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2016年第51号)》终于出台,笔者发现大家对该文的内容理解千差万别。
! M X' L! ]0 i( H+ |- X在此恳请各位药群群友分享你对该制度的独到见解。
n/ E7 r/ b! F' K. o* Y6 c( n6 \& M
! h; M" s7 d- I G. S5 d$ i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
% W8 w a$ H6 j8 i# n) o 为鼓励新药创制,严格审评审批,提高药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对当前化学药品注册分类进行改革,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z3 l# i/ u( y. }9 s# @6 q
一、调整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类别* g3 o% h1 d$ j9 h* C
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类别进行调整,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共分为5个类别,具体如下:/ l- l b# g+ x5 c& c
1类: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4 U6 n5 j1 e- v- r$ K0 H
2类: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药。指在已知活性成份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症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h: j- u3 V, W; S/ F
3类:境内申请人仿制境外上市但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该类药品应与原研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一致。; r9 z& l* E% h _+ R9 r
原研药品指境内外首个获准上市,且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的药品。
) V" ~, s8 w; k) \4 A. t 4类:境内申请人仿制已在境内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该类药品应与原研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一致。
2 A1 q; G8 F, M/ V! o2 e) o 5类:境外上市的药品申请在境内上市。- [( g4 w5 c; i3 w# H$ p9 l. j5 V; f0 P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说明及包含的情形 :' ~& {% G0 h0 j
1 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 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c( a# W* t J' e& H* U
2 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药
% U$ m# a# n! u: {, Y 2.1含有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活性成份的光学异构体,或者对已知活性成份成酯,或者对已知活性成份成盐(包括含有氢键或配位键的盐),或者改变已知盐类活性成份的酸根、碱基或金属元素,或者形成其他非共价键衍生物(如络合物、螯合物或包合物),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 u& B; ^) o, L& S' [ 2.2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剂型(包括新的给药系统)、新处方工艺、新给药途径,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制剂。0 o; a" o& \: N% n0 j8 `3 ]
2.3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复方制剂,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k/ O0 I! m* i" g \
2.4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适应症的制剂。
: j# n7 N- ?, ^4 u3 仿制境外上市但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 具有与原研药品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 i6 S; T: d$ @* Z. S/ T& p4 仿制境内已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 具有与原研药品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1 M% v3 L8 e; }5 境外上市的药品申请在境内上市
% l; Q% f+ S p+ {+ M 5.1境外上市的原研药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制剂)申请在境内上市。& @- L% i; P6 _. J! y, v
5.2境外上市的非原研药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制剂)申请在境内上市。
8 P9 U/ B( Y4 `: O注:1.“已知活性成份”指“已上市药品的活性成份”。
, N9 y) B; r) j% E( } 2.注册分类2.3中不包括“含有未知活性成份的新复方制剂”。
- N. o/ h1 i1 A* w' ]* U 二、相关注册管理要求. X! v; P2 \& w' ?: a! C
(一)对新药的审评审批,在物质基础原创性和新颖性基础上,强调临床价值的要求,其中改良型新药要求比改良前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对仿制药的审评审批,强调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 a o6 H' b1 K: M) X5 [
(二)新注册分类1、2类别药品,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新药的程序申报;新注册分类3、4类别药品,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仿制药的程序申报;新注册分类5类别药品,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进口药品的程序申报。, }# K: y2 o# I' j7 ~/ w, F
新注册分类2类别的药品,同时符合多个情形要求的,须在申请表中一并予以列明。$ W, v$ h* |7 W- g4 F3 `) q4 o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要求,对新药设立3—5年监测期,具体如下:
) \* g. }0 u5 A$ G a7 g 1类:5年;2.1类: 3年;2.2类: 4年;2.3类: 4年;2.4类:3年4 g( J& q0 w. m$ M
(四)本方案发布实施前已受理的化学药品注册申请,可以继续按照原规定进行审评审批,也可以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审评审批。如申请按照新注册分类进行审评审批,补交相关费用后,不再补交技术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要设立绿色通道,加快审评审批。符合要求的,批准上市;不符合要求的,不再要求补充资料,直接不予批准。 ) ^: l( z. G9 j( U6 S& R3 e
(五)新注册分类的注册申请所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效力与原注册分类的注册申请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效力等同。. }# i& \ Z0 {/ M( @. w
(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相关部门细化工作要求,做好受理、核查检查、技术审评及制定、修订相关国家药品标准等工作。
* V% M3 p) |$ V6 Y1 e9 u1 t R' Q' W (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与本方案不一致的,按照本方案要求执行。
8 S @. x; v j1 C, J- R( V$ w c2 A$ p, ~! C$ @8 `
|