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2017年6月19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7-6-19 20:5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7年6月19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一周新的开始,看看今天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呢

1、新基来那度胺联合罗氏利妥昔单抗IIb期临床疗效积极
美国生物技术巨头新基(Celgene)和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在瑞士卢加诺举行的恶性淋巴瘤国际会议(ICML)上公布了IIIb期临床研究MAGNIFY(NCT01996865)中Revlimid(lenalidomide,来那度胺)与美罗华(MabThera,通用名:rituximab,利妥昔单抗)组合(以下简称:R2)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的中期分析数据;此外,双方也在会上公布了本月早期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另一项分析的扩展数据。
MAGNIFY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在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MZL或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中开展。该研究招募大约500例患者,评估12个周期R2组合疗法的临床疗效,之后紧接着随机分配至18个周期的R2维持疗法或18个周期的美罗华单药疗法。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总缓解率(ORR)、完全缓解率(CR)、缓解改善(IOR)、缓解持续时间(DOR)、完全缓解持续时间(DOCR)、下一次淋巴瘤治疗时间(TTNLT)、组织转化时间(TTHT)、安全性及生活质量。
ASCO扩展数据:此次公布的数据,来自于MAGNIFY研究的复发性或难治性FL患者(n=160)亚组分析,包括早期复发(ER,n=52)和二次复发(DR,n=50)。至2017年1月9日数据截止时,全部FL患者、DR患者、ER患者的一年PFS分别为70%、65%、49%。此外,在可评估FL患者(n=128)中,ORR为66%,CR/CRu(完全缓解/未确认的完全缓解)比例为38%。DR患者(n=42)中,ORR为45%,CR/CRu比例为21%;ER患者(n=43)中,ORR为47%,CR/CRu比例为21%。中位随访10.2个月时,中位DOR尚未达到。
安全性方面,该研究中,在全部FL患者、DR患者、ER患者中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9%,42%,37%)、疲劳(6%,4%,8%)、白细胞减少症(5%,8%,10%)、血小板减少症(4%,8%,4%)和淋巴细胞减少症(3%,6%,4%)。
ICML分析数据:该分析专注于MZL(n=38)患者,包括淋巴结MZL(n=18)、脾脏MZL(n=10)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n=10)。启动R2组合疗法后中位随访13.8个月时,可评估MZL患者(n=32)中,ORR为66%,CR/CRu比例为44%。可评估淋巴结MZL患者(n=14)中,ORR为57%,CR/CRu比例为57%。可评估脾脏MZL患者(n=8)中,ORR为63%,CR为25%;可评估MALT患者(n=10)中,ORR为80%,CR/CRu比例为40%。至数据截止时,任何一组的中位DOR均未达到。
安全性方面,MZL患者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2%)、血小板减少症(16%)、白细胞减少症(11%)。
新基血液学/肿瘤学总裁Michael Pehl表示,来自MAGNIFY研究的中期数据继续显示,R2作为一种无化疗组合方案在广泛类型淋巴瘤中的临床治疗潜力。目前,该公司正在等待后期项目的数据,包括III期AUGMENT和RELEVANCE研究等。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2可能为淋巴瘤患者群体提供一种取代传统细胞毒性化疗方案之外的新治疗选择。
MAGNIFY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落基山癌症中心肿瘤学家David J.Andorsky医师表示,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无化疗组合疗法,具有互补的作用机制,被认为通过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发挥作用,来自MAFNIGY研究的数据继续显示出R2治疗惰性淋巴瘤方面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尤其是难以治疗的患者亚组中。这些数据支持了在惰性淋巴瘤领域对R2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FL是最常见类型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全部B细胞NHL的22%。当淋巴瘤相关症状出现时(如淋巴结病、B症状、血小板减少症),大多数患者病情已至晚期,需要进行全身化疗。尽管FL患者通常对初始治疗有缓解,但该病的病程特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发的时间越来越短、缓解期也越来越短。MZL是一组异质性的惰性淋巴瘤,约占全部NHL的8%。尽管临床上常采取FL类似的治疗方案,但MZL在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区别。历年来,在相关临床研究中MZL患者常被归类为混合型惰性NHL组织学,目前缺乏大型研究验证MZL患者的恰当治疗方案。
Revlimid于2015年4月被授予治疗淋巴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的孤儿药地位。目前,该药与利妥昔单抗组合疗法尚未获任何监管批准用于FL或MZL的治疗。(新浪医药编译/newborn)

2、
FDA对阿片类药物痛下**,谁会是镇痛药市场新宠儿?

阿片类镇痛药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镇痛药物,在缓解中重度疼痛上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但其存在成瘾性较强的缺点。

在美国,阿片类镇痛药滥用已经是个极大的社会问题。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1999-2015年间,美国有超过18.3万人死于阿片类药物处方过量。仅在2015年,阿片类药物相关的3.3万例死亡事件中约有一半涉及处方药滥用。

FDA新任局长Scott Gottlieb在对全体员工的首次演讲时就提到阿片类药物滥用流行持续增长,已成为监管部门最大的挑战,并将应对滥用问题列为其工作最高优先级的首要任务之一。

6月10日,FDA要求Endo制药公司主动撤市强效阿片类止痛药Opana ER(羟吗啡酮制剂),理由是上市后研究显示该剂型显著增加注射滥用事件,进而导致艾滋病、丙肝的蔓延。这是首个被FDA以非法滥用为由撤销上市的阿片类止痛药。

Scott局长同时要求阿片类药物制造商进行上市后研究,评价药物在真实世界的收益风险比例。FDA将在7月10日-11日举行外部专家会议,讨论如何利用现有数据和方法评估防滥用制剂的成瘾性,或许,Opana ER被FDA要求撤市只是开头,而非结局。

以上动作之外,FDA也在物色阿片类药物的接班人。

6月13日,FDA授予礼来III期阶段的tanezumab快速审批资格,该药主要用于骨关节炎患者慢性疼痛、慢性背痛。Tanezumab是在研的人源化单抗药物,可特异性结合并抑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Tanezumab如果获批,将成为首个被FDA批准上市的神经生长因子类镇痛药物。不过,Tanezumab单抗就算成功上市也会存在价格昂贵、使用不便(注射)以及安全性问题。

阿片类药物遭受FDA的高压政策,市场萎缩在所难免。问题是,谁会接棒阿片类药物成为镇痛药市场的新宠儿?

根据EvaluatePharma的数据,目前,处于临床后期的新型非麻醉性止痛药凤毛麟角。该数据包括目前正在进行关节疼痛、癌症疼痛、神经疼痛以及术后疼痛研究的在研药物。

非麻醉类在研镇痛药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Evaluate Pharma

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百健的BIIB074,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大型II期临床研究,用于神经性疼痛患者,该研究将在今年或明年初期获得临床数据。另外,尽管BIIB074用于三叉神经痛在一项IIb期临床未达主要终点,Clinicaltrials关于此适应症又登记有一项III期临床,但尚未开始招募患者。

在研非麻醉类镇痛药物主要登记临床试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Evaluate Pharma

诺华AT2拮抗剂 EMA401是在2015年收购澳大利亚开发商Spinifex后获得,目前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处于IIa期临床。

目前看来,Tanezumab临床进度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开展6项III期临床,其中5项将于明年完成。但Tanezumab的经历非常坎坷——2010年由于可能引发骨坏死的副作用而被停止研究,后来由于二者之间的联系证据不足而被解禁,2012年时又因可能对周围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而搁浅,此药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较大。

Teva和Regeneron也有一个NGF抗体fasinumab,但只进行了两个III期试验,公司似乎是在这个领域进行暂时的尝试。

Centrexion公司的反式辣椒素(CNTX-4975)也是一种新型镇痛药物,该药是一种合成辣椒素,可以直接注入患者的疼痛部位而不影响神经的灵敏度,CNTX-4975曾作为治疗造成脚部疼痛的莫顿神经瘤(一种稀有的足部神经疼痛)的药物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它还可以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疼痛。

2016年12月,CNTX-4975用于慢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项名为Triumph的IIa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12周时步行疼痛WOMAC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其1mg注射剂量药效持续时间可长达6个月,不过考虑到 Neurogesx公司同类药物Qutenza(辣椒碱)上市后的惨淡销售,CNTX-4975前景也不乐观,Evaluate预测其2022年销售额仅为7300万美元。

美国的阿片类药物危机意味着谁能成功替代现有止痛药将能获得巨额回报。 但是由于与疼痛项目相关的固有风险,哪种非阿片样类镇痛药物能够抓住机会崛起仍很难预测。

3、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6)

[size=14.6667px] 6月14日,商务部网站发布《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整体规模、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医药物流配送及医药电商运营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报告》指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全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达1839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4%,增速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367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总体呈现以下特点: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放缓但集中度略有上升,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有所回升且连锁率持续提高,新型医药电商模式不断涌现,医药物流运营效率及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报告》预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全面推行,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行业发展模式和格局加速调整转变,资本市场对企业整合助力不断增强,医药供应链管理服务迅速升级,医药电商跨界融合进程持续推进,药品零售经营方式不断创新,行业基础建设作用日益增强。

  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6)

  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2016年是“十三五”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年,进入了新一轮“三医联动”改革加速推进期。国家相继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此背景下,药品流通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医改政策要求,努力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提高医药供应链管理水平,推进药事服务及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升级,加速跨界资源融合,行业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

   (一)整体规模

  2016年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略有回升。商务部药品流通统计系统数据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18393亿元(销售总额为含税值),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367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297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609家,下辖门店220703家;零售单体药店226331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47034家2。(数据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企业效益

  2016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9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1.6%,增速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2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9%,增速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7.0%,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净利润率1.5%,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三)销售品类与渠道结构

  按销售品类分类,西药类(包括化学药品制剂、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但不包括化学试剂等)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4.4%,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5.0%,中药材类占3.0%,医疗器材类占3.3%,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1%,其他类占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2016年品类销售统计,零售药店销售额中的药品类居主导地位,占零售总额的80.2%,其中西药占46.0%(化学药品占38.7%、生物制品占7.3%)、中成药占27.3%、中药饮片占6.9%;非药品销售占19.8%,其中食品(含保健食品)占11.6%,医疗器械(含家庭护理)占5.7%,而药妆品、日用品和其他商品这三类总占比不足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按销售渠道分类,2016年对生产企业销售额60亿元,占销售总额的0.3%;对批发企业销售额7520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0.9%,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对终端销售额10813亿元,占销售总额的58.8%,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对医疗机构销售额7673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71.0%;对零售终端和居民零售销售额3141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29.0%。

   (四)销售区域结构

  2016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华东37.4%、华北16.2%、中南23.7%、西南13.0%、东北5.1%、西北4.6%。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到全国销售总额的77.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三大经济区药品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京津冀经济区13.8%、长江三角洲经济区22.8%、珠江三角洲经济区8.7%。

  2016年销售额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云南。上述省市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4.2%,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五)所有制结构

  在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药品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489亿元,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60.7%;实现利润168亿元,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52.2%。股份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871亿元,占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27.6%;实现利润114亿元,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35.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医药物流配送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医药物流直报企业(192家)无税销售额9006亿元,其中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企业销售额占83.0%。配送客户数量逾122万家。共拥有674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约723万平方米。其中常温库占26.0%,阴凉库占71.8%,冷库占2.2%;仓库存储标准托盘货位数约279万个,托盘数量约188万个;拥有专业运输车辆13534辆,其中冷藏车占11.1%,特殊药品专用车占2.2%。基本药物本省配送额占88.8%,对外省配送额占11.2%。

   (七)医药电商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采用数据量:仅有B2B业务的企业为40家,仅有B2C业务的企业为47家,兼有B2B和B2C业务的企业为6家)销售总额达612亿元。其中,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销售额576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94.2%;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36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8%。B2B业务中移动端占4.3%,B2C业务中移动端占46.0%。订单总数4305万,其中B2B订单数1632万,订单转化率96.7%;B2C订单数2673万,订单转化率86.3%。B2B网站活跃用户量27万,平均客单价3652元,平均客品数791个;B2C网站活跃用户量11162万,平均客单价148元,平均客品数11个。B2B日出库完成率98.4%,B2C日出库完成率96.5%。B2B电商业务费用率16.5%,B2C电商业务费用率22.2%,均远超行业平均费用率。B2B与B2C销售结构差异较为明显,B2B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而B2C业务中其他类(包含保健品类、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计划生育及**用品等)占比最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企业上市情况

  2016年药品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新增2家,分别是华润医药和鹭燕医药。目前,药品流通行业的23家上市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总额8246亿元,同比增长15.5%。年终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值总计4627亿元,平均市值达201亿元。其中市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6家,分别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华东医药、九州通、国药一致、瑞康医药、中国医药、同济堂、海王生物、国药股份、老百姓、柳州医药、一心堂、益丰药房和嘉事堂,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和华润医药的市值均超过400亿元。23家药品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2016年对外投资活动共有86起,涉及金额125亿元。

   (九)**注册情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注册**总数达到342109人,同比增加84476人;**注册率达52.7%,同比下降9.6个百分点;全国每万人口注册**数为2.5人,同比增长31.6%。

   (十)社会经济贡献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2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4万亿元,药品流通行业全年销售总额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0%,均与上年持平。

  2016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纳税额(所得税)为73.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9%。全行业从业人数约为545万人。

  二、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放缓,集中度略有上升

  从销售增速看,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有所放缓。2016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同比增长14.0%,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4家全国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2%,增速下降7.5个百分点;15家区域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6%,增速提高5.2个百分点。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药品批发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6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0.9%,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其中,4家全国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37.4%,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15家区域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18.4%,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排序最后一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15年的11.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2.4亿元。

  随着各项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药品批发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快。数据显示,在市场上占有一定规模的药品批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努力提高其经营能力、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向网络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目标不断迈进,有利于推进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建设。

   (二)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有所回升,连锁率持续提高

  2016年,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367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随着国家各项医改及健康产业政策的陆续出台,药品零售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药品零售企业纷纷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把握医改契机,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增值服务。部分企业以网上药房、中医馆、药(美)妆店、品牌专卖店、DTP药房、药店联盟等多种形式,推动行业创新发展;部分企业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分开”、“分级诊疗”进程,开展社区配药点建设、处方外配、药(库)房托管等院店合作业务。

  2016年,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兼并速度加快,零售连锁率持续提升。截至2016年11月,零售连锁率已达到49.4 %,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达到54391家,占全国零售药店门店总数的12.2%;销售总额1070亿元,占零售市场总额的29.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7家全国龙头企业的销售总额475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12.9%,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14家区域零售连锁企业的销售总额292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7.9%,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排序最后一位的企业销售额由2015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4亿元。数据显示,全国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上年略有提升,区域零售连锁企业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这进一步反映出市场销售逐渐向大型连锁企业集中的趋势。

   (三)医药电商成为药品流通行业重要发展模式

  2016年,面对“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药品流通企业以及行业外的互联网企业均表现出极大的信心。全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0%( 数据来源: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各种新型的医药电商模式不断涌现,B2B逐步向B2C、O2O(线上到线下)等模式转型,传统商业贸易逐步向现代综合服务转型。如国控天津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与医院合作的全新服务模式,由PC端向移动端转换,为电商差异化、多样化发展引领方向;九州通建立的好药师医药健康商城开展全网营销,服务模式包括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模式、O2O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模式以及互联网模式下的“寻医问药”服务模式、慢病管理模式。2017年初,国务院公布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B证、C证的审批。这意味着,合法的药品流通企业都可自由开展互联网药品的B2B、B2C业务,医药电商发展迎来了春天。

   (四)医药物流运营效率及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现代物流技术大幅提高了药品流通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有力促进了供应链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拥有仓库管理系统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数量占比74.5%,拥有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的占比93.8%,拥有订单管理系统的占比85.4%,拥有数码拣选系统(DPS)的占比50.5%,拥有射频识别系统(RFID)的占比55.2%,拥有仓库控制系统(WCS)的占比55.7%,拥有运输管理系统(TMS)的占比53.6%,拥有可追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占比84.9%,拥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占比49.5%,拥有货主管理系统(TPL)的占比45.3%。物流费用占医药物流企业三项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额的比例为8.9%,占营业费用的15.1%;账货相符率、准时送达率均达到98.5%以上,出库差错率为0.1%。

  此外,部分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行业服务与国际接轨。如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商业理念、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上持续改革,引进互联网思维,与国际接轨,发展特色大健康板块;百洋医药集团与IBM合作,选择IBM的LinuxONE大型机,构建医疗界的最强大脑“菩提医疗云平台”,支持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的“物联网云医院”建设;融贯电商发起成立 “创新大健康产业联盟”,并深度参与秘鲁利马“2016 APEC会议”,全面开启大健康生态领域的全球性创新与实践。

  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7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纲领性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各项改革举措将全面推行,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加速转变

   “十三五”期间,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保健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药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加快增长,为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实施,药品流通行业将从消费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逐步转向资本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引领下,行业业态重组将持续加速,批零业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主流,全国性、区域性药品零售品牌企业将陆续上市重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型流通企业将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力。同时,药品流通行业也面临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企业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药品流通企业要及时寻找创新升级、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 “补短板、调结构”,逐步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质量效益创新型经营转变。

   (二)药品流通行业格局全面调整

  当前,“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随着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改革方向细化明晰。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方面制度建设将是下一步深化医改的重要突破方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流通“两票制”、家庭医生签约、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医保总额控制等各项政策举措,覆盖了从药品供给侧到需求侧的各个重要环节,将逐步打破现有药品流通价值链条,加快药品流通行业优胜劣汰。特别是“两票制”政策的实施,将大幅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加速全行业洗牌过程,使信誉度高、规范性强、终端覆盖广、销售能力强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并逐步倒逼药品零售、物流、电商行业加速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最终实现行业格局的全面调整。

   (三)资本市场对企业整合助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药品流通企业将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加速整合,不断实现强强联合。从各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可以看出,药品流通企业并购交易较为活跃。如瑞康医药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收购医疗器械经销商,打造全国器械营销平台,已完成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并购布局。

  同时,零售连锁药店将成为上市公司竞相追逐的对象。当前,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较低,上市企业数量与批发业相比较少,尚处于上市发展初期,未来药品零售企业的并购发展将进入快速阶段。随着多家上市零售连锁企业跑马圈地、扩张网点,中小型单体药店将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洗牌,行业整合势必加剧,零售药店连锁率将不断提升。

  在几类募资方式中,短期借款仍然是药品流通上市公司主要的募资方式。由于IPO(首次公开募股)排队时间较长,新三板上市将成为药品流通企业越来越青睐的募资方式。

   (四)医药供应链管理服务迅速升级

  随着医改新政的相继出台和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药品流通企业将逐步运用全局供应链思维,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设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平台,打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隔阂,同时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市场开发、价格谈判、在线支付、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借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挖掘数据的价值,辅助企业及终端客户的经营决策,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从而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如国药物流创建“赛飞”供应链管理云平台,通过运营服务体系、物流服务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实现需求预测、分布式入库与出库策略及自动补货等功能。

  同时,药品流通企业将与顺丰、中国邮政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推动医药物流资源的重新组合,促进供应链优化升级,提高医药配送效率。药品流通企业将依托互联网打造开放共享、合作共赢、高效便捷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开放化、平台协同化的医药物流信息互联网共享体系,向卓越的医药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五)医药电商跨界融合进程持续推进

  国家“互联网+”政策的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消费者“大健康”理念的形成,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医药电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市场和技术环境,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药品流通企业由传统配送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医药电商企业将凭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获得为全行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先发优势。“处方药+电子处方+医保在线支付”的三方信息共享模式或将成为下一个药品零售业务增长点,而差异化的发展定位也将决定企业能否得到市场认可并快速成长。如部分药品流通企业发展以C端需求为导向的C2B2M(消费者到经销商再到生产商)模式,部分企业与医药O2O平台(如叮当快药、快方送药、好药师等)合作,利用平台流量资源实现互联网化转型。同时,医药电商企业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基于B2B、B2C、O2O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下实体药店网络和药品配送网络,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和患者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线上线下联动目标,加快线上线下融合进程。

   (六)药品零售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2017年,药品零售行业步入机会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医保控费等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医药分开”改革趋势日益明显。医疗机构、医保机构、零售药店三方信息共享试点和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试行将为药品零售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外配处方工作即将拉开序幕。

  同时,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实行,药品零售行业销售增速将有所放缓,利润率可能持续走低。在此背景下,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新业态、组织新产品、打造新环境、运用新技术、尝试新模式和新营销、拓展新领域将成为主流趋势,企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经营将成为必然选择,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健康咨询、用药指导、数据检测、辅助诊断等专业药事服务也将催生更多“新零售”模式。

   (七)行业基础建设作用日益增强

   “十三五”期间,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转折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基础数据建设将带动行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源的充分融合,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药品流通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药品流通企业将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统一药品流通编码规则,制定电子数据交互规范,建设行业主数据库,打造综合性行业管理平台,提升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交互的效率,减少行业社会资源的重复投入。同时,深度挖掘数据信息价值,构建数据化运营体系,着力经营打造品牌效应,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

  在当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药品流通企业将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重视人才培养与员工职业规划,加强团队建设,构建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重点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及各类专业人才。同时,预先培养或积极引入具有医、养、护及健康管理专业背景的综合性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附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文来源:多个官方网站及资讯类网站,在此表示感谢!如本文存在侵犯权利之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我将立即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clafe 发表于 2017-6-20 13:47: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4-4-24 10:08 PM , Processed in 0.109633 second(s), 21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