿来说,将新药研发一站式外包给药明康德不仅仅是出于研发实力、资金不够的考虑,更重要的在药审趋严的政策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作为一家市值超过32亿美元的CRO公司,目前药明康德全球的客户数量超过了1700个,其中包括辉瑞、默克、礼来等国际知名的制药巨头,在新药研发上给他们提供服务,帮助药企更快更省钱地完成药物研发,实力雄厚。 “要解决积压的待审批新药,未来很可能上级审批部门会下放审批权限,委托第三方来审批,包括省级的药物所以及药明康德这样的CRO机构都可能会成为第三方的审批单位。”钱亢对记者表示,“那么对于药企来说,让它们(CRO企业)早一些介入,研发过程早一点透明化,审批成功的可能性也自然会更高。” “其实很多小公司会将在我们这里生产成功的临床一期产品转手再卖给大公司,这些卖出去的产品金额多数都是一亿美元以上,而如果它们自己来研发制作,光实验室的投资可能就要一到两亿美元。”药明康德测试部门首席运营官刘釜均告知记者,事实上,向中小型药企提供研发服务已成为了药明康德目前一个最重要的方向。 业内人士告知记者,在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中小型药企会选择将研发部分“外包”给CRO企业以期提高效率,而在审批壁垒提高后,这种外包活动势必还会继续增加。 然而另一方面,在钱亢看来中小型药企寻找CRO代工的确可以解决资金、技术上的问题,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新药的申报工艺参数、设备参数仍要做好双方的对接,“就好比蒸馒头,CRO用的是煤气灶,企业自身是柴火,那么放多少水、蒸多久也就自然不同,这些在新药审评时也都会考量,如果药企自身的设备、工艺与申报的材料不同,仍然会有审评不能通过的风险。”钱亢表示。 据了解,尽管目前新药申报并不需要生产规模的工艺验证,但要求至少连续三批中试以上规模的产品进行生产稳定性研究,而作为研发“中间人”的CRO企业显然在此环节并不能代替药企进入考评,因此生产、设备工艺的对接能否做好至关重要。 觉得本文有所价值,欢迎告诉您的朋友!您的鼓励是我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动力! 本文来源:多个官方网站及资讯类网站,在此表示感谢!如本文存在侵犯权利之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我将立即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