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CRA专业化“微沟通”开启临床试验成功之门
“随着新药作用机理的复杂化,试验方案和流程也变得复杂,对于CRA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
试验进度督促员、监查表格填写员、签字文件快递员……临床监查员(CRA)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常会用这些词汇来“自嘲”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无论国内CRA在临床试验中承担的工作多么繁琐,沟通技巧毫无疑问是其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在临床试验中,CRA需要面对伦理委员会、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主要研究者(PI)和项目经理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沟通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直接影响一项新药临床试验的进度和质量,进而影响药物审批上市。
与PI沟通至关重要
PI作为临床试验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对整个试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与PI沟通是每一个CRA最为头痛的问题。 “一些PI习惯于沿用临床诊疗思维去实施新药临床试验,凭借临床经验用药。这并不是一个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研究思维,一些专家的GCP意识还比较薄弱,遇到这种情况就很棘手。”一位长期从事监查工作的CRA对记者说。 在临床试验的稽查过程中,经常发现CRA在监查访视时未定期拜访PI,只是和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研究医生或研究护士联系。泰兰医药总经理孟莉丽表示,在这种情况下,PI可以将临床试验的某些任务授权给具备资格的临床研究协调员(CRC)。 “虽然PI授权研究团队任务,但仍需要承担最终的责任。在临床试验过程中,CRA一定要定期与PI保持沟通,一些CRA过于简单地将自己定位为操作者,而没有站在专业化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疑问。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当发现试验隐患,如试验质量、进度、疗效发生问题,分析根本原因时,很重要的是CRA的管理和监查不到位,没有做到清晰、明确的沟通。” 孟莉丽说。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针对国内临床试验质量进行“飞行检查”,而CRA与PI的沟通是保障临床试验质量和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广州驭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临床一部部长陈明江认为,PI作为临床专家或科室、医院的管理者,通常工作繁忙,常遇到专家出诊及手术,或由于开会、出差等原因而无法约见。 “CRA在与PI约访时如果没有做好准备,过于直接催促进度和询问质量,PI也只能口头应允。但简单几句话实际上达不到效果;沟通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过程,CRA容易只考虑研究项目本身,却忽视PI的真实感受和项目的实际困难。”陈明江说。
专业化“微沟通”
杭州泰格医药医学经理聂俊辉直言:“PI很难拿出很长时间侃侃而谈,所以CRA需要对临床试验中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前围绕细微之处做好准备,精炼需要明确解决的问题。” 正因如此,要在短时间内将试验目的、进度与研究机构沟通,无疑给CRA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尝试1.1类新药研发,药物机理也越来越复杂,CRA必须对自己所负责的研究项目有足够了解,包括方案背景、药学知识、试验药物和同类药物的比较信息等。 “随着研究药物作用机理的复杂化,研究方案和试验流程也相应变得更为复杂。对于CRA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孟莉丽指出,诸如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试验开始前和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组织CRA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同类药物知识、影像学判断、化验结果鉴别等,整个学习过程的时间跨度甚至需要几个月。 兆氏药业(合肥)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郑伟也强调了专业化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 CRA如果提前做好准备,把需要沟通的问题分类,即使PI很忙CRA也可以分次拜访,依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次沟通。 郑伟建议,约访一般建议提前通过电话、邮件预约,或者通过PI的助理预约,PI如果对试验药物研究领域有所关注,CRA还是可以顺利约见的;另外,约见时间也可以选择专家出诊这一天,在门诊即将结束时沟通是比较合适的。 “试验项目进行过程中,CRA最好通过短信与PI保持密切联系,因为打电话反而由于时间短达不到效果。短信虽然是文字,但可定期问候并咨询项目进展,或选择试验有所突破的时间点。比如入组第一例受试者时,或达到25%的入组人数的时候,或受试者入组结束等;虽然PI不一定回复信息,但至少让他了解试验情况,也可加深彼此间的熟悉程度。”陈明江说。
Tips: 问:国内临床试验过程中,临床监查员(CRA)见不到临床试验机构的主要研究者(PI)已成了常态,通常只有在试验项目头尾两个阶段才能见到。遇到这种情况,CRA应该怎样处理?怎样做才能尽量减少风险? 答:GCP明确了CRA是申办者与研究者之间的主要联系人。临床试验过程中CRA须定期拜访PI,但PI真的很忙,无论是打电话还是发短信都暂时难以约见,这时,CRA可以在监查访视后与PI进行电话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进行文字记录,写明沟通了哪些问题及为何现场访视无法约见,最后该项目通过这种“电话报告”的形式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